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產業結構調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則是指產業之間相互關係的變動和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的理論依據[1]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產業結構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O世紀5O年代初到7O年代末,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經濟的特點,初步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第二階段是從1979年到2O世紀9O年代初,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使中國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第三階段是從90年代初中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至2020年左右,中國將在實現工業化的同時,完成初步信息化。“從一系列實證研究的結果來看,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構成了改革開放3O年來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要想繼續發揮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使我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就要對不合理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理論依據就是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該理論雖然產生於資本主義主導的生產關係中,但它所揭示的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再生產的一般規律,其基本原理對於社會主義的再生產仍是適用的,它給我們詮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量平衡觀和結構平衡觀。馬克思首先通過批判“斯密教條”提出了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兩大理論前提,即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態上分為c+v+m三部分,在實物形態上分為Pm+Cm 兩部分,與實物形態的劃分相對應,把社會生產分為生產Pm 的第一部類(工)和生產Cm 的(Ⅱ)。然後設計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圖示,具體分析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過程,得出了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I(v+m)=Ⅱ ①

  I(c+v+m)=Ic+ Ⅱ ②

  Ⅱ(c+v+m)=::I(v+m)+ Ⅱ(v+m)③

  ①式說明第1部類的可變資本剩餘價值之和等於第Ⅱ部類的不變資本,它反映在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生產兩大部類之間存在著互為條件、相互依存、相互製藥的內在聯繫,即第工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和第Ⅱ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第Ⅱ部類消費資料的生產和第工部類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在使用價值和價值兩方面都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否則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就不能正常進行。

  ②說明第工部類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於兩大部類所耗費的不變資本之和,它反映了生產資料的生產同整個社會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

  ③示說明第Ⅱ部類生產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於兩大部類創造的新價值之和,它反映了消費資料的生產同整個社會工人和資本家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這三個條件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會生產和需求間的內在聯繫,表明瞭兩大部類間所應遵循的基本比例和平衡關係。

  當前述的等式達到平衡後,我們把②式和③式相加可得出:

  I(c+v+m)+ Ⅱ(c+v+m)={I c+ ⅡC}+ {I(v+m)+ Ⅱ(v+m)}④

  這個等式表明的是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保持量的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社會兩大部類各部門按比例協調發展,那麼總量平衡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即結構平衡是總量平衡的基礎,離開了結構平衡,總量平衡就不可能得以實現,巨集觀調控的目標不能完成,國民經濟就不可能健康發展。所以當社會再生產的各個部門以及各部門內部的比例不協調時,就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則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心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努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位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佈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中長期趨勢[2]

  從中長期趨勢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I 著兩個問題:一是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偏差問題,二是各次產業的升級問題。其中第二個問題是未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我國三次產業的結構偏差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的比重過高,而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過低。改革開放以前,長期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導致第二產業比重畸高,1978年,按照現價計算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7.9% ,第三產業的比重僅為24.2%;上世紀8O年代,隨著市場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增長拉動了第三產業的增長,三次產業結構偏差有所矯正。到1990年的時候,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到41.6%,第三產業比重增長到37%;但是,9O年代以後,特別是90年代後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帶動了第二產業的新一輪快速增長,其在國民經濟中按現價計算的增加值比重由1998年的46.2%上升到2006年的48.7%。與之前不同的是,第三產業比重並沒有出現下降,而是由1998年的36.2%上漲到39.5%。與相同收入水平國家或發達國家的可比時期相比,我國的三次產業結構偏差較為明顯。

  從整體上看,三次產業結構是伴隨經濟發展過程出現的結果,而不是推進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因素,因此,雖然我國的產業結構偏差較為顯著,三次產業結構有向標準模式收斂的要求和趨勢,但從未來5一lO年的中期看,目前第二產業快速增長和第三產業較快增長的增長格局是比較理想的。與發展中國家比,我國的工業發展速度快是資源優勢的體現,這表明基於收入增長和經濟集聚的城市化以及基於比較優勢國際產業轉移等有利因素還在發揮積極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服務業相對增長速度慢則是發展階段和制度結構的問題。而從反映經濟效率的各項指標看,第二產業均好於第三產業。因此,工業和服務業都保持相對比較高的增速、且工業略高於服務業的增長格局,有其合理的因素。未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三次產業結構調整,而是如何突破各次產業升級的瓶頸。從第一產業看,結構問題主要表現為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不優化,農產品優質率較低。其升級緩慢的原因是農業生產技術沒有顯著改進,傳統農業仍然占較大比重,優質高效農業未能快速發展,農業生產結構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生產率提高的要求,農業產品結構不能滿足城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

