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產業轉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承接產業轉移
目錄 |
承接產業轉移是指在產業轉移過程中,主動做好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巨大的發展空間和人力資源優勢,積極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抓住歷史性重大機遇促進產業聚集,增強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積極主動地承接產業轉移,已成為後發展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總體趨勢和內在規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動參與區域合作,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在爭奪產業轉移項目落地權中搶占先機,實現廣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縣域承接產業轉移並不意味著兼收並蓄,決不能無條件、無選擇的盲目承接,而應該在產業承接的實踐中把握好以下原則。
- (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
縣域經濟的發展,直接關係近10億人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縣一級。承接產業轉移是順應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必然要求,更是縣域借力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有效增加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快速壯大經濟總量的現實途徑。因此,要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發展全局的自覺性,發展縣域經濟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加以安排和重視。
我國絕大多數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發生在縣域農村,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狀況已成為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縣域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嚴重短缺,縣域內的基層環保機構、環保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健全。如果資源的不合理消耗和環境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將導致縣域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要壯大縣域經濟,承接產業轉移要符合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剋服盲目為增加GDP而承接,摒棄過去的片面強調引進來而忽視技術、環境、土地、就業等基本條件的盲目引進做法。要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制訂承接產業轉移的門檻,提出承接產業的資源消耗、技術含量以及生態環境標準。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等方面的手段來防止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產業進入。同時還應制定嚴格的財政、金融、稅收和價格政策,通過巨集觀調控和政策引導,最終形成有利於節能減排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 (二)堅持因地制宜、特色發展的原則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特色和差異化就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發揮優勢走特色發展之路是振興縣域經濟的關鍵,同時也是更大範圍和程度上的資源高效利用。對於縣域而言,其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等相對短缺,產業規模較小,要參與國內國外區域分工,就必須集中縣域範圍內的比較優勢資源,使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發展規模化、規模經濟清潔化。因此,縣域承接產業轉移一定要與本地區的區位、自然稟賦和經濟結構性相結合,充分發揮縣域農村土地、勞動力及生態等各類農業資源最大豐富的優勢和特點,因地制宜,重點在於發掘本縣域自身的特色,通過產業承接的方式,擴大規模,再通過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從而將其轉化為發展縣域經濟的優勢,實行差別化和錯位競爭。
縣域承接產業轉移要針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速由溫飽型向健康享受型轉變的新形勢,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區,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以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化、規模化,拉長產業鏈條,促進專業化、提高區域化,把地理上的優勢儘可能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上的優勢。一方面,要通過承接轉移壯大原有傳統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快縣域傳統產業的升級步伐,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承接產業轉移,逐步建立起特色化、規模化、現代化、集約化的新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優先發展,壯大產業實力和提高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不斷推動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拓展農業功能。
- (三)堅持承接創新、優化升級的原則
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凸顯出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錶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綜合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產業結構優化是改變粗放、單一、離散經濟增長模式的關鍵所在,產業結構能否升級,更直接關係到經濟能否保持穩定、持續的增長。產業轉移與產業承接不僅是產業調整的互動過程,而且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吸收其技術、資金、人力等先進生產要素,促使縣域原有的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從而形成巨大的產業集群和集聚科技創新能量,並輻射到各個領域,全面拉動縣域經濟發展。因此,在縣域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要與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結合起來,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實現自主創新,把承接產業轉移與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結合起來,儘可能占據產業價值鏈分工的高端環節,促進特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技術升級。
當前,縣域經濟大多表現為資源型經濟,產業規模有限,特色產業、優勢項目的生產能力遠遠達不到最優規模,市場力量分散,只能依靠資源優勢來贏取自己的經濟優勢,重覆建設和價格惡性競爭時有發生,阻礙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縣域優勢產業不應僅僅滿足對轉移產業的承接,防止一哄而起和簡單模仿,結構趨同,相互間產生惡性競爭。而應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通過產業轉移帶來的資本和技術,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壯大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導產業集群,提高優勢產業的競爭力。
