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姆定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金姆定理[1]
金姆定理:出色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見解,而平庸的人則往往附和別人的意見。
提出者:英國維明頓公司總裁W·金姆
點評:事之別在理,人之差在識。
金姆定理相關故事案例[2]
- 故事:爺孫賣驢
2500年前,伊索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老公公帶著孫子。牽著一頭驢子,準備進入市場去賣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聽到有個路人說:“這兩人,放著驢子不坐,真是傻瓜!”兩人聽後覺得有點道理。公孫兩人便一起騎上驢背,繼續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著他們說:“這爺倆真是沒人性,兩人壓得驢子要死了。”
聽了路人這麼一說,那老公公趕忙下來,讓孫子一人騎在驢背上,自己牽著驢子步行。
過了不久,經過一間茶樓,茶樓外站著一名婦女。那婦女說道:“這是什麼時代啊,這個小孩這樣不懂事,自己享受,讓老人家走路。”
老人聽了覺得那名婦女說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孫子下來.讓他坐上去。
走著走著,來到一條熱鬧的街市,那裡有三五個婦女對著他們指指點點:“唉,這個老人怎麼這樣沒有愛心,自己享受,讓小孩受苦。”
聽後,那老人臉紅了。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最後,那爺孫二人向人們要了一條大繩與一根長棍,將驢子四腳綁上兩人抬到市場去了
- 點評:
事之別在理,人之差在識。每個人因為自身學識修養的原因,可能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如果完全沒有自己的主張,結果只會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案例:戴森
“領袖”與“跟隨者”的基本區別就在於對創新的獨特見解。
貴+設計奇特 戴森黑科技爆款之謎
2018年10月11日,英國高科技企業戴森在美國紐約發佈了一款名為Airwrap styler的美髮造型器,這本來只是一場科技產品的發佈會,沒料到的是全世界的消費者為之矚目,微信朋友圈一路瘋傳刷屏。趁熱打鐵,一周後的10月18日,戴森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品鑒會解讀最新推出的Airwrap美髮造型器:可卷髮、順發、乾發於一體的卷髮器,全新的戴森Airwrap美髮造型器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速、高壓的戴森第九代數位馬達來驅動空氣氣流,官方把這種氣流叫做康達效應。
在黑科技的投影下,戴森妥妥的坐穩了高端市場的第一把交椅,暫且不論戴森卷髮器效果究竟怎樣,從它目前的熱度和預售成績來看,這一波新品勢頭來得相當猛。顯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產品本身的科技加持造型精美外,戴森的品牌價值也是重要原因,而帶來這些的是戴森的操盤手詹姆斯·戴森。
我們不一樣——金姆定理
“出色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見解,而平庸的人則往往附和別人的意見。”金姆定理出自英國維明頓公司總裁W·金姆的名言。前有史蒂夫·喬布斯,後有詹姆斯·戴森,他們能夠獨樹一幟地帶領自己的優秀隊伍不斷走向輝煌。支撐著他們的正是“自己的見解”——與對手不同、與傳統習慣也不同的“己見”。
喬布斯說:“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從這句話中人們不難領悟到“領袖”與“跟隨者”的基本區別就在於對創新的獨特見解。從今天戴森旋風的席卷全球,我們能夠觀察到詹姆斯·戴森一直都在遵循著金姆定理,無論是設計、製造還是定價、營銷,戴森都在走自己的路,並且遠遠超越它的對手。
戴森vs喬布斯 設計天才的共性
詹姆斯·戴森——被無數人稱為英國設計之王、英國喬布斯、家電界喬布斯,因為正是他對產品的苛刻要求精益求精,將吸塵器等家用電器做到了全球極致。
為了一款中空設計的吹風機,戴森曾花掉5000萬英鎊,103位工程師試驗了4年其間,他們製作了600個原型機,使用了大約1000多千米長的人類頭髮樣本而反過來,也正是這種一絲不苟的品牌形象讓人們更願意掏腰包花大價錢。
執著
詹姆斯·戴森團隊在產品研發創新的過程當中採用了愛迪生式的方法,也就是一件接一件地製作模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在戴森,每個人都有一個工作理念:日常使用的產品可以被改善的更好。這是一種執著精神。戴森公司永遠不會感到完全滿意,對其產品更是如此,因此戴森要對產品進行嚴格的測試和分析。例如,戴森的微生物實驗室培養並研究細菌、黴菌和塵蟎,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幫助您除去家中的這些東西。
而喬布斯的秘密同樣是他對蘋果永遠都不會滿意。喬布斯將他的一生都傾註於提出問題:“為什麼這樣行不通?”和“應當作何改變才能讓它行得通?”
