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列宁)
列宁
放大
列寧
列寧,著名俄國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實踐家

目錄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簡介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1870-1924)(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本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列寧是他的筆名。世界著名的俄國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實踐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政權的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擔任蘇聯中央人民委員會的主席。他傳承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普遍認同為“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1924年1月21日,列寧因腦溢血去世,遺體經防腐處理後被安放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紅牆下的列寧墓中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生平

  列寧於1870年俄歷4月10日(西曆22日)出生在伏爾加河岸的辛比爾斯克城,即現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的父親伊里亞·尼古拉也維奇·烏里揚諾夫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觀點的中學教師,後來成為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因多年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曾獲得貴族稱號。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只受過家庭教育,但由於她勤奮好學,後來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小學教師的稱號。她讀過許多書,並擅長外語和音樂。她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品德教育,終日為他們操勞。烏里揚諾夫一家有六個孩子。列寧的哥哥叫亞歷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奧里婭。弟弟德米特裡,最小的妹妹叫瑪麗婭。

  聰明活潑的列寧從五歲就開始學習文化,九歲進入辛比爾斯克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學兼優曾獲得金質獎章。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曾是喀山大學的優等生,民意黨人青年小組的成員。1887年3月13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因參與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殺密。受到極大震驚的列寧從血的教訓中增強了與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的決心,並堅定地說:“我們不走這條路”。17歲的列寧已在探索著一條與沙皇專制制度作鬥爭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遷居喀山,秋天他進了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入學不久,他因反對大學里的警察制度而被開除,並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後列寧回到喀山,在那裡參加了當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開始研究《資本論》。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波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在薩馬拉城,列寧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寫了最早的一篇論文:《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現列寧格勒城)。從此,揭開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寧是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締造者。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俄國是各種矛盾的集合點,要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併進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任務,就必須有馬克思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列寧很早就說過:“給我們一個革命家的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標。為此他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和俄國的實踐相結合,為建設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而鬥爭。1895年秋,在列寧的領導下,彼得堡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小組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組織,並命名為“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這個鬥爭協會是以群眾性工人運動為基礎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萌芽。它只活動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以列寧為首的一批骨幹就被逮捕了,列寧先是被監禁,後被流放西伯利亞。在流放期間列寧總結了該協會的鬥爭經驗,用以指導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設工作。1898年3月初,當列寧還在流放地時,俄國的一批社會主義者就召開了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以列寧為首的流放者集會宣佈加入社會民主工黨。事實上“一大”並沒有把黨真正建立起以來。在委員會中經濟派占據了優勢,一大後,組織上更加渙散、政治上更加動搖、思想上更加混亂,經濟派成為建黨的主要障礙。1900年列寧創辦的《火星報》和1901-1902年期間他寫的《怎麼辦》一書,粉碎了經濟主義。1903年7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黨綱和黨章。在討論黨章時,黨內產生了尖銳分歧。誕生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第二次代表大會之後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推行的機會主義組織路線和策略路線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

  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後,在列寧的領導下召開了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制定了布爾什維克在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革命日益走向高潮的11月上旬,列寧從國外回到了彼得堡,以加強對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領導工作。在鬥爭緊張工作繁忙的日子里,列寧還十分關註黨中央的機關報《新生活報》的編輯出版工作。他參加該報編輯部的會議並撰寫文章,宣傳黨的策略思想。使這份報紙在黨的生活和革命鬥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12月當莫斯科工人舉行武裝起義時,列寧贊揚了工人們的壯舉,並號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們的鬥爭。莫斯科工人起義失敗後,列寧又及時幫助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鼓舞他們的鬥志。1906到1907年列寧仍在國內堅持鬥爭直到1907年的12月才被迫離開俄國。

  1917年二月革命後,列寧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活於4月3日(西曆4月16日)回到了俄國。針對俄國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綱”中,為黨和無產階級制定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綱領和革命和平發展的策略路線,接著,他在布爾什維克黨第七次代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又進一步發揮了“四月提綱”中的原理,從4月到7月90 天的時間里,列寧一面領導中央委員會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導《真理報》編輯部的工作。先後寫了150多篇文章和幾本小冊子,宣傳佈爾什維克黨的策略方針,從而武裝了布爾什維克,增強了他們對革命的必勝的信念

