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覆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根據我國成功學專家易發久研究,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刻意,自然”,但還需要意識控制。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表現為“不經意,自然”,無需意識控制。
為什麼會發生21天效應呢?其主要原因是什麼?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據研究發現,影響21天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舊習慣、舊理念對新習慣、新理念形成的干擾。當兩種習慣、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內容時,就會發生干擾。例如教書育人與導學育人兩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要求教師做出育人的理念與行為,但教書與導學的育人手段有較大差異,甚至有本質差異,因此,要形成導學育人的新理念與習慣常會受到教書育人的影響和干擾。實踐表明,舊習慣、舊理念越是鞏固,新習慣、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擾。因此,在舊習慣、舊理念干擾下學習一種新習慣或新理念,就會時常出現某些頑固性的錯誤。這些錯誤來自舊習慣、舊理念中的成分。可見,一個新理念或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覆21次),是與舊習慣、舊理念的干擾有密切關係的,這也可以說是產生21天效應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是理念與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一點前面已經談及,據易發久的研究,它需要三個階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國凱爾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經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順從。即錶面接納新理念、或開始新習慣,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儘量與新的要求一樣,而在實質上未發生任何變化。此時,最易受到外部獎勵和懲罰的影響,因為順從可獲得獎勵,不順從就會遭到懲罰。可見,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一開始多數是受到外在壓力影響而產生的,自發的是極為少見的。第二階段,認同。認同是在心理中主動接納新理念、新習慣的影響,比順從更深入一層,因此,此時意識成分更加濃厚,不再是被動的無奈的,而是主動地、有意識地加以變化,使自己儘可能接近新理念、新習慣。第三階段,內化。此時新理念、新習慣已完全融於自身之中,無任何不適之處,已徹底發揮新理念、新習慣的作用。一般而言,這三個階段對非特異的理念、習慣只需21天便可形成,這是大量實驗與實踐的結果。
三是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需要不斷地重覆,即使簡單的不斷重覆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應不是說,一個新理念、新習慣只要經過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這一新理念、新習慣要不斷地重覆才能產生效應。這也是現在許多廣告不斷播報的原因所在。
當然,這裡所講的21天是對新理念、新習慣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強度低的、簡單的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就可能會形成的快一些,強度大的、複雜的新理念、新習慣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新理念、新習慣的性質對形成的時間來說也可能會有影響。但目前尚不知影響有多大,也需深入探討。
此外,舊理念、舊習慣的改變或消退是否也如同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呢?其機理是否一致?尚不得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如果這一舊理念、舊習慣就是我們想要改變成新理念、新習慣的,也就是兩者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它們是同步的,立的時候,也就是破的時候,也就是說,同樣需要21天才會產生效應。
21天效應對學校導學育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現在學生的許多不良行為習慣、不良錯誤觀念難以改變,新理念、新習慣難以形成,與我們沒有按照21天效應的規律辦事很有關係。因此,學校教師要積極應用這一規律,下列是應用時尚需註意的對策:
首先,學校教師要知道習慣、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 5% 是非理念行為,屬於非習慣的行為,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受理念支配,都屬習慣性的行為。由此可見,理念、習慣在一個人行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這也是一個成功的力量所在。因此,形成良好的新理念、新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千萬不要忽視理念、習慣的作用。
