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群体规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群体规范(Group norm)

目录

什么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可以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贵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的特征;群体的构成;群体的任务;地理环境;组织规范;群体的绩效等。

群体规范的类型

  1、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正式规范是由组织直接规定的。如企业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等。

  2、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模仿、暗示、顺从的基础上形成的。

群体规范的功能

  • 群体支柱的功能;
  • 评价准则的功能;
  • 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 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规范的形成

  群体规范的形成大致经历:

  1、探索阶段: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和了解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标准或业已存在的群体规范体系,彼此之间产生双向的接近和同化,努力寻找其中共同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建立新的群体规范的起点。

  2、形成阶段:不同的行为、价值和观念体系互相融合,通过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某种公认的、可接受的、规范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准。

  3、定型阶段:通过群体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行为观念的交换、归属和服从过程,最终形成对群体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群体规范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家皮尔尼克分析了群体规范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出“规范分析法”作为改进群体工作效率的工具。这种方法包括三项内容:

  1.明确规范内容。调查、了解群体业已形成的规范的内容,特别要了解起消极作用的规范是什么,并听取对这些规范进行改革的意见。

  2.制定规范剖面图。将规范进行分类,例如分为“组织荣誉”、“业务成绩”等10类,列出群体规范剖面图,并给每类定出理想的给分点。这种理想的给分点与实际评分的差距,称为规范差距。

  3.进行改革。改革应从最上层的群体开始,逐级向下。确定优先改革的规范项目时,主要应考虑规范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大小,不能把规范差距大的项目列为优先改革的项目。

  美国一些企业实行规范改革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企业当然应该根据国情列出我们的规范项目,不能机械地照搬。但是,“规范分析法”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完全可以供我们借鉴和运用。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Mis铭,Lin,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群体规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