公眾心理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公眾心理效應(public psychology effect)
目錄 |
公眾心理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及其行為活動方式行為。研究發現,公眾在處理信息時會使用兩個系統:認知系統和感情系統。公眾心理是指人們在一定社會生活中形成互有影響的多數人共有的心理現象,它是人類文明的一種精神性存在,在客觀事實性的社會誘因與主觀心理誘因的雙重作用下,公眾群體會產生相應的心理效應。[1]
公眾心理效應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由於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公眾對某一對象共同的心理準備狀態與一致的行為傾向。它是在具體事件中表現出來的。主要反映當事人個體的心理趨向。公眾效應一旦形成,就對公眾以後的感知、記憶、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及行為活動起著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動作用。公眾的心理效應猶如物理中學中的“慣性運動”一樣,使人不自覺地沿著一定的方向去感知事物、記憶事物,去思考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起定向和動力的作用。[2]
公眾的心理現象是公眾在人際互動中根據交往對象的外在特征進行推測與判斷其內在屬性的心理活動。在某一特定情景中,當對象的某些外在屬性進入公眾的知覺範圍,公眾必然產生心理活動中的某種慣性,在這種慣性的引導下去認識某一具體對象,從而迅速地形成對這一對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心理特征、心理傾向與心理效應都產生於共同的認識過程之中。但是,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是對公眾心理狀態的靜態反映;而心理效應則是對公眾心理活動的前後連續性、導向性和動力性的分析,是對心理狀態的動態反映。因此,心理效應既是對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研究的補充,又是對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研究的深化。研究公眾在對象相同或相似的心理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的心理活動的共同特點與規律,揭示這些心理活動的特點與規律如何影響和推動人的行為,是公關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
公眾心理效應的產生來自於公眾的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社會認知包括對他人外部特征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的認知、對人際關係的認知。
公眾的心理效應也是一種心理現象。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大主要方面。
- (一)心理過程指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1、認識過程是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
2、情緒情感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度體驗;
3、意志過程表現為人們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設置一定計劃、排除各種障礙的心理過程。
認識、情感、意志過程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由於個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條件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從事的實際活動不同,這些心理過程在每個個體身上表現又不同,這樣又形成了每個人的個性心理。
- (二)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與自我意識三個方面。
1、個性傾向性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選擇趨向。它包括需要、動機、理想、人生觀、世界觀等,它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
2、個性心理特征是個人身上的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的獨特的組合。它是人與人心理差異的特征系統。
3、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自覺因素。它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系統,是人對自己的認知、情感、意志的三方面統一構成的高級反映形式。當自我的三種表現形式綜合為一個整體時,便形成了個體的基礎—自我。自我是使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與心理傾向性等成分成為一個整體的關鍵。它是人的心理活動的調節系統。
影響心理效應的因素是多樣的。
1、有來自於客體的因素,如客觀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與社會特性;
2、也有來自主體個人的因素,如自己的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性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知識背景、工作單位中群體成員彼此影響、傳媒等因素;
3、還有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因素等。這些主客觀原因的相互作用潛藏於個體的心理活動中,使個體的心理活動處於一種規律性的準備狀態。如受公眾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教育環境的影響,不同的公眾面對同樣的事件,其反應是不一樣的。如遇到危急事件,有的會馬上報警、有的會視而不見,有的會無計可施。另一方面,由於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差異,他們在選擇、加工外部環境的教育影響方面也有差異。外部的影響只有通過內部的心理矛盾運動才能發生作用。因此,同樣的外部影響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定勢。在火災、水災等突發事件中,有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救人,有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保己。這種一瞬間的差異反映的是長期積累和沉澱下來的心理定勢上的差別。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一念之差”只差在事後的悔恨,而當時作出的抉擇是心理效應的驅動,有其必然性可尋。
