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使用價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目錄

什麼是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屬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為商品都必須具有可供人類使用的價值;反之,毫無使用價值的物品是不會成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使用價值是由具體勞動創造的,並且具有質的不可比較性。比如我們不能說橡膠和香蕉哪一個使用價值更多。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價值一起,構成了商品二重性

使用價值的辯證分析

  使用價值反映了事物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大千世界里各種事物以千姿百態的使用價值為人們所喜愛、所器重,構成了人們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內容,人們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這些事物的使用價值。通常情況下,同一事物蘊含著多種使用價值;同一使用價值又可由多種事物表現出來;同一事物對於不同使用主體可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同一事物對於同一使用主體在不同使用時間或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又可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等等,形成了使用價值複雜紛繁的變化情況,令許多試圖研究和探索其中奧秘的人們望而卻步。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最基本形態,勞動價值是建立在使用價值基礎之上的另一種價值形態,因此要把價值理論推向自然科學領域,必須首先解決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問題,為此必須對使用價值本身進行辯證分析。

一、關於使用價值統一度量可能性的爭論

  長期以來,人們被使用價值複雜的表現形式所迷惑,看不到它們在深層次上的統一特性或通約性。許多人認為不同形式的使用價值之間沒有任何共同的東西,因而根本不可能進行統一度量。有人甚至聲稱自己用“邏輯論證的方法”在理論上完全否定了統一度量的可能性。

  人們之所以會否定使用價值統一度量的可能性,主要基於如下原因:

  1、使用價值主體特性的不確定性。它是指事物對於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素質的使用主體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事物對於同一使用主體的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變化狀態也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的主體特性決定了任何事物的使用價值會隨著使用者素質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較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

  2、使用價值客體特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它是指不同品質特性的事物對於使用者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事物的品質特性是複雜多樣的,可以分別用物理的、化學的或數學的方法來描述和度量,如物體的幾何尺寸可用“米”來度量,質量可用“千克”來度量,化學能量可用“焦耳”來度量。

  3、使用價值介體特性的可變換性。它是指事物對於不同的環境條件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對於同一環境條件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區域內也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的介體特性的可變換性,使事物的使用價值表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

  4、主觀使用價值與客觀使用價值的不同步性。它是指主觀使用價值總是或多或少地偏離客觀使用價值。主觀使用價值是客觀使用價值的主觀反映反映,其大小受個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響,必然會隨著人的欲望、感情和情緒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具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

  事實上,使用價值的以上四種特性只能說明使用價值的複雜性,而不能說明使用價值不能進行統一度量。

二、使用價值判斷的客觀標準

  評估事物價值的標準稱之為價值判斷標準。如果以主體的意識、欲望、感情和情緒等因素作為評估事物價值的標準,稱之為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它是客觀價值標準的主觀反映。然而,主觀價值判斷標準是否受一定客觀前提和基礎的制約?在主觀價值標準後面是否還存在一個決定它們的統一的、科學的、客觀的標準系統,即“標準的標準”?這個問題不僅是價值理論也是整個哲學中最困惑的問題之一。

  目前的價值理論存在三種主要錯誤傾向:

  ①完全否定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

  ②只承認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完全否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

  ③雖然承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但無法找出這個隱秘在深層的“標準的標準”,或不能完整地、準確地認識和掌握它。

  完全否定價值判斷標準的思想是一種價值虛無主義,它把價值現象看作是一種虛擬的東西,沒有實實在在的意義,它更看不到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數西方哲學家認為,人們的評價和價值判斷標準都超不出主體的意願和觀念,此外並無客觀基礎。他們甚至通過“邏輯的論證”指出,一切評價標準的前提都是一個“應該怎樣”的主觀假定,它的終極前提也只能是這樣的假定,要想通過指出其客觀基礎來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羅素語),從而從根本上否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有些學者認為,主觀價值判斷標準與客觀價值判斷標準是可以而且應該加以區分的。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實際上只是主體頭腦和意識中的“應該”和“想要”;而客觀價值判斷標準則是主體的現實存在、結構及其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和能力,即主體真實的“需要“和“應該”,這個客觀的價值判斷標準以存在決定意識和實踐檢驗思想的方式,決定和制約著主觀價值判斷標準。然而,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目前的理論界爭論甚多:有人認為“主體需要和外部現實是價值判斷標準的客觀基礎”,有人認為“主體的利益是價值判斷標準的客觀基礎”等等。事實證明,上述的“客觀標準”並不是最基礎的,那麼,這個最基礎的客觀標準,即“標準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根據拙著《統一價值論》的“最大本質力法則”可知:人類主體的根本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本質力,衡量任何事物對於人類主體的價值大小關鍵要看這一事物對於維持和發展人類主體的本質力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由此得出:

  價值判斷的客觀標準:判斷任何事物對於主體價值的客觀標準是主體的本質力,對於個人來說就是個人勞動能力(即判斷事物對於個人的使用價值大小,要看該事物是否有利於維持和發展個人的勞動能力),對於集體來說就是集體生產力,對於社會來說就是社會生產力。

