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
目錄 |
“墨菲定律”,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簡單來說就是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
西方的“墨菲定律”是這樣說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墨菲定律”的原話是: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根據“墨菲定律”可以得出4條結論:
一、任何事都沒有錶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比如你衣袋裡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往往會拿錯了房間鑰匙。
換種說法: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它道出了一個鐵的事實:技術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為突發性的事實。
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
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壞。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的起源[1]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經經歷過: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註:去年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男主角Cooper的女兒Murphy就是因此得名的,影片中也講到了墨菲定律)
但是提出這樣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蹩腳定律”是誰呢?他就是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
好消息是,墨菲本人不會老出錯的。壞消息是,墨菲會對犯錯誤的人發火。
時光回溯至1940年代,美國空軍正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火箭滑車測試,他們的研究和測試設施在南加州。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到來協助試驗,並帶來了四個感測器即加速度計能夠幫助精確地測量超重力。
他們將加速度計安裝在火箭滑車之上,並一切正常啟動,然而小組人員發現幾個感測器的安裝位置完全相反。這樣所得到的讀數完全無法使用。
“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就會出錯(If there's any way they can do it wrong, they will)。”墨菲抱怨道。這是任何不滿的老闆都可能會說的話,那麼,墨菲能把這整個“定律”歸因於他嗎?一個關鍵詞:記者。
在錯誤安裝幾周之後,約翰·斯塔普(John Stapp)上校舉行首次新聞發佈會,其中一名記者提問想知道在這高速試驗期間是如何做到沒有人受傷的。
“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有考慮墨菲定律。” 斯塔普說道。當然,斯塔普隨後解釋了什麼是墨菲定律,還補充了句他們已經學到的:“在做一個測試前,你必須考慮所有的可能性。”
這之後的事情都眾所周知了……但事實是,墨菲定律在很久以前是以全名愛德華·墨菲(Edward Murphy)命名的。英國數學家奧古斯都·德·摩根(Augustus DeMorgan)曾寫道:“如果我們做足夠多的試驗,該發生的事終究會發生。”
順便說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你可能更願意傾向於逆墨菲定律(Yhprum's Law,Yhprum只是將Murphy這個單詞倒過來拼寫):任何有效的東西,就會有效(Anything that can work, will work)。
1、哥倫比亞事件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即將返回地面時,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解體,機上6名美國宇航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員拉蒙全部遇難。“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印證了“墨菲定律”。如此複雜的系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天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
這其實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話說的“上的山多終遇虎”。還有“禍不單行”。如彩票,連著幾期沒大獎,最後必定滾出一個千萬大獎來,災禍發生的概率雖然也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從最薄弱環節爆發。所以關鍵是要平時清掃死角,消除不安全隱患,降低事故概率。
2、馬航失聯事件
2014年,馬航失聯客機事件發生,很多媒體都在分析馬航事件,智通財經網播出的金融技術視頻《馬航失聯事件終極分析——致命的墨菲定理》中,外國主持人斯蒂芬用墨菲定理分析馬航失聯客機事件,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1、墨菲定理第一條“任何事都沒有錶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馬航客機失聯後,眾說紛壇,斯蒂芬認為事件看起來沒有那麼簡單。
2、墨菲定理第二條“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斯蒂芬講到了目前各國搜尋工作,還是沒有找到有價值的線索,馬航客機失聯時間,比很多人預計的時間還長。
3、墨菲定理第三條“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斯蒂芬描述了在2012年8月9日,MH370航班所用的這家波音777-200型客機發生過一次意外。當時它在上海浦東機場與東方航空的MU583航班(機型為A340-600)在右道口發生剮蹭,併在這次事故中被蹭斷了右機翼。雖然馬航當時對受傷的機翼進行了維修,但這難保這架受過傷的飛機在今後的飛行中不再出事。
按照馬航失聯事件發生後某空管人士的說法,這次事件也有可能是由2012年那次事故的後遺症引發的。“波音777-200型客機如果維修不當、舊傷複發,可能導致轉彎時一部分機翼解體。這也可以解釋它為什麼最後一次數據聯絡會報出下降200米加近360度大角度轉彎,飛機如果解體,求救信號也發不出來。”
4、墨菲定理第四條“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2013年7月6日,一架南韓亞洲航空公司波音777-200型客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過程中發生事故,燃起大火。事故造成2名中國學生死亡,百餘人受傷。而目前失聯飛機與韓亞空難機型一樣,都是老式舊款的波音客機,很多人擔心會再次出現類似的事故。儘管就目前公佈的各種數據而言,也有人說馬航失聯客機是劫機事件,但馬航客機載油量正常最多可飛8小時,至今還沒有搜查到降落的場地,極可能是機身故障墜毀。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這正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類真正成為世界主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處處瀰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人類取得了對自然、對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勝利,並將不斷擴大優勢;我們不但飛上了天空,而且飛向太空……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這一切似乎昭示著: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無論是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總能找到一種辦法或模式戰而勝之。
正是這種盲目的樂觀主義,使我們忘記了對於亘古長存的茫茫宇宙來說,我們的智慧只能是幼稚和膚淺的。世界無比龐大複雜。人類雖很聰明,並且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永遠也不能徹底瞭解世間的萬事萬物。人類還有個難免的弱點,就是容易犯錯誤,永遠會犯錯誤。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災難才得以發生。
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我們將要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事故照舊還會發生,永遠會發生。“墨菲定律”忠告人們:面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我們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採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的災難和損失。歸根到底,“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隻會使我們自討苦吃,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接受錯誤,並不斷從中學習成功的經驗。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街上準備攔一輛車去赴一個時間緊迫的約會,你會發現街上所有的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游弋,只待你的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個月前在浴室打碎鏡子,儘管仔細檢查和沖刷,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扎了腳。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儘可能地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到今天,它已經派生出以下的版本:
1.別試圖教貓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貓不高興。
2.別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3.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因為沒有你,太陽明天還是一樣從東方升上來。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
6.你若幫助了一個急需用錢的朋友,他一定會記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錢的時候。
7.有能力的——讓他做;沒能力的──教他做;做不來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遲到,就是遲了。
9.你攜伴出游,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
10.你愛上的人,總以為你愛上他是因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後硬著頭皮寄出的情書;寄達對方的時間有多長,你反悔的時間就有多長。
12.東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出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就會壞掉。
14.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
15.你丟掉了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個地方。
16.你往往會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東西。
17.你出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出現了精彩鏡頭。
18.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錯了排。
19.一分鐘有多長? 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案例一:從墨菲定律看安全管理[2]
- 一、正確認識墨菲定律
對待這個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態度,認為既然差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故遲早會發生,那麼,管理者就難有作為;另一種是積極的態度,認為差錯雖不可避免,事故遲早要發生的,那麼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絲毫放鬆的思想,要時刻提高警覺,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安全。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後者。根據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兩點啟示:
認識之一:不能忽視小概率危險事件
由於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給人們一種錯誤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動中不會發生。與事實相反,正是由於這種錯覺,麻痹了人們的安全意識,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其結果是事故可能頻繁發生。縱觀無數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是導致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從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確指出: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仍可能發生,因此,不能忽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認識之二: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過程中的長鳴警鐘
安全管理的目標是杜絕事故的發生,而事故是一種不經常發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這些意外事件發生的概率一般比較小,就是人們所稱的小概率事件。由於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發生,所以,往往被人們忽視,產生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這恰恰是事故發生的主觀原因。墨菲定律告誡人們,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鬆。要想保證安全,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採取積極的預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們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 二、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是指在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和有關活動之前將危及安全的危險因素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來,告誡有關人員註意並引起操作人員的重視,從而確保其活動處於安全狀態的一種管理活動。由墨菲定律揭示的兩點啟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對於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職能將發揮如下作用: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職能。由於不安全狀態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們活動之前採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發生。這說明安全管理控制職能的實質內核是預防,堅持預防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觀上存在危險,那麼危險遲早會變成為不安全的現實狀態。所以,預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預知人們活動領域里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並告誡人們預防什麼,並如何去控制。
2) 發揮警示職能,有利於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發生頻率高、危險性大的危險事件,而且要重視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剋服僥幸心理,使有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鬆,這正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3) 發揮警示職能,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傳統安全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管理,是在人們活動中採取安全措施或事故發生後,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市場經濟導致個別人員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不斷變化,新的危險不斷出現,發生事故的誘因增多,而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已難於適應當前情況。為此,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已有的危險,還要主動地去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後管理為事前與事後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4) 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
安全狀態如何,是各級各類人員活動行為的綜合反映,個體的不安全行為往往禍及全體,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僅僅是領導者的事,更與全體人員的參與密切相關。根據心理學原理,調動全體人員參加安全管理積極性的途徑通常有兩條:①激勵:即調動積極性的正誘因,如獎勵、改善工作環境等正面刺激;②形成壓力:即調動積極性的負誘因,如懲罰、警告等負面刺激。對於安全問題,負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這是因為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則被認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發生事故會更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們的註意。墨菲定律正是從此意義上揭示了在安全問題上要時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須關註安全問題的科學道理。這對於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 三、結束語
墨菲定律的內容並不複雜,道理也不深奧,關鍵在於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們為什麼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鬚髮揮警示職能,堅持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對於人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 墨菲定律背後的墨菲到底是誰?.怪羅科普.2016-06-01
- ↑ 簡論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墨菲定律的啟示 崔全會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1999/04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Vulture,Angle Roh,001,Ameng,leo,Look2012,张洪涛,鲈鱼,Geminizhe,Bootrom,Un444,Jianzhu66,伟,Seikagaku,Cj61i6vu6,Dan,Mu,Edphsbcpku,凉白开,泡芙小姐,曌星,HEHE林,程建,范雲逸,智本加,付强,小文,寒曦,岳鹏程,艳子,刘维燎,Llyn,陈cc,M id e74a4a8d8849214c74dd9544201d4a82.評論(共545條)
我覺得墨菲定律很搞笑呀,但也是蠻有道理的。
感覺也是,很有意思的定律,但是影響的結果卻是深刻的。
錯誤跟正確本來就是一對雙胞胎,而雙胞胎經常是同時出現在人們得視野裡面得,如果世界上沒有災難得話,媒體該用什麼來吸引人們得眼球呢????
