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解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解釋

  解釋在《辭海》中是指:①消除, ②分析說明[1]。《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是指①分析闡明......②說明某事物的含義、原因、理由等......[2]

  日常生活中“解釋”的基本含義是, ①解釋就是消除困惑和誤解, ②解釋就是把不知變已知, ③解釋就是揭示含義,闡述原因,陳述理由。在日常用法中,“解釋”概念是與“理解”相關聯而得到規定[3]

解釋的內涵[4]

  解釋是人類對已創造出來的文本的意義的發現,是描述和說明,而不是創造。解釋的目的在於追尋文本的意義,因而從人類活動的目的角度要賦予文本以權威性。解釋也並不是任何時候必需的。因為,有些意義是顯而易見的,而有些解釋不是人力所能致的。例如,對於何謂較大的損害,我們也許會有很多解釋。如果是財產損失還可以劃定一定的界限,而對於精神損害,何謂嚴重,我們便無法加以解釋。因為嚴重不是個能量化的概念,而且個人自身的接受能力都不盡相同。所以,解釋在此也無能為力,但裁判者頭腦中仍有經驗和常理,而按照經驗和常理推斷出來的結論只要是為一般公眾所接受的,就是正當的。

解釋的有效性[4]

  解釋是為了“發現”事物的意義。發現不同於創造:發現是對事物本身已經存在的性質、功能等的揭示,是一種拘泥於事物本身的實踐活動,因此具有客觀性;而創造則是一種突破,其過程並不局限於事物本身,而是更多的摻雜了創造者的主觀因素,成為創造者自己的智力成果。對此,邁克爾認為,解釋只有當揭示了“文本”(人類有意識的創造的東西)被創造出來的真正原因,才足有效的。解釋是客觀的,它沒有創造任何東西,而只是再現了使這個言說得以存在的那個意圖的客體。解釋之所以是客觀的,首先在於對作者的尊重,是一種道德上的或者說基於現代保護知識產權理念的考慮:其次足基於對作者意圖的考量。只有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說明、描述,才能接近作者的意圖,以便於瞭解作者所創造的文本。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解釋者的思想介入,那麼就容易對作者意圖的理解產生偏差。然而,如果解釋者的思維不能介入,解釋就無法進行下去了,因為所有的說明和描述都是建立在主體的知識架構和道德觀念上的。因此,這種客觀性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是相對的,而真正的解釋要儘量達致這種狀態。

參考文獻

  1. 辭海(下)[S].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S].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 曹志平.解釋”的語義與科學解釋研究的方法論[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
  4. 4.0 4.1 畢文芳.論解釋的內涵——以《解釋的解釋》為鑒[J].法制與社會:旬刊,2011(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郭志宾,y桑.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解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徐贵林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9月8日 16:21 發表

35693569

回複評論
M id 24230a4b3e777398087397f1c86c58ba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11月21日 16:09 發表

說什麼呢 灣灣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