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匿名效應,也有稱其為匿名制服效應(anonymous uniform effect)、匿名制服、“匿名制服”心理
目錄 |
在管理心理學中,人們把在不記姓名或在相互不瞭解的情況下個體獨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的現象,稱之為匿名效應。
在當今世界,網路的虛擬性、匿名性, 給每個發言的個體都穿上了一件具有保護功能的“網路制服”, 個體可以只強調權利而淡化責任, 網民的這種“匿名制服”心理極有可能導致行為的“情緒極化”和“合成謬誤” 。 [1]
匿名效應的由來 [2]
匿名效應或稱匿名制服,最早來自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爾多(P.C.Zimberdo)著名的“模擬監獄”實驗。
實驗者將24名心理正常的大學生隨機分成“犯人組”與“看守組”。“逮捕”後的“犯人”被戴上手銬、矇住兩眼帶到了斯坦福大學地下室的一個“監獄”里。“看守”配備警服、哨子、警棍,並告之值班時需維持秩序。作好應付緊急事變的準備;“犯人”被戴上腳 鐐手銬、噴防虱液、按手印、使用身份證號碼和叫號應答,並被分別關人只有一張吊床、一個門洞的單人牢房。
實驗發現,這些原本平等的人,因為管教與被管教的不同角色,最後都產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和擺脫社會規範約束的極端行為。如扮演“犯人”的被試者逐漸變得軟弱、無助、抑鬱,而扮演“看守”的被試者則越來越有虐待“犯人”的傾向。津巴多爾的實驗表明,當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都穿著同樣的制服時,個人因為不容易被識別而被湮沒於匿名之中。
津巴爾多同樣發現,在實驗室中穿著白色外套並戴著頭套的女性,比穿著普通衣服、佩帶著寫有姓名的身份牌的被試者,會對受害者施以更長時間的電擊;早在此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也在相關心理實驗中證明.在陰暗環境下穿上布袋裝的學生比坐在寬敞教室里、具有高辨認性的學生會更加猛烈地抨擊自己的父母。
“匿名制服”能賦予人們一種潛意識的權力操控欲望,而身份的隱匿性給這種權力操控又提供了安全的實施環境,網路空間的虛擬性、匿名性給每個發言的個體同樣穿上了一件匿名制服,使個體進入“去個性化”與“去責任化”狀態,淡化個體的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降低個體責任和個人對社會評價的關註。
為什麼匿名後就會產生如此的效應呢?為什麼意見箱里的匿名信會有真話呢?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匿名減少了對個體的心理壓力。在正式渠道的面對面的反映意見中,人們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和壓力,一則怕自己反映的意見有偏差;二則怕日後報複;三則“與己無關、高高掛起”思想作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管人家的事;四則被人視為“長舌女”、“多事佬”;五則所屬群體規範所產生的壓力,“家醜不可外揚”,等等。因此,就不敢面對面進行反映真實意見,特別是一些不良意見。而匿名有一個好處,真實反映了自己的意見,不會被人知道,因此無群體壓力顧忌,也無其他諸如報複等後遺症可言,因此,真話不斷來,即產生了匿名效應。
二是匿名創造了暢所欲言的氣氛。反映意見者不必存在戒心,反映意見不會留有餘地,不會受群體的意見所左右,不會出現從眾現象,也不要怕有人報複威脅,獨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保障。可見,匿名可以保障個人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與真實想法,使匿名效應得以充分發揮。
三是匿名的責任不需負責。匿名反映意見本身就不予以反映者以責任,也就是說,只重視反映意見的信息,而不予追查是誰反映的。這樣,原來怕反映意見錯要負責任的這些人,都有可能積極反映意見了。如果加上一句,你是哪個單位的,叫什麼名字,那麼,反映意見的人要少去一大半。有人在網上進行過調查,匿名與署名,其反映人數要相差一半,特別在涉及到一些要負責任的意見時,其反差更大,人們更喜歡選擇匿名反映的方式。這也是匿名效應產生的重要因素。
