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攀比效應,攀比心理(mind of rivalry)、攀比行為
目錄 |
人喜歡比較。例如:你發了2000元獎金,這事很高興吧,可是你發現同事發了2500,你一下子就不高興了。
攀比效應是指當一項產品、服務或身份開始比較容易獲得,並且開始逐級形成一種趨勢,大家會感到別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個,就像中國的手機發展、汽車發展、高爾夫球練習場的快速擴張、小學生買電腦,等等,多不勝數。這些東西對個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沒有,會感到低人一等。而對自己有多大用處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夠落後,並且一旦推廣到某個爆發點,則會更加快速的發展。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實際上的或臆想的身份差異或利益差距,容易導致人們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地位低下者(或自以為處於劣勢者)常常會努力爭取或嚮往著與地位優越者看齊,這種現象也是攀比效應。
“虛榮是我最愛的原罪”,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攀比效應”是一種趕時髦的心理,想擁有一件幾乎所有的人都已擁有了的商品;而經濟學角度的“虛榮效應”是指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數人才能享用到獨一無二的某項產品或者服務。由此推延,社會生活中的“攀比”心態即是看到別人擁有了,自己也想擁有的心態;更進一步,“虛榮”心態則是期望達到少數人享有的榮譽、地位或者身份。攀比心理產生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父母的思維習慣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對孩子的影響,如果父母喜歡和其他人比較並且時常抱怨自己過得不好的話,那麼孩子在多數時候會出現這樣的行為習慣。 二、教育經歷
受教育經歷也是一方面原因,通常知識儲備越豐富的個體看待事物的角度會更加豐富,也就能夠更好的從整體上把握自己的人生。 三、自卑懦弱
自卑和懦弱的性格往往會讓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甚至在你和其他人能力旗鼓相當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從而覺得別人總是比自己過得好。 四、嫉妒心作祟
嫉妒心強的人往往喜歡和其他人進行比較,甚至在行為上表現出令人不齒的行徑。 貪婪不滿足 五、貪婪,不滿足
欲望可以使人進步,但欲望也能將一個人的靈魂吞噬。適當的欲望可以讓我們更加積極地前進,但是過度的欲望就會演變為貪婪,表現為總是不滿足,擁有了還要擁有更多。
職場中的攀比效應分析 [1]
- 以勞動者的職業攀比為例
1.攀比的外化形式。它的主要表現是勞動者通過更換工作單位或改變職業,從收入水平較低的企業流到收入水平較高的企業。它的必要條件是勞動者可以自由流動,同時,勞動者必須具有流動的適應性,即具有改變工作崗位所必要的專業能力。一般說來,攀比的外化形式主要適用於簡單勞動者的流動和同一行業或同一職業內部的勞動者在不同企業的相同技術工種之間的流動。勞動者通過變換工作單位以後,獲得並達到了預期收入水平,攀比行為的強度也就隨之削弱。
2.攀比的內化形式。這是指企業的勞動者採取種種方式要求本企業提高其收入水平,從而滿足其收入增長的預期要求。它的基本條件是勞動者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和專業技能的壟斷性,企業具有增加工資收入的權力。這樣,勞動者才可能通過集體壓力改變原有的收入水平,或者通過個人的技術壟斷迫使企業提高其收入。不同行業或不同職業之間的攀比最容易採取這種方式。在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下,由於工資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企業不具有增加工資的權力,這種內化形式的攀比還不容易表現出來。而當企業具有一定的權力以後,這種形式則逐漸地顯示出來。
3.攀比的隱蔽形式。如果說前兩種表現形式是通過勞動者的主動行為實現的,那麼攀比的隱蔽形式則是在外化形式和內化形式都不可能實現的條件下勞動者對自己的被動消極地進行自我調整的一種形式,通過縮短實際勞動時間和降低勞動強度的辦法來“彌補”攀比缺口,達到攀比目的。在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攀比行為往往是通過隱蔽形式表現的,它的後果則是經濟效率低下。
上圖顯示了集群技術創新中的攀比效應,圖中橫軸度量了對技術創新的需求量,反映某個集群成員的創新渴望或需求;縱軸則表示技術創新的綜合成本。
如圖所示,技術創新綜合成本為C1,創新需求量為Q1,創新需求曲線為D1。這一創新需求量相對於集群整體來說是比較小的,部分成員進行技術創新是因為看到了創新的價值,這時集群技術創新氛圍比較差。
