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法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試驗”。他們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去,並安然落地。後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任其自由游動,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等後來感到熱度難忍時已經來不及了。這就是有名的“煮蛙效應”或“溫水青蛙效應”。
榮獲日本日產汽車16年銷售冠軍寶座的奧城良治,每日訪問100個潛在客戶,永不懼怕客戶拒絕,據說這主要得自他童年寶貴的啟示。童年時,有一次在田埂間看到一隻瞪眼的青蛙,奧城良治調皮地向青蛙的眼瞼撒了一泡尿,卻發現青蛙的眼瞼非但沒有閉起來,而且還一直張眼瞪著。奧城良治將這段童年經驗運用在遭遇拒絕上,客戶的拒絕猶如撒尿在青蛙的眼瞼,要逆來順受,張眼面對客戶,不必驚慌失措,這就是他的“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告訴人們,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個企業不要滿足於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於過去的勝利和美好願望之中,而忘掉危機的逐漸形成和看不到失敗一步步地逼近,最後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個人或企業應居安思危,適時宣揚危機,適度加壓,使處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腳步的人加快腳步,不斷超越自己,超越過去。
事實上,造成危機的許多誘因早已潛伏在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之中,只是由於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機意識,對此沒有足夠的重視。有時,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事,經過“連鎖反應”、“滾雪球效應”、“惡性迴圈”,有可能演變成摧毀企業的危機。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企業要避免“溫水煮蛙”現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層具備危機意識,企業才不致在戰略上迷失方向,不經意之間滑入危機的泥潭之中。值得重視的是,危機管理並非是企業最高管理層或某些職能部門,如安全部門、公關部門的事情,而應成為每個職能部門和每位員工共同面臨的課題。在最高管理層具備危機意識的基礎上,企業要善於將這種危機意識向所有的員工灌輸,使每位員工都具備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員工對危機發生的警惕性,使危機管理能夠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實際行動中,做到防微杜漸、臨危不亂。
這個實驗給我們幾點啟示:第一,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然而,大環境的改變有時又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註意,多學習,多警醒,並歡迎改變,才不至於太遲。第二,太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第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
對一個人而言,最可怕的是緩慢漸進的危險降臨,而不是突然的危機降臨。因為突然的危機降臨可以使人動員自身全部的潛能,並迅速地做出各種反應以擺脫危機;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往往使人無法感覺到,甚至到了死的門檻也毫無反應,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註意自己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讓小毛病最終成為不可輓回的錯誤。
未雨綢繆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人類天生有一種惰性,不到迫不得已就不會去改變現行的各種還過得去的做法,當這種做法還能夠讓人得到很大的滿足時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一個管理者、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失去了必要的刺激,處在一種安逸的工作氛圍中而不自覺,那麼,就會失去工作活力。等危機真正到來時,就來不及了。青蛙法則告訴我們的,也正是如此。
百事可樂公司作為世界軟飲料行業的大哥大級人物,可謂春風得意,每年有幾百億的營業額,幾十億的純利潤。但是,展望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公司的管理者們看到汽水業會趨於不景氣,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為避免被市場打敗的命運,他們認為應該讓自己的員工們相信公司在時刻面臨著危機。但百事公司一路凱歌高奏,讓員工相信危機這回事談何容易?
公司總裁韋瑟魯普決定要製造一種危機感。他找到了公司的銷售部經理,重新設定了一項工作方法,將以前的工作任務大大提高,要求員工的銷售額要比上年增長15%。他向員工們強調,這是經過客觀的市場調查後作出的調整,因為市場調查表明,不能達到這個增長率公司的經營就會失敗。這種人為製造出來的危機感馬上化為了百事公司員工的奮鬥動力,使公司永遠都保證處於一種緊張有序的競爭狀態中。正是這些,保證了百事公司能永遠欣欣向榮地走向未來。
如果一位經營者不能向他的員工們表明危機確實存在,那麼他很快就會失去信譽,因而公司就會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國技術公司總裁威廉•韋斯看到,全世界已變成一個競爭的戰場,全球電訊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美國技術公司應該在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他先從公司上層推行"末日管理"計劃,啟用了兩名大膽推行改革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副董事長,免去了4名傾向於循序漸進改革者的高級職務。在職工中廣泛宣傳由於某些小單位忽視產品質量,成本上升,導致失去用戶的危機。他要讓全體員工知道,如果技術公司不把產品質量、生產成本以及用戶時刻放在突出的位置,公司的末日就會來臨。正是通過這樣的末日管理,才使得美國技術公司永遠走在同行們的前面。
在國內,很多企業也漸漸認識到了危機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在實踐中推行這種管理方式。江蘇無錫小天鵝集團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危機管理的例子。
被同行業稱為"大哥大"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422%,銷量在全國連續多年保持了第一,併成為國內洗衣機行業首家跨進億元利潤的企業。然而,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卻在大好形勢下,充滿了危機感,採取令人警醒的"末日管理法"來鞭策自身不斷進取,向世界高水準衝擊。
集團董事長朱德坤對員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要求:要唱好兩首歌。一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首是《國際歌》。他強調,小天鵝的處境就像國歌里唱的那樣"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願工廠破產的人們,請跟我一起拯救小天鵝。唱《國際歌》就是要大家明白"世上沒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的道理。朱德坤認為,一個沒有憂患意識與危機感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所以要求員工們天天唱這兩首歌,唱出信心,唱出志氣,唱出發展小天鵝的新舉措!
