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心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心理活动)

心理(Mentality)

目錄

什麼是心理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變態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又稱心理活動、心理現象。人的心理是由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大部分組成。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動表現的重要方面。只要人處於清醒狀態,這一精神現象隨時在外界現實的影響下,通過感覺器官和大腦不斷地產生、發展[1]

心理的組成[1]

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是指心理活動的動態過程,即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過程。人的心理過程就其性質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一)認識過程

  認識過程是在大腦作用下人們輸入、儲存加工和編碼各種信息的過程,即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反映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過程。

  1.感覺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心理現象

  人的認識過程是從感覺開始的。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人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聽到不同的聲音,嗅到不同的氣味,嘗到不同的滋味,觸摸到不同的物體等,這些由人腦對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就是感覺。人的感覺包括視覺、聽覺、 味覺、嗅覺、觸覺、機體覺、運動覺、平衡覺等。

  2.知覺是人腦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在現實生活中,單純的感覺很少發生,因為客觀世界的許多事總是作為整體而存在的,而整體又是由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屬性、不同的特征組合而成。例如,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僅僅能聞到氣味,而且還能知道是由哪種物質發出的氣味;不僅僅能聽到聲音,而且能知道是哪種物質發出的聲音,這些心理活動都屬於知覺活動。可見,知覺過程要比感覺過程複雜得多。

  3.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感知過的事物還能夠以經驗的形式在頭腦中留下痕跡,必要時能再現它的形象、特征及名稱,當它再次作用於感官時,還能夠產生熟悉之感。比如,當你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這時你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兒時的許多趣事;當你去探望自己的啟蒙老師時,常常能回憶起童年時的情景,想起老師的諄諄教誨,並能很快辨認出當年留影照片上的同學及其名字等。可見,記憶過程比感覺和知覺過程更為複雜,它也是較高級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

  4.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應

  人們不僅能直接感知事物,反映事物的錶面特征,還能間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內在的本質屬性。例如,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外部神態、表情和動作,可以瞭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活動狀態; 警察根據小偷的動作神情、說話語言,可以推斷小偷心理變化情況;地質學家根據古生物化石等線索可推知幾千年以前發生的事情,這些都是思維活動。思維是人的一種高級心理活動過程,許多重大發明都是通過人腦積極的思維活動實現的。

  5.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人們在頭腦中不僅能再現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形象,而且在此基礎上還能創造出事物的新形象。例如,文學藝術家塑造的典型形象;人們在頭腦中對未來生活和工作情景的勾畫、青少年對未來的幻想理想等,這類心理活動的過程就是想象。

  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統稱為認識過程。

  (二)情感過程

  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絕不會是無動於衷的,也不會是冷酷無情的,而總是持有一定的態度和傾向,產生著某種主觀的體驗。例如,我們對祖國名山大川的贊美; 對外國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對取得成績的喜悅。再如,有的人對人熱情、誠懇,有的人冷潑、敷衍; 有的人容易激動,可事過則淡漠; 有人錶面平淡,而感情深沉,等等。這些在自我認識基礎上產生的喜、態、哀、樂等態度體驗,心理學上稱之為情感過程。

  (三)意志過程

  人們不僅能對客觀事物進行感知和認識,產生相應的情緒和情感體驗,還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意識地變革客觀環境的活動。人類不僅能認識客觀世界,還能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人總是具有自覺的目的和動機,有實現目標的堅定信念和決心,有戰勝困難與挫折的頑強毅力和膽識。如一個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而下決心攻剋科學技術的難關,精心組織教材內容使講課得心應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種有意識、有目的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心活動稱為意志。意志是人的心理、意識的能動性的具體體現,它是人特有的一種心理活動形式。

  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並非各自孤立、互不聯繫,而是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常言道"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說的就是知、情、意三者的關係。一方面,情感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認識就沒有情感,情感的產生與變化依賴於認識;另一方面,人對事物的認識又是在情感的支持與激勵下實現的。而在認識的基礎上、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意志行為過程又反過來加深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情感。可見,人的認識、情感和意志這三種心理現象是密不可分的。例如,一個教師幫助、教育後進學生的過程,就包含著這三個心理過程: 瞭解情況,分析原因,這是認識過程; 端正態度,轉變感情,由厭煩變為同情喜愛,這是情感過程; 制訂教育措施,下定決心,不怕反覆,耐心地做好轉化工作,這是意志過程。在統一的心理過程中,認識是基礎,情感和意志是行為的動力,他們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個性心理

