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布莱特法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阿尔布莱特法则指: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结果往往变成集体性愚蠢。由国际知名的未来学者、演说家及管理顾问卡尔•阿尔布莱特提出。
破解阿尔布莱特法则,需要靠组织智商,让组织的“脑力”动起来,从而让组织具备专心致志完成使命的能力。除非企业从学习中懂得更妥善运用集体智力,让组织变得更聪明,否则就可能被深谙此道的组织超越。
1.策略愿景。组织领导人能确切陈述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时,组织智商就会提升。同时,组织领导人也要有能力视需要重新创造成功的核心观念。
2.塑造命运共同体。当人人都认同共同的使命,就能有所贡献并提升组织智商。一旦少了这样的共识,大家各自为政,就会造成整个组织出现多头马车的情形。
3.适时变革。因变革而欣欣向荣的组织,可能比固步自封的组织拥有更高的“组织智商”。
4.团队协作。在智慧型组织中,会运用角色、目标、规则与工具建构现行制度,帮助员工达到目标。要提升“组织智商”,让员工团结协作朝共同目标前进,就要消除结构性的缺失。
5.知识配置。为了让组织的作业行动都聪明有效,就必须让组织随处可以获取有用的知识,但这又必须在商业机密及其他关键技能、信息和数据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提升组织智商,就必须鼓励新点子与新发明,一旦员工有更好的想法时,要允许他们积极挑战现状。
6.绩效压力。在智慧型组织中,人人都对自己的绩效表现倍感压力。要是能把高度的自我期许和营运上必须履行的责任创建在整体成功的理想之上,员工便会全神贯注于自己执行任务中的绩效表现。
1999年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进行的气象人造卫星任务失败,就是因为一组工程师使用公里和公斤的公制单位撰写程序,另一组却使用英里和英磅的英制单位运算。结果即使两组人马协作无间,最终还是发生搭错线的乌龙。这个例子正是“满坑满谷聪明人的组织,到头来还是做出蠢事”的写照。
1961年1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后不久,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登门禀告:中情局已拟定了一套古巴流亡分子登陆猪湾的计划,并称这项计划由号称“最聪明的特工”——中情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李察·塞尔比主持,前后历时3年,并且汇聚了整个系统的天才们的智慧,因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肯尼迪批准了计划,但事实与预计的截然相反:
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于1961年4月15日从危地马拉出发登陆猪湾,没想到卡斯特罗政府早已在滩头严阵以待,结果这次入侵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终,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使肯尼迪政府丢了大脸,也使美国政府开始全面审视这份来自于“智慧的大脑”——中央情报局的袭击计划,结果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譬如在杜勒斯和塞尔比的计划里明确显示:在古巴境内潜伏有2500人的地下抵抗组织,并拥有超过2万人的公开支持者,为此入侵军队将获得至少超过1/4的古巴人的支持,然而直到战争结束,这些计划中的人都没有出现。
譬如杜勒斯和塞尔比的计划声称:如果入侵失败,入侵者可以毫无困难地逃进深山老林,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但只要到过古巴的人都知道,计划上的深山老林——埃斯坎布瑞山脉离猪湾足足有80英里,其间还横亘着一大片难以穿越的沼泽地和丛林,对于根本没有受过丛林野战的流亡者来说,穿越这片开阔区域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于上述良好的愿望,中央情报局这套“以1400人的古巴流亡者,去入侵并战胜卡斯特罗20万人的军队和民兵”的方案,就这么势如破竹地通过了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白宫这一系列的关卡,最终不折不扣地得到实施。
“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想出这么愚蠢的点子?”知道了真相的肯尼迪不禁哀叹,“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明白,干什么最好不要只依靠所谓的专家,我怎么能如此愚蠢地让他们为所欲为呢?”
当然,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塞尔比无论如何都是个极其聪明并且能干的人,他让中央情报局人才汇聚,他让中央情报局成为美国最为强势的机构,并且间接提升了整个冷战的能极。
当然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也许整个猪湾计划就是在塞尔比大脑打盹时候溜出来的杰作,但这份杰作如何就能过关斩将,所向无敌的呢?
