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哨現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黑哨現象[1]
黑哨現象:在體育比賽中,裁判由於幕後受賄或心存偏見,致使反是為非,顛倒優劣,惡意枉法。
點評:執法違法,違法者必眾;除弊作弊,作弊者愈多。
管理者的角色所謂“黑哨”,就是裁判利用職務之便,在執法比賽過程中不能秉公執法,肆意偏袒行賄自己的一方,左右比賽的最終結果。這種做法破壞了“公平體育”的基礎,引起運動風氣的日益衰敗和廣大體育愛好者的憤恨,也給體育事業的發展投下了“定時炸彈”。這種現象不只在體育界存在,在企業管理的實踐中,一些管理人員也會利用手中的職權亂吹“黑哨”,導致企業內部風氣低沉,員工抱怨頗多。
在企業管理領域都存在哪些黑哨現象呢?企業管理中的“黑哨”主要是指公司內部一些管理人員不能根據公司的制度規定去切實有效地監督管理過程,不能同一標準地監督與考核相關人員的工作成果。這種現象的存在將破壞公司的氣氛,使公司處於失控的狀況。我們不妨從企業的各個管理職能角度來分析一下:在生產領域,如果質檢人員對不同班組的產品不能一視同仁,區別對待,私下難為一些班組,或者個人,或者肆意“放水”,使一些不合格的產品出廠,這時,生產領域的“黑哨”就吹響了,這種現象勢必會破壞公司的產品美譽度,造成市場占有率下降。在營銷領域,如果公司不能給所有的銷售人員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由銷售主管肆意偏袒某些銷售人員,銷售和營銷中的“黑哨”就會鳴起,這必然引起銷售隊伍的強烈意見,造成部分銷售人員的心理不平衡,引起員工隊伍流動性大,不利於統一的市場營銷戰略的實施。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如果“黑哨”滿天飛,那麼企業員工的招聘和考核可能都會失去應有的公正與公平,使員工隊伍素質下降,大批不符合公司需要的員工混進公司,工作十分努力的員工無法體現其應有的價值,所有這些情況必然導致企業團隊精神差,最終使企業陷於混亂境地!管理中的“黑哨”將造成企業管理上的失控,使公司的整體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失。
該如何避免企業管理中的“黑哨”滿天飛呢?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司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從源頭上堵塞權利“尋租”的可能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只有當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能自成體系,公司各部門之間既相互協調,又能相互牽制,才能保證企業運轉的高效。在現代企業財務會計領域,為剋服“單式”記賬不能有效避免舞弊的缺陷,發展起了“複式”記賬的方法;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為了避免員工互相搭便車,吃單位的大鍋飯,發展起了基於目標管理為基礎的、被很多企業普遍使用的績效考核體系,如此等等。所有這些科學、合理、可實施的管理制度都從根本上堵塞了一些管理人員進行權力“尋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其次,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管理公示”的制度,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剋服“黑哨”滿天飛的現象。如果公司能把獎勵措施、懲罰措施以及出台的所有制度在企業內部公開,就可以讓所有組織成員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避免暗箱操作,從而減少“黑哨”。
為了企業的發展,管理者對“黑哨”現象一定要予以高度警惕,鏟除企業身上的毒瘤!只有能夠根除企業內部“黑哨”的企業家才能有效地駕馭企業,有效地將企業的經營業績推到理想的水平。
黑哨現象的管理應用[2]
- 住友事件的啟示
- (1)企業的興衰史
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並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於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19世紀中葉,日本市場逐步對西方開放,住友商社也更為廣泛地在冶鋼及煉鋼等領域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20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集團。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複蘇,住友財團又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從那以後,住友商社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間金屬、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紡織等領域的貿易活動,成為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及日本四大貿易商之一。
1995年會計年度,住友在全球的總銷售額達16兆日元,合1468億美元之多。但在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臨著歷史性大災難。而且這一災禍又恰恰是在曾給住友家族帶來滾滾財源的法寶——銅闖下的。
- (2)失敗原因探詢——肇事者的經歷
肇事者是有色金屬交易部部長首席交易商濱中泰男。1970年,年僅22歲的濱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從那以後,他就在國際銅市上連續征戰了20多年。濱中泰男能長期保住這一身份,是極不尋常的。據日本商業內部人士介紹,日本的交易行通常在2~3年便調整一次交易員。由此可見濱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年代末,濱中泰男終於有機會到倫敦金屬交易所參與金屬期貨交易,當時他主要做的是錫和鎳的期貨合約。
剛開始時,他沒有什麼名氣,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但僅僅幾年時間,濱中泰男就開始顯露其英雄本色。到1983年,他的銅交易量每年就已經達到1萬噸。到80年代末,他已經在國際期銅大戶中擁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濱中泰男後來會犯下如此“前無古人”的超級失誤。在他給住友商社帶來高達40億美元的損失後,人們已完全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住友商社總裁秋山富一不得不承認重用濱中泰男是一個錯誤,並宣佈解除濱中泰男的職務。他十分沮喪地說:“在我的印象中,他十分富於自製力,而且也十分講究邏輯,於是我信任他,並委任他為首席金屬交易員。但我現在感到非常失望!”
