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工業。
目錄 |
工業是指採掘自然資源和對工業原料及農產品原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行業。
按產品的性質和主要用途,通常把工業分為重工業(主要生產生產資料)和輕工業(主要生產消費資料)兩大類。二者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缺一不可,應平衡發展。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工業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例如,2003年工業貢獻率占國內生產總值61.3%,遠遠高於其他產業。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迅速發展提供能源、原材料、生產工具和技術裝備,是實現擴大再生產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物質基礎。
一般把重工業分為三類:
一為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煤炭、金屬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二為原材料工業,是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三為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等工業。輕工業門類繁多,主要包括紡織、食品、文化用品和日用品等工業部門。其產品與人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為人人所需、日日必用。因此,輕工業生產的發展關係著億萬人民生活,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安定,也是繁榮市場、活躍經濟、擴大對外貿易的重要物質基礎。輕工業可促進重工業、農業、旅游業等經濟部門的發展。重工業為輕工業提供機器設備,輕工業的發展又為重工業開闢廣闊的市場。部分輕工業產品如工業用布、工業陶瓷、工業用紙和農用薄膜、五金工具等也是重工業原料和農用生產資料。同樣,有部分重工業產品如電力、煤炭(氣)、公交車船、裝潢材料、玻璃製品及小轎車等直接用於生活消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工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和影響較小,但深受技術條件、原材料及產品銷路等的制約和影響。因此,它具有區別於其他生產部門的特點。
1)技術性
工業與農業相比較,其生產技術性強,科技含量相對較高。如果沒有先進的生產工具、工藝流程,或者沒有人會操作,即使是再好的原料,也只能生產劣質產品,浪費原料,且產品的質量和花色品種又是當今工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可以說技術性是現代工業生產的最大特點。
2)協作性
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是必然趨勢。工業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既分工又協作的關係不斷深化和緊密。尤其是機械工業、化學工業,既要求實行專業化、系列化生產,又要求開展廣泛的協作,其中互相提供原材料的企業更必須建立穩定的協作關係。一部汽車的誕生,其零部件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當代世界實力最強的兩大汽車公司(德國戴姆勒一賓士與美國克萊斯勒)的合併,我國最大石化集團的聯合,均為工業生產協作性的典範。
3)連續性
工業生產基本在室內進行,受自然條件、災害影響小,尤其現代工業的工藝流程的自動化、機械化、電腦化,必然要求生產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否則,經濟效益低下,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4)廣泛性
農業是生物的再生產過程,而工業則是非生物的生產過程。其原料來源不僅是農副產品、各類礦產資源(煤、金屬、石沙等),而且還有木材、水、黏土、各類岩石等多種原料。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在大自然中又不斷地發現更多的工業原料和人造替代原料。因此,工業生產原料種類多、來源廣,具有明顯的廣泛性。
5)均衡性
工業生產原料來源的廣泛性和土地不直接參与生產過程,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加之現代發達的交通運輸和包裝業的進步,使工業均衡佈局的可能性比農業部門大。因此,工業佈局是點狀分佈,而農業佈局呈面狀分佈。
以上是工業生產的共同特點,但工業生產的各部門、各部類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如製糖業生產的季節性、時效性等特點。因此,具體生產部門還需根據本身的特點合理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