承接產業轉移不是不加改造地簡單照搬、模仿、移植先進發達地區的生產技術、工藝和產品,落入“引進-落後-淘汰-再引進”的怪圈。承接的產業在環境、土地、資源硬約束下應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在縣域未來的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僅僅取得短期的效益。所以,在承接產業的過程中,在註意到與縣域傳統產業鏈對接的同時,還要註意承接產業和項目的科技含量、產業層次、帶動能力、資源利用等問題,要為產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註入活力,避免把發達地區向內地轉移的產業不加選擇地引進來,要擇優承接,實現由被動承接到主動承接的轉變。
- (四)堅持市場導向、政府鼓勵的原則
產業轉移是一種按照市場機制運行的經濟現象,通過對區域內各種資源要素的整合利用,協調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技術等資源,使區域經濟發展能夠享受其產生的最佳效益。產業轉移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用市場的手段提高縣域承接產業經濟的發展全過程。
一要融入承接,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承接產業發展縣域經濟也必鬚髮揮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從確定發展方向開始,到具體的項目安排,都要以市場為導向,不搞行政包辦代替,更不要搞形式主義。無論是統籌發展還是差異化經濟,其最終目的是要有市場、有效益的發展,否則,這樣的發展就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老百姓就不會贊成,縣域承接的產業也就很難發展下去。
二要充分認識並化解市場風險。市場經濟是競爭型的經濟,有競爭就有風險,承接產業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缺乏抗風險能力,在發展經濟過程中要增強風險意識,創新承接,規避風險,成為初步階段的事關縣域經濟發展大局關鍵所在。
三要認真制定發展思路,精心選擇發展項目,踏踏實實做好安排,主動承接,通過項目的實施,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地方經濟實力真正得到增強。
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政府首先要做好基礎工作。即要根據本地區的情況,精心安排產業園,包括加工業園區、種植業園區、養殖業園區,做好規劃,制定招商引資的意向,有計劃有步驟推動;其次要利用多方籌措資金,適度安排政府導向性資金,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作為參加進入園區企業的股份,承擔風險分享收益。這些資金重點用在對有合作意向的各種園區實行三通工程,即路通、電通、水通,優化投資硬環境;再次給予相關政策上的支持,吸引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種資本發展縣域經濟。縣市政府有計劃地利用產業轉接機遇期進行招商引資,用優惠的條件吸引民間資本、外資、國有資本等投入到農業及其加工業,進行農業的規模經營,開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全民釋放傳統農業的巨大潛力,促進特色產業、優勢項目向縣城和重點鎮集聚,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吸納農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鎮集中,為縣域經濟的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服務。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合作是強省之路。承接產業轉移,是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必要條件,不僅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且有著現實可能性。我們一定要以開闊的視野和全新的思維,認清當前面臨的有利條件,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 第一,承接產業轉移,既是借鑒成功經驗,更是遵循經濟規律,必須準確把握新趨勢新特點。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也是後發地區實現加快發展的最佳路徑。從全球經濟發展看,“二戰”後的幾次國際產業大轉移,成就了世界經濟“奇跡”。日本、西德承接美國的產業轉移,得以迅速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亞洲“四小龍”的騰飛,也是產業轉移創造的輝煌。改革開放後的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利用區位和政策優勢,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產業轉移。當前,外資西進、內資西移的趨勢明顯,國內外資本看好西部、也看好四川。特別是東部地區集中的全國80%左右的加工工業,受土地、勞動力、環境容量等因素制約,“騰籠換鳥”成為必然,以加工製造業為主的傳統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加快。新一輪產業轉移呈現新的特點:一是層次越來越高。國際和國內產業同時轉移,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轉移。二是規模越來越大。據有關方面測算,2007年僅國際服務外包總值就達到1.2萬億美元,未來幾年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轉出的產業產值將達到1.4萬億元。三是來源地越來越集中。主要來自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等地,大都是以產業鏈條為紐帶的整體配套轉移。我們要借鑒成功經驗,順勢而為,主動作為,以承接產業轉移的突破推進發展的跨越。
- 第二,承接產業轉移,既是開放的重點,更是全局性工作,必須作為加快發展的重大現實舉措。
產業轉移,本質上是現有生產力在空間佈局上的調整。對承接地來講,具有產業從無到有的突變性、從小到大的倍增性、從低到高的跨越性。我省總體上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動地、大規模地承接產業轉移,就是做大經濟總量,就是推進加快發展。去年,我省引進國內外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8%;引進國內省外資金占第二產業投入比重達到59.8%。據對成都、綿陽、資陽等12個市州的抽樣調查,過去五年招商引資對當地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0.3%。可以說,全省發展勢頭好的地方,都是引進項目富有成效的地方;各地經濟發展中的增長點和亮點,大多是引進形成的。承接產業轉移,資金、技術、品牌、市場隨之而來、一步到位,是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途徑。這項工作抓得越好,集聚的生產要素就越多,發展的速度就越快,發展的後勁就越足。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承接產業轉移看成一項開放工作,而是要作為加快四川發展的一項大戰略來抓。
- 第三,承接產業轉移,既是重大機遇,更是嚴峻挑戰,必須切實增強主動性和緊迫感。
承接產業轉移,對我省是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是差距大,制約很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門認識不到位,辦法不夠多;引進項目層次不高,大的強的不多;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出川通道不暢;產業配套能力不強;發展環境不優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省承接產業轉移。二是壓力大,競爭很激烈。當前,中西部各省區市競相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比環境、搶客商、爭項目,態勢逼人。國家商務部推進“萬商西進”,中部地區已有9個城市被確定為東部加工貿易轉移的重點承接地。同時,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在利用低廉的勞動力和資源等優勢,爭奪日韓、港澳台以及我國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這些都對我省構成很大的競爭壓力。三是機遇大,時間很緊迫。據分析,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只有3至5年,國內東部地區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估計5年左右完成。