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也称零和游戏、定和博弈
目录 |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的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一场牌局里面,牌桌上的众多参与者之间相互进行着博弈,但是无论参与者的数量多少和实力大小悬殊,他们之间博弈的结果总是 :一些参与者会胜出,赢得筹码 ;其余的参与者会败北,输掉筹码 ;而赢得的筹码和输掉的筹码总和,必定归于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的游戏。
在这种游戏里面,如果某些参与者想要更多地赢得筹码,有以下几种可能的途径 :
- 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因为这样会使得同样的一局牌桌上的筹码变得更多 ;
- 提高下注的基数,这样也可以使得每一局牌桌上的筹码变得更多 ;
- 第三方提供额外奖励,这个第三方不属于参与者,但是他的奖励也是有目的性的,可能是为了刺激某种业务的发展 ;可能是这场牌局为他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在这种途径下,牌局的“零和博弈”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正和博弈”的游戏。
双人的“石头剪刀布”是一款经典的零和博弈游戏,每一次石头剪刀布,都必定只有一个获胜方,一个失败方(或平局)。假设获胜的分值+1,失败分值-1,平局分值+0。那么每一局游戏的总收益全部为0。事实上,游戏设计者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希望游戏是零和博弈。游戏设计者更多希望玩家之间能够有相互的对抗,并且玩家加入游戏后,就难以变得比参与之前更好。这样零和博弈的问题可以采用“非零和博弈”或者引入“极大/极小”来解决。
评论(共32条)
二者博弈的结果如果是双赢,如寡头市场共谋一个高价,看似二者收益,结果是消费者损失。二者的双赢加上外部性的结果还是0,完全竞争市场需要的应该是零的结果
和Game Theory一样,这里的Zero-sum Game翻译成零和博弈会更容易理解,长尾里面经常提到零和游戏让人很晕
不可能有“双赢”,否则不叫博弈。
納什均衡便涉及到了兩人零和之外的內容 所以雙贏是可能的
納什均衡便涉及到了兩人零和之外的內容 所以雙贏是可能的
什么叫两人零和之外的内容? 双赢存在和不存在还是不确定的是么?
不可能有“双赢”,否则不叫博弈。
博弈的结果往往不是最优,因此才需要第双方有效的监督与规定游戏规则,使双赢局面出现,双赢局面往往不是博弈的结果.
是否可看做是自然界物质的相互转换和抵消 正与反 电与磁 为什么不干脆叫利益守恒定律
生产力是在不断被挖掘的,人类可认知使用的物质总和实在增加的,故在这块没有什么守恒.
是零和还是双赢,取决于参与活动的人的思想和意识,如果参与者认为可以接受对方提出的可能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条件,那么这种情况下对参与者来说就是双赢的。
别总拿中国说事儿,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如果两者两败俱伤,然后再以第三者的身份将两者都食了就好。反正棒打落水狗的事也不是说不能发生,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就好。以现在社会的人情这么冷淡,只要能赢就是自己说了算。胜者王,败者寇。
双赢必须有第三方失,总的来讲还是1+(-1)=0
感谢你的评论!解析的很好!
零和与共赢!针对需求不同,己方的-1可能是对方的1,对方的-1可能是己方的1,交换需求得2!比如商品交易!
后面的双赢完全是画蛇添足的感觉,博弈论中每一种博弈都是在特别条件下的,适用零和博弈的场景下谈双赢完全是扯蛋 现在人写东西为什么总喜欢政治正确呢,双赢是好听,不是什么时候都拿来用的
不能用商品交易来举例,毕竟想要获得某个商品你就得花钱,对消费一方来说还是-1
是否可看做是自然界物质的相互转换和抵消 正与反 电与磁 为什么不干脆叫利益守恒定律
……
不可能有“双赢”,否则不叫博弈。
没有双赢就不会有你的出现
博弈目的,任何参与一方求的是对自己的最优解,并不代表一定要赢对方。所谓的双赢,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最优解。 博弈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能以一个短时间内的输和赢的结果能描述最终影响的。A赢了B,有可能导致C的崛起,或者监管单位对垄断的警觉。
铁矿石谈判,世界杯等等,都是现代意义的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