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剩餘價值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剩余价值)

剩餘價值理論(Theory of Surplus Value)

目錄

什麼是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概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概念,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它決定著資本主義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發展的全部過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高漲和危機;決定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滅亡。剩餘價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分價值。

剩餘價值的存在

  剩餘價值的生產並非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也廣泛存在,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是企業利潤和國家財政收入的源泉。

  傳統觀點認為剩餘價值的生產僅在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在其他社會,尤其是作為資本主義取代者的社會主義社會並不存在。可事實並非如此。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廣泛存在剩餘價值的生產,不僅“資本主義經濟”存在,而且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也存在。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業、合資企業、股份制企 業等傳統觀點所指稱的“資本主義經濟”,它們當然生產剩餘價值,這一點眾人皆知。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體,而它亦生產剩餘價值,因公有制企業的職 工並沒有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將自己創造的價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為企業利潤和國家利稅,而這實際就是公有制企業職工創造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社會, 個體經濟的業主也要向國家納稅,而其所納的稅實際就是個體經濟的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社會,不管是公有制經濟還是私有制經濟,勞動者創造的價值 實際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自用價值,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則為剩餘價值,成為企業利潤及國家財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夠或僅夠 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沒有一點剩餘,那麼企業就掙不到任何利潤,國家財政也不會有一文錢的收入,從而社會經濟就會停止運行,國家機器就會停止運轉。

剩餘價值的準確含義

  第一種,從價值的創造者而言

  “剩餘價 值”是與“自用價值”相對的概念,指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如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夠或僅夠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沒有一點剩餘,那他便沒有創造剩餘價值。如工人創造的價值若還不抵其工資,他便沒有創造剩餘價值,只有創造的價值比工資多,他才創造了剩餘價值。馬克思說:剩餘價值是雇佣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這裡的剩餘價值,即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本質上也是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因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費用決定的,其中包括勞動者本人的培養、教育費用和維持其家庭成員生活的費用,而這恰恰就 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中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價值。故對剩餘價值的新舊兩種解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區別僅在於:舊解釋是剩餘價值之特殊,無普遍 適用性,僅可解釋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而新解釋則為剩餘價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適用性,可解釋一切與自用價值相對的剩餘價值。


  第二種,從價值的載體而言

  指與“已用價值”相對的概念,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這種含義不如第一種含義常見,但在電視、報刊、書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時有出現。如 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時之前,中央電視一臺的“東方時空”節目曾報道有人回收“電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組裝成一輛摩托車,言此為利用垃圾的“剩餘價值”,這裡的“剩餘價值”顯然並非指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而是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把廢水的再利用稱為利用水的剩餘價值,把廢料、廢物的回收利用稱為利用物品的剩餘價值,此“剩餘價值”也是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

  “剩餘價值”的這兩種含義,一個是言人所創造的價值狀況,另一個則是言物品本身的價值狀況,名同而實異。由此而觀其適用範圍,便可看出:剩餘價值的生產並非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在原始社會末期以後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會前期,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尚不能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時候處於忍飢挨餓的境地,故難以創造剩餘價值。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創造的價值除滿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餘,故能生產少量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產生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最明顯的便是戰爭得勝者不再將戰俘殺掉,而是將其用作奴隸為自己生產剩餘價值。封建社會, 剩餘價值的生產廣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國家收的各種捐稅,皆來源於農民及其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的生產,眾所周知,其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及國家的財政收人皆來源於工人及其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社會,廣泛存在剩餘價值的生產,而且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將更加離不開剩餘價值的生產,因那時會出現更多的職業種類,社會分工將更加細密,更多的人將離開物質生產部門而從事文教、衛生、公共服務等工作,如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不能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那麼許多社會必須的非物質生產性的工作將無法開展,整個社會機器將停止運 轉。

剩餘價值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餘價值在社會生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人生價值大小及國家財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尺

