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0个条目

破窗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破窗效應(Break Pane Law; Broken windows theory)

目錄

破窗效應簡介

   破窗效應: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破窗效應五個階段

  此理論描述了社區失序的五個階段:

  1.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

  2.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

  3.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

  4.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

  5.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破窗效應的研究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破窗效應的表現

管理定律
AL續
安慰劑效應盧維斯定理
阿爾巴德定理藍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藍斯登原則
阿爾布萊特法則垃圾桶理論
阿姆斯特朗法則藍柏格定理
阿什法則雷鮑夫法則
艾奇布恩定理懶螞蟻效應
阿羅的不可能
定理
牢騷效應
艾德華定理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則拉圖爾定律
阿倫森效應魯尼恩定律
暗示效應拉鋸效應
安泰效應M
氨基酸組合效應木桶原理
B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馬太效應
貝爾效應名片效應
保齡球效應米格—25效應
布里特定理馬蠅效應
比倫定律末位淘汰法則
柏林定律麥克萊蘭定律
巴菲特定律目標置換效應
彼得斯定律梅考克法則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應美即好效應
波特定律馬斯洛理論
布利斯定理曼狄諾定律
波特法則冒進現象
布朗定律毛毛蟲效應
伯恩斯定律摩爾定律
布利斯原則木桶歪論
名人效應
拜倫法則N
冰淇淋哲學鯰魚效應
比林定律南風法則
邦尼人力定律尼倫伯格原則
玻璃天花板效應凝聚效應
巴納姆效應納爾遜原則
半途效應希爾十七項
成功原則
貝爾納效應鳥籠效應
貝勃規律O
邊際效應奧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則奧格威法則
標簽效應奧狄思法則
杯子理論奧美原則
弼馬瘟效應歐弗斯托原則
搬鐵塊試驗P
C螃蟹效應
長尾理論帕累托法則
刺蝟法則帕金森定律
長鞭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
磁石法則破窗效應
磁力法則皮爾斯定律
蔡戈尼效應皮京頓定理
從眾效應皮爾·卡丹定理
權威效應披頭士法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攀比效應
超限效應Q
全球化鏈條定律群體壓力
傳染效應喬布斯法則
參與定律犬獒效應
成事定理青蛙法則
拆屋效應喬治定理
出醜效應秋尾法則
D強手法則
多米諾骨牌效應齊加尼克效應
達維多定律情緒效應
倒金字塔管理法R
定位法則熱爐法則
大榮法則柔性管理法則
杜利奧定理儒佛爾定律
杜根定律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人性定理
燈塔效應|銳化效應
達維多夫定律S
德尼摩定律三強鼎立法則
杜嘉法則手錶定律
杜邦定律水壩式經營法
登門檻效應首因效應
疊補丁效應生態位法則
等待效應
德西效應
狄倫多定律
多看效應
E生魚片理論
250定律隧道視野效應
惡魔效應
F500強企業經
典管理法則
反暗示效應
弗洛斯特法則雙木桶理論
輻射效應失真效應
適纔適所法則
飛輪效應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則史華茲論斷
肥皂水效應舍恩定理
凡勃倫效應史提爾定律
法約爾原則斯坦納定理
費斯諾定理矢澤定律
費斯法則“4+2”法則
複壯效應思維的定勢效應
反饋效應社會惰化效應
反木桶原理蘇東坡效應
弗洛伊德口誤森林效應
峰終定律
G聖人理論
聲譽磁場
光環效應T
格雷欣法則同仁法則
身體語言
古狄遜定理跳蚤效應
溝通的位差效應特雷默定律
管理溝通論踢貓效應
溝通無限論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特裡法則
古德定律鐵釘效應
格利定理蛻皮效應
孤峰原理湯水效應
果子效應托伊論斷
過度理由效應投射效應
過度學習效應同群效應
功能固著心理頭魚理論
感覺剝奪實驗鴕鳥政策
鐵鍬試驗
態度改變—
糖果實驗
W
感情效應王永慶法則
共生效應韋特萊法則
箍桶理論威爾遜法則
烏茲納澤定律
H威爾德定理
花盆效應翁格瑪麗效應
花生試驗
環境蓄勢
黑洞效應
蝴蝶效應沃爾森法則
霍桑效應沃爾頓法則
華盛頓合作定律沃森定律
猴子理論王安論斷
互惠關係定律韋爾奇原則
傑亨利法則溫德定律
海潮效應無折扣法則
橫山法則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則武器效應
猴子大象法則X
赫勒法則新木桶定律
信心獲得鹹鴨蛋理論
懷特定律斜坡球體定律
哈默定律夏皮羅法則
壞蘋果法則西點軍校的
經典法則
霍布森選擇效應希望效應
海因里希法則虛榮效應
和諧定理Y
哈羅效應羊群效應理論
亞佛斯德原則
J“100-1=0”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魚缸理論
激勵倍增法則影響世界的
100個定律
金魚缸效應蟻群效應
吉格勒定理雅格布斯定理
吉爾伯特定律印刻效應
吉格定理150定律
吉德林法則Yerkes-Dodson
法則
競爭優勢效應約翰遜效應
監獄角色模擬
實驗
野鴨精神
棘輪效應郵票效應
近因效應優先效應
經驗的邏輯
推理效應
優勢富集效應
金屬切削試驗延遲滿足實驗
K因果定律
苛希納定律異性心理
快魚法則雁陣效應
異性效應
醞釀效應
擁有效應
坎特法則Z
卡貝定律智豬博弈理論
克裡奇定理墜機理論
柯維定理自來水哲學
卡爾岑定理煮蛙效應
刻板效應自吃幼崽效應
L自我參照效應
雷尼爾效應自我選擇效應
零和博弈帳篷理論
柯維定理最高氣溫效應
卡爾岑定理詹森效應
雷尼爾效應責任分散效應
蟑螂效應
座椅舒適感
[編輯]

  破窗效應也常常出現在股票市場之中。當股票或基金出現虧損時,部分投資者也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著既然這隻股票(基金)已經出現虧損了,那麼不如放手一搏,或許還能早點回本,於是乎就頻繁加減倉,最終的結果就很可能造成虧損加劇,甚至清倉出局。

  在股票的買賣中也常常有莊家利用“破窗理論”誘導股民。當某隻股票一路下跌,甚至跌破某個關鍵價位時,只要莊家不護盤,那麼跟風的股民就會受到其誘導,紛紛選擇拋出。

  而投資市場中另外一種破窗現象則是反向而行。這種誘利行為在熊市的終點出現的尤為頻繁,它會形成一個誘導信號,誘導投資者不斷追加投資,準備迎接牛市的到來,實則越追越多,越虧越加,最終導致投資者無力承擔。所以投資者在熊市之中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市場形勢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隨意聽信他人的誘導言論。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體會:桌上的財物,敞開的大門,可能使本無貪念的人心生貪念;對於違反公司程式或廉政規定的行為,有關組織沒有進行嚴肅處理,沒有引起員工的重視,從而使類似行為再次甚至多次重覆發生;對於工作不講求成本效益的行為,有關領導不以為然,(放縱)使下屬員工的浪費行為得不到糾正,反而日趨嚴重。等等。一間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上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而在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會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人們就會(產生從眾心理)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絲毫不覺得羞愧。這都是“破窗效應”的表現。

  制度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是,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執行少。長此以往,企業的發展會很尷尬。對公司員工中發生的“小姦小惡”行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視,適當的時候要小題大做,這樣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積重難返。