其實,莫非定律很有道理。這個在事故致因方面很有說服力。 “災禍發生的概率雖然也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從最薄弱環節爆發。”很經典
過分樂觀和過分悲觀,都是不可取的,這個定律只說了一個方面而已。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事情的不利因素想的過多,考慮所有最壞的因素。
我這樣理解:當事情不好的結果不是0概率的時候,這個不好的結果在事情不斷重覆時,總會發生……
這個Murphy口袋裡有兩把鑰匙,分別是車鑰匙和房鑰匙,而他想取車鑰匙,但總是取出房鑰匙,這是他的結論。 假設他把“取鑰匙”這個動作重覆10000次,如果能取房鑰匙達9000次,不,7000次也行,偶就覺得這個說法,還行…… (當然,他摸不出兩把鑰匙的差別……)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心裡預期來解釋呢,心裡期望值越高,從而發生超出平常的甚至過分緊張的行為行動,接下來的是便是事與願違。所以平常心還是很重要吧。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我這樣理解:當事情不好的結果不是0概率的時候,這個不好的結果在事情不斷重覆時,總會發生……
這個Murphy口袋裡有兩把鑰匙,分別是車鑰匙和房鑰匙,而他想取車鑰匙,但總是取出房鑰匙,這是他的結論。 假設他把“取鑰匙”這個動作重覆10000次,如果能取房鑰匙達9000次,不,7000次也行,偶就覺得這個說法,還行…… (當然,他摸不出兩把鑰匙的差別……)
10000次都摸不出差別,他也夠墨菲的。
當什麼都無所畏俱,莫非定律就消失了
這是典型唯心主義的看法,也是最危險的看法。無所畏懼的時候,墨菲定理不是不發生,而是你把它忽視了。“屋漏偏逢連夜雨 船遲又遇打頭風。”“夜路走多了終會遇到鬼”說的也跟墨菲定理一樣。
不是很科學,要是那個太空梭出事前有人把一隻螞蟻踩死了,會不會有人說踩死螞蟻了會導致了出事兒?而且可以舉出很多這樣的小事兒,譬如,這一點同時有數以十萬人次的踩死了螞蟻…… 心裡作用罷了,科學地對待概率,然後用最好的心態面對不幸,用最努力的心情對待奮鬥,這才是真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這麼理解麽
您看起來還沒有真正的理解“墨菲定律”啊,你說的是人主觀性的必然,而“墨菲定律”是讓你知道客觀性的必然。
觀點一致。墨菲定理是表明它一定存在,並會發生。你能夠做的就主觀能動性的把事情毀壞程度降到最低。
我覺得墨菲定律很搞笑呀,但也是蠻有道理的。
當然啦,,,因為這句話本來就是在搞笑的狀態下產生的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 感覺作者的最後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這才是“墨菲定律”對我們的用處
你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水滿自溢
我們在事前應該是儘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人類的恐懼、悲觀和推卸責任才是墨菲定律的根基。
你這樣講才是推卸責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這麼理解麽
朋友 你說的實在是太到位了 莫非定律讓人能像動物一般時刻警覺周圍一切的事物 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卻成為至理名言 有時候真覺得人無所不能啊 遐想中( ~o ~ )啊!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經典,有理.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說的好 我頂
就如環保課題一樣。當所有的產品愈來愈工業化,迅速化地被製造出來以應付更多的需求量,方便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達到了,但卻隱藏著迎接而來的種種危機,包括了水,空氣與土地的污染,人民與自然界生物更是受到了災害的威脅。而且,當文化與科技繼續被提升,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就會越明顯。
不要用什麼數學統計原理來反駁墨菲定律,那是數學理論。而不是生活的。我覺得墨菲定律恰恰是生活的反映,,生活就是一切皆有可能,越是糟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10000次都摸不出差別,他也夠墨菲的。
假設真的這樣摸10000次,不到100次,斷然那把房匙早已發燙,還分不出來,該是智商定律了,,,
墨菲定律只是人們的一種心理感受。其實好事、壞事發生的概率有其自身的規律,但有些人總覺得壞事老是發生在自己頭上,他心理上總是關註著壞事,而好事發生時卻視而不見。於是,產生幻覺,覺得壞事發生的概率似乎變高了,這就是墨菲定律的實質。
個人理解墨菲定律就是:簡單的講,人們只是過分註意“不好的事”而常常忽略“好的事”。就上面墨菲定律里的例子來說,當你掏出正確的鑰匙時,你經常就直接推門進屋了,對開門的過程沒有留下記憶;而當你掏出錯誤的鑰匙時,由於門鎖沒能夠打開,使你註意到這一錯誤,而在腦海裡留下了一定印象。於是在很多次開門之後,你的“正確的記憶”會遠遠少於“錯誤的記憶”,於是就會覺得自己經常掏錯鑰匙,而很少掏對。
能力與目標不相匹配,肯定要出事。
不知道與墨菲有沒有關係,不過這句話我頂!
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錯了排。 比較形象! 還是要做好規劃,一切按規划進行就會減少意外的發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這麼理解麽
對對對對對
魔鬼總是伴隨我們左右,總想讓你不舒服。但是魔鬼卻不知道怎麼讓你不舒服!只有當你擔心的時候魔鬼馬上就知道它該去做什麼了? 人千萬不要妄自最大,這個世界/宇宙有太多我們不知道也探測不到了空間及物質,墨菲定律是個經驗科學,這個科學是個沒有常數的科學,是隨時變動的,是測不准的,但是確實存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世界很複雜,上帝或者神/或者是佛/真主是存在的,否則是誰創造的宇宙呢???
"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天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我很認同這句話,亡羊補牢, 未為晚矣。
耐人尋味,理解其意主要依據個人的想法,你若覺得對就去相信,一定有用;你若覺得不對就不要去信,同樣有用;世間之事,沒有誰可面面俱到。個人而言,有用。一個觀點,不是說怕遭疑惑而不提,怕的就是沒人質疑,那就沒有想法了。要對一個觀點反駁,總有人能找出疑惑點。但是,要提出一個這樣一個能被大多數人都所接受的觀點就實屬不易。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頂!!!
上帝總是保護小心謹慎的人.總和嚴密和周詳做朋友.妄自尊大和僥幸是魔鬼的密友,當你盲目和妄自尊大時魔鬼就睜開了它可怕的雙眼,,頂上了你,為它打開了一條通道.我們中國也這樣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小心行得萬年船等許多
墨非定律,我想不是在事後去彌補,亡羊補牢,更重要的是事前根除將來事情發生不幸或變糟的因素,如果沒辦法根除它就把影響事情變壞或變糟的因素概率降到最低.比如說上面那個口袋裡放房子和汽車鑰匙的故事,假如想要拿的是房子鑰匙,我們就把兩把鑰匙分開放.或放在左右口袋裡,或上下口袋裡.拿房子鑰匙時就去上衣口袋或左邊,拿汽車鑰匙是就去下麵或右邊,這樣拿錯鑰匙的概率就會降低許多,如果我們想拿房子鑰匙一不小心還會拿錯的話.我們所有的口袋都裝上房子鑰匙身上就裝一把房子鑰匙,汽車鑰匙放到包里或另一人身上等等許多方法.這樣拿錯鑰匙的機會徹底的沒了.當我們想去口袋裡拿房子鑰匙時只會拿到房子鑰匙,再也不會拿出汽車鑰匙了.所以不想在口袋裡拿錯鑰匙就不要在裡面放兩把鑰匙. 有一個木匠,一生用木頭蓋了許多房子,每次蓋的房子都盡善盡美牢固而結實,這為他在當地方圓百裡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但是在他晚年還是發生了一件事讓他懊悔不已.愧疚終生.總此再也不去碰木頭了 那是有一家人剛蓋不久的房子忽然倒塌.全家六口人都在房裡.老的老,小的小,少的少全部喪生無一生還全部慘死在這場血淋淋的事故中,這件事震驚了當地人們紛查找事故發生的原因最後發現是房屋中間一根主梁忽然折斷導致房屋倒塌才發生了這場悲劇,那位技藝精湛的老木匠回想起當時蓋房的情景,那根木頭 粗看起來粗壯而結實但細心的老木匠還是發現這根木頭的邊落角里有一個比針眼還小的一個小孔經驗豐富的老木匠知道那是一個比螞蟻還小的一個小蟲子的傑作,當時他也在猶豫要不要換掉這根木頭.因為本這根木頭很關鍵要作主梁支撐整個房子,不能有任何閃失,但在要重新再去找一根做主梁的合適木頭一來又要花大筆錢而來還得有充裕的時間,考慮到主人經濟不寬裕為蓋房已負債纍纍,另外趕工期主人催得緊 他也就沒在堅持懷著僥幸的心理用了這根木頭想著在那個邊角落的比針眼還細小的一個小孔怎麼也不會 對一整幢房子夠成什麼威脅.但怕什麼來什麼就是那個小蟲子在裡面安了家沒幾年就掏空了一截木頭,就是那個不起眼的小孔奪走了六條活生生的性命.有時忽視細微處懷著僥幸造成的後果是可怕的,不可輓回的.我們中國早有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許多許多這樣的教訓.這是用多少次慘敗,多少個血淋淋的生命換來的真理墨非定律!我們一定要珍視他,好好的研究重視她!
