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中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目錄 |
什麼是國際金融中心[1]
按照國際上相關研究的定義,國際金融中心是指國際金融業務和交易行為高度集中在某一個地區進行。國際金融中心最直接的功能是提供融資與投資場所,由此演化出其他基本功能,如國際範圍的金融價格發現、經濟信息聚散、資金清算、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創新及其傳播功能等等。
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
1、自然漸進式。一般由區域金融市場→全國金融市場→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順序發展而成的,如倫敦、紐約等國際金融市場。
2、政策促成式。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惠的政策,在短時間內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如巴哈馬、開曼群島等避稅港型的離岸國際金融中心。
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有紐約、倫敦、東京、法蘭克福和巴黎、蘇黎世、香港。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已具備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基礎條件。
首先,上海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主要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已經達到858家,並形成以資本、貨幣、外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黃金、產權交易、再保險市場等為主要內容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許多全國性金融機構的主要營運中心、交易中心、票據中心、離岸業務中心、授信評審中心、數據處理中心、研發中心等,已紛紛遷來上海。9成以上的外資銀行選擇上海作為註冊地。目前,上海的外資法人銀行數量已經達到14家,在滬外資銀行資產占全國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的近60%。
其次,上海最強有力的優勢在於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輻射內地經濟的能力。長三角地區以國土面積1.1%的區域形成了占全國GDP 19%的經濟規模,成為中國最活躍的經濟一體化地區,堪稱中國經濟的龍頭,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和金融需求是金融中心建設最重要的趨動力。
再次,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具備了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較好的基本條件與素質。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具備良好的工業和服務業基礎,上海彙集了一批國家著名的大學、研究院和培訓基地,人員素質和學術水平均在國內名列前茅等等。
最後,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與東京、香港、新加坡相鄰或處於同一個時區,可與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紐約構建連續24小時的接力營業交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與世界的溝通,而且還可以連接遠東和全球最具活力的東亞地區。
然而必須看到,目前無論是與倫敦、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還是與香港區域國際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甚至在國內與北京等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也還存在明顯劣勢。[1]
目前制約上海金融業發展的主要四大因素:
一是金融企業的跨地區、跨領域金融活動,金融資源的跨地區流動,受現行政策、體制等各種因素的制約,難以完全按照市場規則流動和集聚。
二是國際化的金融人才缺乏,特別是既懂國內金融又懂國際金融規範運作的銀行家、金融家奇缺;
三是金融中介機構發育很不成熟,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離不開金融資信評級、金融經紀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支撐,而這恰恰是上海的“軟肋”;
四是政策、法規的國際化差異,由於內地的實際情況,上海在短期內不可能仿效香港實行積極的不幹預政策,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而這恰恰是上海自身無法解決的“瓶頸”。[2]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