  有一家百來號人的本土企業,公司規定上班時間必須配帶工牌。雖然制度上規定:如果發現不帶工牌,每次罰款20元。最初一、兩個員工沒有照做,但管理層並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嚴格執行該項規定。一個月以後,不帶工牌的員工由最初的1、2個,發展到幾乎50%的員工都不帶工牌,員工對此事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管理層並沒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縱容,嚴重影響公司士氣和員工的精神面貌。

  美國有一家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以極少炒員工魷魚而著稱。有一天,資深車工傑瑞在切割臺上工作了一會兒,就把切割刀前的防護擋板卸下放在一旁。沒有防護擋板,雖然埋下了安全隱患,但收取加工零件會更方便、快捷一些,這樣傑瑞就可以趕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傑瑞的舉動被無意間走進車間巡視的主管逮了個正著。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將防護板裝上之後,又站在那裡大聲訓斥了半天,並聲稱要作廢傑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傑瑞就被通知去見老闆。老闆說:“身為老員工,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對於公司意味著什麼。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實現了利潤,公司可以換個人換個時間把它們補起來,可你一旦發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遠都補償不起的……。

  離開公司那天,傑瑞流淚了,工作了幾年時間,傑瑞有過風光,也有過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公司從沒有人對他說不行。可這一次不同,傑瑞知道,這次碰到的是公司靈魂的東西。

  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個別的、輕微的,但觸犯了公司核心價值的“小的過錯”,並堅持嚴格依法管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就可能會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破窗效應的危害

  “破窗效應”理論告訴我們:環境對人的心理形成和行為表現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人會被環境影響,同時人的行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環境好,不文明的舉止也會有所收斂;環境不好,文明的舉止也會受到影響。“破窗”的出現,會助長人們的四種心理形成:

  一是“頹喪心理”。因為壞了的東西沒人修、公家的東西沒人管、環境遭破壞、制度無人遵守、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腐敗分子逍遙法外,所以對社會的信任度就會隨之降低。對己對人對社會對未來缺乏信心。懷有這種“頹喪心理”的人,即使有做人的法律的底線、道德的底線、良心的底線,即使主觀上絕不去做壞人,但是消極的言行自覺不自覺地道出了你的情緒和境界來,對人和社會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是“棄舊心理”。懷有這種“棄舊心理”的人往往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既然已破廢,既然沒人管,那就隨它去吧”。如果一個物件僅僅是因為破損並且具有一定的修複價值就輕易棄掉,則是一種浪費;如果是一項規定、制度、法律僅僅是因為執行的不利或遭到破壞就輕言放棄,就會給管理造成無序,給社會造成混亂。

  三是“從眾心理”。良莠不分、盲目隨從、消極地規避風險與責任;甚至明知是錯誤的,卻要“別人能夠做,我就可以做;別人能夠拿,我就可以拿”。而不考慮應該承擔行為的後果。

  四是“投機心理”。“投機心理”是一種不想努力就要達到目的的歪曲心理,當看到有機可乘並且能得到既得利益的時候,就會僥幸去試一試。“投機心理”有時是“從眾心理”的階段性、機會性的表現,看見別人這樣做過了,靜觀其變,無“不良”後果,認為時機成熟,開始行動。這種非光明正大之人,往往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四種心理都是可怕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破窗效應的破解

  當然,“破窗效應”也不是沒有破解的方法。威爾遜和凱林在提出這個理論的時候,是有前提的,一是出現“破窗”,二是“沒有及時修複”。也就是說,只有在“破窗”沒有得到“及時修複”的時候,“破窗效應’,才會應驗。那麼破解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要有“好窗”。從“破窗效應”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象的無限擴展,我們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就會縱容更多的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惡果。“好窗”,對於個人來說,要有鮮明的是非鑒別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對於組織和團隊來說,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工作秩序,制度完備、獎罰分明、樹立正氣;對於社會來說,要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氛圍、社會秩序,法律健全、有法必依。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領導者,首先去領導一個環境,然後去領導人,好的環境里若是彼此間充滿了鼓勵與學習、體諒與互動、團結與努力,那麼人們就會在正向能量的環境作用下,受到感染、受到啟迪,發揮出超值的貢獻。“好窗”要精心打造,“好窗”貴在堅固。

  第二,要經常“護窗”。一個制度如果出現紕漏,而沒有去彌補,將會帶來更多的仿效者,從而導致整個制度的崩潰,社會如此,生活如此,一個單位也如此,作為一個領導者和管理者,防漏補缺是應具備的能力之一,“破窗理論”告訴我們:任何制度都是脆弱的,沒有完美和一成不變的制度,人的潛意識是無序的,當制度遭到破壞的時候,人們會傾向於違背制度,而領導者的責任就是要善於發現制度的漏洞,並及時更正過來。樹立“護窗”意識,保護“護窗”行為。“護窗”人人有責,“護窗”貴在經常。

  第三,要及時“補窗”。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可見,一個微小的事件或變化,經過不斷演變放大,對其未來會造成極其巨大影響,或成為決定因素。

破窗效應的案例

  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受到了“破窗理論”的啟發。紐約的地鐵被認為是“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針對紐約地鐵犯罪率的飆升,布拉頓採取的措施是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推進有關“生活質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論”為師,雖然地鐵站的重大刑案不斷增加,他卻全力打擊逃票。結果發現,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攜帶凶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轉。他的做法顯示出,小姦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溫床。因為針對這些看似微小、卻有象徵意義的違章行為大力整頓,卻大大減少了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種稱做“紅牌作戰”的輔助管理活動,目標是提高企業現場環境、效率和產品質量。我們可以引用管理顧問邁金塔的話來形容它的產生背景:“任意決定物品的存放並不會讓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只能使你的尋找時間加倍;你必須分析考慮怎樣才能拿取物品更快捷,並讓大家都能理解這套方案,遵照執行。”

  日本企業的“紅牌作戰”通過詳細的5S方法 【Seiri(せいり,整理)、Seiton(せいとん,整頓)、Seiso(せいそう,清掃)、Seiketsu(せいけつ,清潔)和Shitsuke(しつけ,仕付け,素養)】,將不清潔的設備、辦公室和車間貼上具有警示意義的“紅牌”,也將不合理的工作程式或方式增加“紅牌”以促其迅速改觀,從而使工作場所變得整齊清潔,工作環境變得舒幽雅,企業成員都養成做事耐心細緻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規則,認真工作。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對於保障企業的有效運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破窗效應的啟示

  從“破窗效應”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象的無限擴展,同時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就會縱容更多的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惡果。就如劉備那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破窗效應的應用實踐

  應用破窗效應不僅僅是古人所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那隻是吸取教訓,非常膚淺,而管理強調的是成本效益、行為經濟。大型的企業猶如千里之堤,人、事錯綜複雜,維護好千里之堤是有很巨大的成本,在實踐中,當管理者面對各種不良現象時,層出不窮,這個時候談防微杜漸是沒有意義的,怎麼樣像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和“紅牌效應”那樣,扭轉形勢,解決破窗效應所產生的問題,保持持續改進和優化,才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主題。

  基本上,破窗效應帶給我們的思路就是從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亂子,才能做大事。在應用實踐中,最直觀的“小事”就是環境衛生,要把一個地方搞乾凈1天、2天並不難,但是要一個地方持續1年365天都很乾凈,那就只有頂尖的企業才能做到。這些事情並不難,缺的只是下定決心、持之以恆、配套機制、形成文化、定期更新。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6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破窗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8987136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發表

《落實責任 無小事》

回複評論
115.192.211.* 在 2009年6月27日 13:32 發表

理解萬歲

回複評論
119.145.106.* 在 2009年7月31日 14:45 發表

很好

回複評論
358042005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8月13日 16:34 發表

是的 落實責任無小事

回複評論
60.2.234.* 在 2009年9月8日 11:02 發表

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158.132.77.* 在 2009年10月23日 14:01 發表

