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1910年,德國行為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隨在它第一眼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見到的不是 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如一隻狗、一隻貓或者一隻玩具鵝,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隻小鵝形成了某個物體的跟隨反應後,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
這種後來被另一位德國習性學家洛倫茲稱為“印刻效應”的現象,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之中,而且同樣存在於人類。人類對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觸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們用“首因效應”等概念來表示人類在接受信息時的這種特征。“印刻效應”有著非常大的意義,因為這也同樣適用於人類嬰兒。
如果從行為主義來理解,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從小不斷在一個相同的環境里,學習到了父母的模式(如何對待他們,如何與人相處等),然後不斷被強化,從而內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最終會復現出來。所以他們成人以後找尋父母style,因為他們早已經習得了,而且能夠操作出來。
從腦科學來理解,也許是因為父母的交流方式,教養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大腦的發育程度,一些情感反射弧的建立的程度,範德考克的課里講過,我們的大腦就好像一張巨大的複雜的網路,同一個起點出發,但是中間的路(腦迴路)卻不止一個。一些腦迴路一旦被先行建立並更多使用,那以後就更傾向於用這個腦迴路。所以很多時間雖然成年了,卻不一定能意識到問題所在。意識到了要改變也不容易。因為是有生理學基礎的。
如果從認知行為來說,就是要改變已有認知也不容易,然後糾正一個人的核心錯誤觀念,最後不斷演繹,就是為了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腦迴路,並且不斷使用(也許不那麼自願和愉快),以增加腦迴路的使用頻率來提升它在我們坐行為和決策時候的備選等級(排名靠前,優先選擇),從而淘汰掉舊的模式。
“印刻效應”現象,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之中,而且同樣存在於人類。澳大利亞的比較行為學家勞侖茲指出:初生嬰兒從外界獲得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他說:“動物的學習(不僅限於人類的所有動物的學習),特別是剛剛誕生時的學習,表現出印刻似的現象。”
例如,野鴨、鵝及鴨子等動物的幼崽(孵化後絨毛一風乾就馬上具有行走能力),具有這樣的本能行為———把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目標作為追逐的對象。雛鴨最初看到的在動的東西常常是母鴨,雛鴨跟著母鴨走是保衛自己生存安全的最佳方式,這是一種合理的行為。這裡必須加以修正的是,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這些雛鳥一生下來就追逐自己的母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可是現在我們發現它們還存在著這樣一個法則———印刻效應,即這些雛鳥最初只要看到任何移動的東西,不管那是什麼,都會跟著跑的。比如,那個運動物體是人,它就跟著人跑;是個玩具動物,它會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看一眼,拼命地朝著玩具動物追去……
勞侖茲所說的“印刻效應”,事實上有著非常大的意義,因為這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的嬰兒。嬰兒出生後所處的環境里大都有電視機。嬰兒降生後一個半月左右,耳朵基本上能聽到聲音,眼睛也能看見東西了。如果這時就給他看電視,嬰兒的頭腦里就會刻上電視的印跡。這樣的話,嬰兒對母親的聲音反而會變得沒有反應,即使母親把看到的東西講給他聽或給他唱歌,他也會無動於衷。
這種嬰兒到了兩三歲時,通常會表現出以下的傾向來:
(1)不會說話;
(2)不能註視母親的視線;
(3)活動劇烈,無法安靜;
(4)喜歡電視中的廣告,愛哼唱廣告音樂;
(5)獨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6)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事情;
(7)喜歡機械類的東西,並能較早地學會操作;
(8)顯示出很廣的知識面。
嬰兒大腦因電視而產生的這種“印刻效應”,大約發生在他剛一齣生到兩歲左右這段時間里。給兩歲的嬰兒每天看五六個小時的電視,毫無疑問地會使他具有上述傾向。我們應該知道,嬰兒不能看電視的原因,不僅僅是指他只是單方面地接受電視語言,沒有說話的機會,而使得語言會話功能發展遲緩;除此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危險,即印刻式危險。
被這樣撫養的孩子,會對母親的呼叫不予理睬。要扭轉這種狀況,則需要利用錄音機,事先錄好母親呼叫孩子的磁帶,然後反覆地放給孩子聽,漸漸地,母子對話的通道才會被打開,孩子也才會回答母親的呼喚。
學者蔣光宇先生指出:“印刻效應”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註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任CEO傑克·韋爾奇就深諳“印刻效應”之道,並應用於企業經營之中。韋爾奇在上任的第一次年會上,就提出了“要做第一,只要不是第一,第二的部門就關門!”他還告訴員工:你願意在第一流的公司工作,還是在不入流的公司鬼混?他寧可把這些失去競爭力的部門賣給對手,也不願意留在通用公司苟延殘喘。對於韋爾奇來說,通用電氣要是不能做第一或者第二,還不如讓員工選擇到其他第一、第二的公司工作。由於韋爾奇堅定的領導信念,通用電氣在20世紀最後20年裡,在經濟不景氣而使其他企業紛紛倒台的嚴峻形勢下,將通用電氣公司做成了美國最成功的企業。
有人計算過,在市場上最先進入消費者心裡的商品品牌,比第二位的品牌同期市場占有率要多一倍以上,而第二位的占有率又比第三位多一倍以上,顯然“第一”所建立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優勢。
“腦白金”總裁史玉柱曾多次在營銷會議上強調的“史玉柱營銷法則”的第一法則就是“做一個產品必須要做第一品牌,否則很難長久,很難做得好,不做第一就不能真正獲得成功”。為了當第一,“腦白金”在送禮廣告上投入播出巨額廣告費。所以每到過年過節,腦白金的“收禮只收腦白金”就會看得電視觀眾反胃。因為播出太多,又總是簡單重覆,令人很反感,曾被公認為最缺乏創意的惡俗廣告之首,但它卻是推動銷售最好的廣告 表現,留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很多人因此記住了腦白金。雖然每聞廣告必皺眉頭,但當自己購買保健禮品時,消費者不自覺地就會想起“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以禮品定位穩居保健品頭把交椅,在春節、中秋等送禮旺季尤為火爆,成為“第一個讓小鵝看到的保健品”。
費爾貝恩在臨床當中發現了他現在的理論——孩子對虐待他們的父母仍然懷有強烈的依戀和忠誠,快樂和滿足的缺乏完全沒有削弱親子聯接,這些孩子反而轉向尋求痛苦,作為與他人聯繫的形成,並且是偏好的交往形式。——以至於成年以後,我們對他人的好惡(人際關係,親密關係),並不都是依據他們給予我們快樂的可能性,我們對他人的喜好是由於他們引起了我們對舊客體依戀的共鳴,童年早期人際互動的途徑和基調早已奠定了愛的基本範式。——人的社會性,孩子早年與父母的養育成長互動中習得的與人際交往的能力。對虐待他們的父母懷有強烈的依戀和忠誠,並將這種互動模式轉而發展到他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中,是為了尋求一種熟悉的安全感,缺乏良性互動模式體驗。
以上也和印刻效應有關。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記憶猶新,衝勁中有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