公眾的心理效應有自身的特點,這使它與其他的心理活動相互區別,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心理研究領域。這些效應特點具體的表現為:
1.潛在性
同人們的外顯行為相比,公眾心理效應是內潛的和隱蔽的。它潛伏在公眾心中,是外界環境與公眾之間的中介環節。心理效應在它表現出來之前是看不見的,只是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在行為上表現出來以後,才是可見的。
例如,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如果不仔細觀察人們的衣食住行,就不可能知道他們衣食住行的習俗,只有當人們的習俗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表現出來以後,我們才有可能知道:那裡的習俗“原來如此”。公眾心理效應作為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它主要是通過人對某種對象的價值評價、情感認同和意向選擇等心理活動方式來表現和起作用的,所以它給人們開展公眾交往活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同時也給公眾交往活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2.自發性
任何一種公眾心理效應的形成及它在特定情境中對公眾行為的驅動作用,都不是人們事先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形成的,而是完全由一種自發性而引起和形成的某種連續性心理反應,繼而表現為一定共同的心理行為的趨向。在公眾心理效應形成過程中,公眾的無意識心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當名牌商品在市場上流行走俏時,很多人趨之若鶩,花高價購買名牌商品,形成一種穿名牌、用名牌的時尚。這種心理效應在形成初期,人們並未意識到它的出現,但一旦趨勢形成以後,它便開始制約人們的行為。趨勢的自發性有時表現為一種盲目性,即在無計劃、無目的、無意識和無準備的狀態下表現出來。當然,這不等於說人們不能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自覺引導、誘發和強化公眾的某種心理狀態併進而引發其行為。恰恰相反,只要人們真正把握公眾心理效應的這一特征及其形成變化的內在規律,就能達到預期目的。如廣告宣傳就是使用人們的這種心理效應來達到樹立組織及其商品信譽的目的。
3. 固著性
固著性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定勢。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它影響著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心理學家陸欽斯(A.S.Luchins,1942)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的材料是A、B、C三個大小不同的量杯,實驗的要求是利用三個大小不同的量杯量出一定量的水。實驗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有五個實驗序列,其解決問題的模式是B—A—2C。第二部分有兩個序列,其解決問題的模式是A—C和A+C。實驗的目的是主要考察被試解決問題中是否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研究發現,當被試完成了實驗的第一部分後,面對第二部分的實驗內容,仍然試圖用第一部分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去解決問題,不會用簡單的方法即A—C和A+C的方式解決問題,說明由於定勢導致思維活動刻板化,妨礙了問題的解決。
一種特殊類型的思維定勢是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這個概念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鄧克(Duncker.K,1935)首先提出來的,它指一個人見到某個物品有一個慣常的用法後,就很難看出其它新用途。如在赫林和希爾(Hiling,M&Scheerer,M)的實驗中,要求被試站在一間房子的白線後面,把兩個鐵環放在垂直的木釘上。被試可以在房間里自由走動,除了不能把鐵環拾起來直接放在木釘上以外,可以運用房間里的任何物品來解決問題,房間里放了兩根木棒,一根木棒夠不著,但把兩根木棒用繩子接起來就可以完成任務。在實驗中,被試被分為兩組,兩組的房間里都有繩子,唯一區別在於:第一組的繩子掛在牆上的釘子上,沒有固定的用途;第二組的繩子用來掛日曆,用途已經固著。實驗結果發現,第一組的被試解決問題非常好,而第二組的被試解決問題的效果不如第一組。這說明心理效應產生後的固著性。心理效應的固著性又稱為習慣性或相對穩定性。公眾心理效應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心理上的屈從,表現在行為上是從眾,這種心理效應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消失。這種固著,一是指心理效應一經形成就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據一定位置而不會輕易消失;二是指心理效應只要存在即會發生作用並且固執地影響人們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俗,是經過無數代人的流傳而延續下來的,想一下子改變是很難的。如過年放鞭炮、走親戚、準備年貨等。有的習俗在公眾心理中被視為天經地義的,若有人提出改變,就會受到非難。在習俗中,又以社會風尚和寓含有某種敬奉、崇拜心理的建築風格的穩定性最強。後者如西方的教堂和東方廟宇各具不同風格本來是由東西方的地理、氣候和文化等因素所致,但是一經為教徒和僧人認同後,全世界的教堂和廟宇都具有大致相同的風格。
4.驅動性
心理效應的驅動性是指心理效應一旦形成併成為公眾的內在心理傾向之後,便具有了某種動力的性質,表現為激發人們行為的主動精神。驅動性這種特性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運動”,使人們具有一種難以遏制、難以駕馭的驅動力度。人們在特定環境生活中往往相互感染和模仿,彼此影響,迴圈往複,心理效應就不斷有力地驅使人們採取行為。
例如,當街上某種服裝式樣形成一種時髦時,它會很快在大眾心目中形成一種趨勢,使人們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去追趕這種時髦。在我國曾風靡一時的“呼拉圈”、“魔方”就是這種驅動性典型例子。心理效應的這種驅動性往往是盲目的和具有衝動性的,有時會導致人們作出某種非理智的行為,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5.變化性
人的心理與行為總是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公眾心理效應也不例外。心理效應的變化性主要表現為它受外界環境因素如情境特征、近期經驗和時代潮流所左右,即使較為穩定的心理效應,也會發生變化,舊的效應總會被新的效應所取代。心理效應的穩定性總是相對的,某些效應在形成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它是基本穩定的,它會使公眾的行為呈現出一定的共同一致的慣性反應。但是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之後,公眾的心理效應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進而形成新的心理效應。
