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冰淇淋哲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管理定律
AL续
安慰剂效应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
定理
牢骚效应
艾德华定理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M
氨基酸组合效应木桶原理
B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米格—25效应
布里特定理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目标置换效应
彼得斯定律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N
冰淇淋哲学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凝聚效应
巴纳姆效应纳尔逊原则
半途效应希尔十七项
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O
边际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则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欧弗斯托原则
搬铁块试验P
C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磁石法则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皮尔·卡丹定理
权威效应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Q
全球化链条定律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秋尾法则
D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齐加尼克效应
达维多定律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R
定位法则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S
德尼摩定律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首因效应
叠补丁效应生态位法则
等待效应
德西效应
狄伦多定律
多看效应
E生鱼片理论
250定律隧道视野效应
恶魔效应
F500强企业经
典管理法则
反暗示效应
弗洛斯特法则双木桶理论
辐射效应失真效应
适才适所法则
飞轮效应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则史华兹论断
肥皂水效应舍恩定理
凡勃伦效应史提尔定律
法约尔原则斯坦纳定理
费斯诺定理矢泽定律
费斯法则“4+2”法则
复壮效应思维的定势效应
反馈效应社会惰化效应
反木桶原理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
G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T
格雷欣法则同仁法则
身体语言
古狄逊定理跳蚤效应
沟通的位差效应特雷默定律
管理沟通论踢猫效应
沟通无限论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特里法则
古德定律铁钉效应
格利定理蜕皮效应
孤峰原理汤水效应
果子效应托伊论断
过度理由效应投射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同群效应
功能固着心理头鱼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鸵鸟政策
铁锹试验
态度改变—
糖果实验
W
感情效应王永庆法则
共生效应韦特莱法则
箍桶理论威尔逊法则
乌兹纳泽定律
H威尔德定理
花盆效应翁格玛丽效应
花生试验
环境蓄势
黑洞效应
蝴蝶效应沃尔森法则
霍桑效应沃尔顿法则
华盛顿合作定律沃森定律
猴子理论王安论断
互惠关系定律韦尔奇原则
杰亨利法则温德定律
海潮效应无折扣法则
横山法则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则武器效应
猴子大象法则X
赫勒法则新木桶定律
信心获得咸鸭蛋理论
怀特定律斜坡球体定律
哈默定律夏皮罗法则
坏苹果法则西点军校的
经典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希望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虚荣效应
和谐定理Y
哈罗效应羊群效应理论
亚佛斯德原则
J“100-1=0”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鱼缸理论
激励倍增法则影响世界的
100个定律
金鱼缸效应蚁群效应
吉格勒定理雅格布斯定理
吉尔伯特定律印刻效应
吉格定理150定律
吉德林法则Yerkes-Dodson
法则
竞争优势效应约翰逊效应
监狱角色模拟
实验
野鸭精神
棘轮效应邮票效应
近因效应优先效应
经验的逻辑
推理效应
优势富集效应
金属切削试验延迟满足实验
K因果定律
苛希纳定律异性心理
快鱼法则雁阵效应
异性效应
酝酿效应
拥有效应
坎特法则Z
卡贝定律智猪博弈理论
克里奇定理坠机理论
柯维定理自来水哲学
卡尔岑定理煮蛙效应
刻板效应自吃幼崽效应
L自我参照效应
雷尼尔效应自我选择效应
零和博弈帐篷理论
柯维定理最高气温效应
卡尔岑定理詹森效应
雷尼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
蟑螂效应
座椅舒适感
[编辑]

目录

瘦鹅理论和冰淇淋哲学

  瘦鹅理论:王永庆最早提出“瘦鹅理论”的时候就是着眼于企业怎么渡过各种各样的危机。而且认为“危机”这俩字说得好,有危险就有机会,前面当危险,后面当机会。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可能对有的企业恰恰是发展的机会,因为这时候不管是投资扩建还是理顺管理都需要一定时间,把这个时期当作企业的一个过渡期,待金融危机过去了,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就好像那些瘦鹅逮住碾碎的米和破菜叶子吃一样,很快就会变成一个胖鹅。

  后来,王永庆用卖冰淇淋的例子向子女传授“瘦鹅理论”,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冰淇淋哲学。

