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匿名效应,也有称其为匿名制服效应(anonymous uniform effect)、匿名制服、“匿名制服”心理
目录 |
在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在不记姓名或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的现象,称之为匿名效应。
在当今世界,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 给每个发言的个体都穿上了一件具有保护功能的“网络制服”, 个体可以只强调权利而淡化责任, 网民的这种“匿名制服”心理极有可能导致行为的“情绪极化”和“合成谬误” 。 [1]
匿名效应的由来 [2]
匿名效应或称匿名制服,最早来自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尔多(P.C.Zimberdo)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
实验者将24名心理正常的大学生随机分成“犯人组”与“看守组”。“逮捕”后的“犯人”被戴上手铐、蒙住两眼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一个“监狱”里。“看守”配备警服、哨子、警棍,并告之值班时需维持秩序。作好应付紧急事变的准备;“犯人”被戴上脚 镣手铐、喷防虱液、按手印、使用身份证号码和叫号应答,并被分别关人只有一张吊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
实验发现,这些原本平等的人,因为管教与被管教的不同角色,最后都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和摆脱社会规范约束的极端行为。如扮演“犯人”的被试者逐渐变得软弱、无助、抑郁,而扮演“看守”的被试者则越来越有虐待“犯人”的倾向。津巴多尔的实验表明,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因为不容易被识别而被湮没于匿名之中。
津巴尔多同样发现,在实验室中穿着白色外套并戴着头套的女性,比穿着普通衣服、佩带着写有姓名的身份牌的被试者,会对受害者施以更长时间的电击;早在此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也在相关心理实验中证明.在阴暗环境下穿上布袋装的学生比坐在宽敞教室里、具有高辨认性的学生会更加猛烈地抨击自己的父母。
“匿名制服”能赋予人们一种潜意识的权力操控欲望,而身份的隐匿性给这种权力操控又提供了安全的实施环境,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给每个发言的个体同样穿上了一件匿名制服,使个体进入“去个性化”与“去责任化”状态,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和个人对社会评价的关注。
为什么匿名后就会产生如此的效应呢?为什么意见箱里的匿名信会有真话呢?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匿名减少了对个体的心理压力。在正式渠道的面对面的反映意见中,人们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和压力,一则怕自己反映的意见有偏差;二则怕日后报复;三则“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思想作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人家的事;四则被人视为“长舌女”、“多事佬”;五则所属群体规范所产生的压力,“家丑不可外扬”,等等。因此,就不敢面对面进行反映真实意见,特别是一些不良意见。而匿名有一个好处,真实反映了自己的意见,不会被人知道,因此无群体压力顾忌,也无其他诸如报复等后遗症可言,因此,真话不断来,即产生了匿名效应。
二是匿名创造了畅所欲言的气氛。反映意见者不必存在戒心,反映意见不会留有余地,不会受群体的意见所左右,不会出现从众现象,也不要怕有人报复威胁,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保障。可见,匿名可以保障个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与真实想法,使匿名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三是匿名的责任不需负责。匿名反映意见本身就不予以反映者以责任,也就是说,只重视反映意见的信息,而不予追查是谁反映的。这样,原来怕反映意见错要负责任的这些人,都有可能积极反映意见了。如果加上一句,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那么,反映意见的人要少去一大半。有人在网上进行过调查,匿名与署名,其反映人数要相差一半,特别在涉及到一些要负责任的意见时,其反差更大,人们更喜欢选择匿名反映的方式。这也是匿名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
这在调查法的访谈技术中,特别是团体访谈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涉及到他人利益、自己隐私的调查中,采用匿名调查更为有效。如果非要团体面对面的访谈,尽管是被访者是相互不认识的,其结果不公布是某某人说的,而且他们都十分相信你,否则,其调查结果就会不真实,不可信。在学校导学育人中,这种匿名反映意见的方法就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人际关系十分紧张的学校,这种方式更显迫切。
匿名效应与网络传播 [3]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产生了由纸媒逐渐向网媒跨进的变化。以前人们爱把秘密写在日记本上,随后,各类都市报的情感专栏为各种想要倾诉却又不愿透漏姓名的人开辟了平台。如今,网络上的各个“树洞”成了人们倾吐隐私的一种更为便捷、潮流的选择。
这种匿名形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然而其中也存在不少弊端。
1、把关人的职业操守扣管理水平不过关。在树洞传播中,树洞媒介的运营方就是在传播过程中把握平台价值标准的“把关人”。内容质量掺水,传播过程中制造假话题。平台审核过程不合格。给个人的隐私和名誉,甚至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2、参与群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微博中娱乐气息太过浓厚。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有错,人们往往会出于个人修养或是对人尊重的原因,不会对当事人恶语相加。但是在微博中人们不需要面对面地交流,而且树洞微博的匿名性可以降低其心理压力,不用在意自己的话带来的影响,所以用户更愿意用“快意恩仇”的过激谩骂来发泄自己的愤慨。更有不 少人享受这种发泄的方式,把它们当成一种娱乐。
匿名发言会放大群体心理效应。群体心理,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到正向作用,也可能对社会进取产生负面影响。
3、浏览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产生群体极化现象。从树洞微博的关注和跟随机制来看,粉丝只是因为围观心理关注博主,而众多的关注者之间没有关注关系,别人说什么自己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精力批驳。这导致在一群情绪化的人群里,有理性的声音往往被很快的淹没,愤怒的情绪更易被分享。其去中心化的结构和便利的交互性,使舆论微博更容易受 外界影响,网民往往处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
在使用匿名效应时,要注意下述方面的对策。
首先,要把匿名反馈意见的方式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反映的意见是否真实可信,都要作为第一反映材料来加以处理,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有的纳入到班级决策中、有的吸收到班级制度中、有的作为警告剂、有的视为催化剂、有的当作助长剂。总之,尽量把它作为积极的资源来看待,不能把它视为与自己过不去,是拆自己的台,因而“对号入座”挫伤积极性。
其次,要真正做到匿名反馈意见。这里要防止两种现象,一是形式上是匿名征集意见,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认真去统计分析这些匿名征集来的意见,而是把它束之高搁,或者擅自改动数据或意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民意。二是虽然也采用了匿名征集意见,但是在揣摩什么意见是谁提的,让他们一一对号,并在日后工作中给小鞋穿。这两种做法,日后不仅不能起到匿名效应,而且还会产生对其的不信任,甚至对抗行为。
第三,尽量创造一些匿名情境或机会,让团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意见箱、电子信箱、网上互动对话等。在反映意见与对话中,不要去过问、追问对方的姓名,只要能得到有利于团体发展,有利于个人发展,这样的匿名情境就要创造与提供。要知道,创造了匿名情境,意见箱里的真话才会源源不断来!当然,反映的真话要重视,反映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否则,匿名效应也不会产生。
可见,在不记名或不相互了解的情况下,群体规范或他人影响对个体心理压力就会减少,个体就会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独立性,就会更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即若有最自由,必能最自主。
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