莫非定律:相當於有分支的樹結構,每個分支都是客觀存在的,至於哪條分支被選擇,一切皆有可能。不是說你選不到正確的,而是說它強調了錯誤的可能性。以上無論哪個例子,都含有正確的做法,只是特別於錯誤而以。
墨菲定律就是墨菲定律,是人類從這個世界上總結出來的。每一件事物存在這個世上,不管它是對失措,他都是合理的,因為世上本無對錯,只是因為判斷的標準不一樣罷了,該出錯的事情還是會出錯,並且會在最糟糕的時候。
雖然對於我來說MBA很多東西很深奧,但是我很喜歡這個網站,能學習的東西很多,比那些只有外殼沒內在的網站好了不知道及倍,陪伴你們,支持你們!
剛在微薄上看了北京天文館長朱老師的關於莫非定律的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按事情最有可能發生的可能性去做,對於自己不能掌控的事任其自然。
“河裡淹死的大都是會游泳的!”呵呵呵。墨菲定律只是教給我們一種態度:對待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都要認真細緻!謝謝啦!我真是受益匪淺!
墨菲定律,也只是個定律,不是定理,它也只能把一部分已存在的事實作為它的成立依據,其實這樣的定律很多,很多人都明白這樣那樣的定律並遵循著,但這些定律卻是他們自己本身的一部分,是生活賦予給他們的,並不是靠別人總結出來的,當然總結出來更有利於它的傳播
確實如此,一般都是只要有可能發生,就一定可能發生,就像有時候,我們最害怕碰見某個人,其結果往往是肯定碰見某個人,經常帶電話都沒事,一時不帶電話,未接電話就一堆,往往還是重要的電話
It deserves praise! But sometimes, it is too conservertive.
統計學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可以被忽略的,而墨菲定律則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亦不應該被忽略。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件將發生的事情時,應該儘可能考慮會發生的問題並解決之,然後儘可能考慮一個或數個對策,去應對出現問題後的局面。任何事情如果需要作出一種選擇時,任何可能的選擇都會被選中,包括導向完美和災難的選擇,這才是墨菲定律真正揭示的道理,而不是強調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擇。這會導致悲觀的出現。“既然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中,那為何一開始還要作選擇呢,不選擇才是正確的。”這明顯有違常理吧?
一口氣看完文章和所有評論,真的是有點暈頭暈向了!有人罵有人頂,有人開心有人鬱悶,有人計較有人無算謂!其實這就是墨菲定律的體現,同樣的一編文章,你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就會不一樣的結果!在適當時間你剛好看到這編文章,結果你看了以後本來心情很好因此而變壞!也可能你心情不好但看到這編文章結果心情變好了!這不是你能不能選擇的問題,而是一開始你就是習慣性的這樣做了,任何事都在事後去看都是可以改變的!
當什麼都無所畏俱,莫非定律就消失了
這個 很有道理
這個 很有道理
是的,都是心魔在作怪,小概率事件對人的心理造成了大的影響,導致人們就對小概率事件產生了心理障礙。原本自然的事件,就讓人感覺有破不了的魔咒了。
墨菲只是現象,不是定律。 錯誤已經存在,只是被忽略了,那麼結果就必然發生,這不是概率問題。 各位對照一下墨菲事件的因果,有哪個因被人們主觀上發現並改正了?人們要麼只著重於結果,那麼什麼結果當然與你的願望無關,相背就是常事了。要麼主觀上在查因上努力了,但還是把關鍵項給疏忽了。當然這個“關鍵項”也只能是事後才被髮現是關鍵,不然也就不存在疏忽問題了。 也就是說,大家要學諸葛亮,事無巨細,雖也不能盡善,但總儘力了。
墨菲定律雖然是現代西方管理文化的代表之一,但這種理論實際上具有宿命論的因素,“命中註定該是你的自然而然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也掙不來”,因此對此觀點要正確理解,要積極應對,避免消極懈怠!
我覺得墨菲定律非常有道理,警示的作用演變道管理上是非常細緻的處理每一個環節。 積極的應對所有問題,周全安排下一分鐘將要發生或可能發生的
中文意思:怕啥來啥。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舉個例子:設計電路時,如果為了趕市場或者趕MPW,而不仔細測試驗證。等流片或者賣出去以後,總會擔心會不會出問題啊?我某個地方好像沒驗證到啊。結果真的出問題(同事的原話是:如果我們覺得有問題,就肯定有問題)。如果我們事先做驗證測試工作非常仔細,面面俱到,還會有此擔心嗎?我想不會的。這要求我們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
莫非真有莫非定律?我一向認為自己很幸運 但是後來一段時間就進了莫非定律的怪圈。有兩扇門 兩把鑰匙 有百分之八十可能會在開外面的門拿出裡面門的鑰匙 然後進裡面的門鑰匙也有反正之分(但沒標識) 但是每次都要插兩次才開門 後來我外面的門掛鑰匙扣 裡面門的鑰匙正方向貼個標就沒再犯過這個毛病了 莫非定律應該是有的但是還是很偶然的多 而且可以自己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去擺脫 ,都是心理在作怪。
其實墨非定律本質就是簡單的概慮問題,我覺得它適用平時生活的點滴!當你小瞧它時,你會知道它的歷害。
人類的恐懼、悲觀和推卸責任才是墨菲定律的根基。
我很贊同這位網友說的,再加個,依賴性....
任何事情都有出錯的概率,只是概率有高有低,不能因為怕出錯就不去實施。根據這個定律,儀錶裝反的概率是永遠不會等於0的,那麼也就是說它一定會出現,且一定會造成最大的破壞,那是不是就說我們不應該繼續試驗了呢?感覺這個定律沒什麼實際使用價值。
我個人認為此定律只是在強調讓大家重視那種錯誤的存在,可能那種可能性很小。 感覺好多兄弟都是抱著一種抬杠的心態來看問題的。。。
不理解
風險社會不是告訴我們有時候錯誤的判斷或者是在資訊不夠清楚完整的狀況下,人人往往容易犯了大錯,甚至是要大部分的人來承擔這個錯誤的決定。 農業土地政策如果想的不夠深,只是短視近利,往往間接導致了生態浩劫。我想任何執行政策的人都知道農業土地政策的風險為何,只是常忽略了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有什麼方法才能人文與自然和諧共存呢?這是個大哉問!
風險社會不是告訴我們有時候錯誤的判斷或者是在資訊不夠清楚完整的狀況下,人人往往容易犯了大錯,甚至是要大部分的人來承擔這個錯誤的決定。 農業土地政策如果想的不夠深,只是短視近利,往往間接導致了生態浩劫。我想任何執行政策的人都知道農業土地政策的風險為何,只是常忽略了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有什麼方法才能人文與自然和諧共存呢?這是個大哉問!
從團體來看是政策,從個人來看是整個生涯規劃。如果人下錯了判斷或走入歧途,往往卻不自知,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自恃甚高,往往所做的事情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墨菲定律如一記醒鐘,不能不警惕在心。
墨菲定律應不僅是一個概率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工作態度問題,目的在於要提醒大家謹慎細心,從樂觀主義角度是說一切都有可能。從悲觀主義來看也是一切都有可能。這個告訴我,做人既不能太悲觀,也不能太樂觀。大喜時要思憂,大憂時要思樂!
我覺得這就是個意識,例如穿襪子,一般來說穿正和穿反概率相等,但是我們總覺得老是穿反,因為穿正的時候沒有意識,而穿反了就意識到了,所以總以為穿反了。考試的時候,做對的要比做錯的多多了,可還是覺得錯了好多題。墨菲定律其實是悲觀的,只關註了錯誤一面,放棄了正確的一面。
“河裡淹死的大都是會游泳的!”呵呵呵。墨菲定律只是教給我們一種態度:對待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都要認真細緻!謝謝啦!我真是受益匪淺!