獨見
“有的東西太沉,有的東西污染性太強,有的東西消耗過多能源,有的東西表現不盡如人意,有的東西使用壽命不夠長,每個產品都面臨成百上千個問題,而我們每天的工作,便是致力於讓產品表現更出色,如果我們研發出諸如高速旋轉的數位馬達這樣的突破性技術,對我來說,這就是巨大的成功,因為它讓眾多產品得以擁有卓越表現。” 詹姆斯·戴森對待產品並不屈從於市場,他總是千方百計的在設計和科技上尋求更理想的解決方案。
喬布斯曾說,“你不能只問顧客要什麼,然後想法子給他們做什麼。等你做出來,他們已經另有新歡了”。喬布斯堅信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頻繁引用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問客戶他們需要什麼,他們總是說要“一匹更快的馬”!所以,蘋果公司只管偏執的去製造偉大的、讓人驚喜的產品,堅信偉大的產品會讓消費者打開錢包。
重新定義
蘋果無論是產品、銷售方式,還是精神領袖喬布斯,都在傳達著價值信號:強勢、高傲、與眾不同。
而戴森同樣在產品、銷售方式,還是企業領袖詹姆斯·戴森,傳達著價值信號:貴、黑科技。戴森公司的發展已經證明,如果一個企業設計的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能夠提供卓越的性能,那麼即便它的產品價格明顯比競爭對手高出許多,這個企業也一樣有可能獲得成功。
喬布斯畢生追求的是極致,就是蘋果致力灌輸給這個世界的信仰。他在觀念、開發思路、細節等方面與眾不同的概念,使得蘋果產品一直遙遙領先同行。從MAC、iPod系列,喬布斯和他的團隊以創新的思維和精巧的設計,始終引領業界最前列,創造出蘋果帝國的神話。同時重新定義了音樂、手機、電影和電腦市場,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他總能把已擁有的東西做到極致,同時很難被同行超越。
詹姆斯·戴森和喬布斯實質上是異曲同工之妙,作為設計工程師,他在觀念、開發思路、細節等方面重新定義了吸塵器等家電產品。
“某種意義上,解決問題是一種執著,你就是一心想做這件事情,雖然每個問題都困難重重,但問題存在得意義就是要得到解決,尤如一座有待攀登得山峰,登山家有這個問題,我們也有,起初,我們這些工程師聚在一起,希望製造出一種不同以往、技術更先進的產品,此後我們一直如此,我擁有35年的產品製造經驗,並從中獲益良多,只成為一名設計師還不夠,你不能製造出表現更出色的產品。”這是戴森的理念,也是他的人生信條。
之前就有人用戴森以及同類產品進行過比較,戴森對比起同類產品,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外觀的高科技感,讓人感覺自己拿在手上的不僅僅是一款日用品,更是一款高科技產品,從而使得用戶使用時候心理帶來的愉悅感超越了使用產品時本身體會到的愉悅感。
將戴森與同類產品進行拆分後,可以發現的是戴森的做工非常精細,精細到在拆解的碎塊裡面都能夠找得到對應的元器件。
冒險主義
矽谷創投教父、《從0到1》作者彼得·蒂爾說過:“你應該反問一下自己有沒有瘋?如果瘋了的話,這個項目更可能有機會成功。”
拒絕平庸。“你要冒險。你要允許人們擁有大多數人並不贊同的願景目標。如果你的願景目標與別人都一樣,那麼你就不要做了,因為別人可能早就開始做了。當全世界都錯誤的時候,你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這樣你才能真正推動人類進步。”喬布斯說到做到,他的一生都在冒險。其實戴森又何嘗不是在冒險,數百億元的研發投入和千萬次失敗後成功的創新黑科技,助推了戴森企業這個火箭。“如果你只是做自己瞭解的事情,當然容易實現,失敗的次數也會少很多,但你永遠不會取得實質性的改變或突破,而我們致力於獨闢蹊徑,讓產品變得更好,推動技術的進步,推動產品功能的發展,因此,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冒險,我們探索的是未知的領域,這樣說有些巨集偉,但我們正在開闢前所未有的道路,而我們這群人都擁有這樣的理想。” 詹姆斯·戴森說。
工程師思維方式正在改變著世界
工程師最大特征是具有模塊化的系統思維方式,他們擅長把複雜問題分解,也擅長將其綜合解析。工程師思維之所以能在全社會得以廣泛運用,在於它本身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人們不僅要瞭解各個組成部分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而且要真正領會整體以及它的意義所在。”《轉向》作者馬達範如是說。
在戴森,設計工程師對創新有獨到的理解。他們堅信:只有能很好工作的產品才是真正好的產品。戴森的工程師們最關註的是卓越的工程研發。當然這並不意味好的產品設計可以忽視其外在的視覺觀感,而是說美的外觀應該是卓越的設計帶來的自然效果。
工程師們首先展開市場研究。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戴森公司的工程師將研究範圍儘可能局限在最小範圍內,他們進行市場研究的目的只是為了支持他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為了改變或影響其研發工作。
“在設計過程中到處都潛伏著失敗的危險,我們的工程師發現、分析並解決問題。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期間也會出現很多失誤,但正是這些錯誤使得我們不斷創新,也許這就是失落感也可以令人振奮的原因。我們需要鼓勵年輕人多觀察周圍事物,並認識到無論現在還是未來,設計本身對世界來說都是激動人心、充滿活力和至關重要的。”詹姆斯說。
創新無大小:解決一個小問題也是大事情
“戴森與其它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始終專註於解決他人容易忽視的問題。這些小問題往往會對人們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當我們發現他們時,我們就會全力投入去解決它。”戴森說。
“作為設計工程師,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不斷的改進與創新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詹姆斯· 戴森自1970 年開始的發明創造歷程,至今已近50年,他創造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和一家公司,更是一個品牌、一種文化理念。戴森的產品就像他本人一樣,代表著一種與眾不同堅持己見的創新精神,這也是他意志堅定、永不言輸的人生態度!
事之別在理,人之差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