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產業轉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業轉移(Industrial Transfer)

目錄

什麼是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較早就引起學界的關註,但在對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無統一的定義。目前,比較認同的是認為產業轉移是指產業由某些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另一些國家或地區,是一種產業在空間上移動的現象。這個概念只是從地域或空間角度來表述,並沒有從概念的本質上加以闡述。

  本文認為產業轉移是指由於資源供給或產品需求條件的變化,引起產業在一國內部、以企業為主導的轉移活動,是一個具有時間和空間維度的動態過程,是通過生產要素的流動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的經濟行為和過程,是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重要途徑。同時認為產業轉移是廣義上的,包括產業的生產環節以及產業的研發設計、服務、銷售等環節發生的轉移,也就是說同一產業內部的不同層次、不同方式、不同規模、不同階段的生產、銷售、服務、研發等發生的轉移。

產業轉移的類型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產業轉移按照其特點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轉移主體的性質、轉移的內在機理的差別,區域產業轉移劃分為市場擴展型與成本節約型;根據轉移的客體差別,產業轉移可以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根據轉移的空間流動方式,區域產業轉移可以劃分為垂直轉移與水平轉移;按照產業轉移涉及的地域範圍不同,可以分為國際產業轉移區際產業轉移城鄉產業轉移兩種類型[1]。

分類依據分類類型特征
轉移主體的性質、轉移的內
在機理的差別
市場擴張型為占領外部市場進行的空間移動
成本節約型由於外部競爭和內部調整壓力圍繞成本節約目的而進行的戰略性遷移
轉移的客體差別勞動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為主
資源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為主
資本密集型以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為主
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為主
轉移的空間流動方式水平轉移在同質區域之間的轉移
垂直轉移在存在梯度的異質區域之間轉移
轉移涉及的地域範圍不同國際產業轉移空間轉移突破國界
區際產業轉移空間轉移沒有突破國界
城鄉產業轉移產業由城市中心向周邊地區轉移

產業轉移的動因研究

  (一)國際產業轉移的動因研究

  盧根鑫認為產業貿易與產業投資促進了技術構成相似性與價值構成相異性的重合產業的成長,而重合產業的存在是導致國際產業轉移的基礎[2]。譚介輝從產業梯度角度說明推動產業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是產業的級差,產業級差的實質是技術的差距,產業轉移就成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聯繫的主要紐帶[2]。陳建軍從經濟發展水平與由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地理位置以及人員交流形成的區域間產業、經濟網路角度,認為發展上的差距和文化上的相近是東亞地區產業轉移相對活躍的主要原因。汪斌從國際區域間產業結構的互動機制(包括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國際金融、技術與信息的跨國傳遞、跨國公司經濟周期)對東亞區域內產業轉移進行分析,並認為世界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是戰後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動力[3]。徐向紅等以美國中小企業為考察對象,由於美國中小企業生產管理成本不斷上升、競爭激烈、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與轉移出去的大公司有較強的依賴性、經濟轉型升級時期等因素影響導致中小企業有大量外遷的動力[4]。李國平、楊開忠分析了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資料與數據,結合企業調查,認為外商進行產業的區位選擇主要受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的影響,要素成本在不同區域之間的相對變化是決定外來企業在華空間轉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認為投資國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轉移以及中國國內的地區間產業與地域政策的變化也是其產業和空間轉移的重要因素[5]。