  從第二產業看,問題主要在於工業結構升級緩慢。由於工業技術更新改造和技術創新狀況沒有明顯改善,工業結構不能實現由高加工度向技術集約的轉變,傳統工業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高技術產業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低,工業結構還不能完全適應資源和要素價格上漲、國際貿易摩擦和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從第三產業看,結構升級緩慢主要表現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仍然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低,服務業的產品結構和質量不能滿足工、農業結構升級的要求。由於以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各次產業結構之間的關聯性,各次產業結構的升級問題不是孤立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必須找到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突破口。

  考慮到國內外環境和我國的資源要素特征,工業結構升級應當成為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突破口。這是因為,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的根本原因是第二產業升級緩慢,而第二產業的升級緩慢又直接制約了第一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第三產業中的消費性服務業的產業升級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作為第三產業主要部分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則是第二產業分工深化的結果: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是工業發展的引致性需求;另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可能又是現存於工業,內部部門的研發和財務管理等職能在市場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分離的結果。因此,生產性服務業的規模和增長速度,反映的是工業增長方式和機制的變化。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和整個第三產業發展不足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第二產業中的高度化不夠和分工深化不足導致的。各次產業的升級應當通過第二產業升級的帶動和推動作用漸次實現。

  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突破口是工業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實現方式則是工業技術創新。未來我國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實現工業產業升級,進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國際市場競爭力、緩解經濟發展的資源和環境約束、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問題。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技術創新除了要強調在前沿性、戰略性領域有所突破以外,還要註意在適用性技術、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技術等方面取得進步。這種自主技術創新的實現方式,一是要儘可能地充分利用既有的技術資源降低技術投入成本;二是要努力通過組織和制度創新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三是強調提高技術成果的應用率、特別是商業化率。對於第三產業而言,保證通過工業升級帶動服務業升級的前提是打破行業壟斷。長期以來,抑制我國第三產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不是需求不旺,而是供給能力不足。我國第三產業中的鐵路和航空運輸業、通信服務業、銀行業、教育、技術服務業、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業、以及公用事業、體育和醫療等現代服務業,都是國有資本比例高的高度壟斷行業。由於缺乏民營資本和外資的競爭,行業的相對供給彈性低。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消費性需求和生產性需求的快速增長,第三產業的價格上漲相對快於產出增長,這是我國第三產業的(按照不變價格計算的)實際結構比重高、而(按照當年價格計算的)名義結構比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擴大內需過程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3]

  (一)擴張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實施對需求的拉動效果不明顯

  為了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再貼現率,政府出資4萬億資金用以擴大內需.各地方政府針對房地產市場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山西對煤炭產業下發了新的管理規定。從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上述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確實初顯了一定的成效,投資需求的增幅明顯上升。但從其對經濟發展所產生的拉動效果來看則遠不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顯著,消費市場持續疲軟,居民的最終消費率繼續下跌,儲蓄率仍保持較高的上揚趨勢,企業和個人的投資仍舊清淡。這就表明在我國現有的經濟條件下,僅通過從總量上增加投人來對經濟進行刺激是不夠的。

  (二)有效需求的不足實質上是供需結構失調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

  我國目前所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不是絕對的,而是需求總量不足而潛在需求巨大。供給總量過剩而有效供給不足並存的表現,是供需結構性失調長期積累的結果。市場急需的產品不具備首先擴張的生產條件。而所能提供的產品大多數與市場需求不符合。比如,一方面.我國許多傳統產業面臨著生產能力過剩和市場需求疲軟的艱難處境,軍工產業尤為明顯;而另一方面許多的外國產品和外資投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上的市場占有率卻在不斷擴大。而是不斷涌向國外市場。對這種現象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占領我國市場的外國產品要麼是國內不能生產的。如電腦晶元;要不就是國內雖然能生產但產品質和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產品,如某些先進的電子元器件。所以外商的產品進人中國市場幾乎不用價格競爭手段。。再貴也有人買”,這就說明並不是需求不存在。而是國內的生產與需求的不配套,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跟不上消費結構的變化,使得絕大多數的需求無法實現。因此。有效擴大需求的關鍵還是在於產業結構的調整。