贊同!學習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即使這件事很平常。這可能是墨菲定律最重要的價值吧。
人不是神,怎麼可能每時每刻都做出正確的判斷呢(即使是集滿精英的團體)。個人覺得,墨菲定律應該是教給我們一種正視“可能”的態度,而不是讓我們誠惶誠恐地對待每一個“可能”的錯誤。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你說到了點子上。
引力法則,太關註壞的了,如果你把他們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其實好壞概率也許是一樣的,但你更關註壞的,所以壞的只有呈現一次,你就會進行累加,而好的出現,你卻不關註他
有一位母親,當發現當司機的兒子出了一次事故後,就無論如何再也不讓兒子開車了,認為開車必然會有生命危險。
因噎廢食,這也是消極的應對方法。
有一位母親,當發現當司機的兒子出了一次事故後,就無論如何再也不讓兒子開車了,認為開車必然會有生命危險。
我也認為開車很危險,因為覺得遲早會出事。看來我潛意識也很贊同墨菲定律
研究Murphy's Law 與研究 1+1=2 一樣無聊及愚笨
總有人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
墨菲定律就是提醒我們,無時不刻的都要把事情想的全面,儘可能的將錯誤或失敗降到最低。
不錯,我認為這正是墨菲定律的核心
莫非要出事,真的出事了,就叫莫非定律!
兄弟你很搞嘛,哈哈
兄弟,你沒理解這定律的精髓,你說這是悲觀的,那難道是說贊成凡事抱有僥幸心理,只想好的一面,而忽略可能發生的錯誤嗎?如果是這樣,你的人生一定是悲劇。所以,墨菲定律其實積極無比。
任何事情都有出錯的概率,只是概率有高有低,不能因為怕出錯就不去實施。根據這個定律,儀錶裝反的概率是永遠不會等於0的,那麼也就是說它一定會出現,且一定會造成最大的破壞,那是不是就說我們不應該繼續試驗了呢?感覺這個定律沒什麼實際使用價值。
你閱讀理解總結中心思想的題一定常常是0分吧?
不是說數學中的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嗎?還是說墨菲定律中的事件不是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我數學全還給老師了也不會這麼認為,只要概率不是0就一定有機會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
統計學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可以被忽略的,而墨菲定律則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亦不應該被忽略。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件將發生的事情時,應該儘可能考慮會發生的問題並解決之,然後儘可能考慮一個或數個對策,去應對出現問題後的局面。任何事情如果需要作出一種選擇時,任何可能的選擇都會被選中,包括導向完美和災難的選擇,這才是墨菲定律真正揭示的道理,而不是強調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擇。這會導致悲觀的出現。“既然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中,那為何一開始還要作選擇呢,不選擇才是正確的。”這明顯有違常理吧?
雙手贊成
說得好
你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不是吧 還是需要控制 否則談什麼管理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一條新定律產生了
個人理解墨菲定律就是:簡單的講,人們只是過分註意“不好的事”而常常忽略“好的事”。就上面墨菲定律里的例子來說,當你掏出正確的鑰匙時,你經常就直接推門進屋了,對開門的過程沒有留下記憶;而當你掏出錯誤的鑰匙時,由於門鎖沒能夠打開,使你註意到這一錯誤,而在腦海裡留下了一定印象。於是在很多次開門之後,你的“正確的記憶”會遠遠少於“錯誤的記憶”,於是就會覺得自己經常掏錯鑰匙,而很少掏對。
贊同你的說法,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有一定的概率的,當樣本足夠大的時候,無論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有多麼的小,他都會產生,只是人們對壞事的發生印象非常深刻而已!!
首先這個定理是唯物主義論,就是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其次,這個定理包含一些心理暗示,對失敗的恐懼會讓人緊張,從而對結果產生影響
如同等公交車,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情況:你等哪路車的時候,這路車偏偏不來,當你不等哪路車的時候,它卻一輛又一輛的來。
這是經常發生的事,趕時間時,就是截不到計程車,好不容易截到了,路上又塞車。
很好的理論,再小的小概率事件,它都有它發生的那個概率.所以永遠不能大意. 聯想起每每的車禍,我總在想,那些出車禍的人如果在出門前知道他那天要發生車禍的時候,他一定會加倍的小心,那樣的話災難一定是可以避免的.但不幸的是,活了幾十年,每次都平安無事,不幸的事情那樣小概率的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呢?抱著這樣的心理,抱著不留意的心態,事情發生了--- 小概率的事件,不是一定會發生,而是隨時有可能發生!
可不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來想,如果老想著成功就往往會成功!
對了,這邊是積極地一面,所謂的“吸引力定律”,可是人們闡述“吸引力定律”時候,卻嚴重提醒後人註意不要往壞的方面想象,可這卻恰恰是肯定了“墨菲定律”真諦的存在
任何話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就看我們從一個什麼角度去審視,怎麼去面對!所以,人不要想太多,只要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個意願別違背倫理即可!對自己的幸福未來有利那就更好啦!勇敢的做自己!!!!
你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你所說的,我覺得有點阿Q,順其自然就是不擔心嗎,不擔心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嗎?費解
對了,這邊是積極地一面,所謂的“吸引力定律”,可是人們闡述“吸引力定律”時候,卻嚴重提醒後人註意不要往壞的方面想象,可這卻恰恰是肯定了“墨菲定律”真諦的存在
很贊成!
贊成!客觀很是重要。
只是巧合的積累罷了
不能否認,確實存在在生活中,儘管是巧合
呵呵…… 我記得 在家我媽總說小心點!不要摔倒了!結果我就摔倒了!~~~~~~~~~~~~~~~~~ 她說了小心什麼事情,什麼事情就會發生 …… 心理作用。
這是一個心態問題,是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其實對任何事淡然一點,想得開一點,不要過分計較得失,這個定律就會走開。這個定律其實就是中國人的“疑心生暗鬼”在作祟。
有點像我看過的一部電影所講的東西!你希望什麼它就來什麼!@
居安思危。就如人類現在大力發展的核能原,就要充分考慮好各種可能性。心可能的做到安全防範措施。還有我們中國的各類大型項建設,質量方面一定要抓好。
存在的概率小,發生的概率大。
不錯! 所以不要以為概率小就不做安全防備了,還是要做的,哪怕不發生也是要做的,不要怕麻煩。 因為不好的事情往往就在你沒做安全防備就來臨了。 簡而言之,有備無患。
墨菲定理的意思是如果有兩個選擇,必定其中一個必將導致災難。我想他給我的啟示是巨大的 在機械製造方面應該制定流程工序,一切按流程走,在反腐是也是巨大的,應該分流領導的權利,不給他選擇的餘地,也就搗毀了腐敗的溫床
拿放大鏡看直方圖
當事故發生時,你就馬上想到墨菲定律。若事情進展順利,得意忘形的你早就忘了什麼定律了 。那這個神奇的定律到底是真實的存在還是發生不幸時人們的安慰劑?或許是幻覺罷了........ 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絕無挑釁或冒犯之意,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這就好比怕什麼來什麼,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大,但是現實是發生的概率要遠遠小於理論概率,一個小概率事件現實發生的概率要遠大於理論概率!
“莫非定律”還隱含著另一個現象:人的期望與現實的距離。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事情的發展是按照人的主觀意志演進的?如果“明天會更好”成為生活信條那事情可能會更糟。防範於未然或許你的期望與現實的距離會縮短。
簡直就是放屁 垃圾定律
還是要有點基本悟性才會從中受益的
我覺得 :只是人們對不好的事印象深而特別註意,一直念念不忘 , 而對好的事覺得理所當然而很平常的心處之。最終在腦海裡才會形成這種現象--壞事總是發生在不該發生的時間和人。凡事平常心對待
墨菲定律不過是相對於幸福,人對於痛苦記憶更加深刻的一種表現罷了。
恩,很有見解!
魔獸世界我帶25人團隊。。。 詳細講了這個BOSS的所有犯錯點。。。 很多人都會打。。。 結果 所有錯誤都犯了。。。。。。。 墨菲定理 呵呵 挺準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這麼理解麽
不可以,笨蛋
天天買彩票,遲早會中的。定律!!!!!!!!!!!!
好的不靈,壞的靈,墨菲定律
其實是沒思考一下所有小概率的錯誤都不出現的幾率有多大而已
呵呵…… 我記得 在家我媽總說小心點!不要摔倒了!結果我就摔倒了!~~~~~~~~~~~~~~~~~ 她說了小心什麼事情,什麼事情就會發生 …… 心理作用。
這是負面暗示的作用吧
小概率事件往往必定發生是因為我們在預估風險的時候預定其是小概率事件,但實際上,我們預估的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概率和我們認為正常事件發生的概率是一樣的,或至少是對半的。
當什麼都無所畏俱,莫非定律就消失了
無欲無求。。無知無畏。。
其實就像這個結論一樣,要麼被人認為有道理,要麼沒有道理。往往有時候人們可能會歸結為RP問題。
2012就是墨菲定律的一個很好展現。科技越發達,造成的後果越嚴重,人類越發展,把自己推向毀滅的幾率就越大。
我並不同意你的看法 並沒有你說的那麼恐怖的 但是 人類還是應該好好的反思下自己的行為了
STAY FOOLISH! ALL WILL BE RIGHT.