  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會生產力水平越低,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便越少;而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則勞動者創造的剩餘 價值便越多。故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尺。以農業生產為例,一個勞動力一年的產出,原始社會,養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 力;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產出雖有所提高,也不過除養活自己及家人外還能多養活幾個而已;而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因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其產出養活幾十、幾百 人也不成問題,現代發達國家,百分之幾的農業人口便能滿足全國人口的糧食供應,便是明證。在這裡,農業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不斷增長便標志著農業生產力 的不斷發展,由其數量的多少便可判明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什麼水平。

  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重要標尺

  什麼是人生價值?對其具體解釋雖紛紜不一,但人的貢獻大、影響顯,則人生價值便大,卻是人人都同意的觀點。而人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多,則貢獻便越大, 影響便越顯著,故人生價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少,則貢獻便越小,影響便越輕微,故人生價值也越小,如不能為社會創造任何剩餘價值,則人生便毫無價值。這樣,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重要標尺。各類人中,正常人都能創造價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卻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創造剩餘價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養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僅可以說毫無價值,甚至可以說是“負價值”。正常人雖都能創造價值,但某些人,如歷史上 的一些貴族、奴隸主、地主及現代社會的一些純粹“食利者”卻不去創造,自己卻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因其不但沒為社會創造剩餘價值,反而消耗社會的剩餘價 值,故其人生也不僅毫無價值,而且為“負價值”,與痴呆人、植物人一樣,純粹為社會的附贅懸疣。創造價值的正常人,其創造的總價值包括自用價值和剩餘價值 兩部分,人創造的總價值多,剩餘價值自然也多,在價值總量一定的情況下,自用價值多則剩餘價值少,自用價值少則剩餘價值多,二者成反比關係,人生價值的大小便也隨剩餘價值的多少一同變化。

  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總量是衡量國家財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如何衡量國家財力(註意:這裡指國家財力,而非指綜合國力)的強弱?目前,往往是用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人來衡量,這遠不如用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 價值總量衡量準確。這是因為:國民生產總值雖確實與國家財力強弱密切相關,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國家的大小,國家很大(如舊中國),即使經濟落後,國民 生產總值也會相當多,但因國民消費量也大,國家財力實際十分弱小,根本辦不成什麼大事。人均國民收入雖可準確反映國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國家太小,即使人均 國民收入很高,國家財力也不可能太強,辦不成什麼大事,仍會受制於人。如1990年海灣戰爭時,科威特雖人均國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個彈丸小國, 故國家財力並不強,無力抵擋人均國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國。而剩餘價值總量實為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國民消費總量所得之差,可準確反映國家掌握及可以調度的財富數量,可準確衡量國家財力的強弱。

  綜上所述,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剩餘價值”概念的準確解釋,便可使這一概念的理論價值大大提高,不僅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而且適用於其他社會,可解釋、解決經濟問題,而且可解釋、解決人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9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剩餘價值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8.249.34.* 在 2008年7月27日 13:06 發表

是的,恰好就是他忽略的這一點讓我們很惶惑

回複評論
222.91.187.* 在 2008年10月30日 11:49 發表

這是對偉人的污衊,畢竟在那個時代能有如此思想已經很不錯了,我們何必如此逼人呢?這不得不說是現代人的悲哀.

回複評論
118.113.88.* 在 2008年10月30日 17:24 發表

剩餘價值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回複評論
58.20.28.* 在 2008年12月12日 22:43 發表

貌似有說過~~除了自用的價值,其它所產生的都應該算剩餘價值吧~~~但具體的衡量,好像沒有辦法衡量,至少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衡量,非同種勞動者,貌似在這方面不存在可比性

回複評論
124.131.98.* 在 2009年1月31日 11:51 發表

害人害幫的理論

回複評論
123.118.55.* 在 2009年3月10日 16:47 發表

或許在那個時代這個理論算是很不錯的了,或許我們不該這麼挖掘這位老先生,可是這位老先生的理論還在時時毒害著我們,我們不能繼續承受這荒謬! 剩餘價值的提出是對社會發展的闡述,是經濟發展的原因,但和剝削毫無關係!任何社會的既得利益階層都會剝削,而且他們不會按照剩餘價值的多少來選擇剝削程度。 老先生為了闡述剝削的罪惡而找出了這一理論然後用來攻擊剝削,但是為了表述方便或者是無意的越過了資本的價值和管理的價值,從而把所有剩餘價值歸於工人,在日益理解管理的價值和資本的價值的今天,我們還能夠這麼認為麽?

