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人際交往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個性具有磁化他人吸引他人的現象,被形象地稱之為磁化效應。
這是因為凡鐵均有磁性,只因內部分子結構凌亂,正負兩級互相抵消,故顯示不出磁性。若用磁鐵引導後,鐵分子就會變得有序,從而產磁性,這一現象就是磁化效應。作為一個教師就應該成為一個有磁性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去磁化學生。
那麼,教師的磁性個性有哪些呢?磁化效應是怎樣產生的呢?有哪些因素影響著教師的磁化效應呢?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師具有影響力的個性。如有人提出的優秀教師應具備的良好個性有10條,即善於導學、精於設計、擅於組織、樂於合作、喜於啟發、長於應變、勇於負責、敢於創新、善於激勵、善於尊重。也有人提出了另外10條優秀的教師個性,即要有愛心、公平、熱情、勇氣、使命感、責任感、信賴感、積極性、進取心、忍耐性。其他學者對教師的影響力個性也都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這說明這種影響力個性對學生具有磁化作用。換言之,磁化效應的產生與教師的影響力個性有關。
二是教師的悅人者個性也會起到磁化學生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家傑· D ·貝爾在他著的《駕馭個性》一書中指出,悅人者擁有使人愉快的天資秉賦,他能用恰當的幽默緩和緊張的氣氛,取悅於人;他具有揣度他人反應的才能,防止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他具有心地善良、仁慈之心,為他人做許許多多的善事;他還具有很強的合作精神,是一位從不傷人的合作伙伴。正因為,悅人者對他人總是慷慨溫柔、舉止文雅,從不說一句刺耳難聽的話,因此,人們很容易與他相處,人們總被他的這種個性所愉悅,所吸引,從而其個性或多或少、自覺不自覺地被磁化。
三是吸引人的教師儀錶。教師的長相、身材、穿著、儀態、風度、氣質等具有魅力的話都會對學生產生磁化作用,尤其是第一次見面時,儀錶因素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會產生首因效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效應逐漸變小,其磁化作用逐漸轉變為受內在道德品質(即平時所言的內容)的影響。
此外,教師磁化作用還與學生的接近性、相似性、互補性相關。在空間距離方面,教師若能常與學生打成一片,往往能產生自己人效應,從而也產生磁化效應。在個人特性方面,教師的個性如能被學生意識到彼此的相似性,則容易產生磁化效應。在需要期望方面,如果教師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與期望,或彼此能成為互補關係時,那麼,就會產生強烈的磁化效應。可見,時空的接近、態度觀念的相似、需要期望的互補等都是產生磁化效應的重要因素。
磁化效應對教師的導學育人效能極為重要,磁化效應強,其導學育人效能就高,反之,就低。因此,學校教師如何提高自己具有磁性個性顯得格外重要。據分析,下列方面的對策對提高教師的磁性個性頗為有效,供參考。
首先,學校教師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學校教師影響學生的本質性因素。具有人格魅力的學校教師,學生就會產生敬愛感。要有人格魅力,就必須做好如下方面的修養。一要廉潔奉公、大公無私;二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三要公正公道、一視同仁;四要善良慈祥、助人為樂;五要敢做敢為、不畏艱難;六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這些人格因素一旦為學校教師所擁有,那麼,必然會給學校教師帶來巨大的影響力,會給學生帶來引吸力,從而產生磁化效應。
其次,學校教師要努力剋服不受學生歡迎的不具有磁化效應的行為或做法。例如:只需州官放火不須百姓點燈;對學生馬克思主義對己自由主義;要求學生大公無私而自己則是貪得無厭;不允許學生提反對意見;只喜歡聽奉承話不喜歡聽反面話;從不將真心的想法告訴學生;從來不會在學校領導面前替學生辯護;平時不願與學生在一起活動有距離感;對偶發事件不知所措;動不動就訓斥學生或體罰學生;等等。這些行為或做法透露出其個性的糟糕,毫無吸引學生之處。
第三,學校教師要想有“磁性”,就必須對學生持有肯定的態度。也就是說,對學生要有感情、要信任,而且要有親和的態度接近他們、關愛他們、幫助他們,使他們也產生同樣的感情與行為。
第四,學校教師要有悅人者的導師風格。在決策上,要鼓勵學生儘可能廣泛地參與決策的制訂;在執行情況反饋上,特別是學生做錯什麼時,能會學生背些黑鍋;在解決衝突時,總是以笑談、笑態加以處之,從不傷害學生;在與學生交流時,會真心的吐露心聲毫不掩飾;在傾聽學生的意見時,會耐心認真地聽取學生的見解、觀點、評論,乃至批評、抨擊、謾罵;等等。但學校教師也要知道,光有悅人者的導師風格,只會暫時吸引學生的,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不行的。因為悅人者的導師風格最難適應自主、獨立、創新、敢做敢為、銳意進取、敢於冒險、敢於競爭、善於磨擦的環境,而學校教師對這一環境不僅需要面對,而且還要適應。因此,學校教師不僅要善於磁化學生,而且還要把他磁化於為學生髮展上來,使關心學生與班集體發展兩者有機的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