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就業結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就業結構(employment structure)

目錄

什麼是就業結構[1]

  就業結構又稱社會勞動力分配結構,一般指國民經濟各部門所占用的勞動力數量、比例及其相互關係,或指不同就業人口之間及其在總就業人口中的比例關係,它表明瞭勞動力資源的配置狀況或變化特征。

就業結構的界定[2]

  就業結構一般是指社會勞動力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各領域的分佈、構成和聯繫。在存在社會分工的條件下,社會生產總是在一定的部門、行業、地區結構中進行的,也就是說,生產要素要在不同的部門、行業、地區間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佈,這一比例的合理與否對於經濟發展的方向、速度、活力等都具有重大影響。一般而言,就業結構存在如下特點。

  1.歷史性

  就業結構是由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所決定的,即就業結構的變化是有階段、有秩序的,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儘管土地資源、地理以及風土人情的差異可以對就業結構產生很大影響,但從根本上說,對就業結構有著決定性影響的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相同的國家在就業結構方面的差異,比自然條件、社會制度相同但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在就業結構方面的差異要小得多。事實說明,就業結構無論是在世界範圍內還是一國範圍內,都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先進的發展過程。

  2.功能性

  就業結構和其他結構系統一樣,都具有一定的功能。結構的功能是指結構本身在內部與外部聯繫和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特有的功用和能力。功能和結構是對應的,不同類型的就業結構具有不同的功能。結構是功能的基礎,結構決定功能。同時,結構又是功能的表現,功能對結構有著反作用。結構是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功能是外在的,多變的。

  就業結構要發揮其功能,其基本條件是,結構的各層次、各要素之間必須協調。就業結構的各個要素之間要有信息、能量、物質的交換流通。沒有上述的交換和流通,整個結構就是一個死結構,不用說發揮功能,就是維持生存也不可能。

  一般來說,結構本身組織得越嚴密,功能作用的發揮就越正常。在現代社會化的生產中,就業結構的嚴密性和有序性是趨向不斷加強的。這就使結構的組織形式對功能的發揮具有決定性影響。例如,就業的地區結構與城鄉結構的微小變化,都會迅速引起各地勞動力供求關係的變化,處理不當就會導致結構對勞動力控制的功能失調。並且,現代經濟的複雜性會很快將這種失調擴大,使其波及社會其他各個領域。

  3.複雜性

  就業結構本身是複雜的,它所包含的因素並不是簡單地羅列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法則有序地劃分和組合。從層次看,就業結構有巨集觀(即國家)、中觀(即地區)和微觀(即企業)之分,雖然三個層次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各層次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繫,以保證結構的穩定。從種類看,就業結構有部門結構(即按照勞動力數量在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分佈劃分的)、城鄉結構(即按照城鎮和鄉村的分佈劃分的)、所有制結構(即按照不同所有制的經濟單位的分佈劃分的)和知識結構(即按照勞動力文化知識的構成劃分的)等。此外,還有就業的性別結構、職業結構、技術結構等。

就業結構的分類[3]

  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就業的結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一)按城鄉劃分

  就業按城鄉劃分可分為城鎮就業和鄉村就業。

  (二)按三個產業劃分

  就業按產業劃分可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業。

  (三)按行業劃分

  就業按國民經濟行業可分為農、林、牧、漁業,採掘業,翻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地質普查業,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業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其他行業的就業。

  (四)按經濟類型劃分

  就業按不同的經濟類型可分為在國有經濟單位就業,在城鎮集體經濟單位就業,在其他經濟單位就業,在鄉鎮企業就業,從事私營經濟、個體勞動和在農村就業。其他經濟單位包括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台投資經濟單位。

  (五)按就業形式進行劃分

  就業按就業形式可分為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正規就業,是指在被政府的有關管理法規所覆蓋的正式單位,即所謂正規部門就業,它是傳統的就業形式,一般被認為是正規的、正式的就業。非正規就業是指非正規部門的就業。“非正規部門”是指在政府法規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的經濟部門、墨疊濟單位韻就業,有相當一部分無固定場所、無固定收入和服務對象,但仍屬就業。