  冰淇淋哲学:一到夏天,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冰淇淋的商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商贩只能勉强活下来。如果现在想要进入冰淇淋市场,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怎么才能赚钱呢?答案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开始卖冰淇淋。因为冬天的冰淇淋市场很萧条,但也会有客户。这其中的奥妙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会拼命地优化采购、配送等各个环节,降低成本;还会不断提高营销能力。激发出许多促销的好创意,扩大市场。困境可以倒逼你提升生存能力,在冬天能够维持收支平衡,到了夏天自然就比一般商贩更胜一筹了。

  提出者: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

  点评:当有危机出现的时候,正是你扩建的好机会。啃下“硬骨头”,其它都是“小菜一碟”。

理论提出背景

  冰淇淋哲学是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在对自己的经营事业进行总结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台塑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王永庆在经济低迷时仍然坚持投资塑料行业的结果。在市场竞争中,商业行情有涨有跌,经济状况同样有繁荣也有萧条。这些都不是任何人有能力改变的,或是未卜先知的。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有的经营者会跟上潮流大捞一笔;但是等到经济萧条的时候,他们又闭紧门户渡过黑暗期。

  但是,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学会把握经济不景气时的机会。正因为经济萧条时大多数人都偃旗息鼓了,所以这反而正是探索机会的理想时机,当经济再度复苏的时候,敢于把握冷门机遇的企业将能获取比以往更多的机会。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是在经济萧条时把握冷门机遇的杰出代表。

  台塑企业于1954年创立,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发展,目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二十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中国台湾、美国、大陆及印尼设有工厂,成为了聚乙烯化合物树脂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企业。此外并拥有庞大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是台湾省最大的民营企业

  1954年,王永庆投资塑料业时,当时中国台湾对聚乙烯化合物树脂的需求量少,台塑首期年产100吨,而中国台湾年需求量只有20吨,更何况台湾省还有几个加工厂获得了日本人供应的更廉价的聚乙烯化合物树脂。这对"台塑"打击很大,几乎倒闭。面对这一现实,王永庆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大胆决策:继续扩大生产!他认为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勇敢创造市场。只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压低售价,从而使产品不受地区限制,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将台塑产量扩大6倍的同时,王永庆又创办了一个加工台塑产品的公司,即南亚塑胶工业公司,专为台塑进行下游加工生产。按王永庆的说法,"当时真是骑虎难下"。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台塑和南亚的业务开始好转,奠定了他在塑料工业的基础。

  这件事后,王永庆也领悟到了许多经营诀窍。他曾说过:"当经济不景气时,可能也是企业投资与展开扩展计划的适当时机。"他认为,凡是在产品滞销与市场萧条的时刻,正是企业锻炼拼搏的最好时机。经营者要沉着冷静,咬紧牙关,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有余力的话,可以拟定一个完善的投资计划,掌握适当的时机,做有效的前瞻性的投资,化危机为契机。王永庆说:"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其含义就在于冬天卖冰淇淋,生意清淡,必定促使卖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那么,夏天来临时,就会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明显的优势。

  正是鉴于这种观点,王永庆在美国石化企业纷纷倒闭、停工之时,却到德克萨斯州去兴建大规模的石化工厂,先后买下两个石化工厂与8个PVC加工厂。1985年,中国台湾岛内经济极不景气,王永庆居然又宣布这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并投资47亿新台币,发展资讯电子工业。后来的实践证明,王永庆的看法确实高人一筹。

  台塑在美国前后购买并经营成功了好几家石化工厂。德克萨斯州有一家德拉威尔石化厂,十几年亏损累累,三度转手,美国、英国的许多大石化公司都对它一筹莫展。但是,1981年,只受过小学教育王永庆买下了它,第三年,公司的损益表上赫然浮现出蓝字。1985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以王永庆为封面的介绍文章里写道:"在这个古老的产品上,杜邦不能赚钱,B F GOODRICH(美国第17大石化公司)栽了跟斗,王永庆却刨出了生机。"在王永庆的经营管理下,德拉威尔厂两年平均利润率高达21%。几年来,同样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重复着。

