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5个条目

智力成果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智力成果(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目錄

什麼是智力成果[1]

  智力成果是指經濟法主體從事智力勞動所創造取得的成果,如科學發明.技術成果,藝術創作成果、學術論著等:智力成果作為經濟法律關係的客體,其法律表現形式主要為商標權專利權專有技術著作權等。

智力成果的特征[2]

  (一)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以前未曾出現過的智力勞動成果,具有創新和突破的特點。人類的智力成果雖具有繼承性,但智力成果要成為權利標的應具有創造性。各項具體的智力成果要求的創造性不同。一般而言,專利發明要求的創造性最高。一項發明要得到專利保護,必須具備新穎性、先進性等條件;它必須是該技術領域中先進的、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成就,它所體現的技術思想、技術解決方案,必須使某一領域的技術發生質的飛躍。著作成果要求的創造性次之,它要求文學藝術作品具有獨創性,必須是作者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商標標記要求創造性再次之,僅達到易於區別的程度即可。

  (二)非物質性

  非物質性智力成果是一種非物質化的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人們對其占有不是具體實在的控制,而是表現為認識和利用。但智力成果總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文學作品表現為小說、詩歌、散文等;商標表現為一定的文字、圖形或其組合。

  (三)公開性

  公開性權利主體在對其智力成果取得專有權或專用權前應將該成果向社會公開。就專利商品而言,公開是指將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的全部構思和技術方案以公告的形式進行公告。商標所在地人為了使自己的商標與他人商標區別開來,就必須公開使用自己的商標。至於作者創作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之傳播

智力成果的類型[1]

  (一)作品

  依《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作品是指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形式加以複製的智力創作成果。作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作品必須具有特定的思想內容,即作品必須表達一定的思想、構思、感情、事實、人物形象等內容;二是作品必須具備客觀表現形式,如圖書、繪畫、雕刻、演說、舞蹈等形式。

  (二)發明

  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是專利權的客體之一。無論是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要想被授予專利權。

  (三)實用新型

  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及其組合所提出的適用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俗稱“小發明”。實用新型不包括方法發明。實用新型是專利權的客體之一。根據《專利法》第22條的規定,對實用新型授予專利權的實質要件包括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其新穎性要求和實用性要求與發明的新穎性、實用性要求相同;但其創造性要求為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比發明的創造性要求為低。

  (四)外觀設計

  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且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五)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是指闡明客觀物質世界的現象、特性或規律而提出的一種新認識。所謂現象是指事物本質的表現或顯露;特性是事物差別的質量特征;規律是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繫。《自然科學獎勵條例》第2條規定:“凡集體或個人的闡明自然的現象、特性或規律的科學研究成果,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有重大意義的,可授予自然科學獎。”

  (六)商標

  商標是指以顯著的文字、圖形或兩者的組合並置於商品一面或商品包裝上的標識

不授予專利權的智力成果[3]

  (一)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

  (三)科學發現。

  (四)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六)動物和植物新品種。

  (七)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八)原子核變換方法和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王金榮,鐘亞華編著.經濟法基礎.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03月第1版.
  2. 魏春艷.民法學.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 駱電,陳健,肖志遠著.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智力成果"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