  (二)國內產業轉移的動因研究

  王先慶認為由不同經濟——地理空間存在的“成長差”與不同區域產業主體之間的相關“利益差”共同構成“產業差”是產業轉移的基礎,正是由於“利益差” 的存在,各類產業總是向著能獲取最大利益的區域轉移 。鄒籃等指出由於東西部區域差距所造成的勢差,給區域間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由於在工資、房租、地租、原材料價格、公用事業費用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產業主動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區流動以控製成本上升[6]。陳剛等人認為在撤退產業轉移中,發達區域的衰退性產業是主體,而區域產業競爭優勢的消長轉換則是衰退性產業空間移動的內在根源和基本動機[7]。酈瞻、譚福河、沈肖媛認為引起浙江省三大產業轉移的因素是產業結構的調整、追求經營資源的邊際效益最大化、企業成長的需要[8]。陳建軍認為地區之間發生產業轉移最基本的條件是兩地區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經濟聯繫,這種經濟聯繫的主要紐帶是產品和要素的流動[9]。魏後凱從產業轉移的微觀主體企業角度,認為企業是否決定遷移不僅取決於來自現有區位的推力和來自目標市場區位的拉力的大小,還取決於一些促使企業在現有區位的阻力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涉及到企業遷移所造成的固定資本可變資本的損失,維持現有勞動就業關係,來自地方政府的壓力以及管理者旅行成本增加等[10]。李小建等從區域基礎、國家政策、發展戰略等因素,認為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從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地區逐步降低,存在梯度差異,而東部地區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將導致一些傳統產業向其它欠發達地區轉移[11]。

產業轉移的效應研究

  對產業轉移的效應,絕大部分學者主要從國際產業轉移或區際產業轉移方面對國家或區域層面的轉入地(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與轉出地(發達國家或地區)經濟影響展開分析,但是對產業轉移的社會效應和環境效應進行系統研究比較少。

  (一)國際產業轉移的效應研究

  盧根鑫認為國際產業轉移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到底利大於弊尚難定論。就其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而言,表現在五個方面:要素轉移效應、結構成長效應、引起就業結構的變化、提高社會平均資本的有機構成、加速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12]。潘未名認為跨國公司經營戰略由囿於民族經濟和母國利益的“多國國內戰略”向服務於全球範圍內公司利潤最大化的“無國境戰略”的轉變,跨國公司的海外生產對母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產生了不利影響,從而對母國的“產業空心化”起到了推動作用[13]。羅建華等比較系統分析了國際產業轉移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認為國際產業轉移在區域分佈不平衡是導致近年來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差異的重要原因,對中國產業集群形成起著推動作用,加快了東部工業化進程,帶動國內企業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形成了更加活躍的競爭局面,改善市場行為,促使產業結構的調整[14]。

  (二)國內產業轉移的效應研究

  王先慶認為產業轉移的效應主要是整合升級效應,不僅會使轉移方自身的結構優化和內部空間聯繫有機化,而且會優化被轉移方的產業結構,從而強化轉移方與被轉移方之間的外部聯繫[15],並指出產業轉移是一種“雙贏” 而非“單贏”。陳剛、陳紅兒認為產業轉移對欠發達區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為要素註入效應、技術溢出效應、關聯帶動效應、優勢升級效應、結構優化效應、競爭引致效應和觀念更新效應。但餘慧倩提出承接地要審慎對待產業轉移,產業轉移使產業承接地處於垂直型國際分工格局中處在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不能天然地推動技術進步,並會產生拉大轉出國與承接地之間技術差距的威脅;同時各地區為爭奪產業轉移會產生內耗,限制了技術的開發等消極影響[16]。魏後凱從競爭力的視角,指出產業轉移對轉出區一般會降低轉移產業的競爭力,減少就業機會;對轉入區通常會提高轉移產業的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和產業配套能力,形成集聚經濟效應[1]。

產業轉移的模式研究

  (一)國際產業轉移的模式研究

  貝毅、曲連剛就知識日益成為跨國公司的無形資本,認為大多數跨國公司把核心技術看作是公司重要的資產,在進行直接投資技術轉讓時,總是把與知識相關的核心技術部分留在本國,而把硬體和非核心技術轉移到世界其它地方進行生產,形成了“大腦——手腳”的梯度轉移模式[17]。譚介輝認為順梯度型產業轉移模式,由於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固有級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後——再替代——再落後”或“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 的陷阱之中,發展中國家永遠處於落後狀態[3]。對後發國家要真正想實現“趕超戰略”,就必須突破傳統的產業轉移理論的局限,利用“後發優勢”,打破產業轉移中作為發達國家相對落後技術被動接受者的狀態,立足於本國實際,採取適當的方式發展以“逆梯度” 型為主的對外直接投資,主動獲取高新技術,促使國內產業的發展。張洪增認為移植型模式既有後發優勢,又存在後發劣勢。該模式也存在四大缺陷,即產業成長基本依賴於國際產業轉移、外部政策力量功過各半、缺乏生產要素的全面發展、具有產業同構性[18]。

