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目錄 |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含義為“我願意”,理解為“我將受到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註意的人類心理-生理反應,但亦有人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這個現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理解為“我將受到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被認為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 畢闕博士的研究 (1955年)
有報告紀錄到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例如聲稱可以醫治背痛的安慰劑,表示有關痛症得到舒緩。而觸目的是,這些痛症的舒緩,不單是靠病人報稱,而是可以利用客觀的方法檢測得到。這個痛症改善的現象,並沒有出現於非接受安慰劑的病人身上。
由於發現了這個效應,政府管制機關規定新藥必須通過臨床的安慰劑對照(placebo-controlled)測試,方能獲得認可。測試結果不單要証明患者對藥物有反應,而且測試結果要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群組作比較,証明該藥物比安慰劑更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項或其中1項:1)該藥物比安慰劑能影響更多病人,2)病人對該藥物比安慰劑有更強反應)。由於醫生對有關療程實用性的觀感會影響其表現,亦可影響病人對療程的觀感。因此,此藥物測試必須以雙盲(double-blind)方式進行:醫生及病人都不會知道該藥物是否安慰劑。
最近亦發現,模擬手術亦會出現相似的現象,所以,有部分的外科手術技術必須進行安慰劑對照研究(極少會以雙盲方式進行,原因很明顯)。為了使測試得到支持,藥物測試群組會比安慰劑對照群組獲得更好的待遇。
幾乎所有以這個對照方式進行的研究都顯示安慰劑對可改善病情。舉例:Kahn公佈了一項有關抗抑憂藥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發現服用安慰劑的群組中出現自殺或企圖自殺的情況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憂劑的群組則下降40%。
但是,一般研究項目都沒有加設一個不接受任何治療的群組作對照,因此很難推算出安慰劑效應實際的影響程度。
“安慰劑效應”與“反安慰劑效應”的提出,到現在已超過五十年了,卻仍然很明確地時常出現在實驗的醫療情境里。而這種效應之所以會存在,就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醫病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因此“人性關懷”絕不能在醫病溝通中缺席,醫療生態應該用心經營一個“信任及安心”的區塊。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好與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註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我們應當記住,在病人中安慰劑效應是較易出現的,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會出現此種效應。也正由於病人有此心理特點,才使江湖醫生和巫醫術士得以有活動市場,施展其術。
對於安慰劑如何產生作用,有以下兩個假設: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條件反射。
期望效應
受試者期望效應引導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導致安慰劑效應的出現。Asbjø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ötzsche 於文章中質疑“大部份病人有禮貌地傾向為迎合實驗人員而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們並不感到改善。”主觀的偏見亦可能使病人潛意識相信病情因為得到關註及照料而改善。
制約反應
古典制約是一種關聯學習模式,使受訓者學習到特定情況下作出特定的反應。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於每次給予狗食物之前都發出鈴聲,經多次反覆後,每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自動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經學習到將鈴聲及食物關聯起來。所以,安慰劑使病人產生與有效藥物相似的生物反應,有可能是因為制約所造成。
有三盤磁帶,被告知一盤磁帶保證你擁有更好的性生活,一盤可以幫助你迅速增加自尊,第三盤幫助你有效減肥。怎麼做呢?所需要做的只是聽——在路上,在床上,做作業的時候——“沙灘上舒緩的清濤拍岸”。