  列寧是十月武裝起義方針的制定者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領導者,1917年7月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和平示威的鎮壓和接踵而來的對布爾什維克的打擊,使俄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七月事變”打破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革命和平發展的前途已經斷絕。列寧也被迫轉入地下,在拉茲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繼續指導著革命鬥爭並撰寫《國家與革命》一書,8月9日列寧離開俄國到達芬蘭,繼續完成了《國家與革命》的寫作,並關註著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科爾尼洛夫叛亂的迅速被粉碎,使國內階級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布爾什維克的威信大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蘇維埃中占據了優勢。列寧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勢,在9月12日到14日給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和莫斯科委員會寫的兩封指示信里,明確提出了通過起義把政權轉歸蘇維埃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新方針。為了便於加強領導,10月7日列寧從芬蘭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黨中央全會通過的武裝正義的決議,並指導了起義的準備工作。10月24日夜間列寧到了斯莫爾尼宮,親自擔負起指導起義的重任。10月25日(西曆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執行了起義的戰鬥命令。深夜攻下了冬宮,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從此,開始了社會主義的新紀元。

  列寧不僅勝利地領導了俄國革命,而且指導和鼓舞了當時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在他的倡議下創建了共產國際,他親自主持了共產國際的成立大會,領導了二、三、四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從二大起任執行委員。

  列寧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者。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的理論第一次在一個農業占優勢的落後國家裡變為現實。在這樣的國度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新課題。蘇維埃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為發揮人民群眾的才智,建設社會主義 開闢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資本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鎮壓了白衛匪幫的叛亂,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並及時總結了經驗教訓,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並制定了適合俄國國情和符合經濟規律的新經濟政策。列寧堅信俄國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夠的條件建成社會主義社會。在他的領導下,擬定了綱領性的俄羅斯電氣化計劃,提出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以奠定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擬定了通過農業合作社農業機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產者,並吸引他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計劃。列寧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工作,他把發展文化教育,進行文化建設計劃時代的主要任務。他強調說:“在一個文盲的國家內是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列寧所說的文化建設包括掃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經濟建設及其他方面的專門人材。提倡共產主義道德風尚,改變愚昧不文明等廣泛的任務。在經濟文化建設中,列寧經常提醒黨的組織和幹部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專家的作用,檢查在使用和團結專家方面存在的問題。

  列寧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剋服官僚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他對蘇維埃國家機構中的拖拉作風、文犢主義深惡病絕,認為它是阻礙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敵人”之一。列寧是改革國家機關的推動者,在他看來,要有效地剋服官僚它義,就必須改革國家機關,使其密切地聯繫群眾,選拔優秀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到重要的經濟崗位上去,還要建立起明確的職責和民主檢查、監督制度,對於因官僚主義造成重大損失者,應分別情況給以處分,而剋服官僚主義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程度。

  列寧極端厭惡個人崇拜。他認為工人領袖不是天使,不是聖人,而是普通人。他堅信:“千百萬創造者的智慧,卻會創造出一種比最偉大的天才預見都還要高明得多的東西。”列寧十分謙遜質朴、極端關心黨的事業,模範地遵守黨的集體領導原則,經常作自我批評,隨時註意傾聽群眾的意見,一向反對突出他個人。他多次拒絕藝術家為他繪製和塑造肖像,也反對人們為他祝壽。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員會為列寧五十壽辰舉行了晚會,他故意推遲到晚會快結束時才到場,他在答詞中首先表示“感謝你們使我沒有聽祝壽演說……讓我們今後根本免去這種祝賀儀式”。歌功頌德的陋習是和列寧格格不入的,他語重心長地說:“一些政黨在它失敗和衰落之前,往往會驕傲自大”,“我希望我們無論如何不要使我們的黨落到驕傲自大的地步”。

  列寧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無產階級的領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長期緊張的政治活動,以及社會革命黨暗殺造成的創傷,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從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沉痛的損失。他為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永垂青史。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經濟政策

全俄電氣化

  列寧在1918年就有制定國家電氣化計劃的打算。1920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口號:“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同年,蘇俄成立了俄羅斯國家電氣化委員會,吸收了2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師,用了10個月的時間擬定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電氣化計劃,簡稱全俄電氣化計劃。預計用10年到15年的時間,新建發電站30座(20座火力發電站和10座水力發電站)。該計劃於同年12月在全俄蘇維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列寧十分重視這個計劃,把它稱之為“第二個黨綱”。