經典~~~~
這是人的心理作用!而且我認為這個定理更適合愛情!
我同意,當你越愛這個女人,越在乎,捨不得這個女人,那麼她終究會走
為什麼不能同事摸出兩把鑰匙,然後選擇呢?
最終,你會選擇那個錯誤的鑰匙。
天天買彩票,遲早會中的。定律!!!!!!!!!!!!
公平,公正得時候你這個定律會成立
會有這種定律的出現,是因為我們害怕出錯,過於執著成功!從而影響大腦做出正確的抉擇。(或者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腦更多想得是整麽避免出錯,而非整麽去做!)
不幸不是必然發生的,只要按照科學認真的流程做,小概率事件就會大大減少。墨菲定律的提出背景是60年前,那時我們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
我認為啊,在事情的開端要思考出現特發事故時候的處理 在中端要perfect事情的處理方式 在末端要熟練並且完全只思考正確的做法 所謂的失誤,是因為我們猶豫了!
只要有可能,就會發生。如果還沒有發生,有人就說是有可能,如果發生了,有人就會說是必然。
(這正是中國人消極心態的一種表現——對一件不合其心意或有損其暗中私欲的事時則有這種表現
總會說﹕看嘛!我早就提醒過哈或我當時不好開腔怕你誤解之類的馬後屁。中國人總是因噎廢食,這也是中國人消極的應對事物的通常方式。尤其在企業管理中調整或創新經營時。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以這麼理解麽
貌似你理解的完全是相反的
定律如果是針對少數人就不被稱為定律了
當他說想要取車鑰匙卻每次都取到房鑰匙時 相信大家都是想:「這怎麼可能?明明是五五機率阿!」 沒錯,的確是如此,機率上來說是五五。 那是科學根據的角度下做出的判斷。
然而真正的莫菲定律, 雖然稱為定律(Law) 卻不能全然用我們以往熟悉的科學價值觀判斷 更不能以全然理性的觀點作定論。
在闡述這項定律時, 除了理性、還有最重要的「人性」。 當莫菲定律提出「從口袋拿鑰匙」的故事做說明時, 不要你絞盡腦汁以科學基礎反駁「從口袋拿鑰匙」的例子是謬論, 而是要你基於理性、人性,發自內心地感同身受。 否則,若你真的要說是謬論,我看莫菲本人也無法反駁。 因為科學上,「老是從口袋拿錯鑰匙」、「果醬吐司掉地板」的確都是無法提出根據的謬論!
但,在感同身受的前提下 站在與定律提出者同一角度省思以後會發現, 其實莫菲定律當中,之所以會說「老是」拿到錯誤的鑰匙, 用的是一種激起你心中漣漪的文字技巧, 他想讓你心裡暗道:「對耶!好像每次都這樣!」
是的,單論次數來說, 從口袋拿出車鑰匙或房鑰匙的次數是接近於五五比的 但在人性上,「想要車鑰匙拿成房鑰匙」往往比「想要車鑰匙拿對車鑰匙」。 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也就是說,莫菲定律的理論是建立在「人們老是抱存樂觀心理」前提下的產物, 「拿到正確鑰匙是應該,拿錯就悔恨。」 「吐司那面著地是應該,果醬著地就惱怒。」
所以在這些前提下, 沒人會記得「拿對鑰匙時怎樣怎樣」, 只會記得「拿錯鑰匙的悔恨」, 如此一來, 『存在的』就只剩「拿錯鑰匙的悔恨」, 把它以理論方式發表就成了這副德性:『老是會拿錯鑰匙。』 其實哪是老是拿錯鑰匙,是他把拿對鑰匙的狀況都當作不存在〈或不引人留意)了呀! (汗…)。
不幸不是必然發生的,只要按照科學認真的流程做,小概率事件就會大大減少。墨菲定律的提出背景是60年前,那時我們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
依你的意思是說當時科學不發達所以促進莫菲定律的產出?
墨菲定律對中國人的思維而言,它僅僅在提醒歷來重視而習慣與感性認知的中國人,事物的另一面是理性的,而理性認知的優點在於能夠將事物做細分和量化。這種理性的認知方式初看上去似乎會對事物的瞭解產生偏差誤斷,但請別忘了,飯是一口一口吃進肚裡的,不但吃得充足實在,並且對飯的品質和口感有了真切的觸覺體驗。這會給下一步對事物的理性認知帶來進歩和成長。如此,在一步更比一步高的極壘下,人類才會從野走入文明,從愚昩走向科學。請問,雖有四千年的高齡,但卻沒習慣積存總結,權謀機巧只能靠意會心悟,而各自意會心悟的必然結果就是﹕反應在知識群體中時則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無法溝通,反應在文盲群體中時則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各說不一。而社會是離不開權威的,在更高層面上有天理這個至高權威罩著,統治者唯一頭疼的僅是世俗準則如何標定的問題,除去佛教的歸佛教,道教的歸道教,儒教這一伙既然貪戀“進士及第”的實惠,那麼就不管仁者還是智者,也不不管是公還是婆,通通閉嘴啞口。一切皆由我說了算!如果我有錯,只歸上級領導管。凡上級領導的意思皆由我傳話代言——這兒後來叫中國,而感性認知從習慣已進化成了遺傳的基因的人叫中國人。(千萬別扯邏輯哈)
個人認為,墨菲定律只因為準確,是由於我們總是按照概率的思想考慮問題,殊不知我們認為是小概率的事情,真實的概率一定小,世界太複雜,宇宙太複雜,我們只能是在我們有限範圍內討論概率的大小。因此,影響事情發生的條件我們不可能完全的想到,所以所謂的概率問題也就有一定的誤導性。
其實我覺得跟“視網膜效應”一樣,當你盯住一件事情不放時,你就會發現他出現的非常頻繁,其實他出現個頻率還是在正常的概率內的,並沒有增加多少。
不是註意 是用行動來防範
首先,謝謝各位編輯的辛苦和努力,也謝謝網友的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墨菲定律上看,一切還得從長計議,切不可麻痹大意,為了不僅是自己,也是整個團隊。
墨菲定律的內容並不複雜,道理也不深奧,關鍵在於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們為什麼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鬚髮揮警示職能,堅持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對於人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唉……我每天都驗證了墨菲定律的正確性……
啊啊.....同道中人
假設真的這樣摸10000次,不到100次,斷然那把房匙早已發燙,還分不出來,該是智商定律了,,,
作者說的小概率事件不易發生,或者說50%的機會,但是也發生了
很多時候,一個錯誤的結果帶來的影響要遠大於一個正確的結果。 比如說坐飛機,如果飛機的功能沒有發生錯誤,那你也只不過是順利地抵達了目的地。 但如果發生了錯誤,你失去的就是生命。
墨菲定律不如理解為對風險測量的定律,一旦一個事情有可能向糟糕的方向發展,我們必須要提前考慮到最壞的結果,評估風險。
單純地從概率角度理解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拿錯一次鑰匙和飛機出故障,付出的代價根本就不一樣。
墨菲定律的別樣經典理解:1:每個人都不是你看起來那麼簡單,也沒有你羡慕的那麼厲害。2:沒有人是傻瓜,大家都很聰明。3: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不好意思,看成費墨了。。。
什麼 眼神 這麼重要的時間
好壞在自己“心”中,好的事總認為理所當然,記不得了,一有問題總放在心裡,總認為不是理所當然的,記在心裡,我不這麼認為,只是好壞一樣多,好的你沒記住,壞事總放不下。
對樓上的說法贊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一定要避免事故的發生。雖然是紙上談兵,人如果要經歷了一些事故,就不會這麼去看問題。有過事故經歷的和沒有事故經歷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你用什麼心態去看問題。墨菲定律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壞。
水滿自溢
不對的,順其自然是什麼都不做,而我們根據墨菲定律要做的是防止錯誤發生或者減少錯誤幾率。 比如插頭插反了,那我們就做一個不能插反的插頭(像現在的優盤,滑鼠的插頭)不給人犯錯誤的機會。因為只要有機會就會犯錯。
墨菲定律不過是相對於幸福,人對於痛苦記憶更加深刻的一種表現罷了。
同意這個
其實很簡單,如果事情按照我們想法發展的話,我們往往會把它忽略掉,而只關註不屬於自己期望的事情。像摸鑰匙,如果你摸對鑰匙後自然會很自然的把門打開,不會特地想你今天摸對了一次。而當你摸錯了的時候,你腦海會記著你摸錯了一次。久而久之,你會認為你摸錯的機會大很多!