這不是亡羊補牢,

回複評論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回複評論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回複評論
Angle Roh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2月12日 15:23 發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可能版本不同,歡迎您參與豐富完善

回複評論
116.24.224.* 在 2009年12月29日 17:36 發表

Hnoju (Talk | 貢獻) 在 2009年12月12日 15:23 發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可能版本不同,歡迎您參與豐富完善

+++++++++++++那個是經濟學上的破窗理論,這個是心理學上的。不同領域的

回複評論
122.227.80.* 在 2010年2月19日 14:15 發表

對於管理者來說 ,如何找到關鍵點,很重要. 找對了,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回複評論
120.10.110.* 在 2010年2月20日 21:55 發表

說的很好 我個人認為也可以把它用到教育子女上 呵呵

回複評論
112.66.96.* 在 2010年2月22日 14:33 發表

同意樓上,我的BABY四月出生,在教育BABY時確實要警惕破窗效應。

回複評論
Yu1002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2月22日 20:16 發表

最小處往往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把握住細節,成功的概率自然能得到提高。。事實即如此: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回複評論
222.212.233.* 在 2010年2月23日 11:17 發表

116.227.155.* 在 2009年12月10日 17:11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天道~!

回複評論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 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回複評論
117.41.225.* 在 2010年2月24日 16:44 發表

要有效預防破窗效應,似乎開頭者和跟進者並不在完全責任,“窗戶維護者”似乎更應承擔更大的責任。

回複評論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2月24日 18:11 發表

殺一敬百

回複評論
116.27.184.* 在 2010年2月27日 16:06 發表

很快就要竟選當管理者了 希望來一場改革 破窗效應幫忙了thankyou

回複評論
122.234.49.* 在 2010年2月28日 18:13 發表

一個制度如果出現紕漏,而沒有去彌補,將會帶來更多的仿效者,從而導致整個制度的崩潰,社會如此,生活如此,公司也如此,作為管理者,防漏補缺是應具備的能力之一,這個理論告訴我們 1.任何制度都是脆弱的,沒有完美的制度 2.人的潛意識是無序的,當制度遭到破壞的時候,人們傾向於違背制度,比如說如果紅綠燈壞了,人們很難遵守交通規則 3.管理者要善於發現制度的漏洞,並及時更正過來

回複評論
北辰sky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1日 13:31 發表

破窗效應 = 破罐子破摔?

回複評論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發表

排隊也是一樣的。每天上班坐車排隊,你會發現只要有一個人站在了隊外,擠在靠前的位置,而沒有人去阻止的話,那麼必定有更多的人也會這樣做,原來排好的隊伍就沒了。瞬間就沒了。 不過隊伍越長,會這樣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壞的人會看已經遵守的人的數量來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壞。(這又是什麼理論呢?)所以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就一切ok。 但是能夠自覺遵守的人的數量也比較有意思。如果是擠公車,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就還可以;但如果是買《阿凡達》電影票,看看排隊的人,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絕對低。這又會是什麼理論呢?和排隊所得到的價值有關?遵守秩序與個人利益的問題?。。。

回複評論
113.68.145.* 在 2010年3月6日 10:25 發表

樓上提到了一個利益問題,發表一下看法:破窗效應的側重點在管理上,是已經有制度但是執行起來不暢,總會有個別的、輕微的,但觸犯了公司核心價值的“小的過錯”,說到利益我想應該也不太大,那也不會是小題大作,如果真的有大了利益在裡面,那是沒任何情面講,直接開掉或受到法律的製裁,所以說著重點還是在細節上,防微杜漸!不管是破窗效應還是趨同效應,理解就好,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回複評論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回複評論
Wanlo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7日 22:51 發表

正如在國內,垃圾箱周圍全是垃圾,其它地方反而沒有。

回複評論
221.11.22.* 在 2010年3月10日 22:50 發表

肯定有人會不屑一顧吧,認為一點小事就大動干戈,是吃飽了沒事撐的。我認為只要做的適度,絕對是一件好事

回複評論
杨武龙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16日 13:18 發表

越是簡單的越是深刻!

回複評論
222.69.60.* 在 2010年3月16日 16:01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61.140.104.* 在 2010年3月19日 17:42 發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 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這位說的在理

回複評論
Haxfwa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21日 15:37 發表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回複評論
59.34.217.* 在 2010年3月25日 15:27 發表

Zhanjiang,s Monkey周易如是說: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回複評論
114.81.117.* 在 2010年3月26日 04:45 發表

原來鐵路企業的三線建設這麼有學問的啊

回複評論
Langhao419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26日 11:34 發表

其實很多的管理道理說得都是重覆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沒必要知道的太多。

回複評論
60.171.124.* 在 2010年3月26日 15:21 發表

關鍵的問題是這種破窗現象很容易被忽視,它們像細菌一樣會迅速滋生蔓延。。。

回複評論
117.32.129.* 在 2010年3月26日 16:19 發表

其實好多的道理 創造都是來自於簡單的東西

回複評論
222.187.119.* 在 2010年3月29日 13:09 發表

做QA 的更要堅守,破窗要及時修好,否則後患無窮

回複評論
119.55.5.* 在 2010年3月31日 13:26 發表

破窗效應:對我們在生活中的啟示還是很深刻的,看你是如何理解的。

回複評論
124.108.45.* 在 2010年3月31日 16:39 發表

如果那輛車只是被划了一道,估計是沒人會偷。

回複評論
111.73.157.* 在 2010年4月1日 02:17 發表

那中國房產是不是因為國家政策沒有及時調控造成現在的這種泡沫現象,是不是也叫做破窗效應?

回複評論
Huaua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1日 10:42 發表

111.73.157.* 在 2010年4月1日 02:17 發表

那中國房產是不是因為國家政策沒有及時調控造成現在的這種泡沫現象,是不是也叫做破窗效應?

按“破窗效應”的理解有這個成份在裡面,如果國家政策或沒有及時調控導致泡沫現象,就相當於縱容房產的泡沫,但這並不是人們所想看到的結果,於是就會設法彌補,進行巨集觀調控。

回複評論
121.204.128.* 在 2010年4月4日 12:45 發表

認同,現在很多地方的詬病就是在於對微小細節的漠視

回複評論
Fcxxx4747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6日 10:16 發表

制度可以不斷完善卻決不能不去遵守,

回複評論
60.191.123.* 在 2010年4月6日 17:50 發表

很典型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回複評論
124.42.114.* 在 2010年4月7日 12:56 發表

8987136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發表

《落實責任 無小事》

個人認為:這些和企業的領導層作風、管理理念息息相關。 倡導和諧、自由、開放的工作環境的基礎是嚴格遵循企業的規章制度。 禮節是永遠不能被忽視的。

回複評論
219.140.195.* 在 2010年4月7日 15:27 發表

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回複評論
123.148.161.* 在 2010年4月9日 21:48 發表

對對對

回複評論
222.168.13.* 在 2010年4月10日 10:31 發表

“破窗理論”更適合我們自身,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一定要及時改正,比如懶散。那不是累了休息的藉口,自己制定的計劃如果接二連三的不實行,那這個計劃就等於廢話!

回複評論
183.5.56.* 在 2010年4月12日 00:26 發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 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那一開始違背的人,也特立獨行,處於較高風險,怎麼解釋??

回複評論
密斯陈1123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12日 08:41 發表

看過蘑菇效應,再看破窗效應,覺得不管做多長時間的蘑菇,都必須做到防微杜漸,蘑菇就是微小,但絕對不能成為那個破窗者。

回複評論
218.16.140.* 在 2010年4月12日 17:24 發表

這就是古人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一個道理吧!還是挺好的!

