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農產品加工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產品加工業

  農產品加工業是以農業物料--人工種養或野生動植物資源為原料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總和。廣義的農產品加工業是指以農、林、牧、漁產品及其加工品為原料所進行的工業生產活動。狹義的農產品加工業是指以人工生產的農業物料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加工品為原料所進行的工業生產活動。

  農產品加工業對於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存在著技術落後、農產品加工機械性能不高、科技投入及成果轉化不足、加工產業化體系尚未形成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主要問題。今後.我國農產品加工的發展應當拓寬農產品開發利用的途徑,加強果蔬儲藏與保鮮加工技術研究以及功能食品研究與開發,提高農產品加工裝備和現代高新技術應用水平,加強農產品加工業的行業管理。農產品包括很多,其他包括深加工,簡單加工,給農產品進行簡單的包裝,這叫簡單加工,把農產品加工成果汁,這叫深加工。

農產品加工業的類型

  國際上通常將農產品加工業劃分為5類,即:食品飲料和煙草加工;紡織、服裝和皮革工業;木材和木材產品包括傢具製造;紙張和紙產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膠產品加工。

  我國在統計上與農產品加工業有關的是12個行業,即: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複製和橡膠製品業。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存在的問題

  認識偏見

  在生產方面,長期以追求數量為第一目標,忽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造成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調和經濟結構的不合理,也使農業收益低下。膳食結構的優化,國民的營養與健康,都有待於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創新力低

  中國農產品加工整體上處於初加工多、水平低、規模小、綜合利用差和耗能高的初級階段,技術及裝備水平低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國科技工作的重點在生產中,80%以上的科技經費和研究力量投入在生產中,對產後領域的科研工作比較忽視,造成了農產品加工領域技術創新能力較低,科技儲備、特別是基礎性的技術儲備嚴重缺乏。無論是企業還是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普遍缺乏適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儲備,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較缺乏,是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根本原因。

  種類單一

  從農產品加工的品種類別來看,國內產品種類較少,品種單調。在糧油加工業中,以專用粉為例,日本有60多種,英國:有70多種,美國達100多種,而中國僅有20種左右;在食用油方面,日本專用油脂達到400多種,而中國僅有幾種;果蔬、肉類和乳品加工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設備落後

  先進的加工工藝必須有先進的技術裝備來保障,才會生產出高質量、低成本、強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儘管引進了一些先進的設備,但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其原因有機械行業整體水平偏低的因素,也有對引進設備消化吸收不夠的原因。

  同時,加工企業生產規模小,中小企業居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名牌企業較少。中小企業管理成本較高,與大企業爭原料,又造成大企業設備的利用率降低,致使形成產品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和產品質量不穩定的惡性迴圈。另外,企業分佈也不合理,過分集中或過分分散,會造成產品成本的增加和資源的難以有效利用。

  產品過剩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農產品加工發展明顯加快。特別是“九五”以來,農業和農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加工業得到迅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支撐農業發展競爭保證農民收益、調整與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主要農產品相對過剩現象也日益突出,從而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市場的繁榮,以致成為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也是實現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瓶頸”。在主要農產品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後,人們對基本農產品的直接消費趨於下降,而對農產品的優質化和品種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低下與人們日益豐富的消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人均糧食400kg,僅是美國人均糧食的1/3,然而卻出現銷售不旺和農民收入銳減的嚴重局面,關鍵問題是加工能力的制約。

  差距

  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迎接入關後的激烈國際競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增加農業的整體效益,成為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需要農產品加工業能有較大的發展,承擔起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偉大重任。從農產品的總產量來看,中國主要農產品如糧食、水果、肉類和奶類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但從農產品加工產值和出口創匯等指標分析,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農產品加工業的措施

  指導思想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首先應清楚自身的優勢所在,要註重利用當地農產品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地域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農產品加工。既要著眼於國內市場需求,又要瞄準國際市場需求,不斷滿足社會對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數量和多樣化、多層次、優質化、方便化、安全化、營養化等需求。