回複評論
221.214.13.* 在 2009年6月16日 16:13 發表

123.118.55.* 在 2009年3月10日 16:47 發表

或許在那個時代這個理論算是很不錯的了,或許我們不該這麼挖掘這位老先生,可是這位老先生的理論還在時時毒害著我們,我們不能繼續承受這荒謬! 剩餘價值的提出是對社會發展的闡述,是經濟發展的原因,但和剝削毫無關係!任何社會的既得利益階層都會剝削,而且他們不會按照剩餘價值的多少來選擇剝削程度。 老先生為了闡述剝削的罪惡而找出了這一理論然後用來攻擊剝削,但是為了表述方便或者是無意的越過了資本的價值和管理的價值,從而把所有剩餘價值歸於工人,在日益理解管理的價值和資本的價值的今天,我們還能夠這麼認為麽?

請你說一下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思路來認為呢?

回複評論
219.152.96.* 在 2009年11月10日 20:30 發表

221.214.13.* 在 2009年6月16日 16:13 發表

請你說一下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思路來認為呢?

人家都說得這麼明白了!你不懂? 越過了資本的價值和管理的價值,從而把所有剩餘價值歸於工人

回複評論
庄一钧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月4日 07:11 發表

理論是實際的抽像,用剩餘價值理論計算被“資本家”剝削了多少價值是不切實際的。

回複評論
222.49.98.* 在 2010年2月11日 16:59 發表

有的人說資本也是勞動者創造的,沒錯在最早期的時候資本是勞動者創造的,但是這不能否認資本在後來參與商品生產的作用,就象不能否認科學技術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一樣。就一個商品生產來看,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利潤並不是全部利潤,還有資本創造的利潤存在,資本創造的利潤應歸資本的所有者所有,而不是本次商品的勞動者所有。從總的來說利潤是勞動者創造的沒有錯,但是具體到個別商品的時候就不能這樣說,因為在具體的商品生產中還有資本和管理參與了生產過程,資本和管理也是生產要素,也要參與分配。一個人只有在深山老林中不使用任何資本,不藉助任何管理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利潤才是全部歸生產者所有,即使這樣也有土地使用費的問題,土地是歸國家所有的,要交土地使用稅。

回複評論
203.222.14.* 在 2010年6月8日 23:55 發表

馬克斯的理論現在修正的版本不少,或許北歐社會福利國的例子更值得借鏡:剩餘價值該歸於全民所有,不全歸於資本家或是勞動者;辦法:較公平的高賦稅和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 資本家拿了國家的土地和稅賦優惠,利用廉價勞動者的超時工作大賺其剩餘價值,這合理嗎?現在中國和台灣的作法明顯偏袒資本家(或貪官?),大部分的剩餘價值都被他們拿走,造成類似富士康或更糟的血汗工廠在兩岸盛行。

回複評論
116.231.125.* 在 2010年10月11日 10:21 發表

不知道的不要胡說你們知道什麼啊靠

回複評論
218.103.149.* 在 2011年3月31日 18:08 發表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

回複評論
183.39.44.* 在 2011年3月31日 23:12 發表

你發表一個試試!!!

回複評論
116.115.223.* 在 2011年12月16日 11:21 發表

以上各位有通讀資本論的嗎?