回複評論
124.207.148.* 在 2010年4月14日 10:26 發表

對我們的啟示挺深刻的,應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119.100.139.* 在 2010年4月16日 17:20 發表

沒有獎勵你看看光懲罰有多大用嘛

回複評論
121.15.167.* 在 2010年4月16日 19:24 發表

183.5.56.* 在 2010年4月12日 00:26 發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那一開始違背的人,也特立獨行,處於較高風險,怎麼解釋??

是否特例獨行,應該看這種行為以後是不是會成為一種大眾行為

回複評論
117.42.166.* 在 2010年4月21日 15:37 發表

質量上任何一個細小的缺陷將危及企業的生命!

回複評論
韩旭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22日 11:11 發表

傑瑞的股市非常的好,贊!

回複評論
58.56.128.* 在 2010年4月23日 16:32 發表

習慣成自然

回複評論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25日 21:20 發表

喜歡mba

回複評論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發表

實際上,破窗效應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則之上的。對於第一個違反制度的個體來說,如果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收益大於其付出的成本,那麼可以預見後續的模仿者會絡繹不絕。 而對於制度建立者來說,對制度的監控、維護和監督執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儘管群體性的違反行為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力很大,但是對於單個個體而言,其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可能遠遠不及對維護這個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說,企業維護這個制度的收益遠遠不及維護的成本,所以企業開始也沒有動力來維護這個制度。 所以,一個制度剛建立就指望沒有人來違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車排隊和看電影排隊的情況不同,其主要區別在於這兩種行為給個人帶來的收益不一樣。如果電影不是需要坐著看2個小時,而就是2分鐘,那麼有人夾個塞也問題不大的。當然心裡不滿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要不要對加塞者說出不滿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

至於穿新鞋的轎夫,在鞋子弄髒了之後,“新”的價值就已經消失了,那麼再付出“小心翼翼找乾凈的地方”的成本卻沒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幹了。

成本效益原則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包括行為經濟學。

回複評論
蒋建汀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5月3日 16:36 發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回複評論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發表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發表

實際上,破窗效應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則之上的。對於第一個違反制度的個體來說,如果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收益大於其付出的成本,那麼可以預見後續的模仿者會絡繹不絕。 而對於制度建立者來說,對制度的監控、維護和監督執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儘管群體性的違反行為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力很大,但是對於單個個體而言,其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可能遠遠不及對維護這個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說,企業維護這個制度的收益遠遠不及維護的成本,所以企業開始也沒有動力來維護這個制度。 所以,一個制度剛建立就指望沒有人來違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車排隊和看電影排隊的情況不同,其主要區別在於這兩種行為給個人帶來的收益不一樣。如果電影不是需要坐著看2個小時,而就是2分鐘,那麼有人夾個塞也問題不大的。當然心裡不滿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要不要對加塞者說出不滿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

至於穿新鞋的轎夫,在鞋子弄髒了之後,“新”的價值就已經消失了,那麼再付出“小心翼翼找乾凈的地方”的成本卻沒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幹了。

成本效益原則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包括行為經濟學。

說的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來解釋,當然這裡的成本不止是金錢,還有時間、資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會追求性價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回複評論
218.75.199.* 在 2010年5月6日 10:46 發表

支持!量的積累會引起質的變化.

回複評論
113.70.131.* 在 2010年5月9日 22:36 發表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發表

說的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來解釋,當然這裡的成本不止是金錢,還有時間、資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會追求性價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這也是往往出現問題的原因所在。如果把每個例子分割單獨來看,維護的收益可能會遠小於維護的成本,但亦不能不考慮量與質的轉變關係,以及當量轉變為質時維護的收益和維護的成本孰大孰小。事情往往是如此,所以才有前文所述的案例一樣,花大警力去抓逃票,光看這一點必然是成本高於收益,但量一旦累積起來達到質變的時候,就獲得抓捕大量通緝犯和降低犯罪率這個大收益。如此往回看,前期的維護成本亦不算高了。

回複評論
潇潇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5月24日 22:12 發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回複評論
219.157.240.* 在 2010年5月26日 14:11 發表

8987136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9月14日 21:36 發表

《落實責任 無小事》

其實是老調新彈,舊瓶裝新酒吧。 古人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但是古人的話,從老外的口中講出,或者聯繫當今社會就,便有了活力。

回複評論
218.108.94.* 在 2010年5月28日 13:56 發表

我覺得還是古話講得好!

回複評論
222.135.56.* 在 2010年6月3日 10:52 發表

古語雖好,但是每次警醒大家都是 國外的諺語或是故事,難道真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回複評論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發表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道理,我覺得西方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樣的智慧。可惜的是我們自己確從不研究我們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樣學習別人。

回複評論
cfe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8日 17:16 發表

呵呵 很好

回複評論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11日 10:34 發表

其實路上本沒有路,有一個人走了也就成了路

回複評論
Savi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11日 11:27 發表

始作俑者,罪魁禍首!

回複評論
陈明友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12日 13:49 發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這位說的是營銷中的開門開窗吧,哈哈。 各是各的理。

回複評論
Zhiningtu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23日 00:03 發表

現場管理就要這樣,不然就亂套了哦

回複評論
cui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23日 12:25 發表

我們常說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是不是也是“破窗效應”的有力體現呢。

回複評論
221.207.189.* 在 2010年6月24日 13:23 發表

有點類似於我們以前說的:不以惡小而為之。

回複評論
姜丹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6月28日 11:20 發表

職場就這樣

回複評論
黄谊江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7月5日 11:02 發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國人喜歡有名分,所以喜歡命名一大堆理論

回複評論
望子成龙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7月5日 21:37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

回複評論
Jianzhu66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7月12日 14:08 發表

211.103.185.* 在 2010年3月5日 12:01 發表

排隊也是一樣的。每天上班坐車排隊,你會發現只要有一個人站在了隊外,擠在靠前的位置,而沒有人去阻止的話,那麼必定有更多的人也會這樣做,原來排好的隊伍就沒了。瞬間就沒了。 不過隊伍越長,會這樣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壞的人會看已經遵守的人的數量來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壞。(這又是什麼理論呢?)所以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就一切ok。 但是能夠自覺遵守的人的數量也比較有意思。如果是擠公車,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就還可以;但如果是買《阿凡達》電影票,看看排隊的人,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絕對低。這又會是什麼理論呢?和排隊所得到的價值有關?遵守秩序與個人利益的問題?。。。

這個角度有啟發!

回複評論
Nikeio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7月13日 23:11 發表

秩序是要靠強力的執行力保駕護航的。

回複評論
124.160.96.* 在 2010年7月14日 19:35 發表

道理都知道。執行是關鍵。說的容易,做的難。

回複評論
124.160.96.* 在 2010年7月14日 19:38 發表

58.19.3.* 在 2010年5月5日 15:02 發表

說的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成本效益來解釋,當然這裡的成本不止是金錢,還有時間、資源、健康等等.人都是有利己心的,都會追求性價比最高的事物和方式

說的實在

回複評論
61.177.148.* 在 2010年7月16日 09:42 發表

60.2.234.* 在 2009年9月8日 11:02 發表

防微杜漸

老祖宗的智慧再次體現,四字足以。 管理學上咱又領先了2000年。

回複評論
58.42.59.* 在 2010年7月18日 10:52 發表

好神奇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回複評論
钱休南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7月20日 15:22 發表

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只要有不良現象存在,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嚴懲。

回複評論
阿我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8月1日 16:26 發表

社會上如果沒有傑瑞這種人存在 我想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那一次的創新不是在違規,那一次的創造不是在破壞啊!