其次,學校教師要相信理念、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形成的。我們學校教師中常有人如此感嘆:“朽木不可雕也”,也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大量實驗與實踐證明,只要不斷重覆,習慣、理念是可以改變的。當然,改變理念、改變習慣會是一個極不舒服、極不情願的事。但不管怎麼說,人的行為是按理念、習慣行事的,不良的理念、習慣不改變,就可能產生不良的行為,其後果當然是不好的。因此,在改變理念、習慣時,不能因不情願不舒服就放棄,必要時還要給予外在壓力,特別是剛開始時更需如此。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這一炮不打響,後續改變就不可能。因此,要記住改變任何一個理念、習慣時都要不斷重覆,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沒有改變不了的理念和習慣。否則,就意味著失敗的來臨。
第三,學校教師在改變學生的理念、習慣時,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應的規律,不能盲乾。因此,下列三點尚需引起重視。一是要按照三階段的形成特點進行理念、習慣的改變工作;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三是在這21天里需要不斷地重覆練習,不習不得。
21天效應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於自我改造上來。許多自覺(註意是自覺而不是自發)改造自我的人,成功的應用21天效應改變自我,完善自我。這主要應用在兩方面:一個是改造自己的理念,一個是改造自己的行為習慣。比如,從人人為我的理念改變為我為人人;從不能吃虧的理念到吃虧是福;改變行走坐立的姿勢;改變言談舉止的習慣等等。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刘新,chen,Dan,康信耀,李刚,Vulture,Jenny li,李尚,leon,王晓伟,智本加,kevin,cweineng,寒曦,黄金通,wangping,nganei.評論(共355條)
感謝MBA智庫百科, 所提供這麼豐富,這麼精準的經濟管理類的知識。 我常來這裡看看,真能增長見識啊。 我很高興,我找到了充實頭腦,增長見識的網站。
It is so good a website, I believe I will learn much from it!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技術性的課和專業的課程才有助益,精神性的激勵教條,學生時代學的不夠多嗎?你一一奉行實踐了嗎?搞了半天,花許多時間和銀子,聽到的只是傳統『有恆為成功之本』的華麗包裝版罷了! 真要這些安慰劑,花點小錢買本勵志的書,裡面多如牛毛的大道理也不少。
其實我覺得這個定理還好了,原來說的有恆為成功之本,也沒有具體的天數指導,不知道要有恆心多久才能成功,現在起碼知道是21天了,目標很明確,很多事情都可以嘗試一下了
我也曾經用過21天理論來改變晚起的習慣,剛開始的確很難,到了後期就簡單得多,鬧鐘一響,就起來了。可惜,這個堅持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晚起。
It is right. But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yo unless you can keep doing it continully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你相不相信。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你相不相信。
成功學無非只是些簡單的道理,只是他們說的比較慷慨激昂,讓看者熱血沸騰罷了。沒有實際的內容。 希望大家別浪費時間看什麼成功學的空言了。
habit is the attitude of one’s life that cannot be changed instantly。
21天只是一些常見的情況,但是不能說一定什麼都可以做到,習慣有時也是心理的一個選擇的過程,如果心裡做了選擇,那就會有新的習慣產生。
我花了十幾年形成的壞習慣,21天改掉,恐怕很難,要怎麼才能保證中途不放棄呢,怎麼保證自己不放棄,要不然前功盡棄多可惜.難道要學古人懸梁刺股嗎?
21 天效應不是說,一個新理念、新習慣只要經過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這一新理念、新習慣要不斷地重覆才能產生效應。
所有的理論科學不一定都能成功,但總有一種科學的方法它相對會行之有效些.世界上最有說服力的人應該只有踐道者.世界唯一不會改變的也只有變化,是英雄行動才可以體現與表達.學習他人方法好壞事實會告訴你自己.
技術性的課和專業的課程才有助益,精神性的激勵教條,學生時代學的不夠多嗎?你一一奉行實踐了嗎?搞了半天,花許多時間和銀子,聽到的只是傳統『有恆為成功之本』的華麗包裝版罷了! 真要這些安慰劑,花點小錢買本勵志的書,裡面多如牛毛的大道理也不少。
喜歡聽到有理有據的批判的聲音
是啊,對於企業在新員工培訓的教育意義很大。很多在作培訓的人沒有意識到:吸引你的新員工--〉接受你的理念-->形成共同價值觀-->自覺執行和擁護 這一個過程的重要性。
看過這個理論的同志,改變自己的習慣時間,肯定會定性在21天以後. 屬於一種心理暗示。
分析的太精辟了 肯定會定性在21天以後. 屬於一種心理暗示。
其實談不上什麼批判不批判,記憶曲線也被數據化了,這種數據都只是統計學上的說法罷了,攤到每個人都不同,何必在數字上認死理。我倒是同意舊習慣很難破除,但用一個新的習慣來替代會更容易的說法,沒有被替代的對象,會很難。
新理念的接受變化 也是潛移默化的一個過程!所以能堅持21天重覆不斷的去堅持,應該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從錶面服從,主動認知,到最後的心裡融合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心理支持!