例如,在市場經濟中,公眾對某種商品的搶購,對某種服裝式樣的熱衷,以及某種消費觀念的興起等,往往是在各種外部和內部因素的促使下,一哄而起,風靡一時,但時間不長,又很快銷聲匿跡,無影無蹤。
6.感染性
感染是人們感情的傳遞與傳染。公眾的心理效應一旦形成,往往會使很多人在情感上發生感染,發生連續反應,從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使更多的人被卷入其中。
例如,有時一消息傳來,大家都感到吃驚,許多人不管真假,信以為真,很快地一傳十、十傳百……心理上的感染性,是公眾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如當人們發現植物蘆薈的藥用功能和美容功能後,市場上就有了各種以蘆薈為原料的保健品、化妝品,許多家裡也種上了蘆薈。
7.綜合性
公眾心理效應是人多種心理成分的綜合,是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並不是認識領域獨有的現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既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同時還反映著人們的意志品質。人們在購買活動中,對某種產品的認同或討厭,都包含這些因素在內。因此,心理定勢是一種綜合效應,它綜合反映人的經驗、知識、文化素養和意志品質等。
心理效應的上述特點使它與其他心理活動相區別,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心理研究領域。公共關係工作需要瞭解把握公眾的心理定勢特點,合理地順應和利用公眾的心理定勢,及時地調解和引導公眾的心理定勢,提高組織與公眾之間的溝通質量和溝通效率。
1.認識作用
心理效應能夠為行動者提供有關行為的指示性知識。當行動者在紛繁複雜的市場潮流中無所適從、無從選擇時,心理趨勢能夠為行動者提供簡單的行為方面的指示:順從趨勢,與時尚保持一致。例如,當你走進商店不知選擇什麼式樣的服裝好時,就會看一看別人在買什麼式樣,並與其保持一致,這是一種既簡單又省事的選擇。
2.順應作用
心理效應能夠使行動者適應環境,順應群體的要求,使個體行為與大眾行為保持一致,以避免逆趨勢而動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例如,假若有一天,當滿街的男人都穿西裝時,而某先生卻天天穿中山裝,當然這一方面可以表現出他不隨波逐流的個性,但另一方面他卻要承受幾分由於與眾不同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於是,過不了幾天,我們也許會發現這位先生也會“順應”潮流,穿西裝上街。
3.表達作用
心理效應有時能夠表現出主體內心的狀態、個性和需要。每個人在趨勢面前必然有所選擇,是順應趨勢與大眾保持一致,還是逆趨勢而動表現出一種獨立不移的品質,都將展示出個體不同的個性、需要和心理狀態來。因此,公關人員在公關活動中既要製造潮流,也要滿足公眾個體的個性需要。
4.保護作用
心理效應能夠幫助個體解決自身內部的心理衝突。當個體的理性與外界時尚相矛盾時,服從趨勢,順應時尚,能夠消除個體內部的心理衝突、緩解心理壓力、消除認知失調、恢復心理平衡
5.選擇作用
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們對事物的預料與評價,從而影響著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及接受的質量。蘇聯心理學家B.施巴林斯基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把進修班學員分為四組,讓一位教授分別向他們作關於學校教育的講演。在四個組中,講演者分別以教授、中學教師、運動員、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現,儘管講演時穿著一樣的服裝,用同樣的講稿,有相同的姿態,但效果卻有明顯的差異,後兩組的學員對講演評價較低,而第一組學員則普遍評價較高。這是因為學員有著“不是專家就講不清教育問題”的定勢。
在公關傳播中,傳播的內容如果與傳播對象頭腦中的定勢相符合,就可能被傳播對象所選擇、接受,並鞏固在他的記憶之中。同時,隨著定勢的作用,這種記憶還會繼續得到強化,進而轉化為人的穩定的態度和信念,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兩者不相符合,或相距甚遠,或原有定勢很強而難以改變,公關傳播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組織在公關活動中選擇什麼樣的主題、形式及其手段對公共關係的效果有直接的關係。
6.鞏固、強化作用
心理效應對某種已穩定的意識、行為有鞏固、強化的作用。一般來說,人們在相同情況下隨著定勢的作用,會比較容易地加強或實現某種行為,反之,則可能產生躲避和抵制的反應。如一個人一旦形成了合理的飲食以及鍛煉等有關的減肥觀念,就會自然而然地鞏固和強化這種健康的減肥觀念,對於其它的藥物宣傳會避而遠之。
公眾心理效應的作用具有積極性和消極性兩個方面。雖然有時它會對公眾正確認識事物形成障礙,對組織形象在其心目中的建構產生不良效果;但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得好,它卻能對公眾正確認識組織,形成對組織的良好印象和評價起推動作用。產生令人滿意的效果。由於公眾的心理定勢具有兩重性,因此對心理定勢的具體作用不能給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當作具體的分析。
任何心理定勢都是一定經驗、知識的積累,正是在以往經驗和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人們才有判斷事物的能力並對該事物表現出相應的情感,並影響今後的活動。心理定勢的積極作用在於它能促使人們帶著自信,自己辯識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因而公關活動中應善於利用和擴大公眾定勢中對本組織有利的一面,避開或削弱對本組織不利的一面。比如,企業、商店廣告中運用“百年老字型大小”、“百年老店”的字樣,就是為了調動公眾對老字型大小的信任感,利用“薑是老的辣”的經驗吸引廣大消費者。
1、首因效應:就是說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
2、近因效應:是指在人際溝通過程中,知覺對象最近給人留下的印象。
3、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指對他人知覺的一種偏差傾向,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些主要品質有個良好的印象之後,就會認為這個人的一切都良好,這個人就被一種積極的光環所籠罩。反之,則被賦予其它不好的品質。
4、刻板效應:人們頭腦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刻板效應。
5、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作用下,個人調整與改變自己使其變得與其他人更相似。