濱中泰男的錯誤是利用公司的名義以私人賬戶進行期銅交易,正是他的“錘子”性格,給他、也給住友商社造成了19億美元的巨額損失。濱中泰男在期銅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頭頭寸,即大量買進期銅合約,這在銅價上漲之時無疑是獲利的,濱中泰男曾經為此暗喜。但是,自1995年以來,國際銅價一跌再跌,1995年1月20日國際銅價還高達每噸3075美元,到1996年初,卻跌至每噸2600美元以下。銅價的連續下挫使得濱中泰男的多頭頭寸贏利不僅損失殆盡,而且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虧損。其實,據倫敦金屬交易所總裁大衛·金介紹,早在1991年底,他們就已註意到了濱中泰男的行為,並數次對他提出過警告。
1991年11月,大衛·金收到了DLT經紀公司總裁施瑞爾凱德的來信,信中披露了濱中泰男要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虛假交易證明,並建議對濱中泰男進行調查。這位負責交易的總裁還不止一次地召見濱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員。1991年底以及1993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幾次對住友在該交易所銅市中所持有的頭寸規模表示擔憂。
1995年10-11月,有人已經意識到期銅各月合約之間價差的不合理狀態,要求董事會展開詳細調查。在對每個客戶各個合約上所持有的頭寸及交易所倉庫中倉單的所有權有了清晰的瞭解之後,倫敦金屬交易所專門成立了一個由相互之間毫無聯繫、沒有根本利害衝突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就如何處理進行了探討。這個特別委員會包括行業著名律師和資深監管人員等。
但是,濱中泰男的“錘子”性格再次將他推出深淵。他天真地認為,憑藉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必將扼住銅價連續下跌的強勁勢頭。基本面的不佳表現在他日益發脹的頭腦中已經顯得不再重要,於是在他的操縱下,倫敦交易所銅價果然在1995年末略微持穩。
銅價的反常波動再度引起了英美兩國證券期貨監管部門的共同關註,濱中泰男企圖操縱市場的行為也逐漸敗露。監管部門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虧損的雙重壓力,使濱中泰男難以承受。1996年5月,倫敦銅價已經跌至每噸2500美元以下,有關濱中泰男將被迫辭職的謠言也四處流傳。業內人士擔心,一旦這樣一位對銅價起巨大支撐作用的顯赫人物退出,國際銅價又如何能挺得住?於是,在這些傳聞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拋盤使得隨後幾周內銅價重挫25%左右。1996年6月5日,濱中泰男未經授權參與期銅交易的醜聞在紐約逐漸公開。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佈巨額虧損19億美元並解雇濱中泰男之後銅價更是由24小時之前的每噸2165美元跌至2年來的最低點每噸1860美元,狂跌之勢令人瞠目結舌。按照當時的價格計算,住友商社的虧損額約在19億美元,但是接踵而來的恐慌性拋盤打擊,使住友商社的多頭頭寸虧損擴大至40億美元。
住友的經歷正是由於“黑哨”導致的。確實,在很多企業,往往是由於工作人員的內部舞弊和“黑哨”,才給企業的管理釀成大錯。那些真正聰明的企業家是能在公司有效避免“黑哨”的企業家。
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為了避免員工互相搭便車,吃單位的大鍋飯,發展起了基於目標管理為基礎的、的績效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