實驗組著手判斷,那些為了提高自尊和記憶力而設計的磁帶是否真有效果。237名18—60歲的男女參加了實驗。首先是前測,通過標準的心理測試和量表測定他們最初的自尊和記憶力,然後被試被隨機分到兩種情景中,其中的一半被試得到記憶磁帶,其他的被試得到自尊磁帶,要求他們定期聽這些磁帶。5周以後,他們回到實驗室進行後測,接受記憶和自尊測驗。研究者並不知道哪名被試接受了哪種處理。 這些磁帶提高了自尊,增強了記憶力嗎?這項被控制的實驗結果表明,在任何一個客觀的測量中,被試無論在自尊還是在記憶上都不存在明顯的增加。然而,一個非常強的效應確實出現了:那就是預期會獲得幫助的安慰劑效應。預期到會有安慰劑效應,研究者增加了一個獨立的變數,每一組中的一半被試得到誤標記為自尊的記憶磁帶,其他被試得到放在記憶盒子中的自尊磁帶。被試相信如果接受了標記為自尊的磁帶,他們的自尊就會增加,或者如果接受了標記為記憶的磁帶,他們的記憶力就會增強——這種現象甚至在他們聽的根本不是領帶的磁帶時也會發生。
大學生心理咨詢中的安慰劑效應[1]
心理咨詢中“安慰劑效應”的概念
心理咨詢中的“安慰劑效應”指心理咨詢者在咨詢中向來訪者提供“ 安慰劑”,使來訪者由於期望而促進心理障礙減輕或病情好轉的心理現象。心理咨詢中的“ 安慰劑”包括心理病理性藥物、生物意義上的中性物質、咨詢者的形象、咨詢者的言語和非言語技術及咨詢環境的建構,咨詢人員通過藥物、藥物替代、言行及環境暗示引導來訪者對自己的改變和發展。心理咨詢與臨床醫學“ 安慰劑”的不同在於它更強調咨詢者本身的形象、對來訪者的引導和心理咨詢環境的建設,他們對個體認知改變、心理適應和發展甚至比藥物“安慰劑”的作用更大。
心理咨詢中“ 安慰劑效應”的實質及適用
對象“安慰劑效應”本質上屬於暗示效應,它是多種心理咨詢方法的綜合,主要包含催眠療法、認知療法、暗示療法、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以及意象對話技術、自我防禦、行為療法等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的原理。心理咨詢的終極目標是“ 幫助來訪者的自立自強”,所以心理咨詢的“安慰劑”不僅僅是使用藥物,還包括引導來訪者心理向積極方向發展。藥物的安慰劑主要是通過來訪者對藥物的認識、感受以及服藥行為本身引起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效果的。環境建構和咨詢人員從業能力需要以各種來訪者的心理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從而通過“首印效應”和言語暗示給來訪者帶來有助於發展的心理影響。“安慰劑效應”在心理咨詢中適用對象包含兩方面: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這些個體的人格特點包括喜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喜歡註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如癔症、強迫症、一些恐怖症、焦慮症、疑病癥和神經質。如果兩者同時具備,“安慰劑”就更容易產生療效。
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平均年齡一般在20 歲左右,屬於青年的中晚期,多數大學生的心理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大。而我國的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相比,在評價機制、管理模式、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加之大學生在認知方面的偏執、在情緒方面容易走極端,所以高校是個體心理障礙顯現的溫床。而且近年來由於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多、就業壓力的增大以及自身個性品質方面的因素,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對心理健康的渴求更迫切。當代大學生希望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較高的認知和調節能力,也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同時大學生生活環境中的從眾心理對學生心理現狀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高校中應用“ 安慰劑效應”會產生更好的作用。
“安慰劑效應”在大學生心理咨詢中應用的原則
“安慰劑效應”雖然對大學生心理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如果不合理運用,它就會像一把雙刃劍,在個體心理積極發展的同時卻產生另外一些影響其心理成長的消極因素,所以咨詢人員在運用“ 安慰劑效應”時應該遵循一些基本的要求。
- 1.咨詢人員熟練掌握與“安慰劑效應”有關的基本知識
心理咨詢人員要瞭解“ 安慰劑效應”產生的領域及發展過程中在心理學領域中的應用,理解它的含義及精髓,掌握它在心理咨詢中的適用範圍、在各種形式咨詢中運用的技巧和使用時的註意事項,弄清與它相關的咨詢方法及所包含的理論與技術。
