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指標(Indicators / index / norm / quota / target)
目錄 |
指標的分類[1]
按指標說明總體現象的內容不同,可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數量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絕對數量和規模的指標,如總產量、銷售收入總額、職工人數等等。質量指標是反映一定時期工作質量、相對水平或總體內部的數量關係的指標,如利潤率、單位成本、勞動生產率、合格品率等。
指標按其數值所採用的計量單位不同,分為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實物指標是從使用價值角度,用事物的自然計量單位來度量,如鋼材多少噸、設備多少台等。價值指標以貨幣為計量單位來表示,反映一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消耗量,如產品成本、銷售收入等。
指標按其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範圍不同,可分為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單項指標反映總體現象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特征,綜合指標總括反映總體現象的規模和水平。
按指標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劃分,可分為計劃指標、實際指標。計劃指標規定計劃期應達到的目標,是進行事前控制的有利工具。實際指標反映計劃指標執行的情況和結果,可為考核計劃執行情況提供可靠的依據。
按對指標的考核與否來劃分,可分為考核指標和非考核指標兩類。考核指標是根據管理需要,納入考核辦法,用來評定優劣、決定獎罰的指標。可以由上級下達考核指標的種類和數量,也可以企業自定考核指標。非考核指標是未納入考核辦法,用以瞭解情況研究問題的指標。源。
指標:又稱為“目標”,是指在營運管理的過程,公司為門店所設定(或門店設定經公司同意)的一些經營任務。指標分為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財務指標即“硬指標”,包括:銷售額、毛利額、各項營運費用、損耗、利息、凈利、稅金、庫存天數等。非財務指標即“軟指標”,包括:人員編製、員工滿意度、人員流動率、來客數、客單價、顧客滿意度、供應商交貨準時度、供應商付款準時度、供應商滿意度、敏感商品價格競爭度、存貨服務水平等。
- ↑ 於玉林主編.現代會計指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6.
請問一下:上文中的“非財務類指標”中包含的“人員編製”,怎麼去判斷這個人員編製是否合理?有沒有相關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