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標簽效應,指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簽後面引起的。
心理學家克勞特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要求一群參加實驗者對慈善事業做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分別說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對應地,還有一些參加實驗者則沒有被下這樣的結論。過了一段時間後,當再次要求這些人做捐獻時,發現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說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錢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說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獻得要少。
一個人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簽。上面這個實驗說明,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自己就會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簽後而引起的,所以稱之為“標簽效應”。
由此推之,當一個孩子老被家長說成笨孩子,他肯定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當一位員工被老闆認為是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也肯定會對自己這方面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有這方面的能力也不會再表現出來了,員工會認為“老闆已經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行,自己還表現什麼呀”。
員工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管理者並不會像父母那樣表現出太多的言語不滿。但事實上,對一個人的態度並不一定完全通過言語表現出來,當你對一個人的態度很消極時,即使你不說一句話,對這個人的態度也在你的行為中表露無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體現出那種不認可,而這些非言語的信號就足以給員工貼上標簽了。
有些管理者會說:“員工又不是孩子,又不傻,罵他笨他真的就以為自己笨,我罵他沒前途他真的就覺得自己沒前途。我這樣罵他,只是‘激將法’,是想讓他變得好一點而已。”這樣的觀點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就有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標簽效應”中,如果貼的標簽不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被貼標簽的人也可能由於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與所貼標簽內容方向相反的行動,也就是說這種“激將法”有時是可行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如果想貼負面的、消極的標簽而產生正面的效應,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被貼標簽者能夠理解所貼標簽是不是客觀、公正的;第二,被貼標簽者的獨立性要比較強。
如果你是位領導者,是否能夠反思一下自己對下屬的態度呢?那些下屬被你貼上了壞的標簽,他們的行為在你眼中真的像你預計的那樣嗎?為了更好的避免這種錯誤行為或觀念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建議在工作中我們要更多地把註意力放在員工完成目標任務的程度上,而不是把眼光停留在員工身上的缺點,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這是一個不可能或很難改變的事實,你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中做到讓他們揚長避短。
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都曾遇到過失敗和挫折,這些經歷對個人的自信心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幾次失敗後,有的同學就給自己貼上了消極的標簽,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以後再遇到挫折,他們就會認為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了成功,他們也很難藉此機會來提高自信心。
我們該如何利用“標簽效應”來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呢?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訓練。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除了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可分解的學習目標和可操作的學習計劃外,以下環節不可忽視
按階段設置暗示語
在實施自我暗示前,必鬚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置積極的暗示語言。這些暗示語言不外乎是一些給自己打氣的話,如“我一定行!”、“我能做得更好!”等,但要註意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如果有幾門學科比較薄弱,就要按照先易後難來。語文和數學相比,如果數學更難攻剋,你可以先從語文下手,暗示自己“我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等;如果你剛學習進行自我暗示訓練,可以給自己的目標定低些,如“我很高興,我今天能記住8個英語單詞”。以後逐漸提高,自信心也會水漲船高。經過一段時間的暗示訓練,當你發現自信心有所提高,每天很充實、快樂時,你就該考慮重新設置自我暗示語了。這個階段的暗示語不必那麼具體,但一定要根據你現階段的狀況提出較高要求。暗示語設置好之後,要熟練地背下來,牢記於心。
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暗示語設置好之後,就要著手準備實施。早上起床,你精神飽滿地站在鏡子前,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狀態。如果感覺自己不是很清醒,可以先暗示自己“我感覺很精神,很飽滿,狀態很好!”而後,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一會,想象那種振奮的感覺由內而外散髮出來,自己都感覺到那擴散出的氣息了。
下一步,伴隨一些體態語(可以握緊拳頭,揮舞兩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大聲說出事先想好的鼓勵自己的話語,聲音一次比一次高。每說一次,你會感覺底氣更足一些,感覺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更充滿一些。這樣說幾遍後,你會感覺心裡很暢快,很輕鬆,很有勁頭。每天可以連續說3—5次。
剛開始訓練時,需要你的意志進行控制。一旦養成行為習慣,每天早起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去做。你每天的信心也會自然而然保持得很充足,逐漸地你會成為一個自信、向上的人。
把暗示融入學習生活中
早上鏡子前的自我暗示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不把積極的自我暗示與日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可能只是鏡中月、水中花。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學會放大自己對成功的感受,讓積極自我暗示落到實處。
有些同學自我評價方式不當,習慣於靠下次考試來證明自己這一段時間努力學習的效果。如果考得好,就認為自己這段時間努力了,成功了;如果考得不如意,就會全盤否定自己近期的付出。
上述做法其實不可取。學習是一個過程,任何結果不過是過程中的一點。因為一點,而否定了大部分,是一種狹隘的評價方式。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從平時學習中積累那種成功、自信的感覺,就會使自己保持一種渴望、充實的心情,而不至於感覺學習那麼枯燥無味和難以忍受。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羅森漢恩博士於1972年進行了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後來也被稱為“假病人實驗”)。羅森漢恩博士招募了8個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們分別是一位二十多歲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學家,一位兒科醫生,一位精神病學家,一位畫家,一位家庭主婦。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訴精神病醫院的醫生,他們幻聽嚴重。但是除了這個癥狀以外,他們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並且給問診者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職業外)。結果,他們8人中有7人被診斷為狂躁抑鬱症。被關入精神病醫院後,這8個假病人的所有行為都表現正常,不再幻聽,也沒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學上的癥狀,但是卻沒有一個假病人被任何一個醫護人員識破。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由於他們已經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簽,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妄想症”加劇。精神病院的醫務人員甚至發明瞭一些精神病學上的新術語來描述這些假病人的嚴重“病情”:假病人與人聊天被視為“交談行為”,他們甚至認為假病人做筆記都是一種精神病病情的新發展,以至於“做筆記”被護士當作病人的病狀以“書寫行為”記錄在他們的病歷中。
羅森漢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診斷標簽的危險性——標簽效應:一旦醫護人員認定某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會把他的一切行為和舉止視為反常。其實,有時,“病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倒是“醫生”的眼力和判斷力。這個心理學實驗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是:當一個孩子被貼上了“壞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個心理條件的標簽時,那個標簽將掩蓋他的所有其他品質,甚至優點。無論那個孩子做什麼,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那個孩子“差”“壞”“苯”。人們歧視性的眼光和態度會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向著人們的偏見——標簽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標簽”態度不及時轉變,最壞的結果就會發生:我們對孩子的負面看法(或者說,負面期望)可以變成孩子的自我確定,導致一個當初也許並不壞、並不差的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個“差生”或“壞”孩子。
妥善用好這些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