機遇是流動的資源,稍縱即逝,失不再來。能不能抓住這輪產業轉移的大機遇,對我們是一次現實考驗。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當務之急,以時不我待、刻不容緩的緊迫意識,搶抓機遇,搶占先機,推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承接產業轉移,是一項具有開創性和戰略性的實際工作,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積極有序推進,儘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要加強組織協調。各級各部門要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推進充分開放合作的重中之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全局工作進行部署。要實行承接產業轉移“一把手”工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對相關政策要親自研究,對重大項目信息要親自掌握,對具體難題破解要親自協調,一級抓一級,確保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省上將成立“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州、縣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提高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組織保障水平。要建立務實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實施省市聯動、政企聯動、部門聯動,形成承接產業轉移的整體合力。
二.制定承接規劃。要在省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土地利用整體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制定指導性、操作性強的產業承接方案,既要發揮省整體優勢,又要避免無序競爭。各地各部門要抓緊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實現區域間產業優化佈局和集約集聚。要制定承接鼓勵類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推進產業承接與國家產業政策相符合,項目引進與區域功能定位相適應,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要建設專業隊伍。承接產業轉移不僅是軟硬環境的競爭,更是人才智力的較量。各地要適應當前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的要求,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談判隊伍、營銷隊伍和項目推進隊伍。要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設置承接產業轉移的專職隊伍,把開放意識強、善於謀劃和推進區域合作的優秀幹部,充實到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重要崗位,把熟悉國家產業政策、具有產業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吸納到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第一線。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定期選派優秀中青年幹部進行專門培訓,到沿海發達地區學習交流、掛職鍛煉,努力提高各級幹部在新形勢下推進開放合作、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完善激勵機制。要加強目標管理,把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成效作為對各級政府及部門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重大產業轉移項目和重大投資促進活動中簽約的重點項目,堅持部門督辦責任制和跟蹤落實責任制。要鮮明激勵導向,把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成效與幹部選任、獎勵激勵有機結合起來,對在引進重大項目、形成產業集群和產業創新等方面業績突出的園區、部門、企業,給予物質和精神雙重激勵,特別要讓敢抓善抓產業承接的幹部政治上有進步,經濟上有獎勵,工作上有舞臺。要強化責任追究,對重視不夠、工作不力的進行批評和問責,對損害投資環境、影響產業發展的違紀違法行為要嚴肅查處。
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形成合理產業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當前,國際國內產業分工深刻調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不僅有利於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且有利於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在全國範圍內優化產業分工格局。為進一步指導中西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完善合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規範發展秩序,現提出以下意見:
-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際國內產業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自願合作為前提,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集中佈局,提升配套服務水平;著力在承接中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著力加強環境保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著力引導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鎮化步伐;著力深化區域合作,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實現東中西部地區良性互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中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減少行政干預。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各類企業在產業轉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註重規劃和政策引導,改善投資環境,完善公共服務,規範招商引資行為。
堅持節能環保,嚴格產業準入。加強生態建設,註重環境保護,強化污染防治,嚴禁污染產業和落後生產能力轉入;發展迴圈經濟,推進節能減排,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產業承載能力。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破發展瓶頸,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強區域互動合作,建立利益共用機制,實現良性競爭、互利共贏。
- 二、因地制宜承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依托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推動重點產業承接發展,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三)勞動密集型產業。承接、改造和發展紡織、服裝、玩具、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充分發揮其吸納就業的作用。引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先進技術工藝的企業,吸引內外資參與企業改製改組改造,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管理模式,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接替區。
(四)能源礦產開發和加工業。積極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產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在有條件的地區適當承接發展技術水平先進的高載能產業。加強資源開發整合,允許資源富集地區以參股等形式分享資源開發收益。
