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实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在未来发展倾向上则缺乏上述品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贪睡懒觉不起床等;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也相对较多;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专心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这其实就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就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用于再投资,这也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有健康的身体,不抽烟、不酗酒、不暴食,这也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
人有各种不同的目标,有些目标比较遥远。要完成遥远的目标,需要刻苦辛勤的工作。当完成目标时,所得的回报也很大。但要完成目标,便要付出代价,譬如要放弃即时的享乐,以及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为了达到目标,先要完成一些比较单调的工作。为了成为一位律师,就得先强记法律。人在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时容易疲倦,甚至面对着沉闷的工作而感到厌恶。这时候,一些可以令人获得即时快感的活动便成了一种很大的诱惑。如果在沉闷的工作中找一点消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如果缺乏意志力,每遇上外界的诱惑,便放下学习或工作,追求即时享乐,这便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了。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专心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这其实就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就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用于再投资,这也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有健康的身体,不抽烟、不酗酒、不暴食,这也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