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工业。
目录 |
工业是指采掘自然资源和对工业原料及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行业。
按产品的性质和主要用途,通常把工业分为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和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两大类。二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缺一不可,应平衡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例如,2003年工业贡献率占国内生产总值61.3%,远远高于其他产业。
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迅速发展提供能源、原材料、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是实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物质基础。
一般把重工业分为三类:
一为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二为原材料工业,是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三为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轻工业门类繁多,主要包括纺织、食品、文化用品和日用品等工业部门。其产品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为人人所需、日日必用。因此,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关系着亿万人民生活,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也是繁荣市场、活跃经济、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轻工业可促进重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重工业为轻工业提供机器设备,轻工业的发展又为重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部分轻工业产品如工业用布、工业陶瓷、工业用纸和农用薄膜、五金工具等也是重工业原料和农用生产资料。同样,有部分重工业产品如电力、煤炭(气)、公交车船、装潢材料、玻璃制品及小轿车等直接用于生活消费。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和影响较小,但深受技术条件、原材料及产品销路等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具有区别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特点。
1)技术性
工业与农业相比较,其生产技术性强,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工艺流程,或者没有人会操作,即使是再好的原料,也只能生产劣质产品,浪费原料,且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又是当今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可以说技术性是现代工业生产的最大特点。
2)协作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必然趋势。工业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不断深化和紧密。尤其是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既要求实行专业化、系列化生产,又要求开展广泛的协作,其中互相提供原材料的企业更必须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一部汽车的诞生,其零部件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当代世界实力最强的两大汽车公司(德国戴姆勒一奔驰与美国克莱斯勒)的合并,我国最大石化集团的联合,均为工业生产协作性的典范。
3)连续性
工业生产基本在室内进行,受自然条件、灾害影响小,尤其现代工业的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必然要求生产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否则,经济效益低下,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4)广泛性
农业是生物的再生产过程,而工业则是非生物的生产过程。其原料来源不仅是农副产品、各类矿产资源(煤、金属、石沙等),而且还有木材、水、黏土、各类岩石等多种原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大自然中又不断地发现更多的工业原料和人造替代原料。因此,工业生产原料种类多、来源广,具有明显的广泛性。
5)均衡性
工业生产原料来源的广泛性和土地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加之现代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包装业的进步,使工业均衡布局的可能性比农业部门大。因此,工业布局是点状分布,而农业布局呈面状分布。
以上是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但工业生产的各部门、各部类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如制糖业生产的季节性、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具体生产部门还需根据本身的特点合理布局。