墨菲定律,旨在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即便你在謹慎,也有發生失敗的幾率,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在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儘量將正負兩方面都想周全,即便結果和我們預期的相反,我們在心裡也會更容易的接受。同時,好的心理狀態是應對一切災難的法寶,珍惜這個法寶,讓它時刻在你的生活中發揮效應。
墨菲定律更有一種心理的暗示,當你不希望的事情發生了過後,你往往更加印象深刻,比如N次麵包掉地上的情形,你往往記住的是塗果醬的哪一邊著地的情形,因為你不希望他發生,所以印象更深刻。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別忘記出現巧合的概率可不是簡單的50%啊
墨非定律,我想不是在事後去彌補,亡羊補牢,更重要的是事前根除將來事情發生不幸或變糟的因素,如果沒辦法根除它就把影響事情變壞或變糟的因素概率降到最低.比如說上面那個口袋裡放房子和汽車鑰匙的故事,假如想要拿的是房子鑰匙,我們就把兩把鑰匙分開放.或放在左右口袋裡,或上下口袋裡.拿房子鑰匙時就去上衣口袋或左邊,拿汽車鑰匙是就去下麵或右邊,這樣拿錯鑰匙的概率就會降低許多,如果我們想拿房子鑰匙一不小心還會拿錯的話.我們所有的口袋都裝上房子鑰匙身上就裝一把房子鑰匙,汽車鑰匙放到包里或另一人身上等等許多方法.這樣拿錯鑰匙的機會徹底的沒了.當我們想去口袋裡拿房子鑰匙時只會拿到房子鑰匙,再也不會拿出汽車鑰匙了.所以不想在口袋裡拿錯鑰匙就不要在裡面放兩把鑰匙. 有一個木匠,一生用木頭蓋了許多房子,每次蓋的房子都盡善盡美牢固而結實,這為他在當地方圓百裡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但是在他晚年還是發生了一件事讓他懊悔不已.愧疚終生.總此再也不去碰木頭了 那是有一家人剛蓋不久的房子忽然倒塌.全家六口人都在房裡.老的老,小的小,少的少全部喪生無一生還全部慘死在這場血淋淋的事故中,這件事震驚了當地人們紛查找事故發生的原因最後發現是房屋中間一根主梁忽然折斷導致房屋倒塌才發生了這場悲劇,那位技藝精湛的老木匠回想起當時蓋房的情景,那根木頭 粗看起來粗壯而結實但細心的老木匠還是發現這根木頭的邊落角里有一個比針眼還小的一個小孔經驗豐富的老木匠知道那是一個比螞蟻還小的一個小蟲子的傑作,當時他也在猶豫要不要換掉這根木頭.因為本這根木頭很關鍵要作主梁支撐整個房子,不能有任何閃失,但在要重新再去找一根做主梁的合適木頭一來又要花大筆錢而來還得有充裕的時間,考慮到主人經濟不寬裕為蓋房已負債纍纍,另外趕工期主人催得緊 他也就沒在堅持懷著僥幸的心理用了這根木頭想著在那個邊角落的比針眼還細小的一個小孔怎麼也不會 對一整幢房子夠成什麼威脅.但怕什麼來什麼就是那個小蟲子在裡面安了家沒幾年就掏空了一截木頭,就是那個不起眼的小孔奪走了六條活生生的性命.有時忽視細微處懷著僥幸造成的後果是可怕的,不可輓回的.我們中國早有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許多許多這樣的教訓.這是用多少次慘敗,多少個血淋淋的生命換來的真理墨非定律!我們一定要珍視他,好好的研究重視她!
小概率錯誤->找到解決方法->不再犯 小細節(可能造成重大後果)->怕麻煩,僥幸心理->重大後果 【墨菲定律】 這樣理解了,謝謝!
統計學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可以被忽略的,而墨菲定律則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亦不應該被忽略。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件將發生的事情時,應該儘可能考慮會發生的問題並解決之,然後儘可能考慮一個或數個對策,去應對出現問題後的局面。任何事情如果需要作出一種選擇時,任何可能的選擇都會被選中,包括導向完美和災難的選擇,這才是墨菲定律真正揭示的道理,而不是強調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擇。這會導致悲觀的出現。“既然導向災難的選擇一定會被選中,那為何一開始還要作選擇呢,不選擇才是正確的。”這明顯有違常理吧?
Great!
我 搞不定關螞蟻什麼事 你說 那螞蟻死在飛機的緊密儀器裡面 還 有可能影響到 人奮鬥也是為了提高成功的幾率,有些事件幾率能提高到100% 但是有些事情 不管你怎麼奮鬥也不能提高100% 只是他們的回報率不同 你可以選擇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地方,墨菲定律的意思是 只要事情有幾率出現不好結果 而且這事情不停的發生總會於是不好的結果
別忘記出現巧合的概率可不是簡單的50%啊
但是 有一點他說對了 不好的事情比較容易記得
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也許可以在物理學中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釋: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會重一點,由於重力的作用,所以一般情況下這一面掉在地上了。所以嚴格來說,這並不是小概率現象。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心裡預期來解釋呢,心裡期望值越高,從而發生超出平常的甚至過分緊張的行為行動,接下來的是便是事與願違。所以平常心還是很重要吧。
good
“概率小事件必然發生”!警鐘長鳴!積極預防!切莫沾沾自喜! 沒有預案一切都是必然:有了預案只是將突發事件縮小範圍!沒有預案一切都是突發事件!
10000次都摸不出差別,他也夠墨菲的。
心裡越著急,摸錯的概率就會越高。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我覺得這句話對我們非常有用,這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得到了驗證,工作和生活中提示我們不想發生的不好事情,卻一定會發生,預防為主,可以減少發生的機會。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有同感。其實這就是簡單概率問題,對於理想的結果,誰也不會去慶幸做對了;而對於非理想結果,人們便會後悔、反思、總結經驗。最終人們只是記得錯誤過,而不記得正確過罷了。
個人認為,墨菲定律只因為準確,是由於我們總是按照概率的思想考慮問題,殊不知我們認為是小概率的事情,真實的概率一定小,世界太複雜,宇宙太複雜,我們只能是在我們有限範圍內討論概率的大小。因此,影響事情發生的條件我們不可能完全的想到,所以所謂的概率問題也就有一定的誤導性。
腦殘不解釋,不懂就別再這裝什麼高深莫測了。
人們在刻意避免一些事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另一些事,而這些事人們往往使人們的不重視而向不好的結果發展,這可能是對其他的事的重視造成其發生的概率增大。如果在各方面達到一個均衡的話,事情就完美了,重要的是人們不能達到完美的均衡。如何達到最大的均衡?不是科技能夠完成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概率。
墨菲定理,使小概率事件在安全管理上的警示作用得到充分的解釋。但如果個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有小概率事件的想法,恐怕啥事也做不成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統計的問題吧,或者可以看做是總體下的正態分佈。只要樣本足夠大的話,所有結果都有可能發生,只是頻率高低的問題。anyway,警惕作用還是不錯的。
就當你認為這個理論是對的時候,你已經被洗腦了,什麼是真理,只是因為你覺得他對你有用,換句話來說 樓上說無所畏懼對於他也是正確的,關鍵時看你自己怎麼看待,凡事都有他正確的一面和錯誤的一面,對於我來說,墨菲定律是無效的,因為有逆向效應,呵呵 這也是很少人所知道的。
看起來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了人的心理作用,一般人在看到或聽到某個事件時往往在記憶中找尋與其相似的事件,而不是與其相反的事件,所以是讓你在忽略該事件在身上發生的概率後來贊同墨菲定律
我也認同二位的言論發表!
墨菲定理就是凡事情都會出現不好的一面,即使它發生的可能性很少,一旦發生了也就應了墨菲定理。墨菲定理告訴我們縱然某種事情出現消極一面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相反要更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這樣,發生不測時我們也能從容面對。我的理解正確嗎?