  人的心理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過程,而且在具體人身上表 現出鮮明的個性特點,正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生活條件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因此,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風格和麵貌上存在著差別,形成了個性心理的差異。人的個性心理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個性傾向性

  個性傾向性是指一個人具有的意識傾向和對客觀事物的穩定態度。個性傾向性是人從事各項活動的基本動力,決定著人的行為方向,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在個 傾向性的成分中,需要是基礎,對其他成分起調節支配作用; 信念、世界觀居於最高層次,決定著一個人總的思想傾向。心理傾向在個性傾向中,隨一個人的成熟與發展的階段不同而不同。在兒童期,支配其心理活動與行為的主要心理傾向是興趣; 在青少年期理想上升到了主導地位; 到中年期,人生觀和世界觀支配著人的整個心理和行動,成為其主導的心理傾向。

  (二)個性心理特征

  個性心理特征是一個人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 心理特點,這種穩定的心理特征是個性傾向性穩定化和概括化的結果。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

  1. 能力是保證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必要心理條件

  例如,有的人記憶力強,對客觀事物記得快、記得牢;有人記憶力差,對事物記得慢、忘得快; 有的人擅長於繪畫、雕刻,有的人長於音樂、舞蹈表演; 這些都是個體能力方面的差異特征。能力是先天遺傳素質和後天環境教育的合金。

  2.氣質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性情或脾氣

  例如,有的人活潑好動,有的人則沉默寡言; 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 有的人脾氣暴躁,有的人則性情溫和; 有的人反應敏捷,做事雷厲風行,有的人則動作遲緩,辦事拖拖拉拉等。這些表現在人的情緒與行為活動中的動力性方面的個性特征,就是氣質。瞭解人的氣質類型差異有利於因材施教,科學選拔人才,有利於調適人的身心健康。

  3.性格是人在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傾向

  一個人具有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反映了其獨特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胸懷寬廣,有的人則心地狹隘; 有的人謙虛謹慎,有的人則驕傲自大; 有的人熱情友善,有的人則冷酷無情;有的人自尊自強,有的人則自暴自棄; 有的人勇敢無畏,有的人則怯懦怕死等。所有這些方面的差異都是人們性格特征的差異。

心理的實質[1]

  心理現象是人們普遍熟悉的現象,但什麼是心理? 心理這一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由於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世界觀不同,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不盡相同。

  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心理是一種主觀存在的人的心理或精神現象,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人的感覺或精神現象決定的。離開了人的精神現象,世界上什麼東西都不會存在。而客觀唯心主義者則認為,心理是一種"絕對精神"世界,是由某種神秘的精神決定的。

  唯物主義者認為,心理是物質派生的。例如,19世紀德國的庸俗唯物主義者畢希納和福格特都認為,腦髓分泌思想正好像肝臟分泌膽汁,胃分泌胃液一樣。後來法國機械唯物主義者拉美特列和狄德羅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腦對客觀現實的機械反映。而德國費爾巴哈認為人的心理是自然的本能活動。雖然這些觀點都對心理與物質的關係問題提出了比較進步的看法,但都忽視了人的心理的社會本質,其對心理實質的理解也是極其錯誤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機能,人的心理是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一、心理是人腦的機能

  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通過大腦的活動來實現的。人腦以及神經系統的結構和機能有其產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同時神經活動也遵循一定的規律。人腦是一塊十分複雜而精緻的物質,是由大量神經細胞藉助於樹突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網路系統。大腦皮層的機能定位極為精細和專門化。一方面,大腦皮質控制著人的各種活動,如看和聽是由大腦皮質的視覺區和聽覺區來控制的; 說話、聽話、看書、寫字,是由大腦皮質的言語中樞來支配的; 而知覺、理解、判斷和創造性活動等,主要是由聯合區來進行管制的。另一方面,大腦皮質具有高度的整合作用,能充分協調兩半球的功能。

