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定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布朗定律:一旦找到了打開某人心鎖的鑰匙,往往可以反覆用這把鑰匙去打開他的某些心鎖。
提出者:美國職業培訓專家史蒂文•布朗
啟示:找到心鎖就是溝通的良好開端。
- 故事:不穿鞋子的修女
一個虔誠的修女為了拯救受難的人們隻身來到印度,當她看到當地的人們因為貧困而衣衫襤褸甚至沒有穿鞋子的時候,她決定自己也不穿鞋子,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加貼近他們從而更好的幫助他們。以至後來黛安娜王妃聽說了她的豐功偉績之後來印度拜訪她的時候,王妃因為自己穿了一雙潔白的高跟鞋而感到無比羞愧……
後來中東發生了戰爭,這位修女孤身一人來到戰場上,當作戰的雙方都發現這位修女來到的時候,竟然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攻擊,等她把戰區裡面的婦女和兒童都救了出來……
在這位德高望重的修女去世的時候,印度舉國上下的人民都為她而悲痛,在她的靈柩經過的地方,沒有人會站在樓上,因為不願意自己站的比她還高,而她遺體的雙腳仍然是裸露的,向世人宣告她是與那些貧苦的人們平起平坐。這位高尚的修女就是特裡莎。
- 故事點評
這個修女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找到心鎖就是溝通的良好開端。知道別人最在意什麼,別人的意願就會在你的把握之中。
- 1、細心觀察、耐心尋找
要找到打開某人心鎖的鑰匙,是一個需要細心洞察、耐心尋找的發現過程,需要“由表及裡”,根據一些現象逐步深入分析,最後找到病竈;也需要“因小見大”,通過此人的一些細微的言談舉止,去順藤摸瓜,最後發現背後隱藏的那個“根”。
- 2、掌握人的“三大基本特征”
儘管形形色色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心鎖,需要配之以不同的鑰匙,但縱觀各種死結、心鎖、疙瘩……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第一,人都有一種“自私"的本能,所以人的溝通欲望往往是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而產生。
第二,人都是一種具有情商的感情動物,而且,溝通的實質首先是以感情來交流,而不是以思想觀點來溝通的。感情是人人都懂都相近的,思想則有博學與無知之分,且千差萬別。所以,切莫把溝通完全寄托在知識上和思想上以及說教上,而要多一點人情味,走人性化路子的溝通一定會容易得多,否則,那就是高級的學術討論,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溝通了。
第三,人都普遍具有一種喜新的心理,喜歡新鮮的東西。相應的,溝通的手段、方式,不要老一套不變,那樣往往使人厭倦。
-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能夠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且掌握了上述人的“三大基本特征”之後,就會知道別人最在意的是利益、感情、新鮮,而非理論、大道理。那麼,對方的意願就會在你的把握之中,你對“布朗定律”的領略與把握也就開始入門了。當遇到某人很難溝通時,你就容易找到打開他心鎖的那把鑰匙,而且可以反覆用“這把鑰匙”去打開他的某些心鎖。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少年時放牛,給有錢人家打工,甚至一度為了果腹而出家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終成明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有一天,他兒時的一個伙伴來京求見。朱元璋很想見見舊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講出什麼不中聽的話來。猶豫再三,總不能讓人說自己富貴了不念舊情,還是命人傳了進來。那人知道朱元璋從小就是一個愛面子的人,於是一進大殿,即大禮下拜,高呼萬歲,說:“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
朱元瑋聽他說得動聽含蓄,心裡很高興,回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情形,心情很激動,立即重重封賞了這位老朋友。此後,因為這個人深知朱元璋的脾氣,說話總是能夠說到他的心裡去,所以很得朱元璋的賞識。
後來消息傳出,另一個當年一塊兒放牛的伙伴也來京面聖,見到朱元璋,他高興極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畫腳地在金殿上說道“我主萬歲!您還記得嗎?那時候我們都給人家放牛,有一次我們在蘆葦蕩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著吃,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了泥地里,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子吃,結果把紅樹根卡在喉嚨里,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吞下一把青菜,這才把那紅樹根咽進肚子里。”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最大的心病就是怕人提起自己卑微的過去,見這位兒時玩伴竟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這麼說,龍顏大怒,喝令左右:“哪裡來的瘋子,來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不看談話對象,不知對方心思,只顧滔滔不絕地說話的人,是最愚蠢的。聰明的人,總會在溝通前瞭解對方的心思,知道別人最在意的事情是什麼,從而清楚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以獲得最佳的溝通效果。
每一個人在自己內心深處都有一把設防的心鎖,能將這把鎖打開的人必定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