戰時共產主義

  在1918年至1921年的俄國內戰時期,列寧為最大限度的保障蘇俄政權得到充分的物資供應,同時也嘗試直接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於是在1918年6月,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通過了實施“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該政策主要包括:強制征收農民除維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糧食(即餘糧收集制),國有化所有大中企業國家壟斷所有外貿活動,禁止商品交易並實行計劃配給制,對工人採用嚴格的管理制度,罷工者即行槍決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很快就導致了經濟崩潰,到1921年,俄國的重工業產量只有一戰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而莫斯科的人口也減少了50%。而餘糧收集制也嚴重打擊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成為日後饑荒的主要原因。

新經濟政策

  由於長期的內戰和餘糧收集制的實施,糧食供給明顯下降,而在內戰基本結束之後,蘇俄當局卻沒有終止及時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1921年春季出現了波及30多個省的嚴重饑荒,據估計期間全俄約有500多萬人餓死,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同期的農民也對蘇俄政權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發生了反抗徵糧的坦波夫叛亂。1921年2月21日,彼得格勒發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曾經在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他們要求實現言論自由、解除貿易限制、重新選舉一個“沒有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列寧派加裡寧前往勸說無效後決定使用武力,令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攻陷喀琅施塔得平息了水兵暴動。

  1920年至1921年間連續發生的國內叛亂使列寧承認:“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於是自1921年3月21日開始,蘇俄放棄戰時共產主義,轉而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為:廢除餘糧收集制,實施實物稅;停止配給制,允許商品買賣;放鬆外貿管制,鼓勵外資企業投資;允許一定程度的私企經濟等。新經濟政策使蘇俄經濟逐漸走向恢復,至1928年,俄國的工農業產品產量成功地恢復到1913年的水平。該政策於1928年被斯大林廢除。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政治措施

建立蘇俄

  1918年1月15曰,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建立紅軍的法令,任命托洛茨基為軍事人民委員和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1918年3月,列寧領導召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第七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正式更名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同年完成憲法,將政權正式名稱定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19年3月,列寧在莫斯科成立了共產國際。1919年7月25日,首次表示要歸還中國被占領土,“蘇維埃政府把沙皇政府從中國人民那裡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給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協議及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訂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1920年,再次聲明類似主張。

平定內戰

  布爾什維克驅散立憲會議並簽訂《布列斯特條約》後,國內形勢劇烈動蕩,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叛亂,控制了烏拉爾山附近的西伯利亞鐵路。同年6月8日,社會革命黨、憲政民主黨和孟什維克在薩馬拉成立了立憲會議委員會(後改稱全俄臨時政府),並控制了薩拉托夫,辛比爾斯克,喀山,烏法一帶。11月,高爾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亞政府,又於不久後發動政變推翻全俄臨時政府,自封為“俄國最高執政”。同時聯合南部的鄧尼金,波羅的海的尤登尼奇,在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諸多國家的支持下,發起白衛軍運動,對抗布爾什維克,俄國內戰開始。列寧領導的人民委員會中央任命托洛茨基為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組建並領導紅軍,其中大量任用前沙俄時代的軍官,對抗白衛軍運動。1919年,西線紅軍的波羅的海艦隊擊敗尤登尼奇及英國艦隊,東線紅軍在伏龍芝等人的指揮下擊潰高爾察克的東路白軍。1920年,布瓊尼、圖哈切夫斯基等人率領紅軍擊敗鄧尼金、弗蘭格爾的南路白軍。至此蘇俄基本穩定了國內局勢。

  此外,由於不滿蘇俄單方面退出對德意志帝國的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對俄國革命進行了直接派兵的武裝干涉(其中包括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華民國)。這些武裝干涉中最遲的(日本)也在1922年被粉碎,各國軍隊最終都撤離了蘇俄。

民族政策

  列寧反對民族主義,尤其反對基督教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他親自撰寫文章,闡述正確處理民族問題的一系列重要原則。他希望建立免費的全民醫療體系,並十分重視提高民眾的識字率。列寧支持婦女權利,廢除了沙俄時代對同性戀、無責任離婚的禁令,同時也允許墮胎,但反對代表性解放的杯水主義,要求沙俄時代的性工作者轉職。列寧的宗教政策對東正教給予很大打擊,神職人員被契卡警察鎮壓,教會財產被沒收,傳教活動也受到嚴格限制。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理論成果