  研究表明,大腦兩半球具有各自的分工,左半球與詞語性思維有關,右半球與空間概念、對言語的簡單理解和非詞語性思維有關。我國正在進行的"全腦工程"實驗,目的就是在學校教育中,就要註意使學生大腦兩半球的兩種信號系統活動很好地協調起來,才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發展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生品德培養中,就要使理論知識、道德情感、行為準則等的教育與具體的榜樣示範、行為習慣的訓練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要恰當地運用直 觀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 而在觀察時,又要恰當地運用言語指導等。

  二、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

  人的心理活動是人腦的機能,離開了人腦就不能產生人的心理活動。但是,如果沒有客觀現實的作用,人腦自身不能單獨產生心理活動。如客觀現實中有樹木,我們才能對樹木有感知覺; 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抗洪救災中的英勇奮鬥的模範事跡,我們才產生對他們的熱愛和欽佩的情感。正因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著美好、醜陋、光明、黑暗、運動、發展等,才會有人對自然和社會現象規律性的認識,才有人類經驗的積累和傳授,人才會發明創造,才有人類的文化、科學和藝術,才有人類的文明。可見,離開了客觀現實,也就不會有人的心理,不會有心理學。因此,我們說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存觀現實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內容。

  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正確認識學生心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學生成績的優劣、品德的好壞,就不會用固定的眼光輕易地作出結論,對於學生心理的各種差異及心理的複雜性,也不會感到奇怪和束手無策。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育人要育心。作為教師必須以學生心理的源泉(從小到大的社會環境)和所受教育等客觀實際為立足點,辯證地、發展地研究學生的心理,並增強教育工作的責任感,積極創造條件,採取措施,發揮教育的職能,促進學生心理朝著黨的教育方針所要求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客觀現實、社會實踐是產生人的心理的決定因素,而人腦是產生人的心理的必要條件和主要器官,它影響著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展,人腦對人的心理的產生和發展,要依賴於客觀現實和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心理的活動過程[2]

  心理活動過程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對具體事物所做出的反映及反應過程。它是心理系統的要素及其結構發揮其功能的過程。由於心理活動過程本身就是心理系統各要素的活動,因此心理活動過程的分類是與心理要素相對應的。可以分為以下六大類:感知過程(含感覺、知覺)、認知過程(含記憶、想象、思想)、情感過程(含情緒、情感)、意向過程(表現為態度、內驅力、動機的形成過程及活動過程)、自我意識過程(含自我意識與自我調節)、行為過程。此外,心理活動過程還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活動背景,即註意。註意是伴隨各種心理活動過程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對心理活動過程起著組織和引領作用。以上心理活動過程串聯起來形成一種綜合的信息運動過程。

  心理活動過程與心理要素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們的區別在於:心理要素是個體頭腦中貯存下來的信息所組成的信息體系,它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而心理活動過程則是一種運動著的信息流,具有隨時發生、隨時變化或消失的動態特點。它們的聯繫在於:其一、心理要素是個體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通過不斷的心理活動過程積累而成的。其二、心理要素是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構基礎(或稱“參照系”),心理活動過程是新輸入的環境信息與信息體系中已有的相關信息的協同活動。

心理的環境基礎[3]

環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普遍制約作用

  首先表現在心理機能是對環境的適應。例如,我們的眼睛就是對人類生存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眼睛像照相機一樣,它的視像和照相機底片上的像一樣是顛倒的,但我們看到的世界卻是正的。心理學家斯特拉頓(stratton,l897)用一套光學系統把眼睛視網膜上的視像校正成與外界物體的方向一致。他戴了這個倒像裝置以後開始時看到的是一個完全顛倒的世界,由視覺指導動作很不協調,以後漸漸適應;到了第8天他完全適應了這個新的不習慣的世界。此時,他很難說出這個世界是倒的還是正的。但取掉了這個倒像裝置以後,他看到的世界又顛倒了,由視覺指導動作不協調了,又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人類生存在地球上 地球哺育了人類,人類的生理和心理機能就是對賴以生存的地球這個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人的心理和行為不僅取決於當前的刺激和個性特征,而目也取決於整個環境及其特征。