當一個人想到一件事情可能發生的時候,不管這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會從潛意識裡面產生心理期待,那麼這件事情一旦按照想到的結果發生了,那麼就會有murphy law的這種感覺。可是我認為,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能給出幾種可能,那麼這幾種可能本身就已經成為概率事件,會根據所處的環境概率有大有小而已。所以任何結果的產生都不足為奇。
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小概率災難或不期待事件的影響更惡劣,即其“權重”更大,所以一旦發生,造成的各方面影響更深遠,不得不提醒人們重視,所以,期待事件×低權重 和 不期待事件×高權重 往往相差不多
莫菲定律原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如果有幾種可選擇的方式,其中有一種是要釀成大禍的,所以人們會儘力避免選這種方式,選擇該方式的概率很小,但是,最終還是會有人選擇這種成大禍的。簡言之,當一個事件不能完全避免它發生時,即使概率再小,它最終也會發生。
這樣來看,莫菲的話等於廢話,就是最基本的概率論的知識。
莫菲想表達的應該是效用函數的概念,出錯的負效用其嚴重性遠遠大於正確的正效用。比如,掏車鑰匙的例子,假設正好拿到車鑰匙,當事人的滿意度(或效用)是10,錯拿成房鑰匙,當事人的滿意度是-100,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當事人認為拿到車鑰匙是應該的,而拿到房鑰匙是不應該的。但我們知道,其實拿到車或房鑰匙的概率都是50%。 可以計算其效用函數=拿到車鑰匙的概率50%*10+沒拿到車鑰匙的概率50%*(-100)=-45,其效用為負,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覺得當他需要打開車門的時候,掏出的總是房鑰匙的原因。
再說打車的例子,假如在某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打到車的概率是10%。當你需要打車的時候,打到車的效用為10,打不到車的負效用為-100,計算其效用函數=10%*10+90%*(-100)=-89 而當你不需要打車時,打不打到車對當事人來說無所謂,打到車的效用為0,打不到車的負效用也大大降低到0,重新計算其效用函數=0*10%+0*90%=0,要遠遠大於-89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覺得需要打車時打不到,不需要時,卻感覺空車特別多的原因。
莫菲定律原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如果有幾種可選擇的方式,其中有一種是要釀成大禍的,所以人們會儘力避免選這種方式,選擇該方式的概率很小,但是,最終還是會有人選擇這種成大禍的。簡言之,當一個事件不能完全避免它發生時,即使概率再小,它最終也會發生。
這樣來看,莫菲的話等於廢話,就是最基本的概率論的知識。
莫菲想表達的應該是效用函數的概念,出錯的負效用其嚴重性遠遠大於正確的正效用。比如,掏車鑰匙的例子,假設正好拿到車鑰匙,當事人的滿意度(或效用)是10,錯拿成房鑰匙,當事人的滿意度是-100,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當事人認為拿到車鑰匙是應該的,而拿到房鑰匙是不應該的。但我們知道,其實拿到車或房鑰匙的概率都是50%。 可以計算其效用函數=拿到車鑰匙的概率50%*10+沒拿到車鑰匙的概率50%*(-100)=-45,其效用為負,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覺得當他需要打開車門的時候,掏出的總是房鑰匙的原因。
再說打車的例子,假如在某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打到車的概率是10%。當你需要打車的時候,打到車的效用為10,打不到車的負效用為-100,計算其效用函數=10%*10+90%*(-100)=-89 而當你不需要打車時,打不打到車對當事人來說無所謂,打到車的效用為0,打不到車的負效用也大大降低到0,重新計算其效用函數=0*10%+0*90%=0,要遠遠大於-89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覺得需要打車時打不到,不需要時,卻感覺空車特別多的原因。
當你期待某種結果出現,但出現的卻是其它結果時,你的內心就非常失望,這個失望就是負效用。期待越迫切,失望越大,負效用也越大。
這個墨菲定律竟然是我一直以來的唯心思想。 從小就學會對一件事情做最壞的打算,比如放學回家遲了,在進家門之前就想好了應對爸媽的各種審問的回答以及想到最壞的結果——被打罵,每次都這樣做,但有時被打罵,有時啥事沒有。甚至到現在,我還習慣性的有著同樣的思維。 不知道墨菲定律的意義到底何在?
大家提到了概率論和墨菲定律的矛盾性,其實這並不矛盾,讓我們來先看下小概率原理的定義:一個事件如果發生的概率很小的話,那麼它在一次試驗中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但在多次重覆試驗中幾乎是必然發生的,數學上稱之小概率原理。我再給出一個數理統計公式或許大家都能明白了:Pn=1-(1-p)n(1-p的N次方),即使事件的發生概率p很小,但在反覆多次的試驗或實行後,概率Pn越來越接近於1,這樣一來大家能否明白墨菲定律的神奇性了呢?舉個簡單的例子生產現場存在某一隱患,該隱患導致安全或質量事故的可能性為0.4%,當我們重覆的忽視該隱患達1149次後,事故發生的概率就高達99%了。我覺得墨菲定律體現了事件(差錯、事故)發生的客觀必然性,而我們主觀上能做的就是降低隱患發生的概率即減小事件發生概率p。大家有什麼更精彩的理解歡迎回覆,與君共勉~
我覺得墨菲定律很搞笑呀,但也是蠻有道理的。
我看著看著就笑了,哈哈!
其實拿到兩把鑰匙的概率是一樣的。 當你想拿汽車鑰匙時,拿到了汽車鑰匙,你不會記住這件事,但是拿到了房間鑰匙,覺得真麻煩怎麼就拿錯了,影響比較深刻而已。正常事發生100次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麻煩事發生一次就印象深刻了。
是的,我就是這大多數人之一。但墨菲定律應該還有一條: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你越往壞處想,它反而越好;你如果把這件事情用僥幸的心理想,它一定會搞砸!我已經嘗試過多次了,這是真的!前往不要小看墨菲定律,它不是玩笑,更不是可笑的糊弄人的東西,這是真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
當你做一件事沒100%把握時,就存在了僥幸心理,所以也就有了出錯的可能,這時也就有了莫非定律,如果是100%把握,也就沒了這定律
墨菲定律只是人們的一種心理感受。其實好事、壞事發生的概率有其自身的規律,但有些人總覺得壞事老是發生在自己頭上,他心理上總是關註著壞事,而好事發生時卻視而不見。於是,產生幻覺,覺得壞事發生的概率似乎變高了,這就是墨菲定律的實質。
人們本能的對壞消息反應過度,對好消息反應不足
兄弟你很搞嘛,哈哈
莫非要出事,真的出事了,哈哈,兄弟太逗了
要想車禍不發生,只有不要用車子。。
- -!你的說法也錯了,人家還可以撞你成車禍
人類的恐懼、悲觀和推卸責任才是墨菲定律的根基。
有道理
這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的體現,只是過於悲觀了。 我們完全可以認為一切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事實上,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這是吸引力法則-宇宙磁場的影響。 莫菲定律應該可以理解為過於悲觀的人群的自我總結。
這個是一個錯誤的定律!!!記得心理學上解釋過這種現象,其實並非是這個真的存在,而是由於你存在而發生的這面相對來說是顯性的,更容易被髮現而已。如果人對於事物沒有提前自我設置的這種錯誤預想性,就不會感覺這個定律是有效的了。總之,著眼點不同而已。
其實我認為好事壞事的概率是相同的,只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壞事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所以會有壞事發生的概率較大的錯覺。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心裡預期來解釋呢,心裡期望值越高,從而發生超出平常的甚至過分緊張的行為行動,接下來的是便是事與願違。所以平常心還是很重要吧。
贊成您說的平常心!
錯誤明顯比幸運容易讓人記起,實際上某一個巧合中正確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只是錯誤更容易讓你記住罷了,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抱怨錯誤,但不能一天到晚的抱怨正確
贊
我這樣理解:當事情不好的結果不是0概率的時候,這個不好的結果在事情不斷重覆時,總會發生……
這個Murphy口袋裡有兩把鑰匙,分別是車鑰匙和房鑰匙,而他想取車鑰匙,但總是取出房鑰匙,這是他的結論。 假設他把“取鑰匙”這個動作重覆10000次,如果能取房鑰匙達9000次,不,7000次也行,偶就覺得這個說法,還行…… (當然,他摸不出兩把鑰匙的差別……)
這兩個鑰匙必然可以摸出來差別,才適合於墨菲定律。
買彩票?根據墨菲定律,可能會中頭獎,那麼必定會中頭獎。什麼時候能中????
就看今晚雙色球了
概率事件無論你想不想它發生,它都有可能發生,只不過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就會令人印象深刻,墨菲定律只是把人性摻雜在了概率事件中而已
剛在微薄上看了北京天文館長朱老師的關於莫非定律的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按事情最有可能發生的可能性去做,對於自己不能掌控的事任其自然。
贊一個
“莫非定律”還隱含著另一個現象:人的期望與現實的距離。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事情的發展是按照人的主觀意志演進的?如果“明天會更好”成為生活信條那事情可能會更糟。防範於未然或許你的期望與現實的距離會縮短。
贊。給人以正能量。
贊。給人以正能量。
我覺得您的只是水平可能在小學階段
此文跑題了,而且,除了最前面部分比較客觀,後面有一種格物致知的味道。我不禁想問小編一句,你覺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句話邏輯正確嗎,如果你認為正確就說明你很贊同此文,然後你的邏輯確有很大問題。
我想世人都誤解了墨菲定律,有人看過墨菲上尉當初的測試失敗的檢討報告嗎,【墨菲定律】那隻是墨菲上尉最終結論,世人引用它謂之墨菲定律,卻沒註意檢討報告結論前,所述的話語。墨菲上尉在檢討報告上,大量引用統計分析方法,因為測試飛彈成本很高,所以運用統計檢定方式,從有限測試【樣本】資料中推論真正缺失(失敗)【母體】原因,請註意墨菲定律中,並不是它有可能發生它就會發生,墨菲是要告訴世人,不要從有限樣本資料經驗中,以為它(失敗原因)發生機率小就不會發生,墨菲要世人重視,從有限樣本比例如何統計推論母體真正水準的過程,不要以為樣本比例小就忽視它,只是因為您活著不夠久,經驗不夠多,實際狀況母體比例是可觀的。 說了這麼多,談墨菲定律,世人往往只節錄最後幾段話,其實重點在於墨菲希望大家善用統計推問,有限經驗(樣本資料)可能忽視問題原因,故請好好推論母體發生機率,一旦問題原因比例高或發生後嚴重程度高,即因啟動風險管理過程,致力降低問題原因發生機率或減損問題發生後之嚴重度。這才是墨菲上尉帶給世人的最重要的地方。並非最後那幾句可笑的話^O^~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心裡預期來解釋呢,心裡期望值越高,從而發生超出平常的甚至過分緊張的行為行動,接下來的是便是事與願違。所以平常心還是很重要吧。
這個比較有道理
墨菲定律不需要理解的那麼玄乎,其實道理大家都知道也很簡單,一切皆有可能,小概率事件不代表零概率,中國諺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一次鬼,這些話的大概意思都有點像。這個要自己去慢慢感覺。
每個事件都會遇上挫折 用最壞打算,做最好的防備 Murphy's law可能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心裡 就像,你越想擁有就會越得不到
讀完"墨菲"再讀"大家"......我個人認為每個人的觀點都對都讓我受用,只是墨菲在讀大家,而大家在讀墨菲而已。凡事用放大和縮小的眼光去論事,都不應該去指責錯對,而是問自己讀完後受用了多少......