回複評論
小五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8月3日 20:22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回複評論
211.143.131.* 在 2010年8月5日 17:59 發表

很好!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好習慣從小事開始培養,養成好習慣,做大事勝算更高

回複評論
Zengyi75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8月7日 12:19 發表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發表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道理,我覺得西方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樣的智慧。可惜的是我們自己確從不研究我們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樣學習別人。

非常贊同!很多外國的管理思想和理論其實並不新鮮,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總結出來了!

回複評論
Leozhen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8月8日 19:01 發表

破窗效應是人心理最深層的一種"大眾化"心理,以及追求"畸形"公平的心態作遂,認為他人為我可為,只要不是第一個就好,反應了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從眾""怕擔責"的心理.

回複評論
221.123.180.* 在 2010年8月12日 16:58 發表

222.212.233.* 在 2010年2月23日 11:17 發表

天道~!

強大

回複評論
221.123.180.* 在 2010年8月12日 17:00 發表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2月24日 18:11 發表

殺一敬百

一針見血

回複評論
113.71.123.* 在 2010年8月13日 11:47 發表

挺好的,雖然很多時候是小問題,但是積少成多就成大問題了。我想這個理論就對應了中國已久的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114.238.68.* 在 2010年8月14日 11:30 發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回複評論
61.153.20.* 在 2010年8月16日 10:13 發表

學習~

回複評論
123.120.0.* 在 2010年8月20日 09:45 發表

好習慣的養成非常費力,但壞習慣卻似乎是天生的。所以要日三省吾身。

回複評論
61.52.77.* 在 2010年8月25日 20:04 發表

很好

回複評論
许辉鹏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8月30日 14:00 發表

學到東西了

回複評論
Magicafresh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9月13日 09:47 發表

中國人總是喜歡人治,法制才是科學管理的基礎

回複評論
117.136.25.* 在 2010年9月19日 21:49 發表

不論是不是老祖宗提過的,也不論是洋人還是國人新論,沒有必要糾結這些東西吧,有道理的規則就試著去嘗試不就成了,非要在這些出處方面咬文嚼字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回複評論
121.8.235.* 在 2010年9月28日 16:53 發表

為什麼?

回複評論
219.149.59.* 在 2010年10月1日 22:30 發表

積微成著,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自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個人的 立場不 同罷了 ,個人 家庭 企業 教育 .....因人因事 。

回複評論
60.169.25.* 在 2010年10月2日 17:19 發表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回複評論
雒喜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0月6日 10:05 發表

中國早就有所謂的“破窗效應”了,其實就是我們老祖宗的“亡羊補牢”

回複評論
125.40.53.* 在 2010年10月7日 16:47 發表

124.14.92.* 在 2010年4月27日 18:09 發表

實際上,破窗效應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則之上的。對於第一個違反制度的個體來說,如果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收益大於其付出的成本,那麼可以預見後續的模仿者會絡繹不絕。 而對於制度建立者來說,對制度的監控、維護和監督執行也是需要成本的。儘管群體性的違反行為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力很大,但是對於單個個體而言,其給企業帶來的破壞可能遠遠不及對維護這個制度的成本,也就是說,企業維護這個制度的收益遠遠不及維護的成本,所以企業開始也沒有動力來維護這個制度。 所以,一個制度剛建立就指望沒有人來違反,是不太可能的。

坐公交車排隊和看電影排隊的情況不同,其主要區別在於這兩種行為給個人帶來的收益不一樣。如果電影不是需要坐著看2個小時,而就是2分鐘,那麼有人夾個塞也問題不大的。當然心裡不滿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要不要對加塞者說出不滿又是一次成本效益衡量行為。

至於穿新鞋的轎夫,在鞋子弄髒了之後,“新”的價值就已經消失了,那麼再付出“小心翼翼找乾凈的地方”的成本卻沒有任何收益了,自然不去幹了。

成本效益原則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包括行為經濟學。

強~~!

回複評論
125.109.227.* 在 2010年10月7日 17:30 發表

破窗效應,是否也是“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回複評論
Michellejing516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0月15日 16:46 發表

小時偷針 長大偷金

回複評論
221.12.5.* 在 2010年10月23日 15:53 發表

所謂的破窗效應正如我們古訓防微杜漸吧

回複評論
221.12.5.* 在 2010年10月23日 15:54 發表

221.12.5.* 在 2010年10月23日 15:53 發表

所謂的破窗效應正如我們古訓防微杜漸吧

防患於未然

回複評論
119.40.3.* 在 2010年10月28日 15:34 發表

知易行難啊

回複評論
59.54.202.* 在 2010年10月31日 20:57 發表

做羊群效應嗎?

回複評論
219.148.140.* 在 2010年11月8日 16:01 發表

生活上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管理上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對於如何建立管理者的威懾力和管理的魅力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當然有時候也不全對。可能前期為了目標不擇手段,後期善後不牢。

回複評論
114.249.126.* 在 2010年11月10日 10:02 發表

習慣成自然!

回複評論
Jollyxio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14日 14:06 發表

發現問題立刻解決,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下手狠。快 準是很重要

回複評論
Alcohol1982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18日 13:15 發表

深刻,受教了

回複評論
222.130.111.* 在 2010年11月20日 19:44 發表

殺雞給猴看,還是我們的老祖宗用語經典。

回複評論
凌普风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26日 13:28 發表

學習學習

回複評論
reselee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26日 13:45 發表

受教育了。

回複評論
183.39.184.* 在 2010年11月29日 20:00 發表

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

回複評論
123.52.112.* 在 2010年11月30日 15:47 發表

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精辟!

回複評論
220.248.225.* 在 2010年12月21日 16:55 發表

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冷风泣残雪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2月24日 16:40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應該說是現在的中國人懶了,懶得去發掘問題根本原因,不願意去思考

回複評論
202.103.239.* 在 2010年12月25日 16:20 發表

冷风泣残雪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2月24日 16:40 發表

應該說是現在的中國人懶了,懶得去發掘問題根本原因,不願意去思考

其實我們也有總結的,只是方式不一樣,比如我們的成語,很多也是一樣的充滿寓意。

回複評論
Apphen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2月29日 10:41 發表

想起韓非子里講的一個故事。

回複評論
125.95.245.* 在 2010年12月29日 20:40 發表

回複評論
58.255.165.* 在 2011年1月2日 16:56 發表

潇潇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5月24日 22:12 發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從眾定理

回複評論
逐洛的人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月5日 16:26 發表

受益匪淺啊,簡單的案例,經典的智慧!

回複評論
老肚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月11日 14:08 發表

學習,謝謝

回複評論
125.87.27.* 在 2011年1月23日 10:15 發表

北辰sky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1日 13:31 發表

破窗效應 = 破罐子破摔?

貌似不一樣吧?!

回複評論
121.41.238.* 在 2011年2月10日 22:21 發表

116.24.224.* 在 2009年12月29日 17:36 發表 Hnoju (Talk | 貢獻) 在 2009年12月12日 15:23 發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可能版本不同,歡迎您參與豐富完善

+++++++++++++那個是經濟學上的破窗理論,這個是心理學上的。不同領域的

原理是一樣的

回複評論
Hikaru111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2月15日 16:32 發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從我做起

回複評論
哼哈行者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2月24日 20:33 發表

其實自己很早就聽說過這個故事,但不知這也是一個理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這樣的現象,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我們的周圍,所以我們在一開始不能破壞事物的“美好”,即事物完整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回複評論
221.200.212.* 在 2011年2月26日 15:51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124.133.27.* 在 2011年3月11日 15:50 發表

這樣的觀點認同啊……

回複評論
邱兴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12日 19:34 發表

破窗效應對企業管理也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創新和變革都是在拉動破窗效應。

回複評論
一路飘歌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21日 21:39 發表

就像高中時那樣,做每一道都必須謹記:細心在任何人時候都不會是多餘的。高考對於那時而言絕對是人生的最大挑戰,因為他關乎未來!看來要經營好自己的一生,一定要懂得破窗效應的危害!

