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 markets)
目錄 |
如同對市場的理解一樣,國際市場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它可以被理解為國際產品交換的場所,也可以被理解為國際商品購買者或購買集團的總和,還可以被理解為國際商品交換所反映的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現象的總和。這些理解均有其合理性和適用性。但是,當我們把國際市場作為國際營銷的環境考慮時,應該把它看作為一個系統,即國際市場是一個與商品經濟相聯繫,由國際市場主體、客體、載體、媒體等各種要素組成的有結構、有功能的有機統一整體。
國際市場是商品交換在空間範圍上擴展的產物,它表明商品交換關係突破了一國的界限。國際市場又是不同的文明、文化在時間、空間上交織而成的多維概念。從時間上看,國際市場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有其萌芽、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從空間上看,國際市場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它總是相對於某一個具體範圍內的市場而言,即探討商品交換、勞務交換和資源配置在一定範圍內的特征。
一是大量剩餘勞動力,通過相對集中並從事專業化生產。在原始社會狩獵經濟時代和封建社會早期自給自足經濟時代,不可能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因此不可能形成國際市場。
二是大量的剩餘產品。在中國的明朝中後期,出現了手工業的繁榮和資本主義的萌芽,以瓷器生產為例,當時的專業化生產已達到相當的規模和熟練化程度。但是,當時的匠籍制度決定了當時的官窯不可能自主生產,因此也不可能出現大量的剩餘產品。
三是具備大範圍的水陸交通網路,可直達世界各地市場。中國的絲綢生產同時具備了以上兩個條件,且具備陸路、水路兩種通道,但控制在阿拉伯商人之手,因此,中國的絲綢也無法為自己建立國際市場。
(1)按照歷史邏輯的演進和國際市場交換關係所涉及的空間範圍大小,國際市場可以細分為外國市場、國際區域市場和世界市場等三個不同的層面。其中,外國市場是指商品交換的範圍突破國別的界限,與某個外國之間的商品交換關係構成的市場,通常,外國市場即指國別市場,如美國市場、日本市場等;國際區域市場是指商品交換關係進一步擴大,由若幹個國家或地區構成的統一市場,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世界市場是指全球的統一市場,是在世界範圍內的所有國家或地區之間,在國際分工基礎上交換商品、交換勞務和進行資源配置的所形成的統一體。按照地區劃分,可以分為歐洲市場、北美市場、亞洲市場、非洲市場、拉丁美洲市場和大洋洲市場。
(2)按照不同類型的國家劃分,可以分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發展中國家市場和社會主義國家市場等。
(3)按照經濟集團劃分,可以分為歐洲聯盟市場、中美洲市場、東南亞聯盟市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市場、阿拉伯共同市場等。
(4)按照商品構成情況劃分,可以分為工業製成品市場、半製成品市場和初級產品市場。工業製成品市場又可分為機械產品市場、電子產品市場、紡織品市場等。
(5)按照交易對象劃分,可以分為商品市場、勞務市場、技術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等。
(6)按照壟斷程度劃分,又可以分為壟斷性市場、半壟斷性市場和非壟斷性市場等。
市場不斷擴大
(1)國際市場地理範圍的擴大,突出表現於殖民地範圍的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的萌芽時期,殖民地範圍主要局限於“新大陸”(美洲)、非洲沿海和東南亞的某些島嶼。在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期,殖民地範圍已擴膠到包括美洲、非洲、亞洲和大洋洲在內的全球。在萌芽期,殖民者的勢力主要集中於交通要道、港口和沿海;在形成和發展期,殖民者通過內河航運和鐵路運輸,其觸角不斷向內陸和邊遠地區延伸。在亞洲,英國殖民者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在近100年的時間里,通過征戰和陰謀,將印度境內600多個公國逐一征服,使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自16世紀末入侵印度尼西亞後,到19世紀60年代,已將爪哇、馬魯古群島、蘇門答臘島占領,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本萬利的咖啡、胡椒、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園。據統計,1750耀1759年,東印度公司平均每年匯回荷蘭的款項達250萬盾;1770耀1779年增加到400萬盾。在中國,通過1839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美、俄等列強逼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先後從腐敗的清政府手中攫取了大量的戰爭賠款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僅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通過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就獲得了2100萬銀兩的戰爭賠款,強占中國的領土香港,迫使清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並獲得了建立租界、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
在非洲,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列強一方面繼續從事血腥的奴隸貿易;另一方面從沿海向非洲的內陸不斷滲透。在北部非洲,埃及從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先後淪為法國、英國的殖民地,尼羅河三角洲成了英國的產棉區。1834年,法國武裝占領阿爾及利亞,宣佈它為“法國屬地”,並使它成為法國的葡萄園和蔬菜地。在南非,荷蘭和英國開展了開普敦殖民地的爭奪活動,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一由荷蘭殖民者經營了一個半世紀的殖民地被英國奪取,並對當地土著居民採取屠殺、驅逐和奴化政策。在西部非洲,尼日河三角洲成了英、法棕櫚油和棉花種植園。在東部非洲,歐洲殖民者繼續從事殘酷的販奴勾當,併在19世紀的上半期達到了全盛期。從莫三比克運往美洲的奴隸,19世紀初每年1.5萬人,19世紀30耀40年代則達到2.5萬人。由於非洲大陸極其遼闊,歐洲殖民者所占領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為此,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開展了對非洲大陸的探險活動。據統計,1791耀1850年的60年間,西方國家對非洲的探險共24次;1851耀1860年的10年間就增加到27次,1861耀1870年的10年間則達到了29次,顯示了日益強烈的侵占整個非洲大陸的欲望。
