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供給。
供給(supply)
目錄 |
供給指特定市場上在一定時期內,與每一銷售價格相對應,生產者願意且(可)能供應的商品數量。
- 供給曲線:它是根據供給表中的商品的價格---供給量組合在平面圖上所繪製的一條曲線。
- 供給函數:假定商品的供給量與商品的價格具有無限的分割性,並把商品的價格視為自變數,把供給量作為依變數,則S=f(p)即為供給函數。
供給函數的一般形式:Qs =S(P,T,P1)
在公式中,P代表商品的價格,T代表生產技術水平,P1代表相關商品的價格
供給規律的含義:當影響商品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的供給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著商品的價格的下降而減少,這就是供給規律。
影響商品或服務供給的因素很多,既可能有經濟因素,也可能有非經濟因素,一般來說,有
- 商品的價格:在影響某種商品的供給的其他因素(如生產該種商品生產要素的價格)既定不變的條件下,商品的價格如果越高,生產者願意供給的產量當然會越高。
- 其他商品的價格。這裡會引出替代品的概念。
- 生產技術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技術進步或由於任何原因引起的生產要素價格下降,將由於單位產品的成本下降而使得與任一價格對應的供給量增加。
- 政府的政策。對一種產品的課稅將會使賣價提高,在一定條件下會通過需求的減少而使供給減少。反之,減低商品租稅負擔或政府給予補貼,會通過降低賣價刺激需求,從而引起供給增加。
- 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如果廠商對未來的經濟持樂觀態度,則會增加供給。如果廠商對未來的經濟持悲觀態度,則會減少供給。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的含義:供給量是指某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時,廠商提供的商品數量。商品價格變動引起生產能力的擴大或縮小,稱之為供給量的變動,它表現為沿供給曲線變動。
供給是在一系列價格水平時的一組產量,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非價格因素的變動所引起的產量變動,(如技術進步、生產要素價格變動)等,稱之供給的變動,它表現為供給曲線的移動。
用供給曲線表示供給量的增加或減少以及供給增加或減少。
在供給曲線上,供給量增加是沿著同一條供給曲線向右上方移動,供給量減少是向左下方移動;供給的增加是整個供給曲線向右移動,供給減少是整個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一種水平的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提供該水平的數量之和與商品價格之間的對應關係。
供給和需求的關係
供給和需求的關係可用需求曲線來解說:
當供給上升,而需求不變,價格和交易量亦會上升,反之亦然。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相交點是均衡點。
評論(共6條)
你的供給定義沒有錯,作為生產者才能供給,供給曲線是斜向上的,你是不是和需求曲線搞混了,需求曲線才是斜向下的呀。
你的供給定義沒有錯,作為生產者才能供給,供給曲線是斜向上的,你是不是和需求曲線搞混了,需求曲線才是斜向下的呀。
供給的意思是生產出來銷售,供給不僅僅是生產。 生產曲線可以認為是斜向上的,供給曲線只能是斜向下的。供給曲線只是需求曲線的一部分。
據筆者最新研究,甚至連生產曲線也是斜向下的。因為在價格高時,產能有限,只能生產很少的量。投資擴大產能後,產量提高,價格未必下降很大,又繼續擴大產能,直到產量達到最高,此時價格將是最低。顯然是價格高生產量相對少價格低生產量相對高。這樣的曲線是斜向下的。
課稅,亦稱“徵稅”。指國家憑藉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對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征收貨幣或實物的行為。
供給的定義略有瑕疵,可改為: 供給指特定市場上在一定時期內,與每一銷售價格相對應,生產者願意且(可)能供應的商品數量(註:加一個可字)。 供給定義確定後,文中供給表示和供給規律的解釋均是錯誤的。 供給表應該是供給量與價格反方向波動,供給曲線應是斜向下的。 供給規律應為:當影響商品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的供給量在商品價格高時少,在商品的價格低時高,這就是供給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