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生態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

目錄

什麼是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生態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它運用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和物質迴圈再生原理,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合理組合農、林、牧、漁加工等比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結合的農業生產體系。

  “生態農業”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土壤學家WAlbreche於1970年提出的,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將生態農業明確定義為生態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以及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系統。我國生態農業的概念於1981年首次提出。它不同於西方的生態農業,不是發達國家生態農業的簡單引入,而有其深厚、古老的農業傳統背景與基礎,有著悠久的歷史,又具有一定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國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在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導下,以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融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精華於一體,具有生態、經濟良性迴圈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農業體系。

生態農業的基本原理[1]

  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原理 

  生態農業是人類的一種經濟活動,目的是為了增加產出和經濟收入,而在生態經濟系統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係是多重的,既有同步關係,還有背離關係,還有同步與背離相互結合的關係。在生態農業中,為了同時取得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就必須遵循:①資源合理配置原則,應充分合理利用國土,這是生態農業的一項重要任務。②勞動力資源充分利用原則,在農村生產勞動力大量過剩的情況下,一部分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農村服務業與土地分離。③經濟結構合理化原則,既要符合生態要求,又要適合經濟發展和消費的要求。④專業化,社會化原則,生態農業只有突破了自然經濟的範疇,才可能向專業化和商品化過渡。

   生物與環境協同進化原理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聯繫和複雜的物質、能量交換關係。環境為生物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生物為了生存和繁殖必須從環境中攝取物質與能量,如空氣、光、水分、熱量和營養物質等,與此同時,在生物生存、繁殖和活動過程中,也不斷地通過釋放、排泄及其他形式把物質歸還給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生物也影響環境,而受影響改變的一方又反過來影響另一方,如此反覆進行從而使兩方不斷地相互作用、協同進化。遵循這一原理,因地因時制宜,合理佈局,合理輪作倒茬,重養結合。

   生物之間鏈索式的相互制約原理 

  生態系統中的眾多生物通過食物營養關係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例如從綠色植物到食草動物再到食肉動物,通過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構成食物鏈,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連接構成了複雜的食物網,由於它們相互連接,其中一個鏈節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其他的鏈節,甚至會影響到整個食物網。在生物之間的這種食物鏈關係中有著嚴格的量比關係,處於相鄰鏈節的生物,在個體數目、生物量上均有一定比例,通常前一營養級生物能量轉化成後一營養級生物能量的比例為10:1。中國生態農業遵循這一原理巧接食物鏈,能最大程度挖掘資源潛力。

   能量多級利用與物質迴圈再生原理 

  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既代表了能量的流動、轉化關係,也代表了物質的流動、轉化關係,從經濟上來看還是一條價值增殖鏈。根據能量物質逐級轉化10:1的關係,食物鏈越短、結構越簡單,它的凈生產力越高。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由於人類對生物和環境的調控及對產品的期望不同,必然有著不同的表現和結果,例如對秸稈的利用,直接返回土壤的話,它經過很長時間發酵分解才能發揮肥效,參與再迴圈,而如經過糖化或氨化過程使之成為家畜飼料,利用家畜排泄物培養食用菌,生產食用菌後的殘菌床又用於繁殖蚯蚓,最後將蚯蚓利用後的殘餘物返回農田作肥料,使用於生物食物和排泄未能參與有效轉化的部分能得到利用、轉化,從而使能量轉化效率大大提高。

   結構穩定性與功能協調性原理 

  自然生態系統中,經過長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生態農業要提供優質高產的農產品,必須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結構。為此,要遵循:①發揮生物共生優勢原則,如利用蜜蜂採蜜和傳授花粉的優勢,把果樹栽培與養蜂結合起來,以及稻田養魚,魚稻共生,都可以在生產上和經濟上起到互補作用。②利用生物相剋以趨利弊害的原則,如白僵菌防治措施等。③利用生物相生相養的原則,如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養地和改良土壤結構等。這種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諧調組合保持一定比例關係而建成的穩定性結構,有利於系統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

中國生態農業的模式[2]

  生態農業模式是在生態農業實踐中形成的,結構和功能都優化了的,能兼顧農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農業生態系統。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生態農業實踐的廣泛開展,各地涌現出許多典型的、符合生態學原理的生態農業模式。這些模式以其精巧的搭配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時間和空間,提高了系統生產力及效益,實現了高功能及高效益,為不同自然經濟條件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提供了樣板,使生態農業的推廣工作得到順利開展,按照生態農業模式的結構及功能特點,可將其分為如下幾類:

  生物立體共生的生態農業模式

  是指利用生態位和生態共生競爭及相剋的原理,將在生理和生態上適應性不同的生物群體組成合理的複合生產系統,建立一個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產業結構,使其對環境資源特別是空間的利用最充分合理,並使其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此類模式濃縮了我國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並與現代新技術相結合,使其得到更充分的應用。它根據生物類型、生境差異、生物因數的數量等可劃分為立體種植類型,立體養殖類型以及立體種養類型等。這種模式在我國普遍存在,應用較廣,如種植業中的間混套作、稻、魚共生,經濟林中喬、灌、草結合以及池塘水體中立體多層次放養等均屬於此類模式。

  物質迴圈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利用生態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的規律來設計生產環節,利用生產環節中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迴圈再生的優點來實現價值增值和廢物資源化目的。它包括種植業內部物質迴圈利用類型、養殖業內部物質迴圈利用類型、種養結合以及種養加三結合的物質迴圈利用類型等。如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較為普遍的“桑基魚塘”模式便是此類的典型,它將農、林、牧、漁有機結合起來,互惠互利,構成一種水陸結合,動植物共存的人工複合生態系統。整個系統沒有廢棄物,可有效提高資源轉化效率和系統生產力,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具體應用中“桑基”還可轉化為“果基”“蕉基”“花基”等多種形式。

  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解決水土流失、土地貧瘠化、沙化、鹽鹼化及荒漠化等問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在植樹造林、控制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創造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模式。如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來控制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利用林糧間作的治鹼模式;實行種草植樹、控制放牧強度等來治理土地沙化、荒漠化的模式。青海省和民縣過去水土流失面積達91.3%,1982年實行小流域綜合治理,發展林業、牧業,興修梯田、防洪堤壩等,經過7年努力,已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並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綜合規劃全面發展的模式

  相對於前三種而言,這種模式更適用於較大規模的生態農業示範區的建設,是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它是指在一定區域內,運用生態規律,遵循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協調的原則,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高產、優質、高效的生態農業模式,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工、貿,實行優化的系統調控,使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在較高層次上達到良性迴圈。浙江省山一村、江蘇省河橫村就是採用此種模式進行生態村建設,並因成績顯著而分別於1988、1990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

  當前生態農業建設中應註意的問題,生態農業是一場新的農業技術革命。中國生態農業實踐表明: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遵循了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並能較好地協調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矛盾,保證農業得到持續發展。但生態農業在我國畢竟只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生態農業建設示範區的面積也只占全國耕地面積的7%,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加以註意。

參考文獻

  1. 覃龍華,王會肖.生態農業原理與典型模式.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1):2484-2486.
  2. 吳銀寶,汪植三.中國的生態農業建設.家畜生態,2002年2月第23捲.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连晓雾,y桑,Lin,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