- 2.根據來訪者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運用“ 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的心理作用並非人人都一樣,它與來訪者的各方麵條件(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狀況、經濟水平等)以及個性特征、心理狀態、接受咨詢時的心情、心理障礙的類型及對咨詢本身所抱有的期待等方面有密切的關係。為了提高咨詢的時效性,咨詢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判斷力,在會談初期通過傾聽來判斷來訪者的個性特征,瞭解其生活背景及主要障礙類型,從而有針對性地採用“ 安慰劑效應”的策略。
- 3.“安慰劑效應”的運用應服從心理咨詢的最終目標
“安慰劑效應”作為心理咨詢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的心理作用,它應該服務於心理咨詢的終極目標,學校心理咨詢具有“教育與發展的雙重目標,但發展目標是現代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咨詢的最終目的在於引導來訪者調整認知、重塑自我、形成自立自強的個性,並學會自我心理調節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所以“ 安慰劑效應”在運用時既要重視咨詢過程的心理暗示,也要啟發來訪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學會運用自我心理暗示,同時還應註意以下三點:
(1)避免對藥物或替代性中性物質產生依賴。
咨詢人員指導患者使用藥物或替代性中性物質時要考慮到它們可能會引起的一種嚴重心理效應即對“ 安慰劑”的依賴或成癮。所謂“ 安慰劑”依賴或成癮,是指來訪者對藥物或中性物質產生生理和心理依賴,一旦中止藥物或替代性物質就會出現戒斷反應:焦慮、惶恐、疼痛不適、無力、疲乏、失眠等癥狀及心理障礙複發,嚴重者可能出現震顫性譫妄:震顫、恐怖性幻視、幻聽、意識障礙、興奮、躁動甚至可能導致虛脫死亡。所以,為了促進來訪者的心理髮展,咨詢人員應十分重視藥物或替代性物質的合理使用並加強管理,避免依賴與成癮現象的發生。
(2)避免陷入過度權威。
學校心理咨詢中權威的存在是建立咨詢關係的重要因素,咨詢者的權威有助於獲得來訪者的信任並產生對自己有幫助的積極暗示,但過度的權威容易使咨詢者和來訪者都進入誤區:咨詢者會不註意傾聽來訪者的言談,用自己的價值觀念去衡量來訪者的言行,甚至去支配和控制來訪者的思想;來訪者則會對咨詢者惟命是從、盲目輕信,產生過度的模仿,甚至會產生逆反,所以咨詢中要避免過於權威的現象出現。
(3)避免過度移情。這裡的“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個用語,指來訪者把自己生活中的情緒和情感轉移到咨詢者身上。適當的情感轉移有助於來訪者暴露自己的心理,但過度的情感轉移會強調來訪者對心理咨詢的自我防禦機制,阻礙來訪者在面談時的真誠,從而無法自然的溝通,影響咨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特殊人際關係。而事實上,在咨詢中,咨詢者與來訪者都可能產生“ 移情”,所以咨詢人員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註意來訪者在自己面前表露出來的各種態度和行為,也要註意不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需要帶到心理咨詢中,更不能試圖用這種感情改變彼此的生活,或利用這種感情。
- 1.營造良好的咨詢環境
咨詢環境的營造要達到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即從個體差異、私密性、色彩、功能等方面組織咨詢室的空間與裝飾,處理好咨詢室環境,使之符合來訪者的心愿。高校心理咨詢室應設在校園人流少的安靜處,樓層不宜過高,最好設前後門,咨詢室門口要張貼《告來訪者書》,明示保密承諾和咨詢細則。咨詢室的室內設計要善於應用色彩的感覺特征,暖色或冷色會直接使房間產生溫暖感或寒冷(涼爽)感。心理咨詢室可配備多種功能間,暖色調的房屋可以使來訪感受到激勵和放鬆;冷色調的房間可以使來訪者具備安全、平和、涼爽的感覺。咨詢室的座椅應該柔軟、舒適,便於學生放鬆。咨詢室儘可能放一些盆栽,以改善環境氣氛,增加美的因素,對人們的神經產生一種良性刺激,使人皮膚降溫、呼吸均勻、精神放鬆。總之,一個簡練、溫馨、富有生活氣息的、人與環境優化統一的心理咨詢環境,可以使學生感覺溫馨、松馳,並有安全感,不擔心“泄露”秘密,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安全地談論個人生活的細節問題。
- 2.樹立咨詢者的權威
由於中國心理咨詢傾向於建議型而非引導型,所以必須重視咨詢者的權威性,權威的存在可以增強咨詢關係中依賴與暗示作用。咨詢者的學歷、學位,在咨詢行業中的技術職稱、獲得過獎勵等資歷應該在咨詢接待室中明示;同時,咨詢者的容貌儀錶、言談舉止應該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
- 3.強調來訪者對“安慰劑”的依從性