回複評論
121.28.95.* 在 2012年1月30日 15:25 發表

既然要用剩餘價值表徵國家財力強弱,為啥近些年老是搞GDP

回複評論
110.72.243.* 在 2012年4月17日 21:30 發表

不懂就不要亂說!西方的應聲蟲……

回複評論
110.72.243.* 在 2012年4月17日 21:32 發表

是勞動者創造了價值,不是剝削者,請勿發佈那些為剝削的血汗工廠辯護的陳詞濫調……

回複評論
218.28.60.* 在 2012年4月21日 16:34 發表

不知者不知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更不知道其中的方法和思維。

回複評論
219.78.125.* 在 2014年3月21日 02:05 發表

他說生產力取決於剩餘價值的多寡。 但剩餘價值的計算除了商品的增值,還要減去用來維持自身的價值,換言之就是工資。 那麼,資本家只佔有極少部分利潤,生產所值都歸勞動者所有,那你還要說是生產力少嗎??

回複評論
58.215.136.* 在 2014年8月11日 07:33 發表

要是我自己有挖掘機呢。那麼產值

回複評論
118.143.90.* 在 2015年10月23日 11:55 發表

221.214.13.* 在 2009年6月16日 16:13 發表

請你說一下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思路來認為呢?

  提到剩餘價值,有一點應該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剩餘價值是由勞動者直接創造出來的,但勞動者的生產力高低卻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總水平決定。即是說同是一個勞動者工作八小時,以原始社會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所產生的價值恐怕還未夠自身的消耗,但在現在高科技的配合下,同是八小時的勞動力所生產出來的價值超過一個人的消耗,這多出來的價值本質上不是勞動者的貢獻,而是社會生產力的貢獻,你認為這部分剩餘價值應該完全由勞動者佔有嗎?   再舉另一個例子,對於同一個勞動力,如打字員,其僱主給他一臺落後的打字機或一臺高效的電腦,其工作效率相差很大,你應為其差額應完全屬於打字員嗎?   嚴格來說,該打字員的剩餘價值不僅不該完全屬於他自己,也不該完全屬於其僱主。因為該打字員的生產力水平除了他自身以外還包涵了許多其他因素如:社會的教育制度、社會的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等等,甚至政治環境也有影響。所以即使是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其價格也有差別。

回複評論
118.143.90.* 在 2015年10月23日 12:17 發表

  你說這個資本家一點勞動力也沒出就錯了。他出資20萬,如果賺不到錢可能連本也要賠了,這是他付出的;該資本家找到這個工程也需要付出適當的時間和人脈關係,這個工程不是隨街都有得執的,不是天掉下來的,也不是隨便找人挖個洞便有人付72萬,這是他付出的;該資本家要請適當的工人,要買適合的挖土機,這是他付出的,如果他找的人或機器不適合,最後令工程延期甚至賠償,這些是由該資本家承擔的,這是他付出的;如果工程出現工傷等問題,該資本家是要負責的,這是他的潛在風險,他應因此而得到相應的報酬。

回複評論
98.245.187.* 在 2015年10月30日 10:08 發表

明明就是一個基本的會計理論。。至於麽

回複評論
103.3.99.* 在 2015年11月12日 19:08 發表

蘇聯解體時期不是赫魯曉夫執政的嗎?

回複評論
103.3.99.* 在 2015年11月12日 19:16 發表

103.3.99.* 在 2015年11月12日 19:08 發表

蘇聯解體時期不是赫魯曉夫執政的嗎?

是戈爾巴喬夫

回複評論
113.57.182.* 在 2017年6月21日 09:05 發表

沒有批判社會就不會進步。如果一味地去接受觀點而不發表自己的觀點不思考不思辨,那讀小說好了,幹嘛要看教科書。

回複評論
223.104.31.* 在 2017年12月26日 17:49 發表

58.215.136.* 在 2014年8月11日 07:33 發表

要是我自己有挖掘機呢。那麼產值

資本家與勞工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資本家利用勞工幹活,勞工利用資本家的生產資料賺工資,如果沒有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勞工也不可能創造出現在的價值出來,其實就是勞資雙方相互協調,保障工人權益,就好

回複評論
223.104.7.* 在 2018年11月5日 16:45 發表

淺薄的人看到的只有淺薄

回複評論
223.104.29.* 在 2019年4月3日 09:38 發表

98.245.187.* 在 2015年10月30日 10:08 發表

明明就是一個基本的會計理論。。至於麽

無腦!