  發揮優勢

  因地制宜地發揮本地在資源、經濟、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區域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提倡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積極發展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區域性佈局。防止低水平重覆建設、低層次惡性競爭產業結構重疊,比如山東可根據區域性優勢重點發展蔬菜出口加工

  採取措施

  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要與原料基地和銷售市場輻射半徑相適應,不宜盲目求大。要實行“大中小”結合,堅持大、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共同發展,重點扶持一批大中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實行產加銷一體的產業化經營,促進其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型主體。

  加大力度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放到重要位置。在保護和優化具有民族特色風味的傳統工藝的同時,加大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力度。大力引進和開發應用高新技術、設備和工藝,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培育和提高企業自主開發能力,著重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品質和檔次,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要把安全和健康食品加工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重點,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步伐,努力擴大加工企業的規模,培育出一批效益更高、競爭能力更強和帶動能力更大的龍頭企業;提高蔬菜、果品、水產品精加工、雜糧深加工能力和糧食轉化的速度;合理調整農產品加工業佈局。不斷提高整個農產品加工業的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促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要素向農產品加工增值潛力大、效益高和前景廣闊的行業或領域流動。

  政府管理

  政府引導,綜合協調管理,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進步.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是一個集生產、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求從原料的生產到加工和銷售各環節的協調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產業化經營為保障。要樹立系統發展的思路。採取有效措施,打破部門和地區的界限,成立協調組織,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的領導。 發展方向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方向

  (1)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創新不斷發展

  “十五”期間,為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國家高度重視中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科技發展問題,進一步加大了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研發力度和科技投入。在農業科技攻關、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科技計劃中對農產品加工項目給予了重點支持。特別是在國家12個重大專項中.安排了“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奶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三個有關農產品加工科技發展方面的研究開發項目,科技專項經費的投入達到5個億,為國家實施農產品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奠定了技術與人才基礎。

  “十一五”期間應成為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快速發展階段。在國家政策的調控下。以安全、健康食品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穩定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畜牧、蔬菜、林果和雜糧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為重點,因地制宜,依靠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快提高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特別應該大力提高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品種數量,提高食品的食用方便性和食用安全檔次,積極引導企業開發具有市場潛力和引導消費的新產品。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深加工能力和安全生產方面。

  (2)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主要學科方向

  今後中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嚮應是針對中國農產品加工基礎理論研究薄弱問題,積極開展穀物化學、油脂化學、蛋白質化學、澱粉化學、分子生物學、酶學、營養學、乳品科學、肉品科學、果蔬保鮮學、工程數學和材料學等重大基礎理論研究。

  (3)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導向

  針對農產品加工中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問題,研究適應工業化生產的產業化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基因工程與酶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反滲透技術、分子蒸餾技術、色譜柱分離技術、澱粉改性和蛋白質修飾技術、質構重組技術、高效濃縮發酵技術、高效制汁與低溫多效濃縮技術、真空冷凍乾燥技術、速凍技術、噴霧乾燥技術、瞬間高溫殺菌技術、非熱殺菌技術、無菌灌裝與無菌大容器包裝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微膠囊技術、膨化與擠壓技術、微波技術、現代包裝技術、果蔬儲運保鮮技術、電腦視覺技術和專用原料選育技術等。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趨勢

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發展趨勢

  (1)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農產品加工各個環節

  隨著食品化學、生物技術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迅速,一批高新技術如瞬間高溫殺菌技術、微膠囊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膜分離技術、微波技術、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無菌貯存與包裝技術、超高壓技術、超微粉碎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膨化與擠壓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已在農產品加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並將迅速普及與深化。

  (2)精深加工能力越來越強,資源利用越來越綜合

  對農產品原料的綜合利用,既可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已成為農產品加工的重要發展方向。如對植物的根、莖、花、葉、果的充分利用,對畜禽、水產品副產物利用等,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農產品的加工向分子水平進軍,研究利用原料的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研製人體所需的營養保健食品,又稱分子食品,使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得以提高。

