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角色效應(Role Effect)
目錄 |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兩個同卵雙生的女孩,她們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長在同一個家庭中,從小學到中學,直到大學都是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內讀書。但是她倆在性格上卻大不一樣:姐姐性格開朗,好交際,待人主動熱情,處理問題果斷,較早地具備了獨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見,在談話和回答問題時常常依賴於別人,性格內向,不善交際。
是什麼原因造成姐妹倆在性格上這樣大的差異呢?
主要是他們充當的"角色"不一樣。在生下來後,她們的父母在對待她倆的態度上大不一樣。儘管她們是孿生姐妹,但她們的父母就責成先出生的為"姐姐",後出生的為"妹妹"。姐姐必須照顧妹妹,要對妹妹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要求妹妹聽姐姐的話,遇事必須同姐姐商量。這樣,姐姐不但要培養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扮演了妹妹的" 保護人"的角色;妹妹則當然充當了被保護的角色。
可見,充當何種角色對孿生姐妹的性格異樣是關鍵的因素。其實,並非只是孿生子才有“ 角色效應”,正常的人都會受到角色的影響。充當“知識分子”這個角色,就會受到“文質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響;充當“教師”這個角色,就會有“為人師表”等角色要求。它就象“魔繩”一樣,把你緊緊地捆束在這個角色之中。
學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響的。那麼,怎樣來發揮角色的良好效應呢?
第一,教師可以運用伙伴選擇法(即社會測量法),描成人際關係圖和人際矩形圖,從中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班級中所處的地位。如哪些是“人緣兒”,哪些是“嫌棄兒”,哪些是中間型的。然後採取措施,用充當角色的方式促使“嫌棄兒”發生變化,如讓“嫌棄兒”充當圖書管理員或其他一些必定要與同學們發生交往的角色。
第二,班幹部、團幹部等角色最好也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充當。
心理學家羅傑說過:“一旦真誠,對個人的尊重,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等態度出現時,激動人心的事情就發生了。所得的報償不僅僅在像分數和閱讀成績一類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較難捉摸的品質上,諸如更強的自信心,與日俱增的創造性,對他人更大的喜愛。”這位心理學家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心理位置互換這種教育藝術所產生的“整體效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缺乏心理位置互換,教學效果將會適得其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師應站在學生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去體驗、理解學生的各種感受,而且註意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感召力、推動力。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要充滿著愛,教師用心靈瞭解學生,對學生施以誠摯的愛。讓學生瞭解到教師期望自己有怎樣的行為,促使學生形成與之相應的行為,從而使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全面發展。
學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響的。發揮角色的良好效應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能經常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比如,有的班主任嘗試將班幹部、團幹部等角色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充當,讓學生當小班主任,在實踐中體驗管理班級事務,學習管理班級的方法,學會與同學友善相處,學會幫助同學等,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負責任,學習為他人服務,在這樣的道德實踐中,體悟、理解別人,要比許多空洞的說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