6、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7、名人效應 由於接受名人的暗示所產生的信服和盲從現象被稱為名人效應。即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這裡,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
8、角色效應: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
9、獎懲效應: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做獎懲效應。
10、皮格馬利翁效應: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11、門檻效應:(層遞效應)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就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
12、拆屋效應: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13、鏈狀效應: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
14、花盆效應:又稱局部生境效應,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於人為地創造出非常適宜的的環境條件,在一段時間內,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一離開人的精心照料,經不起溫度的變化,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15、蝴蝶效應: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即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16、手錶效應:大家都有這種體會:一個人如果只有一隻手錶,他知道現在幾點了;如果有兩隻手錶,他往往不知道現在幾點了,也就是說,他無法知道哪一隻手錶更為精確,於是他也就無法確定精確的時間。這就是“手錶效應”的原義。
17、禁果效應:"禁果"一詞來源於,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貶到人間.這種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
18、超限效應: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超限效應”’。這個效應啟示我們,在批評或表揚學時,應掌握一個“度”。“不及”固然達不到既定的目標,但“過度”又會產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一些反作用。
19、責任分散效應: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即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20、配套效應:也就是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平衡的現象。
21、馬太效應:在《聖經》中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這麼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默頓用這幾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默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22、詹森效應: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23、鯰魚效應:沙丁魚捕撈後如果沒有刺激和活動,就會很快地死去,挪威漁民每次從海上歸來,為了不使魚在途中死去,都在魚艙里放幾條鯰魚,以挑起它們和沙丁魚之間的摩擦和爭端,使大量的沙丁魚在緊張中不斷地游動,其結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還能保證它們一條條活蹦亂跳地抵達港口。這種現象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鯰魚效應。它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在適度的緊張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能力。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度的緊張氛圍,並引導學生在緊張中學會適應。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過度的緊張應該避免,以防止對學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②要充分利用好班級中的鯰魚,班級中常常有這樣一些學生,這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別活躍,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級的紀律和學習。如果不好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則常常會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幹部的設置上若能將這些人提拔到適當的領導崗位,就會產生鯰魚效應,班級活動容易開展,班集體建設更為順利。
24、瓶頸效應:反映的是一定社會心理過程中各個因素、環節的相互關係。社會角色扮演者在進行某項創造活動時,在從事某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為時,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因素、環節配合與協調併進,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環節跟不上,就會成為“瓶頸”卡住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的正常進行。有的時候, “瓶頸效應”得到了剋服,TOT (Tip Of the Tongue)狀態很快從“幾乎有了”轉向“有了”,從“就在舌尖上”轉為“完全說出來了”,問題獲得解決,創造趨於成功。有的時候,聽任“瓶頸效應” 起作用,TOT狀態得不到解除,時間一長,心理上鬆懈並產生一種惰性,那就會使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前功盡棄。
25、月曜效應:(星期一效應)——(休息使人後退)由於星期日的休息,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學習秩序,學習意志下降,註意分散,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這種現象稱為月曜效應。
26、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