該集群成員在其他成員技術創新需求影響和互動作用下,其技術創新需求曲線向右移動變為D2。如果這種影響和互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該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將依次向右移到D3、D4,等等。集群技術創新的需求規模越大和影響互動作用越強,則該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越是移向右邊。
最終,該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數量大大增加,同時,該集群成員知道進行技術創新的人員數量。當然,這一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創新綜合成本的影響。如果創新綜合成本是C2,則將有Q2的需求量,該集群成員有關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為D2。若創新綜合成本為C'2,則需求量為Q4,該集群成員有關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為D4。通過連接相對應於需求量Q1、Q2、Q3、Q4的D1、D2、D3、D4需求曲線上的點就可以得到該集群成員總體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
與D1、D2、D3、D4比起來,總體需求曲線更具有彈性。當需求曲線為D2時,技術創新綜合成本從C2降為C'2,如果不存在攀比效應,該集群成員創新需求量只會從Q2增加到Q'2,但因為集群創新成員的增多,使得技術創新成為集群內的一種時尚,紛紛追逐創新帶來的價值,攀比效應使技術創新需求量達到Q4,從而強化了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動力。如此,集群整體的技術創新動力增強。
消費中存在的攀比效應[2]
消費攀比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它最早由Duesenberry (1952)在對消費數據進行截面分析和時間序列分析時引入。它是指在消費時,個體偏好不僅與自己的消費量有關,也與他人的消費水平有關。舉例說,當你周圍熟人午飯吃10 元的套餐,而你吃的是 15 元的時,你會覺得自己的飯菜十分可口;但當你周圍的熟人午飯都改吃 30 元的套餐,而你改吃 20 元的套餐時,你就會覺得吃飯時味同嚼蠟了,這就是因為存在攀比效應的緣故。
攀比效應一直被作為一種外生習慣形成來解釋。消費攀比是消費者對他人消費水平的一 種攀比行為,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受相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攀比效應是一種外部效應。
在內生習慣形成模型中,習慣是基於一個消費者自身的消費水平的,在外生習慣形成模型中,習慣基於消費者對外界的攀比。認為幸福感是基於相對消費水平或相對財富的想法已經被直觀的提出Easterlin(19741995)對有關幸福感的國際調查數據進行了檢驗。他指出,雖然在社會中富人看起來比窮人更快樂,但是似乎在整個社會中,幸福感沒有實質性的差異。雖然直接針對效用值的調查不可行,但是這個工作給效用也許存在一個比較因素的概念提供了威信,支持了外生習慣形成模型,因為這種比較是局部的,局部性決定了幸福感沒有實質的差異。
中國居民的消費行為中存在著攀比性。中國的經濟發展歷程比較特殊,從開始三十年的計劃經濟時期,到後來轉為市場經濟,使我國居民的消費形成了較為特殊的模式。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實行收入平均化和消費同質化的經濟方式,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平均主義的消費觀念,總是希望自己和別人的消費相同。改革開放以後,因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了,消費也就走在了大眾前端,這時他們的消費就對較低收入者起到了示範作用,由於攀比心理的影響,人民的消費攀比就此產生。
例如,在 80 年代,人們會對自行車或者家用電器等的消費進行攀比,如果現期的經濟條件不能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人們就會節衣縮食,減少當期的消費,增加儲蓄,來努力實現後期的消費目標,達到攀比目的,以期得到社會的認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攀比的目標也在改變,現在人們多對汽車、住房等感興趣。在農村,農民往往趨向於對蓋房進行攀比,為了使自己的房子達到一定的炫耀層次,農民往往會省吃儉用增加儲蓄積累財富,甚至借外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現今社會,還有一個攀比現象比較嚴重,就是父母在給孩子結婚的時候大講排場,辦喜宴時大操大辦,甚至購買遠高於自己的能力範圍的消費品。為了達到這種後期目的,人們在前期消費時會更加謹慎,從而使得攀比消費直接影響著現期消費。
最好能整通俗一點,真正明白的人是不僅自己明白,還能讓一點不懂的人也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