在北美,18世紀中葉,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對加拿大殖民地的控制權,為加強對這裡工業品的銷售和原料的掠奪,英國殖民者加緊了運河的開鑿和鐵路的修築,並使當地的漁業、木材、皮毛貿易和小麥種植等殖民地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大洋洲,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開始向澳大利亞廣袤的大陸大舉移民,使澳大利亞殖民地由犯人流放地向自由移民方向發展。19世紀20年代,工業革命中的第一大產業紡織業對羊毛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了澳大利亞養羊業的迅速發展。1820耀1850年,澳大利亞羊毛出口值從200萬英鎊猛增到4000萬英鎊,英國的羊毛進口中,澳大利亞的羊毛占了一半。在澳大利亞的綿羊迅速增加時,當地土著居民的數量卻急劇減少。1804年,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土著居民估計有3000耀7000人,到1830年僅剩餘300人左右。在紐西蘭,1840年,英國殖民者趕走其他資本主義列強,獨占了這塊富饒的土地,並將之變成了英國的工業原料和糧食的供應基地。
(2)國際市場交易商品數量的擴大。國際市場的萌芽時期,交易的商品主要是西歐的手工業品、殖民地的奴隸,貴重金屬(黃金,白銀)和香料;在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期,除了血腥的奴隸貿易繼續延續外,主要圍繞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產業革命的需要,對殖民地輸出工業品,對宗主國輸入礦石、羊毛、棉花以及小麥、咖啡、葡萄等農產品。同時,英、法、美、德等西方列強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長期占領和縱深掠奪,對殖民地加強了機器設備輔出和資本輸出。
(3)從事對國際市場掠奪的國家的數目擴大。國際市場的萌芽時期,從事國際市場掠奪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國家;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期,從事國際市場掠奪的除了老牌國家外,還增加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法國、德國、比利時、俄國等。在這些資本主義列強中,英國由於完成了工業革命,實力最為雄厚,在國際市場的爭奪中,處於壟斷地位。同時,美、法、德等後起之秀不斷跟進,國際市場的競爭隱含著日益加劇的矛盾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
世界貿易中心和國際分工的形成
從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英國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也是世界的貿易中心。英國一方面成為世界各國工業品的供應者,對世界各國的煤鐵、機器設備輸出不斷增加,這一時期先後在美國和歐洲大陸進行的工業革命都是依靠從英國進口的工業技術裝備進行的;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又不同程度地成為英國工業原料和糧食、咖啡等食品的供應地。以棉紡織業為例,英國棉紡織品的出口值在1819耀1821年占總產值的 66.6%,在 1829耀 1831年上升到 67.4%,1844耀 1846年更高達71.4%,在1853年英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達到頂點時,它的供應占國際市場棉布總量的45%。其棉花則來自美國南部、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島等的世界各地。與世界貿易中的壟斷地位相適應,英國同時確立了它在海上運輸的霸主地位,英國的商船噸位在1850年接近360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47%;1870年達到569萬噸,超過美、德、法、俄等國商船噸位的總和。憑藉它在世界工業、貿易和海上運輸的絕對優勢地位,英國的主要銀行從事全世界的貿易放款業務。19世紀中葉,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英鎊成為世界貨幣,充當世界各國貿易結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外匯儲備。英國的銀行家通過資本輸出,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人,如馬克思所描繪的那樣,“以自己的巨掌把持全世界”。
當世界各地的財富源源不斷涌入英國時,世界各國則不同程度地卷入以英國為中心,以大機器生產為特征、以原料生產和工業品傾銷為周期迴圈的國際分工的格局中,當時的英國經濟學家對這種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作了這樣的生動描述:“在實質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們的自願的進貢者;北美大平原和俄國是我們的穀物種植園;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是我們的森林;我們的羊群的牧場在澳洲;我們的牛群在美洲;秘魯把他們的白銀提供給我們;加利福尼亞和澳洲將自己的黃金提供給我們;中國人給我們種茶;而印度把咖啡、茶葉和香料運到我們的海岸。”
國際貿易組織的正規化、大型化、專業化和金本位制的初步建立
19世紀以後,國際貿易的規模越來越大,商品交易所的數量也相應地不斷增多,穀物、棉花、礦砂等大宗商品幾乎都在商品交易所成交,同時,綜合性的商品交易所不斷向單一商品交易所轉化,使之日趨專業化、正規化。1848年芝加哥出現了第一個穀物交易所,1862年倫敦成立了有色金屬交易所,在新奧爾良成立了棉花交易所。同時,在殖民地的原料產地也出現了一些交易所,如加爾各答的黃麻、新加坡的錫和橡膠。在這些交易所中,樣品或憑證簽約的方式已代替了現場看貨的傳統方式。當時,倫敦、紐約、巴黎、蘇黎世、法蘭克福等地還出現了規模很大的證券交易中心。同時,保險公司、租船公司和轉運公司等貿易服務組織也應運而生。貿易組織的上述變化,大大促進了國際市場的發展進程。
而金本位制的初步建立更有利於國際市場的穩定和擴大。早期的世界貨幣是黃金和白銀並用,稱為複本位制。英國於1816年最早過渡到金本位制,葡萄牙、德國、丹麥、瑞典、挪威、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瑞士、荷蘭、西班牙等國也先後過渡到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建立,是國際市場發展的重要標誌,它大大便利了國際支付和國際結算,使國際市場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