就業結構的經濟和社會意義[2]

  (1)就業結構合理是經濟結構合理從而使產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產出最大,效益最高(也意味著成本最低)是經濟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也是衡量經濟結構合理與否的最主要標誌。只有生產要素間達到最優組合,這一目標才能實現。在考慮諸種生產要素組合時,勞動力要素應置於突出地位。我們假設從經濟活動的角度觀察,土地結構、資金結構、設備結構等等都是合理的,都是最優組合,唯獨就業結構是不合理的,或很不合理的。那麼可能會出現先進的機器得不到合理的應用,豐裕的土地得不到良好的經營,而優秀的勞動力卻可能在不利的條件下從事經濟活動,造成勞動力的嚴重浪費,其結果不僅達不到產出、效益的最優化,甚至次優目標也實現不了。

  (2)就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結構的其他方面。從總體來說,就業結構是從屬於經濟結構的,特別是產業結構對就業結構有著決定性影響,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影響就業結構的各種因素,通過就業結構又影響到產業結構和其他經濟結構。譬如,勞動力的供給充足程度是決定就業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勞動力的供給十分充分時,資本密集程度高的部門就不可能吸收全部或大部分社會勞動力,餘下的勞動力就要在勞動密集程度高的部門就業。反過來,在勞動力的供給十足緊缺時,資本密集程度高的部門就容易更快地發展。

  (3)就業結構的社會意義。就業結構不僅有經濟意義,而且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就業結構的形成不僅要遵循經濟規律,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對其產生重大影響。就業結構形成後也不僅僅與經濟活動相聯繫,而是作用於社會生活的諸領域。正因為如此,人們成年之後一般都要求就業。如果有較多的成年人的就業要求得不到滿足,社會的安定就會發生問題。各國的經濟學家、政治學家都很重視這種就業得不到滿足的人的數量,換言之,他們都希望能擴大就業規模,以保證社會的安定。擴大就業總規模有各種措施,而調整就業結構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同樣的社會總產品可以是不同的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產物,也就是說,等量的社會總產品可以與不同的就業總規模相聯繫。就業的部門、地區、城鄉、所有制等結構的變化都直接影響到就業總規模。

就業結構的影響因素[4]

  就業結構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和經濟問題,影響就業結構的因素很多,涉及社會、經濟、勞動力資源、勞動政策、文化、心理、觀念等,以上這些因素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影響到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和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方式,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就業的狀況。

  1.勞動力資源因素

  (1)勞動力資源數量與就業狀況

  勞動力供給與就業需求之間存在三種關係:

  第一,供過於求。當勞動力資源在數量上增長過快,超過了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出現勞動力資源供大於求時,就會出現失業率增高和就業者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的現象。

  第二,供不應求。從理論上講,當勞動力資源在數量上出現供不應求時,就業率就能達到100%,這當然是十分理想的狀況,不過,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國家是很少的。

  第三,供求基本平衡。當勞動力資源的數量與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基本相適應,勞動力資源的質量此時也能滿足需要,則不但可以實現充分就業,而且就業者的收入也可以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較快的提高。

  (2)勞動力資源的質量與就業狀況

  就業結構合理性與否,其重要標誌是看勞動力資源的質量能否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行業結構和職業結構的變化相適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過程中腦力勞動的比重增加,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比重增加,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對就業結構的影響日益突出。現代社會勞動力的素質越高,就業結構越易趨於合理;反之,勞動力素質不高,就難以滿足產業結構、行業結構、職業結構的變化對勞動力的要求,結構性失業的發生就在所難免。

  2.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是影響就業結構的決定性因素。經濟對就業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來實現的。

  經濟結構主要由生產關係方面的結構和生產方面的結構(如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等)所組成。在生產力方面的結構中,產業結構對就業和就業容量的影響最大。