依從性指臨床醫學中病人是否按醫師所囑用藥。在心理咨詢中同樣也存在依從性,它指來訪者是否按咨詢者所作的建議和佈置的任務去做,這對咨詢效果的影響非常大。“安慰劑”效應的作用對依從性尤為依賴,所以咨詢者應該用言語鄭重地告知來訪者必須按咨詢者的要求去做,耐心地向來訪者說明必須如此做的道理,不執行會出現的危害。並尊重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的反映和意見;互通信息、加強合作與理解,使來訪學生樂意並堅持按咨詢者所說的去做,以提高咨詢的時效。
- 4.運用藥物和中性物質進行暗示
人類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部分與暗示性有關。因此,心理咨詢工作中不能忽視這一作用,尤其需要藥物或替代性物質進行輔助治療的心理疾病更應該高度註意。通常一個人患病後,多需藥物治療,因為藥物具有生理效應;也可通過非生理效應,以“ 接受藥物治療”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而導致疾病的好轉,即藥物的心理效應。一般認為,藥物的心理效應與其藥理作用無關,但可借用藥物的生理效應來強化言語暗示效果,這在暗示性心理治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咨詢人員與來訪者本人及配合方要適時適度地運用心理效應來增強藥物及中性物質的治療效果,比如選擇恰當的給“ 藥”時機,配合恰當的言語暗示,排除不良反應的影響,可取得好的效應。
- 5.對來訪者進行積極的關註與鼓勵
積極關註指咨詢者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來訪者,註意強調他們的長處,即有選擇地突出來訪者言語及行為中的積極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積極因素。咨詢者的積極關註會開擴來訪者的視角,幫助他們重新打開希望之門。通過積極關註使咨詢者持續地尋找來訪者身上的長處和積極方面之所在,與此同時,直接明確地針對他們的問題進行工作,幫助來訪者正視他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同時利用言語和語調、表情、姿勢、動作等非言語線索來表達咨詢者對來訪者的鼓勵,使來訪者感到溫暖,進行自我揭示,以改變其心理狀態。
- 6.引導來訪者進行積極的認知
“認知在情緒的產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影響著個體對行為的歸因從而影響其情緒狀態。積極的認知會產生肯定的態度和對行為客觀正確的評價,反之會導致消極的態度和對行為不合理的評價。所以“ 安慰劑”的作用還在於咨詢者引導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和今後的人生中對自我認知的調整,用積極認知來調整自身的身心狀態。
- 7.咨詢人員進行言語暗示
言語暗示對“ 安慰劑”的心理效應影響極大,咨詢者可通過言語加強其效應,也可通過言語消除其不良反應。有時還可利用藥物或替代性物質來加強語言的暗示作用,如癔症病人常用葡萄糖酸鈣或溴咖靜脈註射而奏效。
- 8.引導來訪者及配合方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
來訪者的生活環境也可以實現“安慰劑”的作用。來訪者需要創建具有安全性和成長性的環境,包括精神環境與物質環境。比如傢具的顏色不要太鮮艷,應富於變化,並傳達一種審美意識。生活環境應以活潑、自然、簡潔為主,再配置一些有激勵作用的裝飾。同時對來訪者的態度應該平等、尊重並充滿關註與溫暖,這樣就有利於形成來訪者樂觀、向上、活潑、開朗的性格及現代審美情趣。
- ↑ 唐名淑.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安慰劑效應"的應用策略[J].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2期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苦行者,蔓草寒烟,Vulture,Angle Roh,Kane0135,玄熵,Xk0901,Lanslotliu,Hievan,鲈鱼,陈晨,Dan,Syid,柯国松,康无为,Greatdasy,Yixi,Tears~,彭国辉,黄金通,HEHE林,jane409,KAER,boyinrain,andromedal,liaoshicon,王辰罡,y桑,Lin,刘维燎,Mis铭,nonameh,滴滴,M id c932b178c5b6bba02985959280fb3546,陈cc,上任鹅陈.評論(共100條)
科學有許多不能解釋的東西,巫術有什麼不對呢,不要“唯科學”,牛頓,愛迪生,達爾文最後不還是皈依宗教了嗎?既要學會“唯心”也要學會“唯物”!
為何這裡沒有談到如何將這種效應運用到商業中來呢? 細想想,在危機下,很多國家領導在演講時,經常是:一開始提到,“整理形勢已經大有好轉”、“經濟形勢已經開始好轉了”等等,接著又補充,“仍然會有很多困難要面對”等,這裡的前者,不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嗎? 宗教--真正的宗教,務必是真理的反映,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在產品售賣過程中有直接的體現,人的消費活動總是有期望的,企業的推廣與宣傳,不就是依據這個放大顧客需求和消費憧憬,誇大產品滿足需求的功用及預期......