  (二)國內產業轉移的模式研究

  陳建軍根據浙江和西部省區各自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特點,認為浙江和西部地區產業分工的主要模式應該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應是垂直分工模式,通過產業轉移,合理地進行產業分工與協作,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10]。馬海霞分別從區域傳遞的空間指向特征、地域變化特征出發,提出了區域傳遞的梯度推進模式與中心輻射模式兩種主要的區域傳遞空間模式,前者強調傳遞的梯度指向,後者則強調傳遞的空間鄰近性,認為將“點——軸”模式溶於其內的中心輻射模式與梯度推進模式相結合,通過小範圍多中心輻射實現大範圍梯度推進的空間模式,是我國當前區域傳遞空間模式的選擇方向[19]。毛蘊詩、汪建成通過對廣東49家大型重點企業的問卷調查,分析了大企業集團的擴展路徑,認為不同的擴展維度,其拓展的路徑選擇不同,資金運作維度以銀行貸款、內部積累為主;空問維度以國內為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組建方式維度以創建、合資控股、參股為主;業務活動維度以橫向一體化和相關多元化為主[20]。

參考文獻

  • [1]魏後凱.產業轉移的發展趨勢及其對競爭力的影響[J].福建論壇(社會經濟版),2003(4):11-l5
  • [2]盧根鑫.國際產業轉移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3]譚介輝.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J].世界經濟研究,1998(6):65—68
  • [4]汪斌.國際區域產業結構分析導論——個一般理論及其對中國的應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5]徐向紅.山東省承接美國中小企業產業轉移的考察研究[J].東嶽論叢,2004(3):164—167
  • [6] 李國平.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產業與空間轉移特征及其機制研究[J].地理科學,2000(4):102-108
  • [7]鄒籃,王永慶.產業轉移:東西部合作方式和政策研究[J].特區理論與實踐,2000(3):27—31
  • [8]陳剛,張解放.區際產業轉移的效應分析及相應政策建議[J].華東經濟管理,2001(2):24—26
  • [9]酈瞻,譚福河,沈肖媛.現階段浙江省產業轉移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4(12):109—11
  • [10]陳建軍.區域產業轉移與東擴西進戰略[M].北京:中華書局,2002
  • [11]李小建.我國產業轉移與中原經濟崛起[J].中州學刊,2004(5):15—18
  • [12]盧根鑫.國際產業轉移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13]潘未名.跨國公司的海外生產對母國產業空心化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1994(12):24-29
  • [14]羅建華.國際產業轉移與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J].陝西科技,2005(1):8—1
  • [15]王先慶.產業擴張[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
  • [16]餘慧倩.長三角需審慎對待國際產業轉移[J].江南論壇,2004(6):9-10
  • [17]貝毅,曲連剛.知識經濟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兼論知識經濟條件下國際產業轉移的新特點[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8):28-30
  • [18]張洪增.論移植型產業成長模式及其缺陷——兼論對我國產業成長模式的借鑒[J].中共漸江省委黨校學報,1999(3):7—12
  • [19]馬海霞.區域傳遞的兩種空間模式比較分析——兼談中國當前區域傳遞空間模式的選擇方向[J].甘肅社會科學,2001(2):30—32
  • [20]毛蘊詩,汪建成.大企業集團擴展路徑的實證研究——對廣東40家大型重點企業的問卷調查[J].學術研究,2002(8):5—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Angle Roh,Dan,Cabbage,鲈鱼,Yixi,KAER,连晓雾,方小莉,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轉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