(五)農產品加工業。發揮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產業資本,承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六)裝備製造業。引進優質資本和先進技術,加快企業兼併重組,發展壯大一批裝備製造企業。積極承接關聯產業和配套產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提高基礎零部件和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所需的重大成套裝備製造,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七)現代服務業。適應新型工業化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形勢,大力承接發展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積極培育軟體及信息服務、研發設計、質量檢驗、科技成果轉化等生產性服務企業,發展相關產業的銷售、財務、商務策劃中心,推動服務業與製造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依托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及省會等中心城市,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務貿易基地。
(八)高技術產業。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示範帶動作用,承接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創新要素對接,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研發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產業“孵化園”,促進創新成果轉化。
(九)加工貿易。改善加工貿易配套條件,提高產業層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形成佈局合理、比較優勢明顯、區域特色鮮明的加工貿易發展格局。發揮沿邊重點口岸城鎮區位和資源優勢,努力深化國際區域合作,鼓勵企業在“走出去”和“引進來”中加快發展。
- 三、促進承接產業集中佈局
加強規劃統籌,優化產業佈局,引導轉移產業向園區集中,促進產業園區規範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增強重點地區產業集聚能力。
(十)引導轉移產業向園區集中。把產業園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加強園區交通、通信、供水、供氣、供電、防災減災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綜合配套能力,引導轉移產業和項目向園區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發揮園區已有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吸引產業鏈條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提升產業配套能力,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
(十一)規範發展產業園區。統籌規劃產業園區建設,合理確定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形成佈局優化、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特色明顯的產業園區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擴區升級。支持發展條件好的產業園區拓展綜合服務功能,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相融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大力推進園區整合發展,避免盲目圈地布點和重覆建設,防止一哄而起。
(十二)發揮重點地區引領和帶動作用。按照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合理調整產業佈局,在中西部地區著力培育和壯大一批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經濟實力雄厚的重點經濟區(帶),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發揮規模效應,提高輻射帶動能力。
- 四、改善承接產業轉移環境
完善基礎設施保障,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打破地區封鎖,消除地方保護,為承接產業轉移營造良好的環境。
(十三)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區域間交通幹線和區域內基礎交通網建設,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物流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十四)強化公共服務支撐。發展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試驗、公共檢測、技術創新等服務平臺,規範發展技術評估、檢測認證、產權交易、成果轉化等中介機構。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區域間信用信息共用機制。
(十五)改善營商環境。規範政府行為,防止越位和錯位,不得採取下硬性指標等形式招商引資,清理各種變相優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資和惡性競爭。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推進依法行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法制環境,保障投資者權益。
- 五、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將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依據,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十六)嚴把產業準入門檻。產業承接必須符合區域生態功能定位,嚴禁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轉入,避免低水平簡單複製。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承接項目的備案或核准嚴格執行有關能耗、物耗、水耗、環保、土地等標準,做好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審查、職業病危害評價等工作。加強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環境監測。
(十七)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耕地資源保護,防止在承接產業轉移中侵占基本農田。制定相關行業建設用地控制標準,推廣多層標準廠房建設,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用地密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額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廢污水處理回用率。鼓勵企業採用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生產流程及實施相關項目建設,降低單位產出的能源資源消耗。鼓勵和支持承接產業轉移園區發展迴圈經濟。
(十八)加大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產業園區污染集中治理,建設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並保證其正常運行,實現工業廢棄物迴圈利用。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大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完善節能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體系。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著力改善生態環境。
- 六、完善承接產業轉移體制機制
完善政府管理與服務,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創新產業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發展、互利共贏新機制。