  王永庆进军美国,已经引起了美国各界的瞩目,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无论在地上、地下,还是在水中埋设的PVC水管,有1/4是台塑生产的。台塑在美国生产的塑胶产品在美国同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塑在最初成立时,被人讥讽为只有"实验室规模"。经过王永庆的不断拼搏,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世界超级富豪,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塑料王国。能取得这些成绩 ,有赖于王永庆超人的经营理念,敢于、善于在别人放弃的地方淘金。历史总是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有"世界船王"之称的希腊商人奥那希斯能取得自己事业的成功,靠的也是王永庆的这种经营理念。

  奥那希斯拥有船只400多艘,运输能力700多万吨。能取得如此成绩,很多人都认为他也像其他富翁一样,是靠勤劳和原始积累发家的。然而事实却不尽然,他成功的诀窍就在于善于在别人放弃的地方找商机。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海上运输濒于瘫痪,船价暴跌,船东们纷纷低价抛售船只。奥那希斯却目光独到,坚信经济危机总会过去,复苏的日子不会太远,到那时,海上运输的商机依然无限。于是,他花了12万美元买下了原价值1200万美元的6艘商船。此举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船王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9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冰淇淋哲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官小妞妞 (Talk | 贡献) 在 2008年9月10日 16:56 发表

佩服他们过人的胆识和远见的目光,能在别人都寻找退路的时候迎难而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战略,只是这种战略要有魄力的人才敢决断。

回复评论
静爱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1月21日 22:29 发表

市场中总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怎么把握。有人一蹶不振,有人蒸蒸日上。

回复评论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2月24日 14:33 发表

乖不得把一等人才划分为商界军界,这是背水一战的勇气与自信!

回复评论
Zhjw362594044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7日 19:11 发表

可以这么理解吗,在最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去,那在简单的时候是不是更轻松可靠哈,总不能等事情变的更糟的时候,让自己不知所措。

回复评论
刘兴峰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7日 14:18 发表

能挺过去.更多的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并不总是我们所看到能力与战略.

回复评论
tank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5月8日 20:04 发表

源自深刻观察的魄力,佩服

回复评论
116.226.87.* 在 2010年6月10日 14:48 发表

感觉好像一群人在游泳比赛,如果说前面就是胜利

一群人游泳,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根本上分不出什么胜负。但在前面有洪水朴过来的时候,很多的人觉得有危险,有的人上岸了,而有的人退缩了,而有的人保存原来的速度,但由于洪水的原因,也只能是保存不动,而有的人则被淹死了,如果是你在洪水中前进。那么等到洪水过后你肯定是游在最前面的一个

回复评论
59.38.41.* 在 2010年9月7日 11:51 发表

剑走偏锋,冷门战术

回复评论
黄陈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9月30日 10:48 发表

受教了,本人也认为能再最危机的时刻生存,那就能再最辉煌的时刻更加辉煌!!!!

回复评论
60.247.49.* 在 2010年10月19日 17:58 发表

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的,而看不见同样有远见而失败的人

但勇气、魄力值得称道

回复评论
58.61.137.* 在 2011年1月27日 17:08 发表

在困境中生存或者寻求生存的机会,这样出来的人真值得佩服!!

回复评论
182.149.61.* 在 2011年5月22日 14:33 发表

谁家的孩子天天哭?

回复评论
113.80.46.* 在 2011年5月25日 15:59 发表

赞同勇气、魄力值得称道 .但也是实力的体现,当资金不足,没有来源的情况下,要立住脚那想必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在王永庆拥有超人的经济头脑的同时,他的经济实力才是他成功的最可靠的保证。

回复评论
113.105.135.* 在 2011年5月26日 13:31 发表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敬佩这些企业家/创业者当初的胆识,但也明白多少同样有胆有识的精英们遭遇滑铁卢,成为芸芸众生的笑柄。其实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创业者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回复评论
Shurich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5月27日 13:29 发表