成功學無非只是些簡單的道理,只是他們說的比較慷慨激昂,讓看者熱血沸騰罷了。沒有實際的內容。 希望大家別浪費時間看什麼成功學的空言了。
的確,很不明確,所以到了後來就成了孤魂野鬼,迷失自己,總認為自己怎麼個牛,其實就是狗屎一樣。這些要真正的體會行動才行得通!
相信是有用的,最簡單的例子,有人有說粗話的習慣,當意識到錯誤的同時改正,每次提醒自己要文明,久了自己也是個語言上的文明人了,而且聽到難聽話都覺得刺耳。當然對於很深的舊思想,舊習慣,我們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改正過來。21天也許只是告訴我們可以改,但時間不一。
的確,很不明確,所以到了後來就成了孤魂野鬼,迷失自己,總認為自己怎麼個牛,其實就是狗屎一樣。這些要真正的體會行動才行得通!
其實你們可以反過來看,既然都是些簡單的道理,都可以有那麼多成功的案例,為什麼別人行,而你不行?
21天,呵呵,雞蛋孵化出小雞是21天。我估計這個“大師”是根據這個給出來時間的! 沒有信仰,沒有信念,堅持再多也是枉然。“大師”學習馬-主-義,估計至少有20年了吧,他可信呢?
其實談不上什麼批判不批判,記憶曲線也被數據化了,這種數據都只是統計學上的說法罷了,攤到每個人都不同,何必在數字上認死理。我倒是同意舊習慣很難破除,但用一個新的習慣來替代會更容易的說法,沒有被替代的對象,會很難。
用一個新的習慣來替代會更容易——說得好
我聽說,人的靈魂也是21克,那麼這個21天是不是說:每天讓自己的靈魂升華一克。當21天的時候,自己的靈魂也就升華了。可以這麼理解不??
我倒是覺得,任何的壞習慣在沒有絕對的動力面前,要徹底的改變很難。比如一個人要戒煙。如果他沒有因為抽煙而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的話,那麼就算戒了,也會在不同的場合不斷的給自己找不同的戒口抽煙。而如果有了嚴重的後果,而這個後果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最珍惜的人的時候。那麼不需要21天,下1秒。他就會把煙給戒了。
很好,我覺得不敢做什麼事情再沒有堅持21天,就沒有批判自己不能或不喜歡做的資格,所以我要利用這個改變自己一些為自己找藉口的理由。
It is so good a website, I believe I will learn much from it!
你的英語也不錯,我想養成學英語習慣。但是我沒能一直堅持
自己的習慣只有自己用強大的剋制力、自製力去糾正的,理論上的幾天幾天或許有應道理,但是關鍵是自己要堅持新習慣,就習慣才能消失。不破不立……
一個詞,重覆。這個理論揭示,如何更有效的重覆。如果你學習的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習慣,可能需要這個理論, 如果需要堅持很長時間的事兒,別管它了,你肯定可以建立你需要的習慣。
成功學無非只是些簡單的道理,只是他們說的比較慷慨激昂,讓看者熱血沸騰罷了。沒有實際的內容。 希望大家別浪費時間看什麼成功學的空言了。
同感!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聽到不同的聲音,挺好的。
我也曾經用過21天理論來改變晚起的習慣,剛開始的確很難,到了後期就簡單得多,鬧鐘一響,就起來了。可惜,這個堅持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晚起。
這個跟習慣沒關係,是自己自製力的問題
21天理論是找不到學術依據的。 哈佛公開課《積極心理學》中提到,根據實驗數據;改變一個習慣,用時最短的是18天,最長的有100多天,而結論中說平均30天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個習慣;註意是平均哦 所以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天數的。 果殼有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話可以檢索一下
太棒了!知道這個就能更有目的,更有方法的改掉許多不良的習慣了!
