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產業結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三次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中,產業結構問題的第一位的重要關係。分析中國的三次產業結構現狀,併進行國際比較,可以使我們清醒地、客觀地認識中國的落後。中國的工業化還遠遠沒有完成,對中國在國際上的產業競爭力不要過於樂觀。同時,也可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在空間。
一、二、三次產業,是根據社會生產活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而三次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中,產業結構問題的第一位的重要關係。
第二階段開始於英國工業革命,以機器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為標誌,紡織、鋼鐵及機器等製造業迅速崛起和發展;
第三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流入非物質生產部門。
第一階段的產業稱為第一產業,處於第二階段的產業稱為第二產業,處於第三階段的產業稱為第三產業。即把產業門類劃分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也就是,第一產業的屬性是取自於自然界;第二產業是加工取自於自然的生產物;其餘的全部經濟活動統歸第三產業。
正視中國現狀
分析中國的三次產業結構現狀,併進行國際比較,可以使我們客觀地認識中國的落後。中國的工業化還遠遠沒有完成,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
現在,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產品出口,有一種害怕心理,貿易摩擦亦存在增加趨勢。於是,關於中國在國際上的產業競爭力,國內外有不少過於贊揚的報導,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可不能過於樂觀。應該看到,目前的所謂國際競爭力,原因是中國的低人工成本。一旦人工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會回到問題的本質。
落後—發展潛力
在分析了中國一、二、三次產業的結構與產業競爭力在總體上處於國際落後狀況之後,同時,也可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在空間。我們還有必要指出以下三點:
- 正是由於上述情況,中國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吸引國外的資本、先進的技術與管理,並利用自己的人力資本(充足的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在總量上較多的人才),加快地發展。鄧小平先生所提出的改革開放,從經濟學上講,其偉大之處,就在於此。
- 正是由於上述情況,加之中國人口眾多,存在潛在的廣闊市場,才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空間。中國這幾年連續保持世界“一枝獨秀”的高經濟增長率,其內在原因之一,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