善于发现,机会总是有的。

回复评论
116.5.14.* 在 2011年5月28日 10:52 发表

王永庆,企业家的奋斗目标

回复评论
125.33.183.* 在 2011年5月31日 15:04 发表

讲故事了

回复评论
125.38.20.* 在 2011年5月31日 21:50 发表

这种方法,需要大胆而细腻的人才能施展。需慎重。

回复评论
Xiangbo Xu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日 05:24 发表

听听励志故事

回复评论
219.139.72.* 在 2011年6月3日 16:08 发表

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

回复评论
144.173.190.* 在 2011年6月4日 03:56 发表

肯冒险才行

回复评论
180.110.135.* 在 2011年6月4日 09:37 发表

敢闯,就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回复评论
125.122.33.* 在 2011年6月4日 13:06 发表

也许对于我们这些有季节性的行业来讲,在淡季是最好的拉紧客户关系的时候,可能很多公司里的业务员因为觉得去了也是白去,或是天气太热不想动,那试想如果我们能在这时,随时的出现在客户的眼着或许当他们接到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了!为自己的团队加油打气!!!

回复评论
qilin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5日 22:01 发表

萧条时期是灾难同时也是机遇。灾难发生之前有风险意识与管理,是萧条时期机遇实现的最大的前提与保障

回复评论
1.86.129.* 在 2011年6月7日 18:55 发表

验证了古代的一句话 :置之死地而后生

回复评论
125.77.165.* 在 2011年6月8日 08:54 发表

刘兴峰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4月7日 14:18 发表

能挺过去.更多的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并不总是我们所看到能力与战略.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名人传记总爱误导别人,好像他们都是英雄和天才,其实他们只是比别人积累得更厚实,因而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还有余钱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回复评论
116.236.201.* 在 2011年6月8日 10:37 发表

我觉着这个是个表面现象,因为他本人的某种特质才能使得企业在困难中生存并做大做好了。如果一个行业萧条了,你激流勇进就能比较容易取得成功,那么这企业家也太好做了。

回复评论
Tao26010601007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9日 16:44 发表

冬天被冻死,你就连夏天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

回复评论
Nijiangy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0日 11:38 发表

毕竟是少数啊,因人而异,企业也是这样,所谓的困境中寻生机并不是一味的指固步自封,就如同有的人说的一样,你都饿死了哪还有机会去竞争啊

回复评论
Nijiangy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0日 11:41 发表

125.77.165.* 在 2011年6月8日 08:54 发表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名人传记总爱误导别人,好像他们都是英雄和天才,其实他们只是比别人积累得更厚实,因而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还有余钱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那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回复评论
Okjini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1日 23:44 发表

能做到在萧条期加大投资的人考的就是胆识、预见性和实力了

回复评论
61.132.132.* 在 2011年6月12日 18:15 发表

其实,背水一战,勇者胜!

回复评论
Henry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12日 23:17 发表

介绍的都是成功的,其实还有几千倍几万倍的人在萧条时候进入,最后破产跳楼。理论毕竟是理论,最后还是要看现实的。

回复评论
210.6.176.* 在 2011年6月14日 21:21 发表

看問題別看得太複雜···解決方法總是簡單的

回复评论
121.12.166.* 在 2011年6月15日 15:44 发表

賭博...除了眼光和膽識, 就剩運氣了

回复评论
111.177.43.* 在 2011年6月16日 13:19 发表

是的,像现在这个季节,很多行业基本上都是淡季,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一旦放弃,你的一生也都放弃了

回复评论
120.35.40.* 在 2011年6月16日 17:04 发表

淡季练兵,旺季出兵。

回复评论
121.231.91.* 在 2011年6月19日 08:23 发表

逆境中成长

回复评论
122.199.148.* 在 2011年6月20日 04:59 发表

59.38.41.* 在 2010年9月7日 11:51 发表

剑走偏锋,冷门战术

不觉得,应该是正常的思路,遵循定律

回复评论
58.20.45.* 在 2011年6月20日 13:23 发表

知难而进 此为勇者

回复评论
222.240.222.* 在 2011年6月21日 00:25 发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孤注一掷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啊,解剖过程才是硬道理,我们看到的结果很大程度都是包装以后的结果,成功者在说话,失败者在沉默,做事业不是冒险,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脚踏实地的做,方可站的更牢。各位长辈,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你们生气

