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又稱刺激-反應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該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
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視角來看:有效學習的基本原理就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有效聯結造成行為的預期發生;對於有效學習的條件,行為主義理論更加強調學習者的外部條件,如環境、刺激等的作用;實施個別化教學,併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強化,以及教師開展良好的課堂管理都有助於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過程,學習語言是通過操作條件反射過程來進行的。其中伯雷特(CarlBereiter)和英格曼(Engelman)的學前兒童語言訓練模式比較集中地反映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學前教育課程模式的影響。
1、伯雷特和英格曼(以下簡稱B一E)學前兒童語言訓練的目的B一E認為語言發展差是處境不利兒童學習不佳的重要原因。在不利條件下長大的兒童最大的語言缺陷是不能正確、清楚、流暢地運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通常這些兒童使用的句子或短語是省略式的,語言貧乏。B一E學前兒童語言訓練的目的在於通過該方案的實施,使4一6歲處境不利的兒童語言得到正常發展,從而促進智力的增長。
2、B一E語言訓練的原則和方法B一E方案反對傳統的自由教育,強調刺激一反應一強化原則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兒童積極學習,教師必須對整個教育過程用預先制定的教育大綱來組織教學。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20世紀初創立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埃德溫·格思里、赫爾、桑代克、斯金納等的影響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斯金納更是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並對強化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強化理論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他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設計的教學機器和程式教學曾經風靡世界。
華生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瞭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國心理學家,他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 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他認為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係,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係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他把學習的歷程分為兩種類型:應答型條件作用和操作型條件作用。經典行為主義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納研究的重點是後者。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形成依賴於有機體作出一定的動作反應;而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形成依賴於有機體的無條件反射。同時,對待意識不象古典行為主義那樣,避而不談,而是承認意識的存在,但認為意識不過是有機體皮膚之內所發生的私有事件,它不作為行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作為行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感覺知覺都可把它們作為刺激控制形式來加以分析。
1.怎樣看待知識:知識是聯繫及部分技能有組織的積累,是在基本的心理單元或各行為單元間形成各種有組織的連接。這些單元是一些刺激反應的聯繫,強調某人知道的東西往往是這個人的經驗的反應。把知識看作是一些特定反應組合的觀點,某種知識的形成經常可用課程及評定中詳盡的行為目標來表示。
2.如何理解學習活動:學習是聯繫的獲得和使用,是形成聯繫,增強聯繫,調整聯繫。有效的學習需要有明顯的準備,即學習的行為需要“塑造”。而遷移的條件是事先獲得學習新知識所需的聯繫,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相似性,以及在最初習得的程式與遷移情境中要學的程式之間,到底有多少或有哪些共同的條件行動的產生式規則。
3.怎樣看待教師和學習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是訓練者,而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有賴於能否反覆練習和得到及時的反饋。因此學習者是可以由教師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領導者。
4.如何理解教學:斯金納認為“教學就是安排可能發生強化的事件以促進學習”.給學生創設能為要學習的刺激作出反應的機會,教學要在學生作出反應之後, 應當有隨之而來的反饋。
(1)教學目標: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學生特定的反應,教學目標越具體、越精確越好。
(2)教學過程:斯金納認為,學生的行為是受行為結果的影響的,要學生作出合乎需要的行為反應,必須形成某種相倚關係,即在行為後有一種強化性的後果;倘若一種行為得不到強化,它就會消失。據此,相倚組織教學即為對學習環境的設置、課程材料的設計和學生行為的管理作出了系統的安排;關註的是“怎樣教”,而不是“教什麼”。事實上,側重的是行為,並要以一種可以觀察到的、測量的形式來具體說明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
(3)教學方法:學習過程的有效進行有三個條件:小步驟呈現學習材料;對學習者任何反應立即予以反饋;學習者自定步調學習。傳統的講授法違背上述三個條件,應採用程式教學法。 程式教學的設計需要按照教材內部的邏輯程式,即為了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率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又要合理地設計教材,使每個問題(即每一小步)都能體現教材的邏輯價值。每步內容很少,整個系統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安排。程式教學安排有兩種形式:“直線式、分支式”。
班杜拉在大量實驗研究基礎上,提出了“觀察學習理論”。1961年,他以學前兒童為對象進行了一個實驗。首先讓兒童看成人榜樣對一個充氣娃娃拳打腳踢,然後把兒童帶到一個放有充氣娃娃的實驗室,讓他們自由活動。結果發現,兒童也學著成人榜樣的動作對充氣娃娃拳打腳踢。這說明,成人榜樣對兒童行為有明顯的影響,兒童可以通過觀察成人榜樣的行為而習得新行為。
觀察學習人類學習的本質
班杜拉將學習分為直接經驗學習和觀察學習兩種形式。
直接經驗的學習是個體對刺激做出反應並受到強化而完成的學習過程,其學習模式是刺激-反應-強化;離開學習者本身的經驗及其所受到的強化,學習就不能產生。
觀察學習是指個體通過觀察榜樣在應對外在刺激時的反應及其受到的強化而完成的完成學習的過程。
觀察學習的過程
1、註意過程:對榜樣的知覺。觀察者將其心理資源,如感覺、知覺等集中於榜樣事件,它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信息作為觀察對象及其從中獲取什麼信息,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
2、保持過程:信息的存儲。觀察者將獲得的信息以符號表徵的方式儲存於記憶中。在此過程中,即時的觀察經驗轉化為持久而穩定的認知結構,在榜樣行為結束後,給觀念者提供指導。
3、生成過程:記憶向行為的轉變。把記憶中的表象和符號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榜樣行為。 是由內到外,由概念到行為。
4、動機過程:行為表現。經過註意、保持和再改造幾個過程後,觀察者已經基本習得了榜樣行為,卻不一定會主動表現行為。觀察者在動機驅使下,即在特定情景的某種誘因的作用下,才會表現習得的行為。
觀察學習的條件
1、外部因素。榜樣的特征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社會地位及社會聲望等,這些都會影響觀察者對榜樣的註意。
2、內部因素。觀察者自身認知能力、知識背景和價值取向等都會對註意過程起到制約作用。
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較早地對動物及人類的學習、教學原理和學習遷移進行深入的研究,被譽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1.學習的本質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聯結。
2.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嘗試錯誤以形成聯結的過程。
3.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為學習的主要規律。
準備律:指學習者在學習前的預備定勢。
練習律: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隨練習次數的多少而增減或減弱,它包括應用律和失用律。應用律是指聯繫越多則聯結力越強。失用律是指在一定時間範圍內不練習,聯結的力量就會減弱甚至消失。
效果率:即如果個體對某種情境所起的反應形成可變聯結之後伴隨著一種滿足的狀況,這種聯結就會增強;反之,如果伴隨的是一種使人感到厭煩的狀況,這種聯結就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