(十九)深化行政管理和經濟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簡化辦事程式,提高服務效率。推動相關行政許可跨區域互認,做好轉移企業工商登記協調銜接。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民間投資的領域和範圍。發展和完善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加快資源型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二十)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鼓勵中西部地區通過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支持中西部毗鄰地區之間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資源整合、聯動發展。
(二十一)加強區域互動合作。推動建立省際間產業轉移統籌協調機制、重大承接項目促進服務機制等,引導和鼓勵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有序轉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建產業轉移促進平臺。提升各類大型投資貿易會展活動的質量和水平。在中西部條件較好的地方設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充分發揮其典型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做好產業轉移與對口支援、對口幫扶工作的銜接。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強人才開發和就業服務,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
(二十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加快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步伐,健全職業教育培訓網路,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推進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就讀中等職業學校逐步免學費政策和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支持職業院校面向產業轉移需要,新增和調整相關專業,定向培養中高級技工和熟練工人。落實農民工培訓補貼政策,切實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
(二十三)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鼓勵各地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建設適合農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機制。
(二十四)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使用、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積極為高層次人才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推動人才合理流動,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吸引東部沿海地區和海外高層次人才根據本人意願在中西部地區落戶。
- 八、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
為進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引導和支持產業有序轉移和科學承接,在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十五)財稅政策。中央財政通過加大轉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區改善民生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化產業承接環境。對中西部地區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財政貼息。對投資中西部地區國家鼓勵類產業和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按規定免徵關稅。完善和規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辦法。
(二十六)金融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東部地區企業併購、重組中西部地區企業提供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區金融機構參與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的投融資活動。鼓勵和引導外資銀行到中西部地區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有序推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企業集合債券和上市融資。
(二十七)產業與投資政策。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強化對產業轉移的引導和支持。根據中西部地區產業發展實際,研究制定差別化產業政策,適當降低中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門檻,適當下放核准許可權。根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情況,加快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增加勞動密集型產業類別。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轉移項目,根據許可權優先予以核准或備案。支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鼓勵省級技術改造等財政專項資金優先用於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支持中西部地區根據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業的需要,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
(二十八)土地政策。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嚴格執行工業用地最低出讓價標準,進一步完善體現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最低價標準實施政策。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和年租制度。
(二十九)商貿政策。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地區設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支持有條件的沿邊地區設立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培育和建設一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對加工貿易重點企業給予貸款支持。加大對“大通關”建設和口岸建設的支持力度,推進中西部地區與東部省份的區域通關改革。
(三十)科教文化政策。鼓勵東部地區轉讓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中西部地區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產業園區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知識產權運用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創新和再創新能力。鼓勵東部地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與中西部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在中西部地區建立研發機構和中試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學校提升人才培養與創新服務能力,結合產業轉移重點辦好特色專業。支持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振興發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引導和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任務。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工作指導,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善各項配套措施,有序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註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健康開展。