也许关键在于塞尔比身边的也都是聪明人,他们也许很清楚计划存在的问题,但他们显然更不愿意因此被塞尔比派到古巴的深山老林里去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再去给热血沸腾的古巴流亡者们泼冷水,最后成为一个两面不讨巧的局外人。
所以不止中情局的,整个美国的聪明人们一边大喊计划的高明,一方面死死地咬住“美国不能参与行动”而决不动摇。
聪明人与蠢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聪明人会为了牺牲别人的利益而装蠢。
评论(共49条)
该法则和奥格尔维定律既不是相违背的关系也不是强调的关系其实此定义解释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但看来这句话适用于全世界。其实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原因很多,比如沟通不到位,还有就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谁都不服谁。
国际知名的未来学者、演说家及管理顾问卡尔•阿尔布莱特提出。
未来学者?啥意思、大师?知道千年后的事?
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 "联合可能是一种力量,但是,除非有明智的指挥,否则,只是一种盲目的动物般的力量。"- 布鲁特勒
我的理解:一个团队,若太过“团结”,容易形成“坐井观天”的思维,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所以,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站在“井”的上面,或者,做在一辆直升机里,来观看整个“森林”
一个好的,优秀的团队,不仅仅需要有一个单纯的领导者,他必须懂得沟通艺术的,没有好的沟通,多少优秀的人在一起也只闭门造车,最终达不到目标
望大侠指教: 面对阿尔布莱特法则,是否可以利用鲶鱼法则,在团队中引入竞争,又或者在团队中发现“偶像型”人物,造成竞争,以抗阿尔布莱特法则?
望大侠指教: 面对阿尔布莱特法则,是否可以利用鲶鱼法则,在团队中引入竞争,又或者在团队中发现“偶像型”人物,造成竞争,以抗阿尔布莱特法则?
我认为再引入竞争,势必激起更多的矛盾。因为聪明者太多了,谁也不服谁,还不如干脆适时适当的剔除部分聪明者,引入不太聪明的人,给聪明者以职位,让他们来管理以及带动不太聪明者。
一个团队中的聪明者是要进行划分的。如果能在不同专业角度形成聪明者将会组成合理的组织布局。同时,在这个团队中要形成领导者、参谋者、配合者。所谓不太聪明也是相对的。
一个团队中的聪明者是要进行划分的。如果能在不同专业角度形成聪明者将会组成合理的组织布局。同时,在这个团队中要形成领导者、参谋者、配合者。所谓不太聪明也是相对的。
说得好,分工得当才能激发工作效率,聪明与不聪明可说是术业有专攻。
感觉这里首要弄明白“集体性愚蠢”是什么意思。聪明人么就是聪明,所以一旦不能搞好团队管理,个人聪明就会相会抵消,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集体性愚蠢”吧
望大侠指教: 面对阿尔布莱特法则,是否可以利用鲶鱼法则,在团队中引入竞争,又或者在团队中发现“偶像型”人物,造成竞争,以抗阿尔布莱特法则?
我非大侠,不敢指教,但我认为此词条解释阿尔布莱特法则有误。阿尔布莱特法则解释是精英型团队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力抵冲效应,即每个精英所覆盖的范围有重合,要求的资源支持较高,个人意志很强时所造成的效率下降。词条所举案例,只能说明项目管理有问题,而不能说明阿尔布莱特法则。避免阿尔布莱特法则影响,需要有效评估企业用人需求,有时候并不是牛人越多越好,而是合适最好,在内部通过控制定位,绩效,沟通,促进认同,避免职能重叠,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
望大侠指教: 面对阿尔布莱特法则,是否可以利用鲶鱼法则,在团队中引入竞争,又或者在团队中发现“偶像型”人物,造成竞争,以抗阿尔布莱特法则?
