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武器效应(Weapons Effect)
目录 |
武器效应是指武器能增强侵犯行为,或暗示行为发生的现象。例如,人在愤怒的时候,旁边若有把刀,烟灰缸、玻璃瓶、石头等“硬武器”,就容易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L. Berkowitz)1978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侵犯的“武器效应”理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伤害他人。挫折主要产生情绪——愤怒。而愤怒是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的情绪因素,此外还依赖情境、环境的影响,有关的刺激会使侵犯行为的可能得到增强。
为了检验以上假设的合理性,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设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
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即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关。
伯克威茨所:“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
武器恰恰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人提供了线索和更多的行为暗示,对其破坏性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我们在生气,情绪激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双手,警示自己远离“武器”,以免遭受到“武器”的诱惑和冲击,做出令自己后悔的行为。
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受到更多影响的是“软武器”——本身不带有攻击行为,但却能诱惑和暗示我们采取行动。比如,手机它会诱使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手边的食物,会诱使我们的食欲…这些“软武器”增强了我们的某种行为,这也是武器效应的另一种体现。
“武器效应”揭示的是线索对于行为出现的重要作用。同样,在管理中要懂得利用“武器效应”,在需要员工加倍努力完成任务时,让员工看到实在的“奖励”,员工会更有干劲;同样也要让员工看到犯错误的“惩罚”,这样员工会加倍小心。
- 场景1:
情侣之间经常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大动肝火。女生怪男生不通情达理,一点也不让着她、包容她;男生怪女生太矫情,有事没事的找茬,一点也不理解他,总给他添堵。
女生在一气之下提出分手,男生也跟着赌气说分就分。
女生扭头就走,男生气得随手将手边的物品(手机、瓶子、烟灰缸等容易拿得起的东西)用力摔到了地上。
- 场景2:
当我们在工作、学习时,看到手机刚好地手边,于是放下手头上的工作,不由自主地将手机拿起来,看看短消息,刷刷朋友圈、抖音、微博等,之后再将手机放回原处。
没过多久,再次拿起手机,不断重复之前的动作,时间就这样被频繁的拿手机而碎片化了。
一天下来,才幡然醒悟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啥事也没干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有一小半的时间花在了玩手机上。
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说过,“单凭想象,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那样做。要知道情境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不论是“硬武器”,还是“软武器”,都架构出了一种情境。
- 比如培养学习看书的习惯
经常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便是手机,把手机放到自己的视线之外,提前把你想看的书打开,并一直放在你的手边。让书在手边作提示和暗示。
不知,太深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