  (三)產業結構調整是激活有效需求的有效途徑

  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投資需求和擴大消費需求兩方面。從兩者對經濟運行所產生的拉動作用來看,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拉動作用可能會很明顯.但從再生產的角度來看,消費需求才是經濟增長真正持久的拉動力。投資需求在一定意義上只是消費需求的派生需求,其本身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持久的拉動力。我國政府所採取的以擴大投資需求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拉動的效果不明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就是因為忽視了巨大的潛在的消費需求的刺激作用。

擴大內需過程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建議[3]

  以產業升級為中心任務,實現產業結構優化,以現代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特別是農業要加大調整力度,一方而要加快畜牧業發展,使畜牧養殖業成為中國農業的重要增長點。現在畜牧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提高了,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此相關的飼料工業也將大有發展前途;另一方而要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在國外,農副產品中初級產品與加工產品價值比大體是1:4,而我國是1:0.8,需大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南街村就是很好的例子。工業方而主要是改造傳統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第三產業需重點發展財會、咨詢、法律等服務產業。

  (一)產業結構調整方嚮應與有效需求相一致

  我國在經過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發展。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恩格爾繫數不斷下降。這就意味著人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對享受和發展型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卻在大幅度提高,那麼這對於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言則意味著人們對第一產業產品的需求比重相對下降,而對第二產業產品的需求比重相對上升。根據羅斯托對經濟成長階段的技術標準劃分理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會對第二、三產業產品(尤其是第三產業產品)有更高更大的需求.而這些巨大的現實或潛在需求的滿足就必定要求我們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使得總供給與總需求相適應。以住宅業為例。隨著住房改革的深入,福利分房的取消,商品房已經成為新的消費熱點。但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住房的商品化率卻不到30% ,對於絕大多數城鎮居民而言,制約商品房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商品的價格普遍偏高。為了形成合理的房價機制,促進商品房的消費,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除了要求政府削減各種對房地產開發商征收的名目繁多的稅費外,作為房地產商本身也應該以開發經濟適用的中低檔住房為主,並儘快形成住宅建設、銷售、售後的物業管理相互連接相互配套的合理機制。另外,還應該積極推進商品房二級市場的形成,容許舊有住宅上市流通,提高空閑住宅的周轉率和實際利用率。

  (二)擴大內需過程中的產業結構調整應該以優化資源配置為最終目的

  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是我們不得不得面對的難題,擴大內需和產業結構調整本身就是資源配置的兩個重要環節。就微觀而言,是企業如何處理好資源、能源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就巨集觀而言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資源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國之初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源的重覆浪費和改革開放以來對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濫用。導致水土流失、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加大對第一和第二產業的調整力度。合理開采利用資源和能源,為我們也為下一代營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

  (三)擴大內需過程中的產業結構調整應與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目標為指導

  戰略產業最大的特點是其具有高的產業關聯度,從技術上分析,戰略產業通常與其他產業之間存在著很高的產業關聯性.而且直接消耗都比較大,也就是說它與其他產業聯繫的強度也很大。正是由於這種關聯使戰略產業本身所具有的較高的生產率水平會很快傳遞到相關產業,產生強大的外部效應,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並且這種外部效應還會通過產業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繫一級一級地波及下去,直到貫徹到各個產業之中從而使得各個產業的生產率水平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快戰略產業的建立和發展以便通過產業鏈對相關產業所產生乘數效應,實現迅速擴大投資需求的目標並最終實現消費需求的擴張。

  (四)擴大內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應該與國際貿易戰略相協調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雖然經常處於出超狀態,但分析我國國際貿易結構就可以看出,服務貿易存在著很大的逆差,高科技產品出口貿易額占的比例很小,出口額比較高的是轉口貿易加工貿易、輕工業產品、服裝以及一些原材料性產品,總而言之科技含量極少。我國貿易出口的良性比例應該是以提高自主創新的產品和第三產業為主,適當發揮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所以,第一擴大內需的投資要能彌補我國貿易的缺陷;第二擴大內需的投資眼光要看遠與長期的貿易戰略相協調;第三擴大內需的投資要以發揮國際貿易的互補性、特色性和自立性相統一。

參考文獻

  1. 袁麗美.基於產業結構調整的經濟發展方式研究.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2. 賀俊.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對策.中國經貿導刊2008年第24期
  3. 3.0 3.1 李艷青,張星奇.淺論擴大內需與產業結構調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結構調整"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