  (3)加工新產品向安全、綠色、休閑方向發展

  從全球範圍來看,安全、綠色、休閑農產品已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和方向。據統計,美國休閑產品消費量每年每人平均達8.6 kg ,荷蘭為6.5kg,英國為5.7kg。發達國家看好安全、綠色、休閑食品的生產,從追求農產品加工品種多樣性轉向追求安全性和健康性。如在果蔬的加工處理方面,力求保持鮮嫩、營養、方便、可口,除傳統的速凍、罐頭、脫水產品外,近年發展趨勢為最少處理的果蔬切割產品。

  (4)加工設備向新型、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加工技術的高新化將帶動加工設備的高新化,如多功能飲料罐裝生產設備無菌包裝技術設備,果蔬激光分級、清洗、包裝成套設備,膜分離技術設備,超微粉碎設備,速凍設備等。

  (5)加工原料專用化

  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70%以上,其農產品品種大多為加工專用品種,種養生產過程按加工的技術要求,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又降低了加工過程的成本。

  (6)重視加工過程的質量管理

  建立國際市場標準,針對食品的安全問題,對農產品的加工實施質量管理,除對原料的安全性嚴格要求外,在加工生產中實施HACCP 規範及ISO(國際標準組織)9000 族系規範,並建立國際市場標準,多方面保證產品質量

食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發展趨勢

  食品工業作為農產品面向市場的主要後續加工產業,在農產品加工業中占有較大比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發達國家食品加工業已經成為重要的製造業部門、出口創匯部門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這些國家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開始早、程度高、科學技術進步快,因而其食品工業發展起步早、水平高,突出表現出以下特點。

  (1)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創新技術占據優勢

  發達國家高度發達的食品加工機械部門,不斷利用新原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間接實現了先進技術在食品加工領域的應用,食品加工機械產品品種齊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很高,不僅使得加工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統一、可靠和產品標準化、系列化,它們的食品加工機械一般具有動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優點。

  (2)註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研發和創新活動

  一是大型食品加工企業都比較註重研發投資。企業的研發投資一般占銷售額的2%~3%。同時,政府鼓勵食品研發投資。食品加工過程中,基本實現了電腦自動控制、檢測和調整。食品加工技術革新體現在包裝技術、新式產品、高效加工控制系統、自動分級系統以及新產品的說明中。

  二是產品品種創新。根據現代社會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大量涌現出方便、健康和多樣化的產品,實現產品創新的速度快。如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食品加工業一方面引入不同民族風味的食品加工,另一方面積極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鮮餐”、“全餐配備”、“速配餐”、“即食湯”等等,以及健康食品,包括低脂、低鹽、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

  三是食品包裝創新。食品包裝改變了過去單純的保護和保存作用,進而成為市場營銷戰略的主要手段,在促銷和與顧客的溝通中起著重要作用。食品包裝不僅更加註意美觀,突出品牌與個性,符合環保要求,而且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設計。四是採購和銷售渠道創新。在發達國家,許多食品加工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提高購買效率。如一個由美國50多家著名食品公司組成的“TRANSORA”網路市場,就是一個企業間的網上交易市場,其聯合採購能力為4000 億美元。這個網路除了用來採購原料外,還能用來監控庫存和管理工廠。通過這個網路採購,食品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開支。發達國家完善的互聯網路深入到每一個家庭,食品銷售網上交易的數量不斷增加。

  (3)積極應對全球市場的變化,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一是食品加工企業自身不斷根據全球市場變化,進行結構調整、聯合、購併和合併。上世紀末期的l0 多年,跨國食品加工公司的全球重組十分活躍。另一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重新定位,尋求適宜自身發展的市場。

  二是食品加工企業根據世界食品零售市場需求進行內部生產調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模式來改進工作環境,提高生產力產品質量,從原材料籌備、運輸、工廠加工到產品營銷,都始終貫穿著管理與質量的緊密結合。

  三是食品加工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樹立新的經營理念,食品市場全球化不僅表現在世界貿易利益自由化,而且包括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生物技術的進步。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網路化發展機會,依據全球標準進行產業重構,重點是品牌創建和培育。發達國家跨國食品加工公司在全球知識經濟浪潮和國際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推動下,研發也呈現出國際化發展趨勢,紛紛通過直接投資和間接控股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而且國外研發中心的研發支出占總研發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產品加工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