當什麼都無所畏俱,莫非定律就消失了
存在,但是沒了心理因素加劇。
可能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也說不定,人們往往更容易記住壞的事情而不是好的 還有那個麵包果醬問題,明明就是重力作用的結果,果醬比重大,速度大阻力就小,所以果醬麵包結合體為了使阻力更小果醬自然就會在下麵
我想世人都誤解了墨菲定律,有人看過墨菲上尉當初的測試失敗的檢討報告嗎,【墨菲定律】那隻是墨菲上尉最終結論,世人引用它謂之墨菲定律,卻沒註意檢討報告結論前,所述的話語。墨菲上尉在檢討報告上,大量引用統計分析方法,因為測試飛彈成本很高,所以運用統計檢定方式,從有限測試【樣本】資料中推論真正缺失(失敗)【母體】原因,請註意墨菲定律中,並不是它有可能發生它就會發生,墨菲是要告訴世人,不要從有限樣本資料經驗中,以為它(失敗原因)發生機率小就不會發生,墨菲要世人重視,從有限樣本比例如何統計推論母體真正水準的過程,不要以為樣本比例小就忽視它,只是因為您活著不夠久,經驗不夠多,實際狀況母體比例是可觀的。 說了這麼多,談墨菲定律,世人往往只節錄最後幾段話,其實重點在於墨菲希望大家善用統計推問,有限經驗(樣本資料)可能忽視問題原因,故請好好推論母體發生機率,一旦問題原因比例高或發生後嚴重程度高,即因啟動風險管理過程,致力降低問題原因發生機率或減損問題發生後之嚴重度。這才是墨菲上尉帶給世人的最重要的地方。並非最後那幾句可笑的話^O^~
莫非定律: 您認為它不會發生,它總是會發生;一旦發生必然很嚴重。 就上述而言,應可修正為:不要因您的無知,而以為它不會發生;其實它經常發生,只是您的經驗不曾遇過,如此而已!
事出必有因,又因必有果。感覺能跟這個聯繫起來
贊同。
我想世人都誤解了墨菲定律,有人看過墨菲上尉當初的測試失敗的檢討報告嗎,【墨菲定律】那隻是墨菲上尉最終結論,世人引用它謂之墨菲定律,卻沒註意檢討報告結論前,所述的話語。墨菲上尉在檢討報告上,大量引用統計分析方法,因為測試飛彈成本很高,所以運用統計檢定方式,從有限測試【樣本】資料中推論真正缺失(失敗)【母體】原因,請註意墨菲定律中,並不是它有可能發生它就會發生,墨菲是要告訴世人,不要從有限樣本資料經驗中,以為它(失敗原因)發生機率小就不會發生,墨菲要世人重視,從有限樣本比例如何統計推論母體真正水準的過程,不要以為樣本比例小就忽視它,只是因為您活著不夠久,經驗不夠多,實際狀況母體比例是可觀的。 說了這麼多,談墨菲定律,世人往往只節錄最後幾段話,其實重點在於墨菲希望大家善用統計推問,有限經驗(樣本資料)可能忽視問題原因,故請好好推論母體發生機率,一旦問題原因比例高或發生後嚴重程度高,即因啟動風險管理過程,致力降低問題原因發生機率或減損問題發生後之嚴重度。這才是墨菲上尉帶給世人的最重要的地方。並非最後那幾句可笑的話^O^~
謝謝補充啊
感覺也是,很有意思的定律,但是影響的結果卻是深刻的。
是的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研究出墨菲定律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哈哈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研究出墨菲定律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哈哈哈哈!有道理!
暫,一千個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對於一個客觀存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主觀看法,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情境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墨菲定律給我的啟事是,人不是無所不能的。人不能盲目樂觀,在大自然和自然規律面前,永遠沒有十成十的成功。謹慎、儘可能的周全,才會讓事情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當然如果不好的情況發生了,也不必悲觀失意,總結經驗教訓,重新上路才能更有可能成功。人也不能儘是悲觀,過早的預計壞的結果,而不作為,壞的結果發生的概率就越大,積極面對降低壞的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有可能成功。看起來儘是廢話,卻是耐人尋味的
同意樓上~ 同樣深有體會
我也贊同你說的
註重細節是好的。可是墨菲定律過於消極。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好的事物只要你肯努力也會得到。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但是把這定律拆解來看 就以定律本身的三大特點來說 這無非是事後諸葛 畢竟像是以馬航的例子 今天是發生了 才以墨菲定律來解釋 但是不是所有飛機失事都像馬航的情況 然而既然已發生 說時間長 這當然長 如不是隔天或後兩三天找到 必定會有人出來說時間長 第二會出錯的總會出錯 但是你又是如何得知他會出錯 這也是在發生了之後才說的 不然這期間這架班機航行了幾次 也沒出意外 與其相同情況的班機又有多少仍在服役 也不是都像馬航一樣出事 另外以水滿自溢來解釋 是不相符的 因為一件事並不是必然 而是未知 人生並非一定會發生重大事故 就算有事故 也並非一定是最嚴重的 何謂重大事故 連此本身都需要定義 何況是如此無稽的理論 再者 夜路走多總會遇到鬼 以開車為例 也並不是只要開車就一定會發生事故 也是有人開一輩子車 都安然無事 也有人只是小擦撞 那何以墨菲定律解釋?
所以在事件發生前 一切皆是未知數 這定律只是個想法罷了 一個思想理論並不該稱做定律 這也是毫無根據的 以哲學抑或科學 最主要還是在於想法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研究出墨菲定律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沒毛病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心裡預期來解釋呢,心裡期望值越高,從而發生超出平常的甚至過分緊張的行為行動,接下來的是便是事與願違。所以平常心還是很重要吧。
有一定道理
看來你是少數人呀
有一位母親,當發現當司機的兒子出了一次事故後,就無論如何再也不讓兒子開車了,認為開車必然會有生命危險。
是的,有幾率發生的事情。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為什麼呢?有這麼一種可能,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我們會覺得很可惜,留給我們的印象會更深刻點,所以當我們記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應該是會先想起來的。
是的,有幾率發生的事情。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為什麼呢?有這麼一種可能,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我們會覺得很可惜,留給我們的印象會更深刻點,所以當我們記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應該是會先想起來的。
沒錯 有道理
個人發現了有關於墨菲定理的部分破解方法,當然不知道會不會適用於每個人: 1.當設想自己所做的事情可能導致最壞的結果時,一般都是自己還未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結局。既然這樣,就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想法。這回設想情況較好的結局,並仔細想象保證你在通往好結局的途中會做的所有事情,並一一實現這些假想計劃中的每一件正在促進你達成目標的行動。最終,結局也會是你想象的樣子。 2.拿原文中打計程車的那件事情來說,當你想打的確打不到時,回想曾經打的一揮手就來的那些場景,並思考今天打不到計程車的真實原因,例如會不會是因為今天天氣不好,或是已經很晚了所以計程車來的很少之類的更可信的原因。然後當下立即反思平時能夠隨時打到計程車的真實原因,並依循那些方法一步一步修正這條本會導致你壞結局的路線,最終迎來的一定會是你想象的結局。比如現在要做的就是換個地方打的之類的。
- 總之,我認為墨菲定理大多情況出於自己不理性的想法(如莫名的擔憂),或者其中可能還冥冥之中存在著人類暫未發現的定律。但是,在不理性的想法方面,我認為有一些細節的問題是我們能夠解決的。以上只是出於本人的狹隘經驗,如果不是適用於每個人,或是我有些什麼地理解的不到位,敬聽更好的想法。
其實根本原因 就是人的認知超過人的承受範圍 人就會犯錯誤 世界太複雜人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細節 就像是不可能每次飛行之前把飛機✈️的每個零件都檢查一遍一樣 就是太複雜的道理 就像天氣預報不可能每分每秒都準確一樣! 有很多規律我們還沒有掌握!
墨菲定理可能就是用最壞的結果來反推過程中的不細緻
個人覺得這不足為奇,談不上“什麼定律”,只能說是個概率、環節把控、人物性格、心理作用……結合的產物。
這是一種心理作用,出事的時候我們會記住他,會有教訓。沒事的時候誰會在意一個小問題
當什麼都無所畏俱,莫非定律就消失了
墨菲定律=莫非定律
喜歡賭博的人多想一下墨菲,有益
喜歡賭博的人一定墨菲定律,知道的話就不會去賭了
錯誤跟正確本來就是一對雙胞胎,而雙胞胎經常是同時出現在人們得視野裡面得,如果世界上沒有災難得話,媒體該用什麼來吸引人們得眼球呢????
難道只有災難才能讓媒體吸引人們的眼球嗎? 如果說是這樣的,那願世界沒有媒體。
這隻針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