  首先,產業結構是就業結構的決定因素,就業結構反映了勞動力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這種比例關係是由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決定的,有什麼樣的產業結構就會有什麼樣的就業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必定引起就業結構的相應變化。

  其次,產業結構是就業容量的直接影響因素。由於各產業部門的有機構成不同,等量資金在不同產業部門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的數量不同,如輕工業商業服務業吸收的勞動力遠遠大於重工業。因此,產業結構狀況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就業容量和就業規模。

  3.就業觀念

  勞動者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就業觀念影響著人們在勞動力流動、就業競爭、擇業等方面的態度行為,進而會對整個社會的就業實現帶來一定的促進或阻礙作用。

  4.社會保障因素

  社會保障是一種影響就業的社會因素,組成社會保障體系的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優撫醫療保險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就業。

  影響就業結構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將著重從勞動力資源因素和經濟因素兩方面作定性和定量地分析。

就業結構變化[5]

  一、產業結構變化

  20世紀以來,全球產業結構迅速變化,產業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主題,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成為各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在世界範圍內,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變化的總體趨勢十分明顯: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1980—1988年,美國第一產業占GDP比重從2.8%下降到2.3%,日本從3.5%下降到2.3%,前聯邦德國從2.1%下降到1.6%。第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從上升到下降。1980—1988年,第二產業占GDP比重,美國從31.7%下降到26.4%,日本從36.3%下降到34.9%,前聯邦德國從44.4%下降到41.2%。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在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比重於20世紀80年代初超過50%,到1988年,美國、日本和前聯邦德國分別達到71.3%、62.8%和57.2%。20世紀90年代產業結構變化趨勢與80年代大體一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變化趨勢與世界大體相同,同時保留著發展中國家的階段性特點: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1980—2001年占GDP比重由30.1%下降為15.2%;第二產業比重基本穩定,1980年和2001年占GDP比重分別為48.5%和51.1%,在世紀之交的10餘年裡穩中有升;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1980—2001年占GDP比重由21.4%升至33.6%。

  1.第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伴隨國家農業化產業政策的實施,農村產業結構已發生重大改變,其中,第一產業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產業(非農產業)比重迅速上升。1978—1997年,農村國民生產總值中,一產比重由78.95%下降到36.24%,二產比重由11.70%上升到41.39%,三產比重由9.35%上升到22.37%。農村總體上形成了以二產為主體的結構。一產內部農、林、牧、漁業比重得到調整,1980年,農、林、牧、漁業產值比重為75.3%、4.6%、18.4%、1.7%。到2000年,比重已調整為55.6%、3.8%、29.7%和10.9%。

  2.第二產業:進一步發展

  製造業已成為我國擴張最快的產業領域。中國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等產品的產量規模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彩電產量中國製造超過四成,全球複印機設備在中國生產的更達到六成。許多國外企業將產品的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例如日本大型彩電企業中的松下電器東芝、三洋電機、三菱電機都已將主要基地移到中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製造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在規模發展的同時,我國第二產業已開始由傳統產業向現代工業轉化。根據對40大類工業行業增加值分析,1994年位於工業增加值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而到2000年,位於前5位的行業則變為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傳統產業在工業產值中的比例逐步縮小,而新興行業如電子行業等已成為主導產業。同時,產業的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3.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在三產內部,貿易、金融和運輸業已占主導地位。金融、保險證券業穩步發展,2000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9.9萬億元。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已超過1000家,市價總值超過48000億元,相當於1995年14倍。信息產業異軍突起,2000年中國郵電業務總量達4725億元,是1995年的4.8倍。市場流通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批發、零售、餐飲業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三類行業實現增加值7492億元,相當於1995年1.5倍,占GDP8.2%。交通運輸、旅游、房地產業發展加快,為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社會產業結構變化,就業結構也必然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三種產業提供就業的機會並不均衡。與過去相比,我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增長較快,特別是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2001年,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就業結構比重分別為50%、22%和28%。