- (一)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
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鹽城等5個地級市,面積5.23萬平方公裡,約占全省總面積52%;人口3281.12萬,約占全省總人口的44.8%。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蘇北經濟得到明顯加強,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基礎和條件初步形成。
蘇北地區位於我國沿海和沿隴海蘭兩大生產力佈局主軸線的交匯區域,區位條件獨特,戰略地位重要,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在產業轉移等有利因素的帶動下,蘇北地區經濟發展呈現加速態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01年以來歷年GDP增長率分別為10.3%、11.4%、12.5%、13.9%、14.3%、15%和15.2%。2007年蘇北GDP達到4976.2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6263元。
- (二)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
1、整個江蘇區域共同發展進入新階段。蘇北已經站在加快振興的新起點上,正面臨著新的重大機遇。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蘇北地區納入長三角經濟發展一體化總體佈局,蘇北地區在發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發展條件更加有利。江蘇加大對蘇北振興的支持力度,積極實施產業、財政、科技和勞動力4項轉移,5年來省級對蘇北的各項投入達到1565億元,其中省財政轉移支付666億元,掛鉤幫扶、南北共建開發區成效明顯。蘇北工業化進程加快,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開始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生產要素加速集聚,優勢產業迅速發展,崛起勢頭強勁。江蘇南北產業轉移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產業轉移項目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產業轉移項目正逐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由分散式向集群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本向有著較好產業基礎的機電、紡織和化工等領域集聚。
2、政策環境好,後發優勢強。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區域共同發展戰略得到有效落實。扶持蘇北政策的含金量一年比一年高,相繼出台《關於加快蘇北振興的意見》、《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關於加快南北產業轉移的意見》、《江蘇省沿海開發總體規劃》、《關於支持南北掛鉤共建蘇北開發區政策措施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支持蘇北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江蘇省蘇北地區工業發展綱要(2008—2012)》,通過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創新蘇南蘇北一市帶一市的幫扶制度和政策,大力推進產業、財政、科技、勞動力“四項轉移”,增強蘇北的內生增長動力和發展後勁。
3、產業轉移的運行機制更加健全。堅持政府引導和推動,堅持發揮市場機制在產業轉移中的基礎性作用,兩者緊密結合,有力地促進了產業轉移工作的有序推進。省級以上開發區和南北共建園區成為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省級以上開發區從16個增加到42個。蘇北投資環境獲得中外客商好評。7年來,蘇北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9.94億美元,到蘇北地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已達40多個。利用省外資金方面,浙江、上海等發達地區占較大比重,尤其是浙江客商在蘇北的投資總量、項目數量占各省份客商之首,蘇北已成為浙商對外投資的首選地之一。
- (三)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劣勢
1、經濟總量小,工業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2007年蘇北地區三次產業結構為16.2:48.9:34.9,而全省為6.7:55.9:37.4,差距仍然較大。2007年蘇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055.91億元,僅占全省總量的15.8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23.51億美元,僅占全省10.74%,地區生產總值為全省的19.46%,2007年,蘇北地區人均GDP為16254元,遠低於全省33689元的平均水平,分別僅為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的48.2%、86.9%,外貿依存度為13.8%,遠低於全省99.8%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為43%,低於全省平均53.2%的水平,蘇北5市中只有徐州是惟一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偏小、偏少,城市經濟輻射和帶動功能作用有限,客觀上導致蘇北支撐工業化和集聚生產要素的能力不強。
2、財政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夠,自我造血能力較差。2007年,蘇北地方財政一般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全省平均低2.7個百分點,財政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有限,限制了地方自我發展的能力。
3、思想不夠與時俱進,體制效率低下,制度成本高。蘇北當地許多人的市場意識不強、官本位意識濃厚。一些地方政府實際行為與招商引資宗旨相悖,辦事機制不靈活,導致企業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這必然影響到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效率。
4、人才流失嚴重,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有效支撐科技進步和持續創新能力不足。經濟的落後,使蘇北勞動力的富餘和高素質人才的短缺現象同時存在。蘇北人口占全省的44.8%,而科技人才總量只及蘇南的1/3。
- (四)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挑戰
1、大規模開發與保護環境的矛盾
在蘇北開發和發展過程中,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在開發和發展中如何保護好原有的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贏得跨越式發展,將是當地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2、外部城市與區域競爭加劇的挑戰
蘇北區域作為後發地區要崛起,既面臨著長三角城鎮群其它城市的競爭,同時也面臨周邊的蘇、魯、浙等省市沿海地區的競爭,與這些地區相比,蘇北區域在市場成熟條件、對外開放程度、人才資源儲備、資金水平等方面均處於劣勢,要在競爭之中突圍,壓力巨大。
3、國際經濟形勢與市場變化帶來的威脅
目前,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場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蘇北經濟帶來嚴峻挑戰,較多國家紛紛加強了對本國市場的保護,出台各種貿易保護措施,以貿易摩擦為代表的國際經濟摩擦呈上升趨勢;而這些摩擦問題主要都是由於中低端產業的就業問題引起的,蘇北主要是接受發達地區的落後產業的轉移,仍然居於全球產業的中低端,這給蘇北經濟發展增添了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