回複評論
Warrengz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23日 17:16 發表

不能讓自己小錯下去,要改掉!不然怎麼做大事呢!

回複評論
222.171.12.* 在 2011年3月23日 18:48 發表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發表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道理,我覺得西方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樣的智慧。可惜的是我們自己確從不研究我們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樣學習別人。

牛頓發現蘋果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掉的故事你可能一輩子都記得住,也是家喻戶曉的,但是牛頓定律你敢說你一輩子都記得住? 故事的吸引遠大於理論……所以成功的企業管理者不是成天給員工講理論而是講故事!

回複評論
222.171.12.* 在 2011年3月23日 18:53 發表

222.171.12.* 在 2011年3月23日 18:48 發表

牛頓發現蘋果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掉的故事你可能一輩子都記得住,也是家喻戶曉的,但是牛頓定律你敢說你一輩子都記得住? 故事的吸引遠大於理論……所以成功的企業管理者不是成天給員工講理論而是講故事!

應該在加一句,正是中國的古典理論太多,包羅四海,而國外則側重於講“故事”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向國外學習!是故事(實踐)—理論,而不是理論—故事(實踐)

回複評論
嗝嗝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30日 10:55 發表

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個人:細節決定成敗!

回複評論
痞子小圣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30日 14:33 發表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回複評論
岳雷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2日 20:42 發表

提高問題意識!如何提高問題意識,那就要知道工作中的團隊,工作對象等常見問題,如何做到敢於發現問題,正確分析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等。

回複評論
听 雨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9日 12:40 發表

受環境,發展階段等不同因素影響,不同類型的企業管理模式必然不同。中國很多企業是無法做到的,用一個很俗的理由: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類的效應中國不管是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或者文化領域很需要去實踐、流行,但是它需要一個嘗試、實驗、推廣的過程。這也是中國發展的標誌之一。

回複評論
张伟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12日 00:37 發表

邱兴超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12日 19:34 發表

破窗效應對企業管理也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創新和變革都是在拉動破窗效應。

這個不錯!

回複評論
Mcyer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12日 22:39 發表

破罐破摔

回複評論
61.186.246.* 在 2011年4月26日 14:41 發表

很好。。。

回複評論
小狼是麦片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27日 14:42 發表

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旅行意义之琉璃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5月14日 09:59 發表

218.69.250.*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43 發表

和老師所說的破窗效應貌似出入挺大的~

同志可能是你之前理解的問題

回複評論
Qiangfeigao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5月27日 15:28 發表

破窗也要通情理,處理的輕重要能夠服眾啊,和諧和穩定也是很重要的

回複評論
123.145.177.* 在 2011年6月2日 22:29 發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 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很好。都不錯啊,呵呵!正如樓上所說的,頂尖企業很少

回複評論
60.164.114.* 在 2011年6月9日 19:17 發表

那是人心在做怪,只有你自己控制好自己的心魔。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回複評論
110.174.212.* 在 2011年6月12日 18:50 發表

精辟之言!企業的運行是要靠管理和制度來支撐的!!

回複評論
58.60.194.* 在 2011年6月15日 11:44 發表

中國主要受儒家思想熏陶太久,追求中庸之道,錶面上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實際上正好相反,其實很多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在現實社會裡,往往是利用法律漏洞及占空子的人發達了,可是實際得到的懲戒即犯罪成本很低,如騙購福利房,關鍵是加大犯罪成本才可以阻止個人的欲望膨脹,同時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法治制度做到公平對待,防止特權社會

回複評論
221.0.112.* 在 2011年6月18日 16:42 發表

安全管理中的海恩法則不正是破窗效應的體現

回複評論
121.35.49.* 在 2011年6月21日 21:31 發表

破窗而入,最終傷了自己。

回複評論
58.251.191.* 在 2011年6月26日 21:34 發表

要是所有企業都能做到這點,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就好了,既保證了職員工的個人的利益又能夠使企業得到長足發展

回複評論
60.247.56.* 在 2011年7月6日 16:41 發表

腐敗也是,現在不是破窗的問題了,估計連渣滓都快不剩了吧。

回複評論
531918181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7月8日 09:01 發表

就像一姑娘,開始乾凈的讓人自行慚愧,不敢褻瀆。可是一兩次不潔之後,也讓人將她從神女拉回現實了。阿彌陀佛

回複評論
116.25.129.* 在 2011年7月15日 17:07 發表

從自身做起,避免破窗效應的隱患發生,自身做到了,再影響身邊的人,家庭,公司,社會。

回複評論
60.29.78.* 在 2011年8月1日 16:37 發表

第一次觀看此網站的MBA智庫百科網頁內容收穫多多,一句話O(∩_∩)O謝謝。

回複評論
113.118.180.* 在 2011年8月6日 14:06 發表

完善優質的制度,是對員工的引導,相反,有缺陷的制度就會導致員工犯錯,是制度的錯,不是員工的錯

回複評論
110.184.242.* 在 2011年8月9日 13:09 發表

OKok

回複評論
218.28.153.* 在 2011年8月17日 08:56 發表

Huaua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1日 10:42 發表

按“破窗效應”的理解有這個成份在裡面,如果國家政策或沒有及時調控導致泡沫現象,就相當於縱容房產的泡沫,但這並不是人們所想看到的結果,於是就會設法彌補,進行巨集觀調控。

普通百姓缺少維持房價經濟秩序的權力,或者說缺少發出聲音,團結一致發揮影響力的渠道。引用上面排隊辦事的說法,如果你想加塞,你會考慮那麼多“塞”後的人會不會反對,反對有多激烈,然後才確定是不是加塞。如果後面是一列擺放的白菜疙瘩,那想都不用想,加塞吧

回複評論
幻世渔民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8月18日 16:26 發表

把小事做好

回複評論
Olpklrf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8月28日 20:45 發表

細節決定成敗

回複評論
凯撒大帝010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12日 15:08 發表

不要讓一顆耗子屎影響一鍋粥而已!!

回複評論
CINDY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17日 08:55 發表

怎樣收藏呢,學習中

回複評論
Dan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17日 09:56 發表

CINDY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17日 08:55 發表

怎樣收藏呢,學習中

條目上方工具欄中有收藏選項,點擊進入收藏即可~

回複評論
彭国辉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25日 19:59 發表

將一件事情做好容易,難的是同一件事情,以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都將他做好!

回複評論
219.139.28.* 在 2011年9月27日 11:03 發表

111.73.157.* 在 2010年4月1日 02:17 發表

那中國房產是不是因為國家政策沒有及時調控造成現在的這種泡沫現象,是不是也叫做破窗效應?

這個似乎不是破窗,是決策失誤造成的

回複評論
27.190.144.* 在 2011年9月27日 22:56 發表

。。。什麼破理論啊,根本不現實。。。

回複評論
27.224.84.* 在 2011年10月3日 20:03 發表

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一點都不現實。

回複評論
180.168.56.* 在 2011年10月4日 15:20 發表

要看每個人得理解能力

回複評論
58.41.168.* 在 2011年10月10日 07:45 發表

受益匪淺

回複評論
60.250.147.* 在 2011年10月13日 04:54 發表

說的太好了

回複評論
王小明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0月16日 17:06 發表

破窗效應也會發生在個體上,比如一個從沒有偷過東西的人,在偷了第一次而沒有被髮現,以後就越來越大膽,不停偷。

回複評論
第一屏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0月16日 19:43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是的,人人都懂, 只是人們在做事的時候,常常忘記它

回複評論
121.48.182.* 在 2011年10月30日 22:04 發表

法不責眾硬性的紕漏

回複評論
202.110.131.* 在 2011年10月31日 08:50 發表

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小事不能得過且過!