第一次發現了此網站,像是發現了大寶藏
這個居然能到百科裡面來,真實的實驗中的數字是很不確定的,形成一個習慣最短的要10多天,最長的是60多天。。你們編輯能不能負點責任??單個實驗中的數據就拿出來當定理了?
其實你們可以反過來看,既然都是些簡單的道理,都可以有那麼多成功的案例,為什麼別人行,而你不行?
說的號
看評論的收穫感覺不少於看正文的收穫。21天效應,其實這個理論不太嚴謹的地方是只說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們卻看不到任何數據支持。其實我覺得大家也不必太守糾結於真是21天,習慣的改變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製力,外在約束,改變的決心都會是影響的重要因素。不能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效果。但這個理論把持之以恆這樣的名言化解成了一個短期目標。在這點上最起碼也是可取的吧。成功學還是少看吧,這理論還不錯。
大家不必認真,這個理論就是給你一些心理暗示,畫一些餅引著你堅持更久一些。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相信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你,只是實現的時間早晚的區別,如果你是一個沒什麼毅力的人,三天都堅持不到,能做成什麼事?!所以,本人以為所謂的理論還不如一個起到監督作用的小工具效果更好
21 days remid me of gas price in value add and value added tax.
非常理想化的理論,可以作為政府或者學校改善社會風氣,但是影響單獨個人行為習慣的因素很多。也呈現明顯的個體差異,很難形成標準。
21天效應,不錯,任何一個新事物的產生被人們所接受時,總會有一段時間,21天效應不僅於人,於做事都有聯繫,知道新事物、新理論替代舊事物、舊理論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凡是在於文中最後所說的堅持,但做到這點並不容易……樓上的就是一個案例!
這隻是個理論 並不代表一切真理,不是對所有的事情都成立的 還有看個人理解
我要改掉睡懶覺的習慣
睡懶覺不是習慣 如果那天考試 你還會睡懶覺的麽
有句話是說,優秀是一種習慣,想要達到優秀,首先必須有一個嚮往優秀的心。同理,想養成或者改掉一個習慣,就必須先有決心,相信一定會成功轉身。在這一過程難免有時灰心,偶爾喪氣,這時候上述理論就起作用了,它告訴我們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別灰心,別喪氣,慢慢來,all will be ok!
這個真的是個好習慣,我大學期間曾嘗試做過,但是沒能堅持下來,現在工作了,我也堅持本來是自己應該做兒不願意去做的事情,我覺得幫助真的蠻大的,非常實用,自己去體驗一下就知道了
這個跟習慣沒關係,是自己自製力的問題
說得好啊,自己自製力最重要。我覺得跟時間沒有多大的關係吧,要是我自控能力很強的話只用21分鐘。
我也曾經用過21天理論來改變晚起的習慣,剛開始的確很難,到了後期就簡單得多,鬧鐘一響,就起來了。可惜,這個堅持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晚起。
你忘了第三階段,是要堅持90天的!朋友
我也曾經用過21天理論來改變晚起的習慣,剛開始的確很難,到了後期就簡單得多,鬧鐘一響,就起來了。可惜,這個堅持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晚起。
我和你一樣
喜歡聽到有理有據的批判的聲音
聽君一席話,勝讀萬捲書,看來我該把手邊的勵志書,再拿起來"省思"一下。
我之前在不知道那裡看過一個故事-- 類似"it takes three days to turn the world around" 原來也就是這個theory
