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魚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頭魚理論,也叫鰷魚效應
目錄 |
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在試驗中發現:將一隻領頭的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神經割除後,此魚便會失去自製力,行動也會變得紊亂,但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這就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經常提到的“鰷魚效應”,也叫頭魚理論。鰷魚效應說明一個組織內的群體具有思維定性和行為慣性的特征。[1]
“鰷魚效應”表明,不能把經營者的言行舉止看成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他是一個組織者,組織得好則人心齊泰山移;他是一個決策者,決策得當則進退有度天地寬。一個不能自控自律,成天與車子、盤子、裙子打交道的經營者,只能像切除了後腦的鰷魚首領那樣把企業帶入歧途。[2]
另一種意思:生物學中的"頭魚理論",從魚群裡面抓出來一條,把大腦中發出聚群指令的部位摘除,這條魚就不再跟群,獨自游開了。但是這一實驗發現了一個意外的結果,整個魚群從此以後就以它為頭魚,大家都跟著它游。這說明,成為行業的領導者的人,最需要的是勇氣。
這個試驗主要教育我們,如果運營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換腦思維,以大膽、勇氣去創新,嘗試新的領域和業務,他就可能成為新的頭魚。
這個理論也可以映射到中國的運營商。中國的運營商須承擔起產業鏈領導者的使命,認清電信業發展方向,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共贏的產業鏈,從和諧社會、文化、體驗經濟和滿足用戶體驗等多方面合作完成社會賦予電信業的使命。
運營商在電信業務方向選擇上,特別是對增值業務方向的選擇很重要。在日本,任天堂只允許SP一年申報 5個業務——無論公司規模大小均一視同仁。所以,其能為用戶提供精品業務。現在增值業務的豐富靠開放性平臺來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但是增值業務的發展不能“重量不重質”;在優化用戶體驗方面,運營商須與合作伙伴合力協作;合力形成的關鍵在於對合作伙伴的影響與控制,影響取決於對未來的深刻認識,控制取決於掌握了產業鏈中的關鍵關節。
作為經理人應從“頭魚理論”中得到啟示:
啟示一:下屬覺得最沒勁的事,是他們跟著一位最差勁的領導。企業、部門與團隊,以及任何組織,只要出現了問題,經理人應該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鰷魚的首領行動紊亂導致整個鰷魚群行動紊亂。同樣地,在一個企業或者組織中,只要經理人出現問題,那麼整個企業或者組織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問題。經理人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脊梁,必須為企業的發展承擔責任。經理人往往是團隊中最後一個知悉問題的人,而且經理人所看到的一般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像冰山的一角,在水的上面,你看到的是冰山,但藏在水下的要大得多,通常都更具破壞性。
啟示二:下屬的悲劇總是經理人一手造成的!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往往是少數。作為員工的出路一般只有三個,第一個就是獲得升遷,但這是少數。第二個出路就是保持,保持現有的狀態,年復一年都是下屬的職位。第三個出路就是自願離職或者被辭退。事實上,第二和第三個出路,對一個員工來說都是悲劇。但這種悲劇是誰造成的呢?就是我們的經理人!下屬得不到提升或者最終離開企業,總是經理人一手造成的。
啟示三:這說明,成為行業的領導者的人,最需要的是勇氣。如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換腦思維,以大膽、勇氣去創新,嘗試新的領域和業務,他就可能成為新的頭魚。
- 通用電氣公司韋爾奇[1]
1981 年4 月1 日,韋爾奇出任通用電氣公司第八任董事長。當時,GE 內部擁有太多的管理層級,管理機構形成的官僚體制非常龐大。韋爾奇上任伊始,便開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整個20 世紀80 年代,通用電氣都在逐步地精簡管理的層級,拆掉築於各個部門間的高牆,並且精減人事,尤其是那些檢查員和吃閑飯的人。當通用電氣如此進行時,從企業的領導階層以至其下的整體組織,所有的人員都獲得了更多的空間——被信任並准許自己做決定,並且在自己所做的正確決定中勤奮地工作。
1985 年,韋爾奇展開了經濟學者約瑟夫·熊彼得所提倡的“創新解構”策略,將其官僚層級從原本的29 個減為6 個。完成這項改造計劃後,最上級的管理階層位於中央,而公司里的其他部門則如輪輻一般向四方散射,像一個車輪子。單是精簡管理階層和某些事業單位這一工作,就省下了4000 萬元的開銷。但這隻是當中一點點的紅利而已,因為一旦這些單位中的那些抑制因素、價值觀與壁壘全都除去以後,所有的才幹與精力都會在剎那間傾流出來。在過去幾年中,通用電氣公司里所發生的每一件好事,都是因為某些個人,團隊或事業單位的解放所產生的。
擁有數百項事業單位與產品線的通用電氣公司,投資決策只採取單一的標準:在全世界的市場中是否占得數一數二的地位? 其中有348 個事業單位與產品生產線無法達到此項標準,於是,通用電氣關掉一些,捨棄一些,而賣掉它們為公司帶來了近100 億美元的收入。與此同時,通用電氣拿出18 億美元投資在留下來的那些事業單位,也因此獲得了17 億美元的盈收。那些在調整後被留下來的事業單位,其中14 個成為世界級的企業。而所有的事業單位在20 世紀90 年代成績也相當的突出。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必須進行調整,使其制度適應新的環境變化,以避免其組織和制度束縛員工的創意。
農行“三農”政策,金融界“頭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