三、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

  使用價值可分為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兩大類,每一類分別針對著不同的人類主體,服務於不同的客觀目的,因而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其中,生活資料是服務於個人消費過程的,其使用價值是以個人勞動能力為評價標準;生產資料是服務於集體的生產過程,其使用價值是以集體生產力為客觀評價標準。

  1、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由於擁有生產資料的個人稱為“單人集體”,而把它歸為集體的範疇,因此“純粹的個人”只與生活資料相結合,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只針對個人而言,只服務於個人的消費過程,以維持和發展個人的勞動能力。根據《統一價值論》,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首先通過消費過程轉化為人的勞動潛能,再在勞動過程轉化為勞動價值,構成個人的勞動能力,它對個人勞動能力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於勞動潛能的產生數量,即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取決於它在人的消費過程中所轉化的勞動潛能。人的勞動潛能可分為四個基本層次或基本類型: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其中,溫飽類勞動潛能可用標準食物所含的生物化學能來表現,後一類勞動潛能都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前一類勞動潛能,因此所有類型的勞動潛能均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溫飽類勞動潛能,因此所有類型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均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標準食物能量。由此得出:

  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度量法則: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取決於它的消費對於個人勞動能力的影響程度所等效的標準食物能量。

  生產資料使用價值的度量法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取決於它在生產過程中以折舊的方式最終所轉移的生活資料的使用價值量。

四、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由於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而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又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食物能量,因此食物能量可以成為使用價值的統一尺度。為了提高使用價值度量的精確性和客觀性,就必須增強這個統一尺度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確定性,就必須對它進行一系列的嚴格規定,以確定一個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在“負熵與價值”一節中提出了“標準有序化能量”的概念,主張採用一種標準化的食物作為有序化能量的基準尺度。由於廣義有序化能量(即價值)是以有序化能量為基礎的,而使用價值又是價值的基本形態,因此可以採用標準化的食物作為價值或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1、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食物能量):將特定的產地、品種、耕作方法、貯運方法、等條件規定的大米(或麵粉),定義為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為了提高使用價值度量的方便性、靈活性和適用性,還需對這一基準尺度進行必要的補充。

  2、使用價值度量的第二基準尺度(貴金屬):由於某些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銀等)具有較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特性、較好的可分割性和易貯運性、較高的使用價值密度等優點,因此可作為使用價值的基準尺度的替代物,即“第二基準尺度”,來彌補基準尺度的不足。

  3、使用價值度量的第三基準尺度(貨幣):符號的流通與運算要比實物的流通與運算方便得多,靈活得多,因此可以選取一個使用價值基準尺度的法定貨幣符號作為第三基準尺度,來代表使用價值的基準尺度或第二基準尺度,如人民幣元日元美元等。

五、使用價值的分量

  功能價值:事物內部所有積極因素對於主體本質力的影響程度稱為功能價值,用Qf來表示。

  耗散價值:事物內部所有消極因素對於主體本質力的影響程度稱為耗散價值,用Qh來表示。

  使用價值:事物的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之差稱為該事物的使用價值,用Qu來表示,即

        Qu=Qf-Qh

  使用價值反映了事物對主體本質力的絕對影響量,它已經扣除了本身的負面效應。由於耗散價值可以看作是負值的功能價值,因此使用價值可以看作是所有正負功能價值的代數和。

  對使用價值進行分解後,人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些事物對人的生存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價值為零。例如,水分、空氣、陽光等自然界的事物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但人類在吸收和利用它的過程中需要耗散另一部分功能價值,當事物的耗散價值等於功能價值時,其使用價值就變為零。根據“使用價值的邊際效用規律”,事物的功能價值隨著主體對它的消費速度的增長而下降,當消費速度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其功能價值趨近於耗散價值,該事物的使用價值就趨於零。由此得出“使用價值零值定理”。

  使用價值零值定理:當事物的供給速度或消費速度足夠大(即不稀缺)時,該事物的使用價值趨於零。

  根據該定理,一些不稀缺的自然資源由於其供給速度和消費速度很大,其使用價值必然為零。另一些稀缺的自然物之所以具有使用價值,是由於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斷挖掘出它的功能價值。例如,人如果沒有學會對火的利用,煤炭就不具有功能價值;人如果沒有學會對金屬的冶煉,鐵礦永遠也不會具有功能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自然物提高了功能價值,並使其使用價值突破零的界限,從而誘導人類不斷增加開發速度、生產速度和消費速度。但是,隨著人類對這些自然物的生產規模和消費速度的不斷增長,其邊際功能價值又重新回落,並趨近於其耗散價值,從而使其使用價值重新回到零狀態。當然,也有一些自然物的使用價值在回到零狀態之前就已經消耗怠盡。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Vulture,Angle Roh,Dan,Cabbage,Mis铭,Lin,Frawewdccder,刘维燎.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使用價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9.82.143.* 在 2009年4月9日 10:18 發表

我只問:使用價值是否是客觀存在的物?

回複評論
210.21.34.* 在 2010年8月19日 14:00 發表

給點會計上關於value in use行不啊~

回複評論
Lyangjieshi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4月26日 12:39 發表

根本不存在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因此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商品,同時任何物品都有交換價值。

回複評論
珞瑗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11月17日 08:32 發表

覺得沒有說清楚。。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類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的有用性。是使產品轉化為商品的前提條件,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