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辯證唯物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辯證唯物主義(Dialectical Materialism)

目錄

什麼是辯證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即現代唯物主義)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機械唯物論的‘基本內核’,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套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的起源

  “辯證唯物主義”這一術語最早出在1886年出版的《一個社會主義者在哲學領域中的漫游》一書中,狄慈根用這一概念表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後來..普列漢諾夫也是這樣表述的。列寧斯大林等在講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時, 還用過 “完備的唯物主義”、“” 等概念。 這些概念的實質完全一致,只是側重點有不同。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互相滲透密不可分的,它們的有機統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是徹底的唯物主義,是客觀世界的最一般規律的自覺反映。它看到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一切現象的基礎,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它認為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這一高度組織的物質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能動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又是徹底的辯證法,是最完整深刻而無片面性弊病的關於發展的學說。它揭示了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相互聯繫和相互鬥爭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原因,是一切現象自我運動的根據的客觀真理。

  辯證唯物主義是人類認識發展史的科學總結,它建立在現代科學和先進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並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的產生,是人類認識史和哲學史上的偉大革命,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它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

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

  (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是,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把哲學劃分為兩大不同的基本派別。凡是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世界統一於意識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世界統一於物質的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陣營。辯證唯物主義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建立了科學的實踐的觀點,徹底唯物主義地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科學地論證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存在具有無限複雜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運動形式;物質世界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時間與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有著自身的客觀規律;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人腦的反映特性,是物質在地球這一特定條件下經歷了從無機物到生物、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從猿到人的漫長歲月的發展而產生的最高產物。勞動實踐在從猿到人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實踐使猿腦變成了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人腦。人在勞動實踐中改變自然界也改變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人的思維規律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發展過程中,經過億萬次重覆而形成的對客觀規律的自覺反映。意識和思維的內容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意識和思維存在的形式是語言,而語言的外殼則是由物質空氣的震動產生的聲音。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意識都不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物質卻是存在於意識之外,可以為意識所反映,而又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存在。但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在這裡,僅僅在承認什麼是第一性的和什麼是第二性的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範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範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無疑是相對的”。物質和意識是對立的統一,它們統一於物質。統一的物質世界中原本沒有意識,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產生於實踐,它們的統一又在實踐中實現。

  馬克思主義承認在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確指出,社會意識歸根結柢決定於社會存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物質力量即的發展決定的。“只有把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做自然歷史過程。不言而喻,沒有這種觀點,也就不會有社會科學”。社會歷史也是統一物質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觀規律的運動形式,是物質運動的最高形式。

  (二)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繫和永恆運動的

  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處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聯繫之中,都處在不斷產生、不斷消亡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永恆的過程之中。統一物分裂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對立面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聯繫的最本質的內容,同時又是事物自我發展的根本原因。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事物的兩個相互聯繫的。一定的量規定一定的質,一定的質也規定一定的量。和是事物運動發展的兩種基本形式。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時又包含著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構成從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化。辯證的否定是對舊事物的既剋服又保留,是包含著肯定因素的否定。是對立面的統一。肯定與否定的統一和鬥爭構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過程。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

  範疇是認識客觀世界普遍聯繫之網的網上紐結,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種種矛盾關係的各個側面,是人對自然界認識的各個環節。物質與意識、運動與靜止、時間與空間、鬥爭與統一、質與量、肯定與否定,以及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象等等,這些範疇都是對立的統一。範疇可以幫助人們從事物的各個不同的側面分析事物的矛盾,從而達到對事物的較全面的認識。

  矛盾分析法是辯證法的根本方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 "細胞" 入手,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發展的全過程。列寧指出這種方法是辯證法的研究方法。

  (三)認識是辯證過程

  認識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世界的能動的反映。認識的對象是普遍聯繫的、充滿矛盾的、永恆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客觀世界。認識的主體是物質世界自身發展的最高產物──人類。人類在自己的思維和意識中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不可知論把思維、意識同客觀存在絕對對立起來,認為世界是不可認識的或不可能完全認識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理論。思維和意識都是人腦的產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然界的環境中並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因此,人腦的產物歸根結柢亦即自然界的產物,並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聯繫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中包含著思維和存在統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會實踐是對不可知論的最有力的駁斥。當人們能夠根據某一客觀過程所需要的條件使這一過程產生出來,並使它為人們的目的服務時,就證明瞭人們確實認識了這一過程。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勞動實踐使猿腦變成了人腦,從而創造了認識的物質器官。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客觀世界不能自然地滿足人的生活和發展的需要,為了生存和發展,人必須改造客觀世界,而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並必須回到實踐以滿足實踐的需要,因此實踐又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最後歸宿。實踐擴大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接觸和感知越來越多的現象,為認識提供了可能。只有通過改造客觀事物的實踐活動才能撥開籠罩在事物錶面的現象的迷霧而暴露事物的本質。洞察事物本質的理論思維能力是在人類長時期的實踐發展的歷史中形成和提高的。人類在實踐中不斷地創造出各種儀器,擴大和增強了人感知現象的能力,大類還在實踐中創造了電子電腦作為人們理論思維的得力助手。正是實踐才使人類有了動物所沒有的認識能力,離開了實踐既無法感知事物的現象也無法理解事物的本質,因而也不可能有認識及其發展。實踐又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即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發展的辯證過程,是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知之不深到知之較深的過程,是從相對真理到絕對真理的過程。真理是不可窮盡的。真理是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辯證法、邏輯與認識論的一致 唯物辯證法是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又是認識的規律,也是思維辯證發展的規律。客觀事物的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外部世界的辯證發展的規律,而認識規律、思維規律的辯證法則是主觀辯證法,是對前者的反映,即辯證的思維規律。這兩個系列的規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上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規律是不自覺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無窮無盡的錶面的偶然性中為自己開闢道路的;而認識發展的規律和邏輯理論思維的規律是人們對客觀辯證規律的自覺反映。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把辯證法應用於認識領域的理論,它在認識的過程中自覺地反映客觀辯證法。而認識既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又是通過一系列邏輯思維的抽象過程進行的,即通過概念的矛盾運動進行的。邏輯的主要內容就是概念的矛盾運動。因此,邏輯學同時又是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實現了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三者的統一。它們在內容上一致的基礎是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即客觀辯證法;自覺地實現三者一致,把它們統一起來的基礎是社會實踐。人類在認識過程和邏輯思維中自覺地反映客觀辯證法,就有可能在實踐中自覺地按客觀規律辦事,推動社會的發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林巧玲,刘维燎,Tracy.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辯證唯物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4.114.148.* 在 2022年3月26日 22:00 發表

謝謝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