回複評論
121.15.251.* 在 2011年11月2日 20:09 發表

中國幾千年的智慧不是沒有,但就是沒人發揚光大!!可惜

回複評論
林情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9日 12:49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方伟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11日 19:01 發表

受教了~

回複評論
曾细华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14日 10:58 發表

是的~有制度不執行不如沒有制度~

回複評論
范炫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15日 10:47 發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是諸葛亮說的

回複評論
jeffrey tan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1月23日 20:12 發表

很實用,受教了~ 。

回複評論
27.184.235.* 在 2011年12月19日 22:05 發表

回複評論
杨鸿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2月26日 10:33 發表

小事做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回複評論
222.77.97.* 在 2012年1月28日 14:26 發表

殺一儆百。有時候退一步不一定能海闊天空 反而可能把自己給退到懸崖邊!!!

回複評論
113.142.17.* 在 2012年2月6日 15:10 發表

破窗而入,是非難辯?公於私,早於遲的事實。無事防事,有事防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無是有的媽媽。

回複評論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4 發表

回複評論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5 發表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4 發表

好什麼?

回複評論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6 發表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5 發表

好什麼?

覺得好就好咯

回複評論
113.111.116.*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8 發表

113.111.120.* 在 2012年2月10日 14:46 發表

覺得好就好咯

是嗎?

回複評論
jessica pe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2月14日 00:59 發表

怎麼有些類似於蝴蝶效應~

回複評論
120.128.7.* 在 2012年2月16日 09:52 發表

頂,很好,別外破窗效應決不等同破罐破摔。

回複評論
27.8.109.* 在 2012年2月17日 00:35 發表

道非道!道是道!道是非道還是道?

回複評論
刘渝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3月6日 11:49 發表

說的很好,這些道理淺顯而經典,值得我們國人深思

回複評論
124.8.196.* 在 2012年3月7日 08:39 發表

嗯,是的。

回複評論
Becky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3月11日 20:46 發表

細節決定命運

回複評論
王男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3月15日 14:37 發表

在管理中要防微杜漸,遇到不好的苗頭及時制止,防止問題的擴大

回複評論
叶东兴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3月20日 17:03 發表

125.35.5.* 在 2010年2月24日 15:55 發表

什麼破窗效應,實際就是人的趨同效應。 這是人類進化的本能潛意思,大家按一致相同的行為就會分散個體的風險,特立獨行的個體在進化過程中總是處於較高的風險逐漸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吃飯選人多的飯店!

馬太效應,生意好的越好。

回複評論
222.178.202.* 在 2012年3月27日 12:11 發表

很受益的一些東西、、

回複評論
119.54.60.* 在 2012年3月29日 14:21 發表

說得很好,的確應該如此。

回複評論
116.226.195.* 在 2012年4月9日 16:42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同意!

回複評論
120.126.194.* 在 2012年4月19日 14:33 發表

這網站還可以看到很多網友的想法與討論,我想這種互動的價值遠高於理論的闡述

回複評論
net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4月28日 20:34 發表

中國富人管理,人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回複評論
王源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4月29日 17:21 發表

案例具有代表性。無論是社會化還是經濟學領域,人的本位是基礎。

回複評論
59.175.115.* 在 2012年5月2日 16:43 發表

119.54.60.* 在 2012年3月29日 14:21 發表

說得很好,的確應該如此。

老美就是靠定義業界的規則,然後控制整個世界

回複評論
61.151.249.* 在 2012年5月21日 11:21 發表

排隊也是一樣的。每天上班坐車排隊,你會發現只要有一個人站在了隊外,擠在靠前的位置,而沒有人去阻止的話,那麼必定有更多的人也會這樣做,原來排好的隊伍就沒了。瞬間就沒了。不過隊伍越長,會這樣加塞的人就越少。破壞的人會看已經遵守的人的數量來衡量自己是否去破壞。(這又是什麼理論呢?)所以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就一切ok。但是能夠自覺遵守的人的數量也比較有意思。如果是擠公車,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就還可以;但如果是買《阿凡達》電影票,看看排隊的人,大家對加塞的容忍度絕對低。這又會是什麼理論呢?和排隊所得到的價值有關?遵守秩序與個人利益的問題?。。。

其實人們都喜歡貪圖方便,這個讓我想起以前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地產規劃師給一個新花園式公寓規劃花園的石路時,並沒有按自己的想法規劃,而是把整個花園鋪成草地,過了一段時間,草地上被人們經常踩過的地方逐漸土地硬化了,草不再生長,規劃師就把它鋪成石路。可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道路都是被規劃好的,規劃者都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規劃的是完美的,人們都會遵守;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有許多人不喜歡遵守這樣的規則。會有一些人喜歡以他們的方式去做,而另一些人覺得這樣做確實方便了,他們也會跟著去做,而怎麼禁止都是沒用的。有些東西其實可以按照多數人的習慣方式去加以利導,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去遵守。考慮問題的時候其實可以以大多數人們的意願作為出發點,遵守的人多了,那些違背的人就會被譴責,被譴責的人如果害怕了,違背的人也就會相應的減少了這樣的規則就會被大家遵守了。

回複評論
114.80.227.* 在 2012年5月24日 15:00 發表

222.212.233.* 在 2010年2月23日 11:17 發表

天道~!

遠了!

回複評論
王浩水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7日 15:59 發表

等公交車不排隊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小時候老師總是教育我們要學會排隊,可大人們都不去排隊,即使學校裡面教育的再好,走上社會我們都會被同化的。相反我在日本看到的幾乎沒有人不排隊,我想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里即使不被教育去排隊,走上社會後也會排隊的。O(∩_∩)O哈哈~

回複評論
侯博胜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25日 11:19 發表

很好,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199.64.0.* 在 2012年7月9日 16:15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何彩霞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7月26日 10:05 發表

防微杜漸,以小見大···

回複評論
何焱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7日 11:44 發表

120.10.110.* 在 2010年2月20日 21:55 發表

說的很好 我個人認為也可以把它用到教育子女上 呵呵

心理學用途盛廣吖,看的時候也有此想法。

回複評論
张良政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9日 15:19 發表

心理學用途盛廣吖,看的時候也有此想法。那的確。

回複評論
115.60.158.* 在 2012年9月4日 08:56 發表

講得很好,防止羊群效應

回複評論
黄广驰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0日 09:38 發表

人都有一種所謂的僥幸心理吧,當任何時刻有得表現的時候就會展現出來,就好比別人這麼做了沒事,我不也可以做麽,這種心理效應。反正有人一起,怕什麼,適當的時候還能拿來壯膽這說法。

回複評論
CaiTianhui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9月12日 16:27 發表

語文教科書改成這些理論會好很多。。。 少背點課文,多的是普施眾生之間的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各自提高,整體進步。

回複評論
222.174.58.* 在 2012年10月6日 17:30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防微杜漸

回複評論
218.85.194.* 在 2012年10月13日 15:33 發表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回複評論
115.229.143.* 在 2012年10月18日 21:49 發表

都懂的道理,實際操作起來不是那麼容易

回複評論
140.129.30.* 在 2012年11月13日 11:38 發表

都懂的道理,實際操作起來不是那麼容易

回複評論
58.215.136.* 在 2012年11月13日 15:58 發表

Langhao419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26日 11:34 發表

其實很多的管理道理說得都是重覆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沒必要知道的太多。

其實我們自己有足夠的智慧,而之所以我們和別人有差距,是因為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才是智慧。所以我們學習,尋找自己的智慧,摒棄潛意識中邪惡的思想。

回複評論
58.215.136.* 在 2012年11月13日 19:31 發表

如何解決“破窗難題”讓第二個人不要“破窗”。我們可以用納金斯強化理論(行為修正理論)採用強化手段。讓違規的強制懲罰,目的是向其他人說明不鼓勵這種行為。

回複評論
218.56.105.* 在 2012年11月20日 12:58 發表

按制度才有人性化!