  我國第一產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方向是異地或本地工業、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根據農村住戶勞動力抽樣調查,1997—2000年,調查農戶的農村轉移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比重由18.1%升至23.6%。全國農村轉移勞動力數由8315萬人增長到11340萬人,平均每年增長1008萬人,平均年增長率達10.9%。從轉移方向看,工業比例為36.5%,第三產業比例為44.6%,仍然從事農業的比例為5.5%。2000年全國農村勞動力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例為76.3%、12.4%和11.3%。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

  在第二產業內部,國有和集體單位的從業人數占城鎮從業人數比重不斷下降,從1978年的99.8%下降到2001年的37.3%,私營企業、個體和外商投資企業從業人員明顯增加。

  第三產業有著廣闊的就業市場前景,從投入產出效果看,每投資100萬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重工業是400個,輕工業是700個,第三產業是1000個。第三產業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增加1000萬個就業機會。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就業比重一般在70%~80%,發展中國家也平均在40%左右,而中國2001年僅為27.5%。即使將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提高到40%左右,也可以增加近億個就業機會。

  二、行業技術結構升級

  核能利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革命,引發了席卷全球的技術革命浪潮,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各傳統行業內部技術結構升級速度普遍加快,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迅速發展。因此,組織與個人的專業科學知識和技術創新能力,正在逐步替代貨幣資本成為經濟財富增長的決定因素,全社會人力資源配置需求必將隨之改變。

  以第一產業的農村經濟技術水平為例,基因農業、數字農業綠色農業等新概念不斷出現,利用最新生物技術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利用數字地球技術(包括遙感遙測技術、GPS網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定位到每一寸土地的全部種植過程,將農學、生態學、環境學、營養學、衛生學等多學科的原理綜合運用於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以及相關環節。

  農村經濟面貌發生深刻變化,農業領域對簡單體力勞動需求減少,農業各類科技人員需求旺盛。農業部資料顯示,我國每百名農業勞動者中僅有科技人員0.23名,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科技人員0.05名,而發達國家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農業科技人員1名,農業從業人口中接受過正規高等農業教育者達45%~65%,人力資本差距很大。

  第二產業技術升級速度加快,總體呈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轉向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為主的趨勢。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生產工具已從代替人的體力勞動發展到代替人的腦力勞動,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對工業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少,製造業已從追求產量和產值發展到更加重視成本、質量和競爭力

  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的應用,使機械製造行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目前我國機械行業採用數控機床已相對普遍,但我國機床的數控化率還不到2%,只是發達工業國家的十幾分之一。原因是掌握數控技術的機電覆合型人才嚴重缺乏,其中僅數控機床的高級操作工就短缺60多萬人。數控技術人才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操作型3個層次,後兩類人才正是社會急需的數控“藍領”高級技工。

  第三產業領域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且發展迅速。例如現代物流業是在傳統運輸業基礎上,用系統運籌理念和數控技術把運輸、倉儲這些環節高效整合起來,在空中、鐵路、海上、汽運以及城市速遞多種運輸方案中實現最優化、最便捷的物資配送,對從原材料到廠家、再到經銷商、最後到客戶手中的全部運輸環節進行整體調配。據預測,中國物流產業將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長,國內物流人才需求缺口達600萬人。其中,中、高級物流人才缺口約80萬左右。目前物流人才的職業化進程與市場需求相距甚遠,在負責倉儲和貨物流通的基礎職位、負責業務和管理經理的中級職位、高級經理和總監的高級職位上,幾乎都不是物流專業人才。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單位產品的附加價值,而且增大了產品技術密集度。這些特征集中於八大新型技術產業群:電子技術、新材料、生物技術、超導技術、核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光技術。這些新興產業的空前發展,對從業人員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促進社會人力資源配置結構的升級。

  三、職業崗位需求影響

  職業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職業世界的變化,衝擊著人們對職業內涵的理解和從事職業的方式,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質要求。