為何這裡沒有談到如何將這種效應運用到商業中來呢? 細想想,在危機下,很多國家領導在演講時,經常是:一開始提到,“整理形勢已經大有好轉”、“經濟形勢已經開始好轉了”等等,接著又補充,“仍然會有很多困難要面對”等,這裡的前者,不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嗎? 宗教--真正的宗教,務必是真理的反映,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贊同,這在一定情況下增強了人們對困難恐懼。人們在痛苦,憂慮,壓力,的折磨下很容易得一些常家病,甚至癌症。所以才有一些人在公司,愛情…失敗的情況下大病一場。
安慰劑效應——心理慰藉治療法。不管是情緒,還是疾病,這種心理治療在很多偏遠的城鎮都存在著。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感冒了,心理想:沒事的,過兩天就好,慢慢的可能感冒的那種感覺就會稍微的減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現實一點的好。
滾
嗯嗯 就是我們相信他是好的於是他在我們身上的反映常常就會是好的 我們否認他是好的於是他在我們的身上所反映出的就常常會是不好的 其實這個相信應該會有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經驗吧
生活中安慰劑效應可以說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啊。女人喜歡用漂亮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殺傷力,領導用頓挫有致的聲調來強調自己的權威,同事們喜歡用自己顯著的文憑來標榜自己的能力。粗俗的講,男人喜歡在床上來表現自己的勇猛和以上可以說是同出一轍,是不是也是"安慰劑效應"的一種體現呢。
安慰劑效應-----哼哼!說白了就是阿Q精神了,現代人誰不知我安慰一下,難道都像FSK那樣做麽?世上理論千千萬,主要還是看哪條適合自己,身邊的道理無處不在,老外只是總結了一下吧。
經常笑笑別人,經常被別人笑笑~世界上的事,就怎麼過來了~堅強的人總是可以讓自己百戰百勝,脆弱的人總是給自己找理由~運,是成功者的謙詞,是失敗者的藉口~關鍵看自己想要把自己擺在什麼位置~
贊同
看到這許多結合生活、學術的和自身感受的評論,給我很多的啟發。或許,我們有足夠的自信,但是,我們不應該過激地反對別人的觀點。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有機會接觸到各種思想,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思想上的錯與對跟數學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也許不會有完全正確或錯誤的。
個人覺得只適合於有目的,預期可行的實物上. 就是使巧. 人有生理疾病時,積極的暗示作用會起效果那是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心情好起來了,話也多了,走動走動了,曬曬太陽了,這可能對治病有好處. 經濟危機時,大家想好的方面想了,的經濟活動多起了,無疑對恢復是積極的. 但是對於一些不可抗的東西,比如地震發生了,房子塌了,親人走了,你再怎麼暗示也不可能會使結果改變.除非說,你一套房子塌了,國家賠你2套,老婆死了,國家給你安排個空姐.
奧巴馬的當選,在很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安慰劑效應”,我認為。
OBAMA 重新是美國人找回了美國夢
相信即存在,這個效應似乎是唯心主義的升華
我倒認為這不是唯心主義,應為他的念力只能改變自己的情況。大腦本來就是人體激素調節的最大來源,所以大腦的活動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影響自身。
還有.有一些病.我們連安慰劑都不用就能好了.如頭痛.好多時都是神經性的...假如你這時.接到一個愛慕很久的異性想跟你約會的電話.你可能即時不感覺頭痛了...這難道不比安慰劑更神奇嗎?