  環境對心理和行為的普遍制約作用還表現在環境和行為的相互作用方面。以能源和污染為例。在環境中獲得能源的可能性決定了人們耗能的行為方式,而這種行為方式又反過來決定著會造成什麼樣的環境污染.隨著能源的不斷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反過來又將會改變著人們的耗能行為方式。人類的生存環境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如果人類的行為使得自已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失去了平衡,那就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甚至會危及生命.現在,心理學家已開始研究由於人口膨脹、能源枯竭以及工業化所帶來的擁擠、雜訊、建築設計等人為環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並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環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是研究行為與人造的和自然的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環境對心理和行為的普遍制約作用,更重要的還表現在社會環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方面。人在社會中生長,在社會中死亡。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社會關係不是存在於具體人之外的某種東西,而是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活動和交往包括在這一關係之中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規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等)對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絕不能低估的.這個問題,我們將在本章第二節起詳細加以討論。

  總之,環境制約著行為,行為又會導致環境的改變。我們是不能離開環境來研究心理和行為的。

格式塔心理學家關於環境的理論

  格式塔心理學家考夫卡在其《格式塔心理學原理》(1935)一書中把環境分為地理環境和行為環境。前者指現實的環境,後者指個人意想中的環境.他認為行為產生於行為環境,受行為環境的調節。他舉例說,有一個人在一個暴風雪的夜晚騎馬來到一家旅店,慶幸自己經過幾小時的賓士,穿過冰天雪地平原而能找到暫時安身的地方。店主人問他從何方來?當他知道剛纔走來的地方正是令人恐怖的康士坦湖時,立即驚恐而斃。考夫卡認為,這一旅客過湖時,地理環境是大湖,行為環境則是冰天雪地的平原。當他聽了店主人的話而驚斃,就證明,如果旅客事先知道是一個大湖,其行為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考夫卡認為,行為是受行為環境調節的。

  另一位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溫提出的動力場理論,與考夫卡的行為環境論基本相同。他在《拓樸心理學原理》(1936)一書中詳細論述了動力場理論。勒溫的動力場理論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生活空間(life space)。所謂生活空間是指在某一時間影響個體的所有人物、事件、觀念、需求等。根據一個人生活空間的知識,可以解釋預測他的行為。1951年他提出如下公式來說明行為和個性、環境之間的函數關係:

  (行為)B=f(生活空間Ls)=f(人P·環境E)

  這裡勒溫所說環境不是現實的客觀環境而是心理環境。所謂心理環境就是與人的需求相結合在人頭腦中實際發生影響的環境。由於需求的作用,使生活空間產生了場的動力,他稱為引力或斥力。例如,兒童看見糖果就想吃,叫引力;看到蛇蝎就想逃避,叫斥力。生活空間所具有的吸引或排斥的動力性質,勒溫稱為效價(valence),有正效價和負效價。由於生活空間具有動力,人的行為就沿著引力的方向向心理對象移動。

  考夫卡的行為環境論和勤溫的生活空間論,都把個體的心理因素註入到客觀環境的作用過程中,強調環境的作用取決於人的心理因素,強調人對環境影響的行為反應的主動性,這無疑是合理的。因為人在活動之前對於環境的認知不是純客觀的,而是或多或少加進了主觀成分,從主觀上加以規定和把握的。這種對環境刺激從主觀上予以規定和把握,在認知心理學中稱為“賦予意義”。因此,環境對人們行為的影響是視個人對環境的認知而決定的。但是,他們片面強調個人心理因素的實在性及其作用,忽視或否定了客觀環境對心理的決定性作用,這就陷人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心理學.西昌學院精品課程
  2. 唐龍雲.對心理現象的系統分析[J].心理科學,2003(4)
  3. 黃希庭主編.第四章 心理的環境基礎.心理學導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刘维燎.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心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58.215.136.* 在 2014年10月22日 20:49 發表

人的主觀狀態有哪些?對心理活動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回複評論
14.215.38.* 在 2016年4月9日 01:27 發表

58.215.136.* 在 2014年10月22日 20:49 發表

人的主觀狀態有哪些?對心理活動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行為上,支體語言!

回複評論
高冲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9月13日 16:00 發表
58.215.13爸爸' 6.*:
回複評論
高冲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9月13日 16:00 發表
高沖: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