小天鵝公司的領導班子非常精幹,在他們的領導下,企業效益年年提高。然而,他們每個人的心中,始終充滿了危機意識。他們認為,眾多企業在市場大潮中都領過風騷,有的青春常在,但有的卻曇花一現,其原因在於經營者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更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因為,一種產品的銷量愈是接近鼎盛期,也就愈接近衰退期。所以,不管企業取得多大成績,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要時時刻刻與國內、國外同行中的先進企業比。只要世界上有一個企業排在你的前面,你就是落後的,就必須毫不鬆懈地追趕對方。這種危機感督促該公司班子全體成員,在班子建設、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做了許多超前性工作。
小天鵝把"末日管理"融入到決策、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之中,特別是把高標準的質量管理作為企業"末日管理"的核心環節來抓。一次,有一批"小天鵝"洗衣機已裝上火車準備發往廣州,在抽檢時,發現有一臺洗衣機的排水管有輕微的漏水現象。有的人認為,排水管輕微漏水不算質量問題,換一根排水管就是了。還有的說,乾脆把這台撤下來,重新換一臺好的就行了。事情反映到朱德坤那裡。他立即趕到現場,要求對600台洗衣機全部開箱檢查一遍。最後儘管檢查結果只有兩台出現類似問題,但全廠員工的質量意識卻提高了。市場給予小天鵝的回報是等價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不但連連保持了全國銷量第一,而且企業與五年前相比,產量和銷量雙雙增加了10倍,效益增加了130倍。
企業經營者和所有員工面對著市場和競爭,都要充滿危機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里。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企業最好的時候往往是沒落的開始。
評論(共18條)
“青蛙法則”是說把一隻青蛙放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容器里,然後慢慢地給容器加熱,控制在每兩天升溫一度的狀態。那麼,即使水溫到了90°C--雖然這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也不會主動從容器中跳出來。其實,這並不是因為青蛙本身的遲鈍,事實上,如果將一隻青蛙突然扔進熱水中,青蛙會馬上一躍而起,逃離危險。青蛙對眼前的危險看得一清二楚,但對還沒到來的危機卻置之不理。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故事的寓意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故事其實很不嚴謹! 其一:把青蛙“突然”扔到冷水裡面,它也會跳起來的,更不用說熱水了。環境的突然改變,都會讓人產生警惕的。 其二:如上面某某的實驗一樣,當溫度到達一定程度,青蛙就待不住了。人也是一樣的,當環境的量變對人產生的影響達到質變,人也會“跳起來”的。所謂“狗急了跳牆”也是這個道理。
違背正常的事理來表達某種寓意,不太妥當。
故事的寓意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故事其實很不嚴謹! 其一:把青蛙“突然”扔到冷水裡面,它也會跳起來的,更不用說熱水了。環境的突然改變,都會讓人產生警惕的。 其二:如上面某某的實驗一樣,當溫度到達一定程度,青蛙就待不住了。人也是一樣的,當環境的量變對人產生的影響達到質變,人也會“跳起來”的。所謂“狗急了跳牆”也是這個道理。
違背正常的事理來表達某種寓意,不太妥當。
人家講的是理,你講的是事,能比,宰相肚裡能撐船,你非要將宰相肚子剖開,再放支大船進去看看嗎?
頂
支持觀點,人需要一個環境讓他在這環境慢慢蛻變,要麼生要麼死!
故事很好! 其實 附加寓言故事 就如圖現在的 動畫片教材一樣 簡單易懂 就算是瞎編的 只要能明白道理就行了 只要你懂了就是最好的方法 哪怕是3秒後加到1000° 都不跳 我也信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都概括了這篇文章所有內容,所有的寓言。一樓的朋友親身動手做實驗,而且還寫了篇日記,這不是愚蠢的行為嗎?正如評論的朋友所說,“宰相肚子能撐船”難道真的需要剝開宰相肚子放只船進去試驗下才算符合邏輯性嗎?符合句子的真實嗎?往往複雜的理論,為了讓讀者明白其理論意思,只要一句比喻和假設,一句諺語,一組成語,一個詞就能概括,但是你們往往為了弄清楚符合邏輯性寓言非要做些親身試驗去推翻其假設和比喻。以為是法律嗎,總是鑽牛角尖,這樣做不是愚蠢行為嗎?難聽點說簡直是多餘的。
故事的寓意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故事其實很不嚴謹! 其一:把青蛙“突然”扔到冷水裡面,它也會跳起來的,更不用說熱水了。環境的突然改變,都會讓人產生警惕的。 其二:如上面某某的實驗一樣,當溫度到達一定程度,青蛙就待不住了。人也是一樣的,當環境的量變對人產生的影響達到質變,人也會“跳起來”的。所謂“狗急了跳牆”也是這個道理。
違背正常的事理來表達某種寓意,不太妥當。
同意你,因為不真實的故事總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事實是一切總會發生,而該不該選擇憂患意識呢還得看是搞生產呢還是革新創造還看範圍有多大……一切成功了就有人討論而討論的人多半又有他們的原因,人要說的話表示了他的明的暗的潛在的意識或意圖或生命狀態
一天升高一度水溫,根本沒有意義!!五分鐘升高一度水溫,就需要㵭六個多小時!!你的一分十幾秒是什麼概念??水溫一秒鐘,一度還多……別說別人是騙局,
“青蛙法則”中的溫水是控制在每兩天升溫一度的狀態,這個跟你的一分十七秒還是有差距的。雖然他的前提條件有點誇張且很難重現,但故事所表達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寓意應該大家都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