回复评论
219.135.252.* 在 2011年6月21日 13:48 发表

原来做生意还要有独到的眼光、见机行事的魄力、超强的承受能力、坚决的意志力!才能支撑他们走过惨淡寒冷的冬季

回复评论
Zhangcj11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3日 08:06 发表

外部环境是企业或者个人无法改变或决定的,企业或个人能决定的只有自己,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萧条或者繁荣,无论成功或者失败,无论逆境或者顺境,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企业或者个人本身。在充分分析内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大胆决策,精心策划,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充分发挥企业或者个人的主管能动性。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确保决策成功,确保企业经营不断发展改善 。

回复评论
Kedouku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4日 03:36 发表

魄力确实应该是每个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感性创业,理性决策,不能万无一失,总该未雨绸缪。看似简单的逆境中求生存,其实在此之中又有多少个昼夜在潜心规划。

回复评论
117.43.126.* 在 2011年6月24日 14:31 发表

商海里处处是机遇,如果有超人的胆识,独到的眼光,见机行事的魄力和坚强的毅力,善于抓住机会,我想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的!

回复评论
121.56.94.* 在 2011年6月24日 19:30 发表

我觉得实力与魄力都是并重的

回复评论
183.37.74.* 在 2011年6月24日 23:25 发表

我用2000元人民币以钱生钱的方式在深圳市这个高消费的城市快快乐乐地萧洒地过了一年,难道在中国我还有什么地方生存不下的吗。就是这个意思,也是我的经历。高手吧。

回复评论
183.37.74.* 在 2011年6月24日 23:30 发表

曾经有一个投资家说过:能够用钱生钱来满足自已需要的人就是百万富翁,不管钱多少。

回复评论
183.37.74.* 在 2011年6月24日 23:31 发表

我觉得我就是个百万富翁。

回复评论
115.222.7.* 在 2011年6月26日 11:24 发表

勇气 责任 勤劳

回复评论
222.221.248.* 在 2011年6月26日 14:47 发表

逆向思维

回复评论
202.108.130.* 在 2011年6月27日 12:40 发表

再窘迫的时期,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过了这个时期都会有转机和巨大的收获的。所以王永庆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投资是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的钱了吧,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也需要一定的胆识,只是,有底气也很重要

回复评论
220.180.143.* 在 2011年6月27日 14:02 发表

121.12.166.* 在 2011年6月15日 15:44 发表

賭博...除了眼光和膽識, 就剩運氣了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回复评论
220.178.116.* 在 2011年6月29日 09:31 发表

你们有没有想到,成功的王永庆背后有多少个失败而没有显示在这个网页上的王永庆??~~~ 我相信和他做同一举动的绝对不止他一人!

回复评论
220.178.116.* 在 2011年6月29日 09:34 发表

中国的词典中,一件事却又决然相反的词语, 坚持不懈也会被认为执迷不悟!!

回复评论
Yixi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9日 10:45 发表

220.178.116.* 在 2011年6月29日 09:31 发表

你们有没有想到,成功的王永庆背后有多少个失败而没有显示在这个网页上的王永庆??~~~ 我相信和他做同一举动的绝对不止他一人!

您可进入王永庆,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复评论
125.95.235.* 在 2011年6月29日 15:16 发表

其实就是像近两年去国外抄底的企业家一样,如果他们失败了,就成了失败的案例,如果他们成功了,也就成了成功的教科书

回复评论
218.74.56.* 在 2011年6月29日 20:36 发表

116.226.87.* 在 2010年6月10日 14:48 发表

感觉好像一群人在游泳比赛,如果说前面就是胜利

一群人游泳,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根本上分不出什么胜负。但在前面有洪水朴过来的时候,很多的人觉得有危险,有的人上岸了,而有的人退缩了,而有的人保存原来的速度,但由于洪水的原因,也只能是保存不动,而有的人则被淹死了,如果是你在洪水中前进。那么等到洪水过后你肯定是游在最前面的一个

不是什么都能抵御外来的风险的,洪水很有可能吧你冲到最后一个

回复评论
Dsz50120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6月29日 21:08 发表

运气?有眼光?