回複評論
119.144.69.* 在 2012年12月10日 10:46 發表

如果是在一高度文明的地方,人的素質修養都比較高的話,那破窗效應想必就不會發生了;除了用制度去規範外,更重要的改善整體的素質

回複評論
Kingchen 1981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月18日 15:40 發表

mark

回複評論
117.32.153.* 在 2013年3月19日 11:04 發表

60.2.234.* 在 2009年9月8日 11:02 發表

防微杜漸

一語中的

回複評論
鸣涧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5月8日 14:36 發表

學習了,啟發挺大的,生活中的破窗效應彼彼皆是。

回複評論
林森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6月9日 17:54 發表

獲益匪淺,凡事都要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回複評論
120.37.70.* 在 2013年6月22日 17:34 發表

確實是如此!!

回複評論
赵旭锋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7月12日 10:35 發表

把罪惡扼殺在搖籃里

回複評論
梦想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8月12日 19:45 發表

細節確實關鍵,,,,

回複評論
Anderson yan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8月18日 13:51 發表

原則+細節

回複評論
恋雪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9月4日 14:59 發表

總之,要防微杜漸,善於處理潛在的危險或危機

回複評論
14.126.183.* 在 2013年11月1日 16:26 發表

從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亂子,才能做大事

回複評論
廖琪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1月2日 12:06 發表

長見識了

回複評論
盘古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11月18日 11:44 發表

受教了!

回複評論
1.202.72.* 在 2014年4月2日 10:28 發表

覺得很有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註意一下 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回複評論
49.77.87.* 在 2014年7月11日 16:56 發表

他那個實驗老覺得哪裡不妥,放在中產那邊就好好車,放治安不好的就一輛破車,結果可想而知,不好下結論的好不,後面中產那邊的車也搞壞掉也丟了,這實驗做得糾結,應該是條件相同的地方放不同的車才好吧。

回複評論
49.77.87.* 在 2014年7月11日 16:59 發表

119.144.69.* 在 2012年12月10日 10:46 發表

如果是在一高度文明的地方,人的素質修養都比較高的話,那破窗效應想必就不會發生了;除了用制度去規範外,更重要的改善整體的素質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還是人性問題,換戰亂時候,再高的素質,再好的車一樣給你弄壞弄丟,人性被拉到最低,破窗理論也得在一定的條件下。

回複評論
49.77.87.* 在 2014年7月11日 17:01 發表

222.174.58.* 在 2012年10月6日 17:30 發表

防微杜漸

書面理論化只是你沒看到

回複評論
49.77.87.* 在 2014年7月11日 17:03 發表

王浩水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6月7日 15:59 發表

等公交車不排隊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小時候老師總是教育我們要學會排隊,可大人們都不去排隊,即使學校裡面教育的再好,走上社會我們都會被同化的。相反我在日本看到的幾乎沒有人不排隊,我想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里即使不被教育去排隊,走上社會後也會排隊的。O(∩_∩)O哈哈~

長大後還在排隊就會被認為上學上多了,腦袋秀逗了

回複評論
110.80.33.* 在 2015年8月11日 10:05 發表

破窗逃生

回複評論
话说管理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2月28日 21:23 發表

開始不錯

回複評論
邢金石金航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7月30日 17:42 發表

一句話:細節決定人的品性,細節決定產品成敗!

回複評論
171.105.64.* 在 2016年8月23日 17:58 發表

"東學西鑒",老外是研究了我們東方文化做出的。。。。。

回複評論
蔡羽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1月26日 16:21 發表

58.243.232.* 在 2010年6月3日 17:20 發表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道理,我覺得西方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找到同樣的智慧。可惜的是我們自己確從不研究我們的智慧,而是去崇拜一樣學習別人。

古人的聖賢之書流傳下來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們與其一味的崇拜外國文化,不如學好本國文化、吸取外國文化,形成新的先進的文化觀念

回複評論
FreeMason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2月26日 00:40 發表

跟示範效應有點類似,

回複評論
NidhoggDJoking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6月10日 20:19 發表

中國當前處於無序化社會的環境中

回複評論
夜饮长歌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7月2日 12:21 發表

太有用了!很多人把這倆搞混了

回複評論
付出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9月9日 00:03 發表
49.77.87.*:對,沒有可比性,雖然他想表達的意思我們懂,但例子確實有失偏頗。
回複評論
192.168.1.* 在 2018年9月15日 10:14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中國人只會嘴砲,但西方人會以嚴謹的程式做科學研究驗證,兩個根本差遠了。然後 "定義" 跟 "定理" 在數學裡是完全不同的詞彙,沒有人會這樣用的。

回複評論
219.148.65.* 在 2018年12月5日 11:18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別,包括我,很多人都不懂,我是之前看博弈論才知道的

回複評論
219.148.65.* 在 2018年12月5日 11:59 發表

中國有很多古語諺語,但是不把這些故事轉化成通用理論,寫在工具書里,很影響傳播和運用的。為什麼古代上過學的人跟沒上過學的人地位差異那麼大,很大的原因就是上過學,就能識字,可以看工具書,而且老師也會把很多東西轉化成理論經驗傳授給你,而沒上過學的很多人就不知道。外國也有諺語和俚語,為什麼還要提這麼些理論,就這些提理論的人來說,這樣能提升他們的名氣,寫到工具書里還能賣錢。就社會來說,理論化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還有就是不要以為這些東西就這麼簡單,之前買的工具書里,用了將近30多頁的篇幅來講“破窗效應”。最後順便吐槽一句:有的人,不說不知道,別人一說,就“不就是什麼什麼嘛,這麼簡單還用提什麼理論嘛!”你知道一個古語,跟別人知道一個理論,差別很大的

回複評論
112.17.240.* 在 2019年4月10日 12:17 發表

//

回複評論
M id caefa50361333910f84aa131f1f55aae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8月31日 13:55 發表

細節決定成敗

回複評論
183.138.169.* 在 2021年8月9日 16:58 發表

计侃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6日 21:41 發表

老美真厲害,隨便一個小道理,都可以定義出一個定理來。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中國人都懂,就是懶得把它書面理論化。

千里之提,潰於蟻穴,我們老祖宗更厲害,8個字就歸納了,你肯定誰說,老外4個字就歸納了,不一樣的,我們是8個字連解釋都不用,看一眼這四個字就知道,就能歸納道理。老外的破窗效應如果不補充解釋,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

回複評論
M id 8adc9c646d88b30de7f5a543779032a0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9月9日 07:29 發表

看完最後一段總算知道為什麼學校一直檢查衛生了

回複評論
my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9月9日 12:33 發表

從小事做起

回複評論
M id 9dde9a31e47d26183c32b748dad390f8 (討論 | 貢獻) 在 2024年8月8日 01:04 · 广东 發表

亡羊補牢

回複評論
M id 9dde9a31e47d26183c32b748dad390f8 (討論 | 貢獻) 在 2024年8月8日 01:06 · 广东 發表

滿足馬斯洛需求是吧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