這在調查法的訪談技術中,特別是團體訪談中,這一現象更為明顯。因此,在涉及到他人利益、自己隱私的調查中,採用匿名調查更為有效。如果非要團體面對面的訪談,儘管是被訪者是相互不認識的,其結果不公佈是某某人說的,而且他們都十分相信你,否則,其調查結果就會不真實,不可信。在學校導學育人中,這種匿名反映意見的方法就更為重要,特別是對人際關係十分緊張的學校,這種方式更顯迫切。
匿名效應與網路傳播 [3]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產生了由紙媒逐漸向網媒跨進的變化。以前人們愛把秘密寫在日記本上,隨後,各類都市報的情感專欄為各種想要傾訴卻又不願透漏姓名的人開闢了平臺。如今,網路上的各個“樹洞”成了人們傾吐隱私的一種更為便捷、潮流的選擇。
這種匿名形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然而其中也存在不少弊端。
1、把關人的職業操守扣管理水平不過關。在樹洞傳播中,樹洞媒介的運營方就是在傳播過程中把握平臺價值標準的“把關人”。內容質量摻水,傳播過程中製造假話題。平臺審核過程不合格。給個人的隱私和名譽,甚至生命安全帶來隱患。
2、參與群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比如微博中娛樂氣息太過濃厚。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有錯,人們往往會出於個人修養或是對人尊重的原因,不會對當事人惡語相加。但是在微博中人們不需要面對面地交流,而且樹洞微博的匿名性可以降低其心理壓力,不用在意自己的話帶來的影響,所以用戶更願意用“快意恩仇”的過激謾罵來發泄自己的憤慨。更有不 少人享受這種發泄的方式,把它們當成一種娛樂。
匿名發言會放大群體心理效應。群體心理,既可以對社會發展起到正向作用,也可能對社會進取產生負面影響。
3、瀏覽過程中的負面影響。產生群體極化現象。從樹洞微博的關註和跟隨機制來看,粉絲只是因為圍觀心理關註博主,而眾多的關註者之間沒有關註關係,別人說什麼自己沒有必要花費很大精力批駁。這導致在一群情緒化的人群里,有理性的聲音往往被很快的淹沒,憤怒的情緒更易被分享。其去中心化的結構和便利的交互性,使輿論微博更容易受 外界影響,網民往往處於集體無意識的狀態中。
在使用匿名效應時,要註意下述方面的對策。
首先,要把匿名反饋意見的方式作為民主集中制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論反映的意見是否真實可信,都要作為第一反映材料來加以處理,篩選出有用的信息,有的納入到班級決策中、有的吸收到班級制度中、有的作為警告劑、有的視為催化劑、有的當作助長劑。總之,儘量把它作為積極的資源來看待,不能把它視為與自己過不去,是拆自己的台,因而“對號入座”挫傷積極性。
其次,要真正做到匿名反饋意見。這裡要防止兩種現象,一是形式上是匿名徵集意見,而實際上根本沒有認真去統計分析這些匿名徵集來的意見,而是把它束之高擱,或者擅自改動數據或意見,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民意。二是雖然也採用了匿名徵集意見,但是在揣摩什麼意見是誰提的,讓他們一一對號,併在日後工作中給小鞋穿。這兩種做法,日後不僅不能起到匿名效應,而且還會產生對其的不信任,甚至對抗行為。
第三,儘量創造一些匿名情境或機會,讓團體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意見箱、電子信箱、網上互動對話等。在反映意見與對話中,不要去過問、追問對方的姓名,只要能得到有利於團體發展,有利於個人發展,這樣的匿名情境就要創造與提供。要知道,創造了匿名情境,意見箱里的真話才會源源不斷來!當然,反映的真話要重視,反映的問題更要及時解決,否則,匿名效應也不會產生。
可見,在不記名或不相互瞭解的情況下,群體規範或他人影響對個體心理壓力就會減少,個體就會表現出更大的自主性、獨立性,就會更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即若有最自由,必能最自主。
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