回复评论
123.150.202.* 在 2011年7月1日 16:08 发表

企业经营需要智慧、魄力、胆识,才能驰骋商海,披荆斩棘,获得成功

回复评论
123.150.202.* 在 2011年7月1日 16:13 发表

成功的企业家少,失败的企业家多。通过王永庆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失败的企业家,他们为王永庆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王永庆不是神,而是人,只是他再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遵循商业规律,努力前行,才获得的成功。

回复评论
李文豪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1日 18:59 发表

跌倒是因为有绊脚石,踩踏上去,却会比别人高

回复评论
211.142.222.* 在 2011年7月1日 23:51 发表

222.240.222.* 在 2011年6月21日 00:25 发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孤注一掷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啊,解剖过程才是硬道理,我们看到的结果很大程度都是包装以后的结果,成功者在说话,失败者在沉默,做事业不是冒险,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脚踏实地的做,方可站的更牢。各位长辈,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你们生气

长辈应该不会为此生气,至少我觉得很正确

回复评论
220.180.134.* 在 2011年7月4日 16:41 发表

在成功者的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谁又知道有多少和成功者一样经历的人却面临的确是失败呢?

回复评论
潜龙九天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4日 20:31 发表

这个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什么冰激凌哲学,其实在任何的生产投资当中,讲究一个判断。因为在不好时候是最好能体现一个企业抗性的时候。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人才,成本等成本都相对的比较低。而这个时候企业利润也是相对较低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提前比别人投资。而将来的利润则会出现翻倍的现象。企业家最主要的任务又两个。一是打算未来,因为现在是你过去已经去付出要求得到回报的时候。二是选定企业的管理者和各级人才的时候。有这两样东西做保障。不愁成为不了大企业

回复评论
Kanon7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5日 07:34 发表

125.77.165.* 在 2011年6月8日 08:54 发表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名人传记总爱误导别人,好像他们都是英雄和天才,其实他们只是比别人积累得更厚实,因而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还有余钱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同意一部分观点,名人传记总爱误导别人。 能挺过去,光有能力与战略远远不够,往往要有实力这个前提才可以。

回复评论
219.150.142.* 在 2011年7月5日 16:47 发表

这在于超乎寻常的坚持。

回复评论
孔祥强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6日 10:47 发表

我们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没看到他一筹莫展进行决策的过程,他的成功我们不能真正学到什么东西。更不要不假思索的模仿,简单的模仿只能东施效颦。他的胆量来源于‘知’,知彼、知己、知底、知因。知彼、知己我们都很清楚了。知底和知因也非常重要,他的决策需要完整的正确的信息作为基础,刨根问底确定信息,分析信息,果断决策。也许,他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方式和分析信息的方式,和整个决策过程才值得我们学习。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回复评论
孔祥强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6日 10:58 发表

潜龙九天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4日 20:31 发表

这个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什么冰激凌哲学,其实在任何的生产投资当中,讲究一个判断。因为在不好时候是最好能体现一个企业抗性的时候。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人才,成本等成本都相对的比较低。而这个时候企业利润也是相对较低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提前比别人投资。而将来的利润则会出现翻倍的现象。企业家最主要的任务又两个。一是打算未来,因为现在是你过去已经去付出要求得到回报的时候。二是选定企业的管理者和各级人才的时候。有这两样东西做保障。不愁成为不了大企业

金融危机的时候未必人才,生产原料和元素成本低。08年金融危机,长三角,珠三角,大量企业倒闭。真正有前瞻意识的企业,都不用趁火打劫压低员工工资。而是提高员工工资,让员工有对企业更有归属感。内部管理成本降低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提高工作效率就等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而这些底气来源于企业前瞻能力。冰激凌哲学就是困境中求生,企业是被动应战。

回复评论
182.150.213.* 在 2011年7月6日 11:18 发表

同样的思路,某些人做能成功,某些人做就是灾难。不能只看某些表面现象,经营者本身的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些成功可以仅按某些教科书式的理解学来的话,那么多学习工商管理、经济的为什么不能成功呢,难道课本上的成功案例少了吗。

回复评论
叶羽寒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7日 10:05 发表

222.240.222.* 在 2011年6月21日 00:25 发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孤注一掷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啊,解剖过程才是硬道理,我们看到的结果很大程度都是包装以后的结果,成功者在说话,失败者在沉默,做事业不是冒险,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脚踏实地的做,方可站的更牢。各位长辈,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你们生气

