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練習效應(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
目錄 |
在實驗心理學中,人們對隨著被試對一個任務或給定的一系列任務中的某些任務具有日益增多的經驗而產生的變化,稱之為練習效應。
練習效應指學習或記憶某一內容時,進行測試或提取練習比額外學習能更好地提高後來對它的記憶保持水平,即便在測試無反饋時也是如此。[1]
這種效應可能是正的,其中被試者的成績變得好一些,好比一種技能發展了;這種效應也可能是負的,其中的成績變得差一些,好比陷入了厭倦或疲勞。這種效應,不論是正效應,還是負效應,都將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的準確。因此,在教育實驗中很有必要加以預防,如果不能預防的,也一定要在結果分析與下結論時嚴加剔除或加以指出,其誤差可能有練習效應的成分。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練習效應呢?是什麼因素影響它的產生呢?據研究,下列因素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一是同一量表重覆使用容易產生練習效應。在實驗中如果前測與後測的量表、試卷等相同或相近,那麼,後測的成績往往會比前測的要好,其原因產生了後測有了前測的練習效應。其影響程度又與下列因素有關:一是前後測的相關程度,程度越高,其練習效應越大;二是前後測的間隔距離,距離越近,其練習效應越大;三是前後測的難度,難度越小,其練習效應越大;四是前後測的複雜程度,複雜程度越低,其練習效應越大;五是前後測的被關註程度,越被關註的越容易產生練習效應。
二是與實驗前是否有過練習有關。如果實驗前練習過的,那麼,練習效應產生的可能性就很大。這主要也有如下因素直接影響著其練習效應的大小。一是練習的內容被試實驗前是否感興趣或興趣雄厚程度是否高。如果感興趣或興趣十分雄厚,那麼練習效應必定很大,否則即小。二是實驗前測量內容是否被多次強化訓練過。如果是那麼練習效應必定很大,反之即小。三是實驗前練習的內容與測試內容的相關程度是否高,如果是那麼練習效應必定會高,反之即低。四是實驗前練習的內容牢固程度與測試有密切關係,如果牢固程度高,那麼其練習效應就大。如果上述因素綜合影響時,其練習效應就頗大。
因此,在智力測量時,我們也不能一錘定音,說某某學生是天才,某某學生智商低,是低能孩。一般情況下,心理測量特別是智商測量,有其權威性,能初步測量出學生的現有智力水平。但在許多情況下,外界的許多因素會影響到智商測量的真實性、準確性。因為這與測量的實施者、被試的個性因素、測量的情境因素影響以及其他偶遇因素,其中,練習效應的影響便是智商測量產生誤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許多書把不應公開的智商測量幾乎公開化了或變相公開了,許多家長或老師對這些測量又感興趣,給其孩子、學生練習,從而產生了練習效應。可見,在實驗中、按能分班測試中,職業心理適應性測驗中,等等,都是希望嚴格控制練習效應的,越少越好。但在我們教學中,我們又都希望能通過練習產生最大的心理效應。因此,學校教師一定要審時度勢,充分發揮好練習效應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消極作用的發生。下列對策在實施時務必引起重視。
練習效應與工作記憶[2]
大量研究表明腦力疲勞對人體認知功能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而工作記憶是受到損害最嚴重的心理功能之一。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擬短時記憶障礙的實驗基礎上提出了工作記憶的概念。Baddeley指出,工作記憶是一種系統,它為複雜的任務,如言語理解、學習和推理等提供臨時的儲存空間和加工時所必需的信息,同時具有儲存和加工信息的功能。鑒於工作記憶在認知能力中的重要性。
由於實際的睡眠剝奪實驗中,需要運用該測驗對被試進行多次測量,為了避免練習效應所導致的自變數混淆,需要在正式測驗前進行過度練習,直到練習成績穩定為止。測驗共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字母內容的匹配測驗,另一種是字母位置的匹配測驗。每種類型的測驗又分為低、中、高三種難度水平。為了在實際測驗中節省實驗資源,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就必須確定出每個分測驗所需的最少練習遍數。
工作記憶測驗是為評定工作記憶而專門設計的認知功能測驗,從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沒有--名被試的練習曲線是光滑下降的,說明影響被試每遍練習成績變化的因素不僅僅是練習效應,還有其它因素,如實驗前被試的電腦操作水平、被試測驗時的精神狀態等。從4名被試的統計結果來看,除被試IV外,其餘3名被試六項分測驗練習成績的前後比較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P<0.001)。此外,練習成績還存在有隨練習遍數的增加而逐漸變好的趨勢,說明工作記憶測驗中有明顯的練習效應。從六項分測驗來看,在l8遍的練習中被試幾乎全部都會出現一次最佳成績,而最佳成績所代表的恰恰是被試在精神狀態、動機水平均處於最佳水平時,練習效應最大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