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陷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談判過程中突然提出比剛纔的出價更高的價格,並且不承認剛纔的出價,這樣,對方很容易就會將註意力轉移,變得迫切想讓雙方承認剛纔的出價,而忘記將價格壓得更低。
吉普賽陷阱的案例[1]
案例一:裝糊塗的學問
你給客戶的最終報價已是你的底線了,可買主還在對你軟磨硬泡要求再降2個點。第二天你的上司帶著你來到買主的辦公室,對買主講:“非常對不起,我們的銷售員沒有經驗,先前的報價算錯了,由於運輸費用沒有計入,正常的報價應當還要提高3個點。”買主暴跳如雷,大罵你們不講信譽,不過最終生意還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終報價成交。提高3個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買主也不再提降2個點了。因為吉普賽人在西方藝術中是欺騙、謊言的代名詞,這就是吉普賽陷阱。
吉普賽人,他們起源一般都受人誤解。他們起源於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羅姆人與跟他們有密切關係的辛提人又合稱為“吉卜賽人”(Gypsy,或譯吉普賽人)。不過,“吉普賽”一詞源於歐洲人對羅姆人起源的誤解,當時歐洲人認為羅姆人來自埃及,於是稱之為“埃及人”,而“吉普賽”是“埃及”(Egypt)的音變。而大多數羅姆人也認為“吉卜賽人”這個名稱有歧視意義,所以並不使用。他們曾自稱是羅馬帝國國民的後裔,所以叫羅姆人。歐洲亦有許多國家稱羅姆人為“茨岡人”
而關鍵讓人對他們產生歧視的原因是,他們羅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稱,歷史上多從事占卜、歌舞等職業。但羅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視和迫害,至今有許多人對羅姆人仍保有極其反面的印象,認為羅姆人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販子。
關鍵是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們極力保護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維持自己的族群,從衛生習慣到日常方方面面都與所在地保持距離。所以他們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浪民族,卻到哪裡都不被當地社會所接受。
某IT公司的老總帶著銷售經理王經理和一個業務員小陳去參加一個談判。這次談判是關於一種新型電路板的供應價格。供應商開的價格是50元,公司希望能將價格壓到42元。意外出現在價格壓到45元的時候,公司要求供應商繼續降低價格,供應商突然開出了46元的價格,並堅決不承認剛纔曾經說過45元。老總和王經理急於和對方爭辯,這時,小陳悄悄告訴老總,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吉普賽陷阱。徐總立刻指出了對方的花招,並趁機將價格壓到了42元。回到公司後,老總找了小陳做了一次談話,因為小陳平時很認真地學習了銷售管理理論,所以對老總提出的問題做出了令人滿意的回答。事情的結果是小陳被升為銷售副經理,並拿到5萬元的獎金。
- ↑ 楊登國,白學東.簡單定律[M].海天出版社,2007.3.
這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是理論卻是值得我們思考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