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醞釀效應(brewing effect)
目錄 |
醞釀效應就是當有時候學習者儘力去解決一個複雜的或者需要創造性思考的問題時,無論多麼努力,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在這種時候,暫時停止對問題的積極探索,可能就會對問題解決起到關鍵作用,這種暫停就是醞釀效應。醞釀效應來源於阿基米德實驗中對浮力定律的發現,具有非邏輯性和自發突變性的特點。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他起初嘗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邊他一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
不管是科學家還是一般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把難題放在一邊,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心理學家認為,在醞釀階段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里的相關信息在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
後來有心理學研究者發現醞釀效應在無意識加工觀點上,不支持疲勞緩解理論、間斷性有意識加工以及良性遺忘理論。通常情況下都是內插任務與目標任務不相似會促進創造性任務的醞釀效應。當目標任務是發散性創新任務的情況下,內插任務與目標任務激活語義網路上的不同主要是對發散性任務的新穎性維度的醞釀效應起到促進作用;而思維方式上的不同主要是對發散性任務的流暢性維度的醞釀效應起到促進作用。而當目標任務是聚合性創新任務時,只有內插任務和目標任務的思維方式不一致才會對其醞釀效應起到促進作用,而語義網路上的不一致並不會提高被試在創造性任務上的醞釀效應。
即醞釀效應主要體現在創造性解決問題。因此,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美國心理學家西爾維拉曾在1971年設計過一個實驗,用來驗證醞釀效應的作用。
他邀請了三組被試來參加這個實驗,每組被試的性別、年齡和智力水平都大致相同。
這三組被試需要完成同一道題目:每個人手中一共有4條小鏈子,每條鏈子上又有3個環,每打開一個環需要花費2分錢,封閉一個環需要3分錢。假設開始的時候所有環都是封閉的,被試們需要在花費不超過15分錢的情況下,把12個環都連接成大鏈子。
他要求第一組用半小時來思考問題,中間不能休息;
第二組先思考15分鐘,然後休息半小時,再回來思考15分鐘;
第三組先思考15分鐘,然後休息四個小時,再回來思考15分鐘。
結果發現,第一組被試中只有55%的人答對了問題,第二組有64%的人答對了問題,第三組有85%的人答對了問題。實驗證明,醞釀效應的確能夠有效幫助人們處理困難、複雜的創造性問題。
從醞釀效應的表現形式和思維的本質特征來看,直覺思維具有非邏輯性和自發性兩個特征。
首先,它既不表現為演繹的推理形式,又不表現為歸納邏輯,也表現不出其他的規律性。它不受邏輯規律的約束,往往超越邏輯程式而直接作出結論。它的非邏輯性特點常常表現為:
1、不可解釋。當一個問題從百思不得其解的長期困擾,到突如其來的領悟理解,這一具體過程是意識不到和難以說明的,如高斯在證明一個算術定理時,折磨了他2年之久,後來一個突然的想法使獲得成功。他回顧說:“像閃電一樣,謎一下解開了,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導線把我原先的知識和使我成功的東西聯結了起來。”
2、邏輯程式的高度簡縮。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原有邏輯程式的簡化和壓縮,另一種則是“違反”了那種邏輯程式。這就是說,直覺思維忽略了邏輯推理進程的細節過程,越過了許多中間環節,但把握住了個別的、最重要的環節,特別是最終的結論。
3、綜合性。思維者不著眼於細節的邏輯分析,而是從整體上來把握對象。
其次,醞釀效應是一種突發性的創造活動,一般是在對問題冥思苦想之後,在出其不意的時間或狀態下突然發生,因而表現為思維運動的突然飛躍,自發性是其又一基本特征,體現突發、突變和突破的特點。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決定性觀念,就是在他提著箱子準備上火車之際突然閃現的;德國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長期未解出的一個數學難題,據他說也是在一次看戲時突然領悟的。醞釀效應是一種有非邏輯性和自發突變性的創造活動,它往往是一種突破性的創造活動,它不受形式邏輯的約束,能打破常規思路,產生驚人的成果突破和方法突破。它提示:當我們對一個問題進行研究,在搜集了充分的資料並且經過深入探索仍然難以找到答案時,不應一條道跑到黑,而應把對該問題的思考從心中拋開,轉而想別的事情,或可以去散步、讀書等,等待有價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醞釀成熟並產生出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拋開對問題的思索後,也就擺脫了長期的精神緊張,但頭腦中搜集到的資料是不會消極地儲存在那裡的,它在按照一種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識到的方式進行著加工和重新組織,進而產生了新的想法。我們平時所說的“靈感迸發”或者“恍然大悟”,就是經過這樣一個醞釀階段之後,突然出現的智慧火花。
醞釀效應的實際運用[1]
當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一段時間,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然後再回過頭來解決,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決辦法。這種現象稱為醞釀效應(incubationeffect)。在醞釀期間,個體雖在意識中終止瞭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但其思維過程並沒有完全終止,而仍然在潛意識中斷斷續續地進行著。通過醞釀,最近的記憶和已有的記憶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勢的效應,並容易激活比較遙遠的思維線索,因而容易重構出新的事物,產生對問題的新看法,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苯在1825年就被髮現了,此後幾十年間,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結構。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對稱,大家實在難以想像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怎麼能夠完全對稱地排列、形成穩定的分子。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長期從事研究苯分子結構,但對苯分子中原子的結合方式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的一天晚上,他在火爐邊看書時,不知不覺打起瞌睡,做起了夢。這個夢也是一個化學史上最著名的夢,解開了苯分子結構的秘密,凱庫勒如此描述:“夢裡原子在我眼前飛動:長長的隊伍,變化多姿,靠近了,連結起來了,一個個扭動著,迴轉著,像蛇一樣。看那是什麼?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輕蔑地旋轉。我如同受了電擊一樣,突然驚醒。那晚我為這個假設的結果工作了整夜,這個蛇形結構被證實是苯的分子結構。”
這位化學家並不知道,他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是心理學上的醞釀效應。
- ↑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種文化的精髓語言,其中的哲理還真是只有慢慢才能體會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