  列寧主義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寧在20世紀初形成的思想體系。列寧主義是在俄國實踐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修訂與補充。

  列寧主義跟馬克思主義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如何取得政權”和“無產階級政權如何治理國家”兩個問題上出現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應當致力於合法鬥爭(即在資產階級議會中進行議會鬥爭),在取得政權之後可以保留所謂的民主制度。而列寧為代表的另一派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尋求所謂的合法鬥爭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義化的可能,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在帝國主義階段只能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權之後,不應當保留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而應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在無產階級獲得政權之後,即使一國的資產階級已經不存在,仍然有必要採取專政的方式保衛無產階級政權。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十月革命

  1917年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遜位,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被推翻,成立了以社會革命黨和立憲民主黨為主的各黨派聯盟俄國臨時政府。同時彼得格勒也成立一個蘇維埃。此時尚在中立國瑞士的列寧深知自己需要馬上返回俄國,但由於鄰國陷入了一戰無法直接通行。儘管如此,瑞士社會民主黨人弗里茨·普拉廷積極與德國當局協商,德國也希望能利用列寧緩解同俄國在東線的戰事,於是同意協助列寧乘坐由德國安排的“密封列車”回國。列寧穿越德境後乘船到達瑞典,在瑞典社會民主黨人奧托·格日姆倫、圖雷·尼曼等人的幫助下,他順利經過斯堪的納維亞,於1917年4月16日乘坐火車到達彼得格勒的芬蘭站。

  列寧歸國後迅速成為革命運動的領袖。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指出俄國革命必須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反對所謂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抗議其故意拖延立憲會議選舉,並提出“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口號。起初由於他政治上的左傾使黨陷入了孤立,然而後來他的不妥協立場卻使所有不信任臨時政府的人把布爾什維克視為自己的盟友。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社會革命黨領導人克倫斯基等則污衊列寧是德國派來的間諜。

  1917年7月,彼得格勒發生了“七月事件”,臨時政府鎮壓了布爾什維克所支持的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並宣佈通緝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列寧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暫時放棄了武力奪權的想法。他潛伏至拉茲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繼續指導革命鬥爭,8月9日離開俄國本土到達芬蘭(當時處於半獨立的處境),在此完成了《國家與革命》的寫作。9月7日,俄軍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旨在推翻臨時政府的政變,後者不得不向布爾什維克的赤衛隊求援。政變最終被粉碎,而布爾什維克也藉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列寧分析了新的形勢後,9月12-14日給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和莫斯科委員會寫的兩封指示信里,明確提出了通過起義奪權的方案,並於同年10月7日從芬蘭秘密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黨中央全會通過的武裝起義的決議,於1917年10月24日夜間到達斯莫爾尼宮親自指揮起義。

  發動了十月革命,擁護布爾什維克的工人、士兵和水兵於次日凌晨2點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宣告推翻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人民委員會,並表示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立憲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即“一切權力歸蘇維埃”。1917年11月8日,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頒佈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名言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寧的名言

  科學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寫真。 ——列寧的名言

  我們不需要死讀硬記,我們需要用基本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 ——列寧的名言

  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然後知不足。 ——列寧的名言

  免難識朋友。 ——列寧的名言

  患難識朋友。 ——列寧的名言

  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列寧的名言

  只要願意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 ——列寧的名言

  一般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要學習。 ——列寧的名言

  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完全由教學人員來決定。 ——列寧的名言

  應該在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 ——列寧的名言

  友誼建立在同志中,鞏固在真摯上,發展在批評里,斷送在奉承中。 ——列寧的名言

  欺騙的友誼是痛苦的創傷,虛偽的同情是銳利的毒箭。 ——列寧的名言

  不用相當的獨立功夫,不論在哪個嚴重的問題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誰怕用功夫,誰就無法找到真理。 ——列寧的名言 中華勵志網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變會變成錯誤。 ——列寧的名言

  貽誤時機或張惶失措,就等於喪失一切。 ——列寧的名言

  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了一切。 ——列寧的名言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主要著作

  《怎麼辦》

  《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

  《進一步退兩步》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國家與革命》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林巧玲,y桑,Lin,Mis铭,寒曦.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cb8ce4fbae8f1f60757007d372f02a3f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0月27日 10:26 發表

偉大的革命領袖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