  在高新科技推動下,傳統的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工業發展需要,最顯著的特征是“簡單勞動成分”減少,“技術創新成分”增加,尤其在電腦通信、自動控制、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以及軟體領域,技術創新幾乎決定著企業經營的成敗。因此,新職業、新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白領”或“藍領”的概念。以往的就業結構是一個非常尖的“金字塔”,一小部分人是白領精英,白領和藍領之間很難被跨越。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很多藍領工作已被機器代替,同時需要有一批人能改進流程,掌握技術,同時動手操作,這就是“灰領”。同時,隨著社會流動性提高,在個人職業生涯中“藍領”可以成長為“灰領”,“灰領”也可以發展為“白領”。

  就業結構的“金字塔”將逐步扁平化,可能最終呈現菱形結構,中間最龐大部分是“灰領”隊伍,兩頭是“藍領”和“白領”階層。“白領”和“藍領”的比例會逐漸減少,“灰領”群體將越來越壯大,成為主要職業群體。

  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動,生產和服務部門技術含量增大、勞動複雜程度提高,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無論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原有職業出現了調整和轉化,新興職業群不斷出現,一些傳統職業將從人們身邊消失,代之以新職業。

  1.衰落和消退

  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中的少部分職業。例如,農業高度集約化使千百萬農民改變職業,這一過程仍在繼續。在英國的工業轉型過程中,作為產業革命標誌的煤礦工人和紡織工人幾乎消失殆盡。隨著數控機床的普及,傳統的通用機床操作工正迅速減少。第三產業中,傳統的機械打字員、鉛字排字工等正迅速消失。由於對氟產品的限制,各類加氟技工都面臨改行的選擇。

  2.調整和變化

  三個產業部門都有許多傳統職業發生較大調整和變化。第一產業中,傳統的農民轉化為農機師、農藝師或者專業性更強的從事無土無害栽培工作的現代農藝師;傳統的海洋捕撈人員也在向海水產品種養和深度加工工程師、技師轉化。在第二產業,傳統的手工繪圖員正轉化為使用電腦的電子繪圖員;採煤、採油等技術向高科技化轉變,產生了新型的煤炭液化汽化職業,以及海洋石油開采等職業。第三產業變化發展更為迅速。過去的理髮員轉化為形象設計師,銷售庫管人員轉化為物流配送師等等。事實上,幾乎所有職業的形式與內涵都會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而發生調整和變化。

  3.增長和發展

  在生產領域,儘管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職業數量在減少,從業人員總量和比例也在減少,但由於在這兩個產業中生產的知識和技術密集程度的提高,還是出現了一些新的職業或者職業群。典型的有第一產業中的基因和轉基因工程師、遺傳工程師、細胞工程師、生態農業技師和技工、生化實驗技師和技工、節水灌溉技師和技工;第二產業中的加工中心工程師和技師、環境監測工程師、電腦輔助設計工程師和技師、電腦輔助製造技師和技工、納米材料生產技師和技工,以及航空航天材料技師和技工。

  在服務領域,由於生產活動方式的變化及活動內容的增加,新產生的職業數量遠遠大於生產部門。這些新職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務業、管理咨詢業和社會服務業三個主要方面。信息產業是發展最快的產業,相關的職業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職業群。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信息職業已占各種新生職業總和的40%以上。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急劇擴張,導致了對電腦工程師、電腦系統分析師及電腦基礎科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專家和操作技術人員的大量需求。有專家認為,信息產業有可能從第三產業領域獨立出來,成為第四產業

  管理咨詢服務業已成為第三產業領域另一個發展最快的職業群組。專業管理人員和專業咨詢服務人員的功能劃分更加細化,在社會組織中的責任、地位和聲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師、投資咨詢師心理咨詢師、人力資源管理師、保險評估師、保險精算師、稅務代理師、理財代理師等已成為最新的熱門職業。