回複評論
求变求是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4月12日 09:51 發表

可是資本家出材料,勞動者出勞動力,雙方各有成本付出,為什麼資本家掙的錢是工人的剩餘價值?為什麼在材料-勞動力的關係中,要按勞動力來計算剩餘價值,如果按材料擁有來計算,工人用資本家的機器創造的價值比工人用自己的落後的生產工具創造的價值更多的部分,就是利潤,其中包括工人獲得的報酬和給予工人報酬後給予資本家的部分。如果按材料擁有來計算,只有獲得比材料本身成本更高的利潤,才算是剩餘價值。老先生所有的出發點都是階級鬥爭,應當不可否認的是他並不是一個客觀和專業的經濟學家,馬政經確實過時了,已經和當下時代的思想、科技、經濟和社會脫節。只是國家原因…你可以看看各種經濟學思想。

回複評論
M id 63330b037ebd8e87e0233d3a1840cf5e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6月16日 21:18 發表

知識面太窄,好好看下歷史

回複評論
42.48.217.* 在 2020年7月9日 23:41 發表

求变求是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4月12日 09:51 發表

可是資本家出材料,勞動者出勞動力,雙方各有成本付出,為什麼資本家掙的錢是工人的剩餘價值?為什麼在材料-勞動力的關係中,要按勞動力來計算剩餘價值,如果按材料擁有來計算,工人用資本家的機器創造的價值比工人用自己的落後的生產工具創造的價值更多的部分,就是利潤,其中包括工人獲得的報酬和給予工人報酬後給予資本家的部分。如果按材料擁有來計算,只有獲得比材料本身成本更高的利潤,才算是剩餘價值。老先生所有的出發點都是階級鬥爭,應當不可否認的是他並不是一個客觀和專業的經濟學家,馬政經確實過時了,已經和當下時代的思想、科技、經濟和社會脫節。只是國家原因…你可以看看各種經濟學思想。

然而材料,機器,難道是憑空產生的嗎?你強加一個定論,既其生產資料是先被資本家掌握,再出現工人付出勞動力,這本身就是錯誤的

回複評論
114.229.113.* 在 2022年5月28日 22:29 發表

實在看不下去了,這評論區有些的言論一點都不像智庫百科該有的樣子。 還在攻擊剩餘價值理論、拿資本家也是付出了生產資料說事的,不妨再多想一步: 資本家手中的生產資料,是從哪裡來的?

回複評論
M id 39e6d67bed43d7dd3b5aa60246d7a7b9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6月22日 15:52 發表

文章中舉的一個例子很好,從歷史性的行為中倒推出剩餘價值的存在

回複評論
M id 39e6d67bed43d7dd3b5aa60246d7a7b9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6月22日 15:53 發表

在古代的生產力到達一個階段時,即一定勞動力能夠憑藉新出現的工具、歷史積累的知識來創造超出一個人生活所需的生活資料時

回複評論
M id 39e6d67bed43d7dd3b5aa60246d7a7b9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6月22日 15:53 發表

這部分多出的生活資料就是剩餘價值,所以在戰爭中俘獲的俘虜就成了能創造剩餘價值的勞動力,失去了被擊殺的必要

回複評論
M id fc79597ada1999755f0c8a92e2c19b52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1月26日 10:08 · 广东 發表

不可否認老先生的理論確實有缺陷,你們站在現在,不應該批評過去的觀點;而是完善,再說老先生在舊時代看到這些很不錯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