高言!!拜读了

回复评论
59.39.70.* 在 2011年7月14日 09:32 发表

正如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回复评论
shanyimi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14日 16:42 发表

学习了

回复评论
勿言吾心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15日 02:38 发表

有趣

回复评论
119.103.222.* 在 2011年7月18日 20:39 发表

我是最近才发现这个网站的 一开始就由衷的喜欢 里面有许多知识值得学习和借鉴

回复评论
wuyi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20日 16:34 发表

119.103.222.* 在 2011年7月18日 20:39 发表

我是最近才发现这个网站的 一开始就由衷的喜欢 里面有许多知识值得学习和借鉴

跟你一样,我正在学财经知识,找了好几个百科,还是这个细分的详细点,还能评论。不错。

回复评论
Aofa130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20日 22:48 发表

这个需要魄力和远见的人才能做到。

回复评论
218.92.202.* 在 2011年7月26日 14:54 发表

做事如做人,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见阳光!

回复评论
素心若绵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7月26日 15:33 发表

逆市而为,前提判断是正确的

回复评论
59.174.27.* 在 2011年7月27日 15:14 发表

183.37.74.* 在 2011年6月24日 23:25 发表

我用2000元人民币以钱生钱的方式在深圳市这个高消费的城市快快乐乐地萧洒地过了一年,难道在中国我还有什么地方生存不下的吗。就是这个意思,也是我的经历。高手吧。

你直接可以去死

回复评论
121.9.46.* 在 2011年7月30日 16:30 发表

感觉总是对的,但真正做的人,要做的事,就不是感觉来得那么容易,任何时候的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坚持,再坚持!直到最后!!!!!如果你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来时间抓住机会?

回复评论
111.194.37.* 在 2011年8月4日 09:02 发表

敢于在别人放弃的地方寻找商机,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胆识呢?

回复评论
218.85.216.* 在 2011年8月5日 13:36 发表

60.247.49.* 在 2010年10月19日 17:58 发表

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的,而看不见同样有远见而失败的人

但勇气、魄力值得称道

嗯 支持 同一件事 并不是谁都能成功的 社会很现实不是谁都能熬得过去

回复评论
alo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8月19日 20:24 发表

物极必反,最寒冷的时候就是温暖的开始

回复评论
61.155.206.* 在 2012年2月29日 07:06 发表

为什么使用正确的战略会有失败者呢?我认为,当正确的战略不能提升为团队共识时,失败是最可能的结果。好的团队不常有啊,哎~

回复评论
202.109.208.* 在 2012年9月15日 15:22 发表

59.174.27.* 在 2011年7月27日 15:14 发表

你直接可以去死

具体做法时先拿5块钱弄假学历,假证书,混进性病小诊所做专家

回复评论
221.213.44.* 在 2012年10月12日 13:05 发表

管理学没有标准答案。有些管理学书上写,经济萧条的时候要停止扩张、裁员、降低成本,这儿的冰淇淋又说要扩张。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靠的是企业家判断力,这才是为嘛CEO这么牛,不是读完MBA,知道一些经典案例就能做的。

回复评论
101.254.19.* 在 2015年5月26日 07:32 发表

后来者居上

回复评论
艾莉丝2046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2月23日 19:01 发表

along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8月19日 20:24 发表

物极必反,最寒冷的时候就是温暖的开始

想想南极

回复评论
183.157.172.* 在 2017年11月1日 12:08 发表

练钢琴的时候高难度开始弹,虽然开始的时候会很难受,连一段时间后,回去弹稍微简单一点也就顺心应手了。

回复评论
李鲲 (Talk | 贡献) 在 2017年11月1日 17:50 发表

113.80.46.* 在 2011年5月25日 15:59 发表

赞同勇气、魄力值得称道 .但也是实力的体现,当资金不足,没有来源的情况下,要立住脚那想必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在王永庆拥有超人的经济头脑的同时,他的经济实力才是他成功的最可靠的保证。

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

回复评论
138.67.205.* 在 2017年11月10日 02:38 发表

等待下一个经济危机

回复评论
M id 4c31321cd09ca103aedcd650f17226f4 (Talk | 贡献) 在 2022年11月2日 20:33 · 云南 发表

大环境不能改变你想做的每一件事。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