可以改懷習慣了~
首先改掉寫繁體字、錯別字、繁體錯別字的習慣吧!^_^
看了這麼多評論,我認為這是一個由思考到行動的過程,需要自製力的約束和外在的壓力影響。 大概2年前吧,就有一個同事試驗那個‘戴紫手環 21天不抱怨’,最後也沒有堅持下來。 習慣確實是可以日積夜累養成,但是個人潛意識裡的某種因素可以影響習慣的養成。
改變要從內在意識為本,很贊同你的說法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這是否屬於舊習慣、舊理念對新習慣、新理念形成的干擾。
看了這麼多評論,我認為這是一個由思考到行動的過程,需要自製力的約束和外在的壓力影響。 大概2年前吧,就有一個同事試驗那個‘戴紫手環 21天不抱怨’,最後也沒有堅持下來。 習慣確實是可以日積夜累養成,但是個人潛意識裡的某種因素可以影響習慣的養成。
很贊同
Apears (Talk | 貢獻) 在 2013年2月6日 15:33 發表 看了這麼多評論,我認為這是一個由思考到行動的過程,需要自製力的約束和外在的壓力影響。 大概2年前吧,就有一個同事試驗那個‘戴紫手環 21天不抱怨’,最後也沒有堅持下來。 習慣確實是可以日積夜累養成,但是個人潛意識裡的某種因素可以影響習慣的養成。
對於一個理論來說,它的存在價值有兩個(如果這個理論是積極的)。第一個就是相信它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受益;第二個是反對它的人也分成兩種,一種是對其表示懷疑,因為自己有已經成型的一套以自我為中心的其他理論與其類似,這類人的自覺性較強;另一種不僅表示懷疑,而且會逐步形成新的理論
以前有在書上看過 改變一個習慣大約需要21天 實際情況受多種因素干擾 我想這個21天是要連續不間斷的 因為習慣的力量很強大 用21天來養成一個習慣應該會更容易 比如 開學的時候生物鐘調不過來 經過大概2、3個星期之後基本到點會自動醒 設個鬧鐘不過為了以防萬一
《看不見的大猩猩》里,對這個言論做了探討,確定沒有任何的理論來源。事實上,一種習慣是否能在某個時間段內形成,跟這個習慣本身是相關的。比如,飯後吃水果習慣的形成,就比睡前做50個俯卧撐要簡單得多。
如果一開始就對你說必須堅持一生才算是養成習慣,心理壓力也太大了,說不定直接就放棄了,21天,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作為心理暗示剛剛好
《看不見的大猩猩》里,對這個言論做了探討,確定沒有任何的理論來源。事實上,一種習慣是否能在某個時間段內形成,跟這個習慣本身是相關的。比如,飯後吃水果習慣的形成,就比睡前做50個俯卧撐要簡單得多。
文章里不是已經說了 “當然,這裡所講的21天是對新理念、新習慣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強度低的、簡單的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就可能會形成的快一些,強度大的、複雜的新理念、新習慣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
那我戒煙能行嗎
戒煙估計可以,如果你真能堅持21天不吸煙,估計22天的時候就不想吸了,成功了告訴我呀!
技術性的課和專業的課程才有助益,精神性的激勵教條,學生時代學的不夠多嗎?你一一奉行實踐了嗎?搞了半天,花許多時間和銀子,聽到的只是傳統『有恆為成功之本』的華麗包裝版罷了! 真要這些安慰劑,花點小錢買本勵志的書,裡面多如牛毛的大道理也不少。
U are right
事實上,請不要特別在意21這個數字。我們應該看到的,不是其所表達的數值或者第幾階段,而應當去挖掘其中所表達的內涵。只要其能夠為我們所用,又何必在乎其代表的是什麼。
之前聽說過類似的說法,哈哈,自己實踐起來最難的就是堅持,之前一段時間堅持每天晚上跑步,可是半年之後又被每天偷懶的21天代替了...
