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共生效應(Symbiotic effect)
目錄 |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指的是一定的參照群體中的人們,在從事日常的勞動、工作和學習時,受到群體中成員的智慧、能力及以往的勞動成果的影響,在思維上獲得啟發,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的現象。這種影響是群體成員之間相互的、潛移默化的,是發展與發揮個人潛能的社會激發因素之一。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共生,是指企業所有成員通過某種互利機制,有機組合在一起,共同生存發展。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既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存在於社會生活中,如海葵和小丑魚之間、生產過程具有配套性的企業之間都存在明顯的共生關係,而且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征,即共生系統中的任一成員都因這個系統而獲得比單獨生存更多的利益,即有所謂“1+1>2”的共生效益。
對共生現象和理論研究最早是從生物學家開始,1879年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首先提出了共生的概念。一百多年來,科學研究和社會經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對“共生”現象和理論研究已逐漸由生物學領域滲入和延伸到社會學、管理學的許多領域,並已初見成效。
人才的“共生效應”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指引入一個傑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賢才紛至沓來,進而逐漸形成一個人才群體,這是以人才引人才、挖掘人才的一條規律。認識和運用這條規律,可為組織贏得巨大的效益。
二是指在一個人才薈萃的群體中,人才間的互相交流、信息傳遞、互相影響往往會極大促進人才與群體的提高。因此,群體的組織者應當充分運用並不斷強化“共生效應”,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利於人才成長與脫穎而出的群體。如英國卡文笛實驗室、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等,在那裡工作過的科學家先後有獲諾貝爾獎的人。因此,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迪,組織的領導者應充分利用並不斷強化人才的共生效應,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利於人才成長與脫穎而出的群體。
生物學中的共生是指不同種屬按某種物質聯繫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寄生也是一種共生。多學科交叉研究發現,共生不僅是一種生物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袁純清博士在《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一書中說:“一般意義上說,共生是指共生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境中按某種共生模式形成的關係。” 研究共生關係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及規律,共生關係對共生單元進化的作用及規律,以及如何運用來指導可持續發展,是共生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連鎖經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共生單元的共生現象,因此,將共生理論引入連鎖經營發展研究,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將共生理論引入連鎖經營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啟示:連鎖經營能產生共生效應,即產生出新能量-連鎖共生能量,使連鎖經營的生存能力和擴張能力提高,從而使經濟效益提高和經營規模擴大,取得(1+1>2)的效果,這是連鎖經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共生效應是連鎖經營的本質特征之一。
1.連鎖經營是一種自組織過程
它是連鎖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境(連鎖環境)中按某種內在要求結成的共生體(連鎖一體化的共生系統)。這種共生體按一定的連鎖機制形成某種共生模式(連鎖模式),產生出新的共生能量(新增連鎖力),推進連鎖經營在共同進化和共同受益中發展。
2.由於連鎖過程是連鎖單元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的共同進化過程
單元之間的關係服從共生過程的一般本質,即共同進化、共同適應、共同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連鎖經營用連鎖單元之間的相互吸引和合作代替了相互排斥和鬥爭,用合作的方式去拓展市場,相互補充和促進,擴大經營,可加速連鎖單元的進化創新,實現共存共榮,共同發展,為連鎖單元提供了在相互激勵和合作中發展進化的有效途徑。互惠共生關係促進共生系統進化機理,也是指導連鎖經營促進各連鎖單元共同進步和發展的根本法則。
3.在連鎖經營中的共生效應將產生出新增能量是連鎖經營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
連鎖經營的總能量比各連鎖單元原有能量的總和要大。因此,總能量不是各連鎖單元原有能量的簡單累加,而是由於連鎖機制增加了新能量,稱之為連鎖共生能量。不產生連鎖共生能量的連鎖關係是不存在的。連鎖共生能量是連鎖總部、各連鎖單元、連鎖機制、模式與連鎖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連鎖共生能量體現連鎖關係的協同作用和創新活力。
許多分散的、互不依賴的個體經營轉化為一個相互聯繫和合作的連鎖群體經營,為什麼能產生出新增能量大於局部之和呢?有以下原因:
一是由於總部核心能力導入各連鎖單元,質的提高使各連鎖單元都提高了經營能力;
二是由於群體經營擺脫了個體經營的局限,產權多元化和業態多樣化使經營範圍在空間和內容上都得到了擴大;
三是連鎖機制使資源共用範圍擴大,資源配置更為優化,減少了內部的阻力和衝突,從而帶來經營成本節約,提高了資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四是由於合理的分工、兼容和合作提高了有序化和組織化程度和連鎖經營效率;
五是連鎖經營機制激發各連鎖單元的競爭熱情和創新精神,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使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
總之,由於連鎖經營能力提高,成本降低,空間擴大,經營範圍和機會增加,就必然使經營效率提高和規模擴大。連鎖經營的共生效應使連鎖群體的生存能力和發展能力大於各連鎖單元獨自經營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了連鎖經營的快速發展。
在共生關係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也有所不同,自然界往往是原始的、初級的、自然的和被動的;而人類社會則往往是創始的、高級的、能動的和主動的。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分工與合作是通過共生關係和生存競爭的雙重作用而自然形成和發展的;
而在人類社會中,個體和組織之間的分工與合作往往是在人的能動作用基礎上通過共生關係和競爭關係而實現的。人們可以在認識共生機理和規律的基礎上,對經濟共生系統、社會共生系統進行設計、建構和改進。例如分工的發展使得連鎖擴張易於複製,節省了重覆學習費用,實現了一體化→分化→分工→新的一體化過程。
就拿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來說,在一個研究所或科研開發小組中,同事之間知識結構、技術專長、思維方式、科研水平等方面各有所長,大家互相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影響,往往能使思維得以互補,不斷提高大家的創新能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許多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都是在發揮眾人所長、汲取眾人智慧、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