  由於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服務性消費需求越來越豐富化,家政服務旅游、康樂、健身、醫療,以及其他生活服務領域中,產生了家政服務助理、養老護理師、育嬰師、形象設計師、健身教練、室內裝飾設計師等很多新的職業。

  職業崗位變化的事實說明,陳舊的職業觀念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將新的職業理念傳達給學生是十分必要的。特別要教育學生不論組織內部的職業崗位結構如何變化,個人的成長道路都要一步步走過,社會實踐鍛煉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學習內容。

  四、新工作方式出現與就業方式變化

  知識經濟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全社會的產業結構、各行業領域的技術結構、產業組織內部的職業崗位結構,而且直接改變了職業人本身的工作方式與形態。很多新工作形態的出現也是一種新的就業形式。

  1.移動辦公

  指不限辦公地點的特殊工作形態。一般只需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塊無線上網卡和一部無線分機電話。這種開放性移動辦公形式使部門間溝通變得很容易,不僅員工感覺自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為公司節省了大筆開支。

  2.彈性工作制

  指在完成規定工作任務或固定工作時間長度前提下,員工可靈活、自主選擇具體工作時間安排。目前國內實行彈性工作制的企業多採用核心時間與彈性時間結合制,即公司只規定每天工作總時間數,在核心工作時間(通常5~6小時),員工必須到崗以便於溝通和交流,在其餘彈性工作時間里,可自由選定上下班時間。從心理上講,它給予員工更多自主權和責任感。在歐美,超過40%的大公司採用了“彈性工作制”,近年來,我國也涌現出越來越多試行該種制度的企業。很多白領工作者認為,這種更為靈活的工作方式可以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

  3.soho群體

  指那些通用家庭與辦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工作的人群。他們大都居家既當辦公室又當住房,每天依靠網路、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同客戶聯繫。確切地說,soho是IT時代的產物,它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種工作類型更適合自由音樂人、畫家、作家、大學生、美編、網站設計員、網路主持人等職業。

  4.自主創業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研究美國經濟和就業關係時發現,美國1965—1984年間的就業結構中,年齡在16~65歲間的人口從1.29億增加到1.78億,增加38%;同期就業人數從7100萬增加到1.03億,增加45%。幾乎所有的就業機會都是由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創業型和革新型企業所創造的。他由此得出結論,創業型就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也是美國就業政策成功的核心。近年來,在我國各類經濟成分中,單位從業人員不斷減少,靈活就業逐步增加。1997年單位從業人員比重為74.4%,2000年降到了54.6%。從事個體經濟社區服務等靈活多樣形式就業的比重已上升到45.4%,這一趨勢還在不斷發展。從下崗職工再就業的狀況來看,轉向第三產業的占88.5%,繼續從事加工製造業的占9.6%,轉入第一產業的占1.9%;受雇就業占51.3%,自營就業(自謀職業)占48.7%。這一趨勢證明創業型就業將成為我國就業的新渠道。

就業結構的優化[4]

  就業結構是社會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尺度。合理的就業結構對推動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反之,則對經濟發展有很大制約作用。

  就業結構的優化主要是指勞動力資源在各產業間的合理配置。就業結構優化的特征:

  (1)第一、二產業從業人員向第三產業轉移;

  (2)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的資源型、初加工型行業,向高附加值的高、精、尖行業轉移;

  (3)從業人員素質普遍提高,高素質人才比重加大;

  (4)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結構趨於平衡;

  (5)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最大,產業貢獻率最高。

參考文獻

  1. 呂紅平等著.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人口狀況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03.
  2. 2.0 2.1 楊清河主編.勞動經濟學 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05.
  3. 徐東主編.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07.
  4. 4.0 4.1 陶良虎著.中國產業結構協同研究.中國商業出版社,2008.3.
  5. 谷峪,姚樹偉著.職業教育·生涯教育·終身教育:轉型期日本職業教育發展及其啟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就業結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