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
目录 |
在实验心理学中,人们对随着被试对一个任务或给定的一系列任务中的某些任务具有日益增多的经验而产生的变化,称之为练习效应。
练习效应指学习或记忆某一内容时,进行测试或提取练习比额外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后来对它的记忆保持水平,即便在测试无反馈时也是如此。[1]
这种效应可能是正的,其中被试者的成绩变得好一些,好比一种技能发展了;这种效应也可能是负的,其中的成绩变得差一些,好比陷入了厌倦或疲劳。这种效应,不论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都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因此,在教育实验中很有必要加以预防,如果不能预防的,也一定要在结果分析与下结论时严加剔除或加以指出,其误差可能有练习效应的成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练习效应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它的产生呢?据研究,下列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是同一量表重复使用容易产生练习效应。在实验中如果前测与后测的量表、试卷等相同或相近,那么,后测的成绩往往会比前测的要好,其原因产生了后测有了前测的练习效应。其影响程度又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前后测的相关程度,程度越高,其练习效应越大;二是前后测的间隔距离,距离越近,其练习效应越大;三是前后测的难度,难度越小,其练习效应越大;四是前后测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越低,其练习效应越大;五是前后测的被关注程度,越被关注的越容易产生练习效应。
二是与实验前是否有过练习有关。如果实验前练习过的,那么,练习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主要也有如下因素直接影响着其练习效应的大小。一是练习的内容被试实验前是否感兴趣或兴趣雄厚程度是否高。如果感兴趣或兴趣十分雄厚,那么练习效应必定很大,否则即小。二是实验前测量内容是否被多次强化训练过。如果是那么练习效应必定很大,反之即小。三是实验前练习的内容与测试内容的相关程度是否高,如果是那么练习效应必定会高,反之即低。四是实验前练习的内容牢固程度与测试有密切关系,如果牢固程度高,那么其练习效应就大。如果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时,其练习效应就颇大。
因此,在智力测量时,我们也不能一锤定音,说某某学生是天才,某某学生智商低,是低能孩。一般情况下,心理测量特别是智商测量,有其权威性,能初步测量出学生的现有智力水平。但在许多情况下,外界的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智商测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因为这与测量的实施者、被试的个性因素、测量的情境因素影响以及其他偶遇因素,其中,练习效应的影响便是智商测量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许多书把不应公开的智商测量几乎公开化了或变相公开了,许多家长或老师对这些测量又感兴趣,给其孩子、学生练习,从而产生了练习效应。可见,在实验中、按能分班测试中,职业心理适应性测验中,等等,都是希望严格控制练习效应的,越少越好。但在我们教学中,我们又都希望能通过练习产生最大的心理效应。因此,学校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好练习效应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的发生。下列对策在实施时务必引起重视。
练习效应与工作记忆[2]
大量研究表明脑力疲劳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工作记忆是受到损害最严重的心理功能之一。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概念。Baddeley指出,工作记忆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同时具有储存和加工信息的功能。鉴于工作记忆在认知能力中的重要性。
由于实际的睡眠剥夺实验中,需要运用该测验对被试进行多次测量,为了避免练习效应所导致的自变量混淆,需要在正式测验前进行过度练习,直到练习成绩稳定为止。测验共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字母内容的匹配测验,另一种是字母位置的匹配测验。每种类型的测验又分为低、中、高三种难度水平。为了在实际测验中节省实验资源,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就必须确定出每个分测验所需的最少练习遍数。
工作记忆测验是为评定工作记忆而专门设计的认知功能测验,从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没有--名被试的练习曲线是光滑下降的,说明影响被试每遍练习成绩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练习效应,还有其它因素,如实验前被试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被试测验时的精神状态等。从4名被试的统计结果来看,除被试IV外,其余3名被试六项分测验练习成绩的前后比较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01)。此外,练习成绩还存在有随练习遍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好的趋势,说明工作记忆测验中有明显的练习效应。从六项分测验来看,在l8遍的练习中被试几乎全部都会出现一次最佳成绩,而最佳成绩所代表的恰恰是被试在精神状态、动机水平均处于最佳水平时,练习效应最大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