对于一个都是佼佼者的团队、鲶鱼法则不是很使用、鲶鱼法则是用于调动团队积极性和训练意识性的方法、其实阿尔布莱特法则的最好的破解方法就是整个团队有核心、由核心来提出目标、也就是需要一个行政管理。CEO。
我认为再引入竞争,势必激起更多的矛盾。因为聪明者太多了,谁也不服谁,还不如干脆适时适当的剔除部分聪明者,引入不太聪明的人,给聪明者以职位,让他们来管理以及带动不太聪明者。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吧,客气的2聪明人相互吹捧,纵使知道有错误也不乐于提起;不客气的2聪明人就巴不得你出糗好踢走眼中钉。或许,让聪明人门各自带亲兵相互监督,相互竞争,会不会结果会好一点呢
阿尔布莱特法则,我觉得不能叫一个法则,只能叫一种现象。乔丹、魔术师、伯德组成的NBA梦一,拿奥运冠军如探囊取物!关键还是团队精神。一群精英组织,一定是一个力量强大的组织!但如果他们力不一往一块使,有的往东拉有的往西扯,那结果就会力量消变为零;在力量不往一块使的时候,有精英和菜蛋功率不会消减为零,也只有这种可笑状态菜鸟才会比精英优势!所以,如果想发挥最大的能量,就用一群精英吧!这是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的!关键还是在于协调好这些精英。
持才高傲,沟通艺术,向心力,绩效,变革,适时引进鲶鱼。不可否认 团队合作可以发挥2倍以上的工作效率
事實上聰明人一起成就大事是常態.這個法則是因為非常態.而且人們認為聰明人聚在一起居然幹不了大事.非常奇怪.而有深刻感覺罷了.除非能提供客觀數據.調查有幾多比例的由聰明人組成的組織是失敗.有幾多是成功...失敗的是經常失敗.還是偶爾失敗...這樣這個法則才有意義.感覺上頗多這些所謂法則都是沒有經過實際的調查的.如此就算認真討論也是浪費時間的
其实应该是自认为聪明的人,执行力差。
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是团体成员视彼此为竞争对手,观点有二: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以升职为动力,要让成员找到最适合的职位,而不是最高的职位.2将动力置于团队之外,使成员之间利益互不干扰
一个指头是一阳指;两个指头是二指禅;五个指头没得武功了,只有并成掌、握成拳才有得降龙掌、伏虎拳!将强大的个体在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的协同合作下,才能发挥出整体的力量!
该法则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相矛盾,与'三个和尚没水吃'相和.
在团结和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相斥性,多增加相吸性.
形象!
我认为再引入竞争,势必激起更多的矛盾。因为聪明者太多了,谁也不服谁,还不如干脆适时适当的剔除部分聪明者,引入不太聪明的人,给聪明者以职位,让他们来管理以及带动不太聪明者。
实际上阿尔布莱特法则的优先序是高于鲶鱼法则的。鲶鱼法则是执行性法则,它设定了群体的竞争条件,而阿尔布莱特法则是对群体本质的一个阐述和解释,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
只想说这说的风牛马不相及啊
我非大侠,不敢指教,但我认为此词条解释阿尔布莱特法则有误。阿尔布莱特法则解释是精英型团队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力抵冲效应,即每个精英所覆盖的范围有重合,要求的资源支持较高,个人意志很强时所造成的效率下降。词条所举案例,只能说明项目管理有问题,而不能说明阿尔布莱特法则。避免阿尔布莱特法则影响,需要有效评估企业用人需求,有时候并不是牛人越多越好,而是合适最好,在内部通过控制定位,绩效,沟通,促进认同,避免职能重叠,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
说的很对,赞同dc4d
眼高手低,就像老奶奶炒股这件事一样,这也是我的缺点
看上去好像是与“奥格尔维定律”相违背,但实际确实在强调奥格尔维定律,也就是“管理好人才”的重要性。
嗯其实不是,我认为这两个定律似乎是相辅相成的,成功不仅仅是用一个定律而得来的,更重要的是多个方法的集合。
看上去好像是与“奥格尔维定律”相违背,但实际确实在强调奥格尔维定律,也就是“管理好人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