其實談不上什麼批判不批判,記憶曲線也被數據化了,這種數據都只是統計學上的說法罷了,攤到每個人都不同,何必在數字上認死理。我倒是同意舊習慣很難破除,但用一個新的習慣來替代會更容易的說法,沒有被替代的對象,會很難。
很有道理。
有實驗成功的麽?求教。。。
如果別人寫了這麼多你都還心存疑慮。那我說我成功了,你信嗎?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點贊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同意說法
同意說法
呵呵,樓上的擺明就是喪家之犬的嚎叫罷了。因為意志與毅力不夠堅定,努力不夠而無法成功。就將問題推到其他人或事身上。這是典型的喪家之犬!這21天效應對於大部分人類都是適用的。這是一件工具,就像兩個劍客,都是用劍的,但是在決鬥中,站到最後的勝利者99%用劍都比倒下的熟練。這說明決定成敗的關鍵是人!工具只是輔助,有好工具能事半功倍!僅此而已。別將成敗與否歸結於工具!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所謂的成功學大師只為預設的結論找論據,而對否定類的材料選擇性忽視,只顧自圓其說,推銷課程賣錢。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你相不相信。
這個是說21天能改變一些習慣和觀念,不是說21天你就能成功,1樓的意思我理解,就是說成功學裡面說了很多空話,以前記得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大意是中國人很喜歡看成功學的書,有種把它當飯吃的感覺,成功學可以適量看看,拿來當飯吃那種看就不好了
太棒了!知道這個就能更有目的,更有方法的改掉許多不良的習慣了!
21天效應在以前我的微博上就有人對我這樣評論過,沒想到是有科學依據的!很感謝這個網站,對我學習和很多思維得到了提升!!!!!!!!!!
所有的理論科學不一定都能成功,但總有一種科學的方法它相對會行之有效些.世界上最有說服力的人應該只有踐道者.世界唯一不會改變的也只有變化,是英雄行動才可以體現與表達.學習他人方法好壞事實會告訴你自己.
贊成這一說法。凡事因人而異,實踐成功之後的經驗才是真,儘管這隻對自己有用。
現在仍在堅持跑步嗎?
技術性的課和專業的課程才有助益,精神性的激勵教條,學生時代學的不夠多嗎?你一一奉行實踐了嗎?搞了半天,花許多時間和銀子,聽到的只是傳統『有恆為成功之本』的華麗包裝版罷了! 真要這些安慰劑,花點小錢買本勵志的書,裡面多如牛毛的大道理也不少。
支持
挺好的 好好學習下 最新正好萌生了一些新理念 需要執行下去 希望可以堅持 沒想到還有網友在下麵回覆 之前都沒註意過呢 看來大家都挺積極和關註的 希望大家都可以踐行之!
It is so good a website, I believe I will learn much from it!
裝 逼!說中文!
那我戒煙能行嗎
抽煙也是一種習慣,不抽煙也是一種習慣。所以你完全可以養成戒煙的習慣了!!!
這個不應該稱為定律,因人而異,是古語 習慣成自然的一種解釋,過程中自警,慎獨,暗示作用非常明顯,真要有個期限,那就是到老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成功學》養活了一批會吹牛的人
所有理論最沒有科學根據,就是出自演功一流的成功學講師,他們本身都非自己理論的實踐者,從沒有一個回到他失敗的行業去印證其理論可行。 但他們共的說法就是──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幫助他人成功,而自己也成功更有意義,乍聽有理且偉大,仔細想想,除非你也改行賣所謂『成功學』,否則聽了許多非技術增長型的大道理又如何呢?
受教了
我倒是覺得,任何的壞習慣在沒有絕對的動力面前,要徹底的改變很難。比如一個人要戒煙。如果他沒有因為抽煙而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的話,那麼就算戒了,也會在不同的場合不斷的給自己找不同的戒口抽煙。而如果有了嚴重的後果,而這個後果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最珍惜的人的時候。那麼不需要21天,下1秒。他就會把煙給戒了。
是的,這兒的行為矯正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概念不同。外界壓力是必須的,我們需要給自己創造外界壓力,方法可以上網搜……
同感!
說到底,能夠有執行力的人,不僅是別人的領導,更是自己的領導。
如果說21和90是統計或經驗數據的話,那麼新規定的推行,先強化21天,再堅持90天,然後再來進行評價。個人覺得這個時間一通過,抵擋力就減弱到拐點了。
其實你們可以反過來看,既然都是些簡單的道理,都可以有那麼多成功的案例,為什麼別人行,而你不行?
你怎麼知道21天理論不行?你試過沒有,那你行動了沒有,沒有行動就判斷不行??如果試過覺得不行,那為什麼不行?
