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虛榮效應(Snob Effect)
目錄 |
虛榮效應(Snob Effect)較為典型連帶外部負效應,消費者想擁有隻有少數人才能享用的或獨一無二的商品的偏好。擁有某種虛榮商品的人越少,該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藝術珍品,特別設計的跑車,以及定製的服裝都是虛榮商品。此處,顧客從藝術品或跑車中獲得的價值,多半來源於“因幾乎沒有人擁有與我的一樣的東西”這一事實而產生的特權、地位和排他性。
虛榮效應是指擁有隻有某些人才能享用的或獨一無二的商品的欲望。擁有某種虛榮商品的人越少,該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藝術珍品,特別設計的跑車,以及定製的服裝都是虛榮商品。此處,顧客從藝術品或跑車中獲得的價值,多半來源於“因幾乎沒有人擁有與我的一樣的東西”這一事實而產生的特權、地位和排他性。虛榮效應是連帶外部效應負效應的一個例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哈維萊賓斯坦發佈了隨著其他人的使用與否增加購買意圖的從眾效應和隨著其他人的使用與否減少購買意圖的虛榮效應。如果某種商品成為廣為人知的人氣商品,則人人都想購買,這種現象稱作從眾效應。從眾效應就是指這種不細加考慮就跟著別人做的消費行為。虛榮效應則是指與從眾效應正好相反的現象。
但是,虛榮效應主要適用於非大眾性商品的消費,或者說虛榮效應就是對高檔商品的個性追求傾向。
商品越是高檔,越是以個人消費為主的時候,虛榮效應越是明顯。
一、高檔商品剛上市的時候迅速購買。因為在這一瞬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消費高檔商品的榮譽。
二、不論之前如何鐘愛的商品,一旦其達到一般大眾都可以消費的水平就不再繼續購買。這是因為人人都能購買使用的商品既不會讓人感到榮譽,也不會有高檔的感覺。
上圖顯示了虛榮效應。如果集群內某成員認為技術創新需求量為Q1時,該集群成員適用需求曲線D1,這時假設該集群成員技術創新成果的擁有量為Q1,這一數量比較小,從而排他性較強,給擁有者帶來比較大的壟斷價值。如果擁有量達到Q2,那麼它的排他性相對減弱,給擁有者帶來的壟斷價值也就是虛榮價值下降了,該集群成員技術創新的需求量也就下降了,其所適用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為D2。同樣,如果該集群成員認為擁有量達到Q3,則其技術創新需求量就更小,其所適用需求曲線為D3。最後,該集群成員知道擁有該項技術創新的實際成員數,通過連接與擁有量Q1、Q2、Q3等實際對應的需求曲線D1、D2、D3上的點可以確定該集群成員新的技術創新需求曲線。
虛榮效應使該集群成員對技術創新的需求變得缺乏彈性,假設技術創新綜合成本為C1時,有Q1的技術創新需求量,如果不是因為虛榮效應,當綜合成本降為C'1時,該集群成員技術創新的需求量應為Q'1(沿著D 需求曲線上升),但是,因為虛榮效應抑制了需求量的增加,使其需求量減少到Q3,本來應該增加Q'1-Q1的需求量,結果只增加了Q3-Q1的需求量。這表明因為有更多成員擁有了技術創新成果,從而降低了該項技術創新給擁有者所帶來的壟斷價值,使得該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需求量大大減少。同時,使該集群成員的技術創新的積極性降低。如此,集群整體的技術創新積極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