還有.我想說一說上面有人提到"相信即存在".能被這效應支持的說法...首先.這效應之所以生效.是建基於無知上的.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的相信是真的.也許功效也是真的.但這個相信是建基於病人對真實藥物的信任性上.而對真實藥物的信任.是建基於客觀科學的信心上的.因為經驗告訴他們.藥物通常是可靠有效的.否則便不用隱瞞安慰劑作試驗了.而且現實上是禁止安慰劑的實際使用的.因為安慰劑只能在一種情況下有效.就是能保證安慰劑的使用不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任何不是建基於真實的信念.即使是多麼有效.多麼美好.都是不值得讚頌的.這條原則不只適用於安慰劑.於人類事務的各方面皆然...其次.相信即存在本身並沒有必然合理性.只因存在而決定一事就是合理的.會令人以為世界本就是這樣.世界只和人的意念有關.而和人的行為無關.最終並不能解釋一物存在之原因與意義.不明其理.自然亦無法改變與創造一物
牛頓的偉大就是他總結了為什麼蘋果會砸他的頭
科學家皈依宗教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知識圈子越大,就越發現更多未知,而人的精力有限,單憑一個人,處於某個歷史階段,無法追尋到世界的全部,越發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從而尋找精神寄托安慰自己呢。就像古時候的人無法解釋雷電,而崇拜天神那樣... 純猜測
觀點不錯。。
奧巴馬的當選,在很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安慰劑效應”,我認為。
請具體說明,求講解。
我深有體會,以前鼻炎老是不好,反反覆復,之後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寫鼻炎其實不是鼻炎,是體內的一種寒症之類的,要保暖,結果我照做了,不吃藥了,感覺很好,之後慢慢還就好了,後來知道自己是心理作用,但還是體現了這一點,安慰劑效應
因此,巫術之所以有效,也是安慰劑效應作用的結果。
算命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科學是多元並存的,不是說有些現象科學暫時無法解釋,就說明科學與巫術之類的東西皆可信或不可信,試想世界上的東西哪一件是真正可信的,可是沒有一個自己的信仰,或者還有意義嗎?相信科學是相信這個時代共同的希望,這才是相信的真正內涵!
網友們見仁見智,評論很是精彩獨到。在我看來,安慰劑效應不如說是自我暗示效應,說是效應,但也不完全是主導因素,對於一個病入膏肓的人來說,安慰劑效應會起多大的作用?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應忽視,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和良好的自控力,那麼就算事情再壞,也終會有好的時候,平時做事的時候我們並不會想到什麼什麼效應而按它來指導自己的錶面的行動,真正的生活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和樂天的生活態度
安慰劑效應是主觀的,除非客觀的可以檢驗出其病況已得到好轉,否則安慰劑效應就是一種無知與愚昧的反映,這可能會導致延誤就醫,就像最近APPLE出的醫學相關的APP,這有可能造成安慰劑效應而導致當事者以為情況為正常反應而忽略徵兆的迫切性,因此放著病痛不管,遲遲不去就醫檢查,最後就有可能發生猝死。
產生安慰劑效應的想法和宗教所謂的心靈寄託是一樣的思維,都是藉由虛幻的妄想和自以為是的欺瞞心態,認為一些祭拜、儀式、配件等宗教思為能夠幫助自己擁有順遂的命運或者發生奇積等等無積之談、荒謬至極的狀況,而成天幻想、祈求、禱告、念誦經文、或者穿戴宗教飾品,這些都是與實質狀況毫無直接關係,也就是毫無幫助的作為,也許能夠欺騙自己的心理,但是事實是不會改變的,終究只會造成更大的禍害與災難,因為這樣的心態從來不懂得正視問題並且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而是選擇逃避與藉口的心理來敷衍問題與生命,毫無意識成長可言。
為何這裡沒有談到如何將這種效應運用到商業中來呢? 細想想,在危機下,很多國家領導在演講時,經常是:一開始提到,“整理形勢已經大有好轉”、“經濟形勢已經開始好轉了”等等,接著又補充,“仍然會有很多困難要面對”等,這裡的前者,不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嗎? 宗教--真正的宗教,務必是真理的反映,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這是錨定理論吧,好像有點類似
安慰劑效應感覺就是情緒ABC理論的實踐和例證: 同一件事情,加上了人的情緒和思維後,產生了相應的結果。
媒體經常在發生不好的事件後說: 某某家屬情緒穩定,事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就是在運用安慰劑效應
1
安慰劑效應是主觀的,除非客觀的可以檢驗出其病況已得到好轉,否則安慰劑效應就是一種無知與愚昧的反映,這可能會導致延誤就醫,就像最近APPLE出的醫學相關的APP,這有可能造成安慰劑效應而導致當事者以為情況為正常反應而忽略徵兆的迫切性,因此放著病痛不管,遲遲不去就醫檢查,最後就有可能發生猝死。
你一定沒有仔細看內文~
其實安慰劑效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心理作用,在基於給對方一個心理暗示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