你怎麼知道21天理論不行?你試過沒有,那你行動了沒有,沒有行動就判斷不行??如果試過覺得不行,那為什麼不行?
試試小孩的教育上是否適用
成功學無非只是些簡單的道理,只是他們說的比較慷慨激昂,讓看者熱血沸騰罷了。沒有實際的內容。 希望大家別浪費時間看什麼成功學的空言了。
空談誤國
網站很好,很多內容非常新穎,分類索引做得很詳細,很喜歡你們的網站,中國需要這種純智慧互動的網站,望繼續加油,我會默默的支持!!
我也曾經用過21天理論來改變晚起的習慣,剛開始的確很難,到了後期就簡單得多,鬧鐘一響,就起來了。可惜,這個堅持過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晚起。
哈哈哈哈,這個好像多少天都改變不了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是21天,而不是19天,20天,22天
這不是具體數目的問題,而是一種信念。想想,假如你堅持了19天,20天,你會不會再堅持到21?
很有道理,但是再好的習慣也有可能因外界的干擾等因素而中斷,除非自己設定了明確目標,並且清楚自己做這件事的好處,然後持續地自我監督,自我鼓勵,這樣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其實,仔細思考下,人與人都是相似的,不必為他人 而做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才是愚蠢,每個人都有勇氣做自己,我為何不可,做優秀的自己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是21天,而不是19天,20天,22天
因為剛好3個星期
之前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上看到說一個月培養一種好習慣,看來有一定根據。這個網站敘述概念很清楚,不過到底是不是21天,這個我還真要試一下
事實上,請不要特別在意21這個數字。我們應該看到的,不是其所表達的數值或者第幾階段,而應當去挖掘其中所表達的內涵。只要其能夠為我們所用,又何必在乎其代表的是什麼。
這個回答很靠譜
原來只有21天啊...
我已證明,五年煙癮已成功戒掉。
喜歡聽到有理有據的批判的聲音
這個大家都不知道,說明大家很少從網上獲取有用的知識。
說得太好了,對我科教師教育學生真是好.
但這個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比較難。
我覺得你說得對。
文中說的21天只是給你一個心理暗示而已,因為一個人在不知道改變一個舊習慣需要多久時,大多數時候都不能堅持下來。而這21天就給了你堅持的動力,因為你相信它說的21天你就可以改掉這個習慣,而當你堅持調整21天之後,你會發現舊習慣對你的影響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了,即便此刻你知道了21天並不能改掉這個舊習慣,但它已經進入了你的可控範圍了。
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它主要體現的是21天效應,並不是針對具體數字21天成就一個好習慣,相對而言的,每個人需要的天數不會一樣的是完全可能呀,比如小孩子在沒有養成一個習慣的時候,如果每天都是重覆練習的話,我覺得不需要21天。有些人21天了,他們也可能養成不好。參照物是21天效應,而不是21天這個數字吧。個人感受。
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它主要體現的是21天效應,並不是針對具體數字21天成就一個好習慣,相對而言的,每個人需要的天數不會一樣的是完全可能呀,比如小孩子在沒有養成一個習慣的時候,如果每天都是重覆練習的話,我覺得不需要21天。有些人21天了,他們也可能養成不好。參照物是21天效應,而不是21天這個數字吧。個人感受。
肯定都是因人而異的,哪有什麼絕對的事情呢
同感!
確實有同感! 不過,我到是認為,這套理論是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這麼做,不一定成功。不這麼做也不一定並不成功。 但是!做了,一定要不不做成功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同時,通過這麼方法,讓我們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要知道,看這個法則的人,一定都是為了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 難道不是麽?
但是,真的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需要學會去運用好這個道理來教老師嗎?還是說,至少在我看來,應該是這個社會知道這個道理之後,用這個道理去教老師應該怎麼去教學生吧,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寫的清清楚楚,要給老師獎懲機制才能夠讓大部分的、沒有自發能力的老師去改變吧
太棒了!知道這個就能更有目的,更有方法的改掉許多不良的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